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管理制度.docx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及投资预算的有效管控,根据工程规模、地域分布特点,依据国家及行业相关规范,特制定本办法。第一条施工合同金额超过100万元或总投资额超过500万元的工程,外聘监理公司进行工程监理。监理费用超过30万元的,采用招标方式外聘监理公司。第二条对不适用于外聘监理公司的工程项目,由工程所属分公司进行施工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控制、投资控制、施工安全等。第三条工程所属分公司各单项工程应设立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负责随工检查、隐蔽工程签证、工期控制、安全监督等工作。第四条工程质量控制针对不同工程类别,制定以下质量控制点,项目负责人应按规定对工程进行随工检查、隐蔽工程签证,并做好详细记录,作为工程竣工文本的必要组成部分。1、光缆网工程(1)直埋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序号项目名称控制点质量要求检验方式直埋光缆路由复侧1.核定光缆路由走向及地面距离光缆路由具体走向,敷设位置、接头位置应安全可靠,便于施工和维护,核实路由实际长度。随工记录2.核定光缆穿越各种障碍物的位置及其防护措施光缆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沟流、沟渠、地下其他管线等具体位置及其保护处理措施。随工记录3.核对光缆与其他建筑物的距离直埋光缆与其他通信管线、电力电缆、各种管道、树木等建筑物的平行、交越最小净距要符合规定(详见附件一随工记录二直埋光缆、单盘检验及配盘1.光缆单盘检验1、检查光缆外皮无破损、端头包封良好,光缆规格、程式符合要求;端别、盘长标志清晰。随工记录2、光纤衰减常数、长度应符合出厂标准。随工记录2.光缆配置根据单盘测试结果和复制资料选配单盘光缆、尽量做到整盘敷放,减少中间接头,接头位置应选在地势平坦、地质稳定地点。随工记录三直埋光缆敷设1.光缆沟开挖光缆沟应顺直,沟深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详见附件二),沟底应平整无碎石,石质、半石质沟底应铺IOCm厚的细土或沙土。随工记录、签证2.直埋光缆敷设用机械牵引时应采用地滑轮,用人工抬放时,用力适宜均匀,光缆不能拖地,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光缆必须平放沟底,不得腾空和拱起;坡度大于20度且坡长大于30米时宜采用S形敷设。随工记录、签证3.直埋光缆防护直埋光缆在特殊地段埋深达不到要求或穿越各类障碍物或与其他建筑物的净距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钢管或水泥槽或砂砖防护。随工记录、签证4.直理光缆沟回填光缆沟回填土应先回填15CIn厚细十.或碎土,严禁用石块、砖头推入沟内;回填土应分层人工踏平并应高出地面IOcm0随工记录、签证5.光缆线路标石埋设标石的结构、埋设位置、深度、编号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随工记录四直埋光缆接续与安装1.光缆接续1、接续环境要干净整洁,且有工作棚;接续工具齐全、完好。随工记录2、光纤的收容和盘绕应符合规范要求,光纤预留在接头盒内的光纤盘片上时,应保证其曲率半随工记录径不小于30mm,且盘绕方向一致,无挤压、松动。3、光缆在接头处的预留应符合设计规定。随工记录4、光缆接头套管(盒)应放在接头坑内,接头坑的坑底应平整无碎石,应铺IOCm厚的细土或沙土并踏实。随工记录5、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规范规定。随工记录2.直埋光缆引入及终端1、光缆金属加强芯、屏蔽线(铝护层)以及金属铠装层,应按设计要求方式作接地或终结。随工记录2、光缆在引入室内处的预留应符合要求;光缆沿墙引上时,距地2.5m应用钢管防护。随工记录3、光缆的终端接头及连接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要求。随工记录(2)管道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序号项目名称控制点质量要求检验方式管道路由复测1.核定管道路由走向及长度管道路由具体走向,敷设位置,接头、手孔位置等应安全可靠,并便于施工和维护。核对管道长度。随工记录2.核定管道穿越障碍物位置及保护措施塑料管道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地下其他管线等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和保护处理措施。随工记录3.核定管道与建筑的净距核定塑料管道与通信管道、电力电缆、其他管线等建筑物间平行,交越的最小净距(详见管道工程部分)。随工记录二光缆单盘检验及配盘1.外观检查检查光缆外皮无破损,端头包封良好;光缆规格、程式符合要求,端别、盘长标示清晰。随工记录2.光缆单盘测试光纤衰减常数、长度、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等符合出厂标准(检查出厂报告)。随工记录3.光缆配盘根据单盘测试结果和复测资料选配单盘光缆,尽量做到整盘敷设,减少中间接头,接头位置应选在手孔内。