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docx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I.工程概况二O一五年三月,受新疆君豪乌五同城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对其拟建的新疆君豪青湖板块西10地块项目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拟建场地位于五家渠南部,南距安宁渠4.8km,西邻乌五公路,现IOl团3连耕地及部分居民地内。拟建建筑包含:高层建筑15幢Itt15#(地上均为34层,估计埋深-5.0m,带一层地下室,框剪结构,筏形基础);商业建筑16幢SI#SSI6#(地上2层,估计基础埋深-2.0m,不带地下室,拟使用框架结构,独立柱基础):幼儿园1幢16#(地上3层,估计基础埋深-2.0m,不带地下室,拟使用框架结构,独立柱基础地下车库部分(估计基础埋深-6.5m,框架结构,独立柱基础)总建筑面积约38万InZ本次勘察外业于2015年3月9日进场,3月22日结束,内业资料于2015年3月28日完成。现提交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勘察根据的规范、规程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2.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5建筑班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6士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T999);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2.11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9-92);2.12新疆实施国家20012004(岩土土程)系列规范细则(XJJ035-2006);2.13该地区的地质,地貌数据与资料:2. 14临近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勘察目的及任务1. 1查明场地地形、地貌、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各岩土层构成、分布及变化规3. 2查明场地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及地基土的均匀性,确定各岩土层的承载力,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4. 3查明场地勘探范围内有无影响10程稳固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5. 4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腐蚀性等水文地质条件,并评价其对拟建物的可能影响;6. 5对场地适宜性与稳固性进行评价;判定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为抗震设计提供有关根据。3. 6结合工程实际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判明基坑的稳固性,论证与评价基坑开挖降水对邻边工程的影响,提出地基与基础处理方案建议与边坡支护方案建议。4. 勘察方法及勘探工作量4. 1勘察方法,根据工程的特点与场地条件,本次勘察要紧采用机械钻探的方式,并结合少量人工探井的方式施工。勘探点沿拟建建筑呈网格状布设,配合有关室内试验等手段,查明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5. 3区域气象条件五家渠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沙漠边缘,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旱;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大。据该区气象站提供的20年气象资料,该地区多年年平均气温5.7。C,年平均最高气温7.7°C,最低气温-4.3oC;年极端最高气温43.8°C,极端最低气温42.2oCo历年平均降水131.2InnI,最多年降水190.6mm,最低年降水70.8mm。全年蒸发量2262.4mm,相对湿度5060%°历年积雪厚度17Cnb年最大降雪量为27cm。标准冻土深度L5m。5. 4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五家渠属于乌鲁木齐山前拗陷带与准喝尔台地之间的一部分,东、东南、南依次以八一东干排洪沟、八一水库浸没线、八一分支外排沟接南大渠、老龙河、猛进水库东坝保护带、猛进水库浸没线、场界沟为界,与米泉市接壤;南端突出部分东以场界沟、南以与平渠东一支渠、西以与平渠为界,与乌鲁木齐市为邻;西南、西、北依次以乌五公路路南、师直引水渠、头屯河、二屯枯沟、邓家大沟、望杆子至北沙窝到白家海子南端、沿青草岭至黄家梁到老龙河的昌吉与米东区的界点为界,与昌吉市相连。拟建场区地面水要紧来源为头屯河水,乌鲁木齐河及东山水系。本区地下水以水平迳流补给,侧向补给为主,各含水层组的岩性结构,径流条件,操纵了不一致补给途径量的大小。由南而来的乌鲁木齐河、头屯河及受古牧地隆起而折向西北的东山水系在该地区相汇渗入补给地下水,因此该地区地下水储量比较丰富。5. 5地层分布及描述:勘察区分布的地层要紧为耕土、粉土、粉土、-1粉质粘土、粉土、-1粉细砂、圆砾、T中粗砂、-2粉土。现描述如下:第层耕土:黄褐色灰黑色,厚度05Llm,场地均有分布,可见大量植物根系、塑料薄膜等,局部地段可见薄层人工填土。