随工记录序号项目名称控制点质量要求检验方式=塑料管道光缆敷设1.塑料子管敷设1、塑料子管的规格、程式、盘长、材质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子管内径为光缆外径的1.5倍,多根子管的等效总外径宜小于塑料管孔内径的85%0随工记录2、敷放子管的穿拉用力要均匀,多根子管按颜色顺序排队放,全径统一。塑料子管在手孔内应在PVC管外露10cm。随工记录3、安装子管堵塞头,备用子管在手孔端口应加塞子。随工记录2.光缆敷设人员到位、通信工具齐全;穿拉光缆用力适度均匀;光缆在手孔内预留及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详见附件八)。每个手(人)孔内光缆均需挂标志牌,标志牌注明起点、终点及光缆芯数。随工记录3.光缆接续1、接续环境要干净整洁,且有工作棚;接续工具齐全、完好。随工记录2、接头两侧预留符合规定。接头两侧预留光缆应挂标志牌,并注明端别。随工记录3、光纤的收容和盘绕应符合规定,光纤预留在接头盒内的光纤盘片上时,应保证其曲率半径不小于30mm,且盘绕方向一致,无挤压、松动。随工记录4、接头套管或接头盒挂在人(手)孔壁上,安装牢固;预留光缆扎盘美观、安装牢固。随工记录4.光缆防护及终端1、光缆金属加强芯、屏蔽线(铝护层)以及金属铠装层,应按设计要求方式作接地或终结。随工记录2、光缆在引入室内外的预留应符合设计安求,光缆引上应采用保护管(距地面大于2.5m)保护。随工记录3、光缆在室内的终端接头及连接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要求。随工记录(3)架空光缆工程质量控制点序号项目名称控制点质量要求检验方式架空杆路复测核定杆路走向及长度核对杆路具体走向、电杆、拉线、(撑杆)埋设位置、杆高、杆距、拉线程式,光缆接头具体位置及杆路实际长度。随工记录核定杆路与建筑物的净距核定架空光缆线路与其他设施、建筑物、树木的水平、垂直最小净距及处理措施(详见附件五)。随工记录二光缆单盘检验及配盘光缆单盘检验1、核对单盘光缆的规格、程式、长度。随工记录2、检查外皮、端头包装、端别标志是否完好无损。随工记录3、测试光纤衰减常数、长度否符合要求(检查出厂报告)。随工记录光缆配盘1、根据单盘测试结果和路由复测资料选配单盘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敷放,以减少中间接头。随工记录2、接头点应选在杆上或电杆两侧各0.51.5m范围内。随工记录架空光缆线路杆路器材检验电杆、拉线、钢绞线、挂勾等线路器材运输到位、检查无损伤。随工记录立杆电杆埋设深度、杆高、杆距等符合规定(详见附件三),其中市区杆距3540m,郊区杆距4550m.随工记录、签证安装拉线1、拉线地锚坑的洞深,应根据拉线程式和现场土质情况确定(详见附件四),洞深允许偏差应小于50mm,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随工记录2、地锚出土长度为300600mm,允许偏差50100mm;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点与规定出土点之间的偏移W50mm°拉线地锚应埋设端正,不得偏斜,地锚的拉线盘应与拉线垂直。架设吊线1、架空吊线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吊线夹板距电杆顶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应为N500mm,特殊情况下应为N250mm0同一杆路同侧架设两层吊线时,两层吊线间距应为400mm。随工记录2、线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以及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要求(详见附件六、七)。随工记录3、钢绞线架设位置及其垂度符合要求。随工记录4、光缆挂勾的卡挂距离为500±30mm,在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钩应各距电杆250mm±20mm°随工记录四架空光缆接续光缆敷设光缆布放应用滑轮牵引,光缆垂度及在杆上的预留长度应符合要求,角杆位置光缆应加塑料套管保护;光缆在电杆上应按设计或相关验收规范标准做弯曲处理,伸缩弯在电杆的两侧的挂钩间下垂200mm。随工记录光缆接续1、光缆接续环境,光缆连续部位、工具、材料应保持清洁。随工记录2、光纤的熔接须在有遮盖物的环境中操作,光纤熔接完成并测量合格后应即做增强保护措施。随工记录光缆接头安装3、光缆接头的平均衰耗值应符合规定。随工记录4、光缆接头套管在杆上或吊绳上的固定位置,固定方式及光缆预留(或伸缩弯)应符合规范规定。随工记录五架空光缆的防护及终端光缆防护1、架空光缆线路的防强电、防雷措施应符合设计规定,与电力线交越处应用胶管或竹片做绝缘处理;与树木接触应用胶带或胶管保护。随工记录2、光缆金属加强芯、屏蔽线(铝护层)以及金属铠装层,应按设计要求方式作接地或终结;光缆引上应采用保护管(2.5m以上)保护。随工记录光缆终端1、光缆引入室外内的预留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随工记录2、光缆在室外内的终端接头及连接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要求。随工记录2、管道工程序号项目名称控制点质量要求检验方式一管道器材1.材料检验工程所用器材规格、程式及质量,应满足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各种管材及人手孔器材应有出厂合格证,接续配件应齐全有效。.随工检验二工程测量1.管道划线按设计文件及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的位置、座标和高程进行。.随工检验2.人(手)孔定位人(手)孔一般设在管道的中心线上。人(手)孔间的距离应按地形、地物、按设计确定,一般不超过120mo随工检验三管道建筑1.道沟开挖(含路面开挖)按测量划线开挖,管道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Onuiio管道沟开挖应顺直,沟底平整,沟坎、转弯应平缓过渡。随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2.管道深度沟深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管顶至路面:塑管绿化带下不低于O.5m,人行道下不低于O.7m,车行道下不低于0.8m;钢管绿化带下不低于O.3m,人行道下不低于0.5m,车行道下不低于0.6m),困难地段或穿越障碍物,沟深达不到标准,应采取保护措施。随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3.塑料管敷设采用天然地基敷设塑料管前必须夯实抄平管道沟槽。铺设方法、组群方式、接续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采用承插法接续的,承插部分应涂刷专用粘合剂。组群管间缝隙宜为10-20un,相邻接续管头必须错开30Onln1,每隔3米绑扎一次(或用专用支架排列固定),以保证管群形状统一。随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4.管道包封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附件9的规定。如不满足时,管道应做包封处理。包封的规格、段落应符合设计规定。随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5.管道沟回填回填前应清除沟内及管孔内各种杂物,沟底先回填50100mm厚的细土或砂子。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并高于地面5010Onlm(郊区150200nm).随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四人(手)孔建筑1.人(手)孔开挖在人(手)孔定位处,根据该人(手)孔类型划线开挖,要放坡挖坑,应留有一定的余度,以利墙壁内外粉刷。随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2.人(手)孔基础浇筑基础的混凝土标号、配筋等应符合设计规定。浇基础前应清理孔内杂物,挖好积水罐安装坑。基础表面应从四周向积水罐做20Inm泛水。随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3.人(手)孔砖砌体人(手)孔净高应符合设计规定,墙体与基础应结合严密、不漏水,墙体应垂直。管道进入人(手)孔位置顶部距人(手)孔内上覆顶面的净距不得小于300mm,管道底部距人(手)孔底板的净距不得小于40011u11°管道端边至墙体面应呈圆弧状的喇叭口。随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4.人(手)孔内预埋铁件穿钉的规格、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穿钉与墙体应保持垂直。上、下穿钉应在同一垂直线上。穿钉露出墙面50-70mm:拉力环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与对面管道底保持20Omm以上的间距,露出墙面80TOOmnb安装牢固。随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5.人(手)孔砂浆抹面采用1:2.5水泥砂浆抹灰,外壁不得小于15mm,内壁不得小于IOmm。抹墙体应严密、贴实、光滑、不空鼓、无飞刺、无断裂。随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6.人(手)孔上覆安装人(手)孔上覆的配筋、绑扎、混凝土的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上覆底面应平整、光滑、不露筋、无蜂窝,上覆与墙体搭接的内、外侧,应用1:2.5的水泥砂浆抹八字角(墙体上直接浇灌的上覆可不抹角)随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7.人(手)孔口圈安装人(手)孔口圈顶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正偏差不大于20mnu人(手)孔口圈与上覆之间宜砌不小于200nun的口腔。口腔与上覆搭接处应抹八字,人孔口圈应完整无损。随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8.人(手)孔回填土回填土前应清除坑内各种杂物,靠近人(手)孔壁四周的回填土内,不应有直径大于100nun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人(手)孔坑每回填土300mm,应严格夯实。