松散稍湿第层粉土:土黄色S黄褐色,该层层顶埋深0.5SLlm,层厚3.9s5.lm,场地均有分布,刀切面较粗糙,孔隙发育。,捻摸感受有细颗粒,有轻微粘滞感,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该层偶夹有粉细砂透镜体,厚度在0.3-0.5mO稍湿-湿稍密-中密第层粉土:土黄色S黄褐色S灰黑色,该层顶埋深5.06.0m,层厚8.08.8m,场地均有分布,刀切面较粗糙,捻摸感受有细颗粒,有轻微粘滞感,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局部夹粉质粘土、粉细砂夹层或者透镜体。湿-饱与稍密第T层粉质粘土:黄褐色S灰黑色,该层层顶埋深5.410.Om,层厚0.52.1m,局部缺失,湿土粘手,干燥后较I剥落,能搓成小于2mm的土条,刀切面稍光滑,切面规则,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钻探过程中该层出现钻杆自沉现象。湿饱与软塑-可塑第层粉土:土黄色S灰褐色,该层顶埋深13.214.0m,层厚6.2-12.7m,场地均有分布,刀切面较粗糙,捻摸感受有细颗粒,有轻微粘滞感,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局部夹粉质粘土、粉细砂。湿-饱与中密冲密第T层粉细砂:青灰色,该层层顶埋深14.722.5m,层厚0.94.711b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出现,级配不良,颗粒大小均匀,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等为主。饱与中密-密实第层圆砾:青灰色,该层顶埋深18.825.7m,此层未揭穿,最大可见厚度为15. 5m,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骨架颗粒交错排列,大部分连续接触;颗粒磨下水位变幅在0 5s 1. 0m。地卜水位受气候、季节一度通常,呈亚圆形、圆形;母岩成分以硬质沉积岩、变质岩为主;骨架颗粒风化程度为微风化;通常粒径'25mm,最大粒径4050mm,级配良好,骨架颗粒占60%左右,充填物以中粗砂、粉细砂为主。局部夹有中粗砂或者粉土透镜体。饱与中密密实第T层中粗砂:青灰色,该层顶埋深21.529.8In,层厚0.83.2m,该层在场地内呈不连续分布,局部缺失,级配通常,颗粒大小不均匀,要紧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砾石。饱与中密±层CuCcCmCc圆研、28.46-77.46O.66-'5.0453.5521.885-I中粗砂6.79-8.052.61-2.807.4782.738颗粒分析试脸结桌统计表:表2根据统计结果,场地十级配艮好,试验结果详见“颗粒分析报告。第-2粉土:土黄色S黄褐色,该层层顶埋深19.0-298m,层厚0.83.2m,在场地内呈不连续分布,局部缺失,刀切面较粗糙,捻摸感受有细颗粒,有轻微粘滞感,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饱与中密-密实5. 6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本次现场勘察最大勘探深度35.Om范围内,可见地卜.水出露,根据现有资料,地下水有两层。第一层为上层滞水,埋深在-5.4m-6.0叫补给源要紧以周围农田灌概,大气降水及周围农用灌溉渠为主,水位变幅在L52.Om;第二层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埋深在-9.2s.5m,含水层赋水丰富,涌水量较大,补给源要紧为上游侧向径流补给与临近猛进水库渗透补给,次为大气降水与灌溉渗透补给,以地下潜流方式向下游排泄,水位变幅在0.5SLOn1。地下水位流向:由南向北流淌。根据临近金科亚中机电城及新疆西域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与金科五家渠项目5#、6#地块勘察资料:金科亚中机电城及新疆西域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场地测得2014年地卜水位埋深在2.6-3.8In,地下水位变幅在0.5LOn1;金科五家渠项目5#、6#地块场地测得2013年第一层地下水位埋深在-LOnl-2.2m,并发现第二层地下水埋深在-19.Om-24.2m,地及周边地区农田灌溉影响。分析地卜.水位近两年的下降:原因一是由于拟建场地由南向北灌溉农用渠停止使用,减少渠道下渗的水源补给:二是由于拟建场地周边有多个基坑工程实施降水/措施。6.场地试验成果分析本次勘察根据拟建物的类型、特点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土进行了下列试验、测试工作:(1)颗粒分析试验(2)标准贯入试验(3)重型动力触探试验(4)波速测试试验(5)土分析试验(6)土化学分析试验(7)水质简分析试验(8)液化评价。6. 1颗粒分析试验在拟建场地勘探点内采取扰动样10件,进行颗粒分析试验,结果见表27. 2标准贯入试验在拟建场地钻探过程中,针对第层粉土、第层粉土、第T层粉质粘土、第层粉土、第T层粉细砂、第T层中粗砂层、第-2层粉土层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通过32个钻孔内做标准贯入试验分析熟悉岩土工程地质特征S试验数据统计见表3。土层最大 击数(修正)最小 击数(修正)平均 击数试验 数敢1粉土15.65.59.4151粉土123.36.4100f-1粉质粘土6.23.33.99'粉土20.85.312.767IT粉细砂18.912.4155T中粗砂25.212.617. 113)-2粉土20.311.915.7.12标准货入试骏结果统计表表31 ±9最大击数(修正)最小 击数(修正)平均 击数验堆 试数圆石乐16.911.814. 