人(手)孔坑的回填土严禁高出人(手)孔Il圈的高程。随工检验隐蔽工程签证五竣工验收1.管孔试通多孔管试通对角两孔,单孔管全部试通。陵工验收2.管孔封堵塑料管进入人(手)孔,管孔应安装管堵头,不应有遗漏或脱落。竣工验收3.人(手)孔规格人(手)孔装置、规格、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标准。竣工验收4.核对竣工图核对竣工图纸与实际是否相符,是否加盖竣工图章。竣工验收5.检查隐蔽工程签证检查隐蔽工程签证手续是否完善。竣工验收3、电缆网工程序号项目名称控制点质量要求检查方式电缆敷设1、管道敷设L缆线的敷设:将井内积水抽干,管道口清理干净:缆线穿入管孔时要保持定的角度;缆线的布放宜采用放线盘布放;缆线经过手孔时必须沿手孔内壁敷设,宜加护线管保护。2 .缆线的预留:设计预留缆线的井孔内,预留电缆长度2-3米并盘扎成圈,确保井内盘线规范合理。3 .标牌的设置:在电缆穿过的所有手孔里,必须在电缆上缠挂标牌,标牌上必须注明电缆的型号、路由的起讫点及产权属性。随工检查2、架空敷设1 .钢绞线的架设:在主干道上架设的钢绞线,直径规格要求在6.610(7乂02.2廊)以上:在小区内架设的钢绞线,直径规格要求在5.4mm(7X01.8mm)以上;钢绞线终端要用U型扎头固定,每个终端不得少于3个U型扎头。2 .缆线的敷设:电缆垂度及在杆上的预留长度应符合要求,过杆处做弯曲处理,伸缩弯在电杆两侧的挂钩间下垂200mm:吊挂缆线时,挂钩间距要求不大于0.5m;缆线的布放要求平整顺直,不得使缆线扭曲、弯折;缆线布放到楼栋墙角处转弯时,应预留部分余量,并盘扎成U字型,保证缆线经过转角时不受损伤。3、沿墙壁敷设缆线沿墙敷设时,应采用钢绞线附挂,遇到少量短距离不便新建钢绞线的情况时,可用线卡沿墙壁固定缆线,缆线的布放固定要做到横平竖直,弯曲自然,符合电缆弯曲半径要求,弯曲半径要大于电缆直径的10T5倍:钉固线卡间距要求在O.3m-0.4m,并保证线卡间距均匀一致。器件安装1、架空器件的安装1 .架空器件的安装应尽量在距吊线支承力点2m以内,电缆预留线圈应与器件有0.5InTm的距离,所用器件的输入、输出端电缆都要留有余量,并盘扎成U字型或圆圈型,器件端口处必须用扎线与钢丝绳扎牢,并以铁丝保护平行间距,使输入输出线与器件接口平稳衔接,确保器件的输入输出接头稳固牢靠。2 .户外分支分配器的空余端II要加75负载电阻。竣工验收2、防护箱内器件的安装L防护箱内的器件一律要求紧固在箱内的支架上。支架不齐全时,应事先安装好支架,严禁器件随意安放。2,防护箱内器件的设置要做到安装牢固,便于调试、维护,盘线美观等几个原则。3.防护箱内光接收机的输出口一律用防水型直通接头。3、楼道内器件的安装L明装器件:分支分配器直接安装在楼道单元内,安装位置要求距地面或楼层面2.5m2.8m,分支分配器必须使用塑料胀塞和自攻螺丝钉紧(不得使用铁钉固定),分支分配器接头处的盘线要做到美观牢靠。2 .暗装器件:器件安装在楼道内的暗埋箱内,器件要用螺丝或自攻螺丝固定在暗埋箱内的地板或支架上,暗埋箱内的电缆盘线要求美观合理,接头处要做到牢固可靠。3 .分支分配器的所有空余端口必须安装75负载电阻的堵头。四室内布线、安装1、暗管布线先将钢丝穿入预埋好的管道中,然后将电缆与钢丝连接好,山钢丝牵引进用户房内,并将用户盒接好;如用户原先已预埋好电缆,所用电缆质量不好,要将电缆更换。随工检查2、明装布线进户线路由尽量按用户要求敷设,入户线长度不得超过20米。布线要做到横平竖直,弯曲自然,符合电缆弯曲半径要求,电缆用塑料线卡钉牢,卡距要求在0.3m0.如,并保持线卡间距基本一致。3、用户终端安装用户终端安装位置的选定,般应按照用户要求,但应注意防潮、防腐蚀,便以维修,注意美观、牢固,不得松动、歪斜,安装位置距地在0.31.8米之间,用户终端电缆要留有一点余量以便于日后维护。五电缆接头制作1、所有的接头制作标准参照厂家要求。旁站、巡视2、户外线路接头户外线路接头一律采用防水直通接头,不准用防水F型接头,做好后必须加703硅胶,在接头外再加一层伸缩胶布或热缩管做防水处理。接头处的电缆要留有一定的余量,并盘扎成圈或U字型。3、户内线路接头户内线路接头要采用挤压式接头。第五条工程工期控制1、工期的定义施工工期:自批复下发之日起至施工方提交竣工资料止,工程验收不合格的,以合格前最后一次提交时间止。计划工期:自批复下发之日起至批复规定完工时间止。2、工期要求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在工程立项时应确定计划工期,原则上20万元以下(含)的工程计划工期不超过3个月;20万元以上的工程计划工期不超过6个月。3、工期控制(1)项目负责人在接到工程立项批复后,应及时督促物料及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2)项目负责人应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控制点进行随工检查和隐蔽工程签证,并对各个环节的施工周期进行评估,与施工方代表保持沟通,对停工、窝工等现象及时采取改进措施。(3)在施工方提供竣工决算材料一个月内,组织完成初验工作。第六条投资控制1、严格变更、签证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在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是工程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使工程实际与设计图纸不符;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变更关,从现场情况、工程质量等必要性角度考虑是否需要进行工程设计变更,以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督促施工单位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应做到及时核算因变更签证引起的费用增减,掌握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2、抓好施工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合同双方应严格遵守施工合同约定,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限和内容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避免违约索赔,从而有效控制成本。第七条施工安全1、项目负责人应严格要求施工方建立健全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人员到位、责任到位。2、项目负责人应具备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理知识和能力,了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认真履行相应职责和义务,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纠正。3、项目负责人应逐级实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对可能存在事故隐患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部位和工序进行重点检查。重点检查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堆放场所、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现场防火;安全用电;低温雨期施工时的防滑、防雷、防潮。(2)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的安全问题机械设备、车辆、仪器仪表的安全存放、安全搬运及安全调遣;机械设备、车辆、仪器仪表的合理使用。(3)其他设施的安全问题机房内施工时,通信设备、网络等设施的安全;人(手)孔内作业时,原有线缆的安全;施工过程中,水、电、煤气、通信光(电)缆管线等市政或通信设施的安全;施工过程中的文物保护。(4)施工中的安全作业人(手)孔内作业时,防毒、防坠落;公路上作业的安全保护;高处作业时人员和仪表的安全。第八条附则1、本办法未涉及事宜,按公司相关管理制度执行。2、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附件L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净距2 .直埋光缆埋深标准3 .水泥电杆洞深4 .拉线地锚坑深度5 .架空杆路与其他设施水平最小净距6 .架空光缆线路与其他建筑的最小垂直净距7 .架空光缆线路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8 .光缆最小弯曲半径标准9 .有线电视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表附件1: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净距名称平行时(m)交越时(m)通信管道边线(不包括人手孔)0.750.25非同沟的直埋通信光、电缆0.50.25埋式电力电缆(交流35kV以下)0.50.5埋式电力电缆(交流35kV及以上)2.00.5给水管(管径小于30Omm)0.50.5给水管(管径300500mm)1.00.5给水管(管径大于50Omm)1.50.5高压油管、天然气管10.00.5热力、排水管1.00.5燃气管(压力小于30OkPa)1.00.5燃气管(压力3001600kPa)2.00.5通信管道0.750.25其他通信线路0.5排水沟0.80.5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1.0树木(市内、村镇大树、果树、行道树)0.75树木(市外大树)2.0水井、坟墓3.0粪坑、积肥池、沼气池、氨水池等3.0架空杆路及拉线1.5注:1、直埋光缆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燃气管、输油管交越时的净距可降低为0.15m;2、对于杆路、拉线、孤立大树和高耸建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3、大树指直径30Omm及以上的树木;4、穿越埋深与光缆相近的各种底线管线时,光缆宜在管线下方通过;5、隔距达不到上表要求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附件2:直埋光缆埋深标准敷设地段或土质埋深(m)备注普通土21.2半石质、砂砾土、风化石21.0从沟底加垫IoOmm细土或沙土,此时光缆的埋深可相应减少全石质0.8流沙20.8市郊、村镇21.2市区人行道21.0公路、边沟石质(坚石、软石)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4边沟设计深度为公路或城建管理部门要求的深度其他土质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8公路路肩0.8穿越铁路、公路21.2距路基或距路面基底沟、渠、水塘21.2农田排水沟(沟深Im以内)20.8河流应满足水底光缆要求附件3:水泥电杆洞深杆长(m)土质备注普通土硬土水田、湿地石质L本表用于中、轻负荷区通信线路。