110T中粗砂15.615.615.6236.3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在拟建场地钻探过程中,针对第层圆砾、T中粗砂层进行了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通过33个钻孔内做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分析熟悉岩土工程地质特征。试验数据统计见表4。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统计表表4此外在51#、63#钻孔进行连续动探判别地理土的承载力与密实程度,见下图2。【63#连续动探图】图2连续动探图试验数据统计见表5。改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统计哀表5土层最大击数(实测)最小击数(实测平均击数试验数盘粉土1337.1355粉土2166.53137粉质粘土1157.676粉土977.676在第层粉土中出现最小锤击数23击,最大16击,相差58倍,揭示第层粉土中存在软弱夹层,且层位不稳固。6. 4波速测试波速测试是通过分析人工地震波在地基中的传播特征来推断场地类型、场地类另J,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当地经验,估算有关岩土的动力参数。在钻孔ZkI3、ZkI9、Zk38、Zk55、Zk74、ZklO3测试,覆盖层厚度大于20m,小于50m,等效剪切波速为:112ms295msO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II类建筑场地,场地地震特征周期:O.45so详见“场地波速测试报告”。6.5土常规试验在拟建场地勘探点内采取114件原状样件进行土分析试验,用于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定名。试验结果:第层粉土:塑性指数Ip=7.8-9.7,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3.4条,判定第层土为粉土。湿陷系数Ss<0.015,判定场地该层土无湿陷性。含水量W=16.8%-24.2%,孔隙比eO=0.57-0.80,压缩系数%二0150.36MPai,平均压缩系数为知2=0.23MPaT,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0650007-2011)第4.2.6条,判定场地第©层粉土具中压缩性。见表6。第层粉土:塑性指数Ip=7.39.8,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3.4条,判定第层土为粉土。湿陷系数Ss<0.015,判定场地该层土无湿陷性。含水量W=I8.4%26.0%,孔隙比ed).52090,压缩系数a'0.湿0.47MPa'平均压缩系数为2=0.28MPa_l,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650007-2011)第4.2.6条,判定场地第©层粉土具中压缩性。见表7。第T层粉质粘土:塑性指数IP=ILl15.2,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85OO21-2001)(2009年版)第3.3.4条,判定第)-1层土为粉质粘土。含水量界=20.8%27.6%,孔隙比斤0.73-0.86,压缩系数8c=0.210.64厂,平均压缩系数为a,_2=0,44MP"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4.2.6条,判定场地第层粉土具中压缩性S高压缩性。见表8。第层粉土:塑性指数Ip=7.89.7,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3.4条,判定第层土为粉土。含水量W=18.4%-26.8%,孔隙比Cg=O.60-0.82,压缩系数a斤O.16-026MPa'平均压缩系数为a卜2=021MPa-l,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7-2011)第4.2.6条,判定场地第层粉土具中压缩性。见表9。根据场地采取的原状样进行的土工试验资料及当地建设经验,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可知:场区内粉土层的湿陷系数SS均小于0.015,可推断拟建场地粉土层不具有湿陷性,可不考虑场地土湿陷性对拟建物的影响。、:.土常规分析试验成果统计表表6地层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粉±含水量W(%)24.2016.8019.841.7360.0875密度P(gcm3)2.071.751.960.0820.0421孔隙比0.800.570.660.0640.0972液限(%)25.9021.1023.131.2190.0527塑限(%)17.OO12.4014.511.1340.0781塑性指数L9.707.80-8.610.5000.058液性指数Tr1.050.090.620.2380.3854压缩系数(MPaH)0.360.150.230.0520.2265压缩模量(MPa)10.6404.4007.4931.4490.1933湿陷系数0.011O.OOl0.0040.0030.6854土常规分析试验成果统计表表9三指标最大值果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粉土含水量w(%)26.8018.4023.152.2990.0993密度P(gc三,)2.041.851.950.0610.0313孔隙比0.820.600.700.0640.0916液限(%)26.3021.1023.501.23!0.0524型限(%)16.9012.9014.831.0860.0732颦性指数I,9.707.808.670.4890.0564液性