重负荷区的杆洞深度应按本表规定值另加10-20cu2.12m以上的特种电杆的洞深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实施。6.01.21.01.30.86.51.21.01.30.87.01.31.21.41.07.51.31.21.41.08.01.51.41.61.29.01.61.51.71.410.01.71.61.71.611.01.81.81.91.812.02.12.02.22.0附件4:拉线地锚坑深度拉线程式土质备注普通土硬土水田、湿地石质7/2.21.31.2141.07/2.61.41.3151.17/3.01.51.4161.22*7/2.21.61.5171.32*7/2.61.81.7191.42*7/3.01.91.8201.5附件5:架空杆路与其他设施水平最小净距其他设施名称最小水平净距备注消火栓1.0指消火栓与电杆的距离地下管线0.5-1.0包括通信管、线与电杆间的距离火车铁轨地面杆高的4/3人行道边石0.5地面上已有其他杆路其他杆高的4/3以较长标高为基准市区树木0.5缆线到树干的水平距离房屋建筑2.0缆线到房屋建筑的水平距离郊区树木2.0缆线到树干的水平距离附件6:架空光缆线路与其他建筑的最小垂直净距名称F行时交越时垂直净距备注垂直净距备注市区街道4.5m最低缆线到地面5.5m最低缆线到地面胡同(里弄)4.Om最低缆线到地面5.Om最低缆线到地面铁路3.Om最低缆线到轨面7.Om最低缆线到轨面公路3.Om最低缆线到路面5.5m最低缆线到路面土路3.Om最低缆线到路面5.Om最低缆线到路面房屋建筑0.6m最低缆线距屋脊1.5m最低缆线到房屋平顶河流1.Om最低缆线距最高水位时船桅顶市区树木1.5m最低缆线到树枝的垂直距离郊区树木1.5m最低缆线到树枝的垂直距离通信线路0.6m一方最低缆线与另一方最高缆线与同杆已有缆线间隔0.4m缆线到缆线附件7:架空光缆线路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其他电气设施名称最小垂直净距(m)备注架空电力线路有防雷设备架空电力线路无防雷设备Ikv以下电力线1.251.25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I-IOkv电力线(含IOkv)2.04.0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35-11Okv电力线(含IlOkv)3.05.0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110-220kV电力线(含220kv)4.06.0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供电线接户线(带绝缘层)0.6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霓虹灯及其铁架、电气变压器1.6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电车滑接线1.25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附件8:光缆最小弯曲半径标准光缆外护层形式无外护层或04型53、54、33、34型333型、43型静态弯曲IODI2.5D15D动态等曲20D25D30D附件9:有线电视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表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名称平行间距(m)交叉净距(In)己有建筑物2.0规划建筑物红线1.5给水管d300mm0.50.15300mm<d500mm1.0d>500mm1.5污水、排水管1.0(l)0.15注热力管1.00.25燃气管压力300kpa(压力3kgCnI2)1.00.3注300kpa<压力W800kpa2.0(3kgcm2<压力8kgcm2)电力电缆35kv以下0.50.5注35kv2.0高压铁塔基础边>35kv2.5通信电缆(或通信管道)0.50.25通信电杆、照明杆0.5绿化乔木1.5灌木1.0道路边石边缘1.0铁路钢轨(或坡脚)2.0沟渠(基础底)0.5涵洞(基础底)0.25电车轨底1.0铁路轨底1.5注:1主干排水管后铺设时,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平行净距不宜小于L5m。2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交叉净距不宜小于0.4%管道应作包封处理。包封长度自排水管道两侧各长2m。3在交越处2m范围内,燃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如上述情况不能避免时,管道应做包封处理。4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交叉净距可减至0.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