指数订1.490.350.960.3050.3170压缩系数(HPa.0.260.160.210.0270.1308压用模鼠(MPa)10,1806.6408.3891.0950.13056.6土化学分析试验地层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含水量M%)22.3018.4020.011.4250.0712密度P(gcm,)1.921.731.800.0670.0375孔隙比0.860.730.810.0480.0586'1液限闾34.0026.9031.072.7580.0888粉型限(%)19.2015.7017.591.3810.0785质塑性指数】,15.2011.1013.491.4440.1071粘液性指数K0.590.050.200.2241.1177±压缩系数(MPa)0.610.210.440.1700.3873压缩模量(MPa)8.2202.9004.8692.2890.4701在拟建建筑的勘探孔内取易溶盐样15件,进行土化学分析试验用于判定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程度,其中其中SO:含量为409.0s738.0mg/kg土,CT含量为148.0482.OmgAg±,PH=7.618.38,试验结果详见“易溶盐分析结果报告”。6.7水质简分析试验在拟建建筑的探井内取水样4件,进行水质分析试验用于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程度,其中SO,.2,含量为379.39-497.49mgL,ClJ含量为161.07-235.53mgL,PH=8.228.72,试验结果详觅“水质简分析报告".6.8液化评价在勘探深度内,由于拟建场地存在饱与粉土与饱与粉砂,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须进行地震液化判别。液化初判: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U-2010)对存在饱与砂土与京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Z一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代表性钻孔液化判定表IO勘探点编号土层名称标贯点底深()标切点所代表土层的中点深度'(m)标贯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式()枯粒含量百分率Pc(%)临界统击数Ner(出)实际沛W数(*)判果洋结液化指数化级-液等_标贯点液化指数(1-7cr比±层液化指数土层液化8416.516.81.9313.5*17不液化一103T粉细砂18.018.34.7314.218不液化10516.016.33.2313.419不液化-经分析,场地T粉细砂层不存在液化,因该层砂土为透镜体,厚度不大,因此,建议设计者可不考虑场地砂土的液化问题。7.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饱与粉土的地基应进行液化判定,当饱与砂土或者饱与粉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定为不液化土或者不考虑液化影响: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及其往常时,7、8度时可推断为不液化。2、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7、8度与9度分别不小于10、13、16时,可推断为不液化土。3、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膨响:1>0+_2天然地基的基础,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a33-1)与地下水位深3.J1;度符合下列>*0+_3C4.3.3-2)尤+心>1.5<+2(4.5C4.3.3-3)式中:"w一地下水位深度(m),宜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本工程取1.5m;<一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m),计算时宜将淤泥与淤泥质土扣除;基础埋置深度5).不超过2m应使用2m<一液化土特征深度,本工程粉土取6.0m,砂土取7.0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第三组。据判定,场地勘探孔内取22件样,粘粒含量均大于10,本工程满足液化初判条件,判定为不液化土。本工程不满足液化初判条件而且由于本工程多为高层建筑,荷载大,可能使用班基础,应进行进一步判别地面下列20m范围内土的液化。液化复判:根据该段场地的粉砂层的标准贯入试验及室内试验,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在地面下20In深度范围内,进一步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可按下式计算:Ncr=NOPIn(0.6A+1.5)O.lc'3Jp>式中:S-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本工程取7;P一调整系数,本工程取L05;一一饱与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一一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者为砂土时,应使用3。ie=hi7=17乂.一一液化指数;n在判别深度范围内每一个钻孔便准贯入试验点的总数;M小一分别为i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与临界值,当实测值大于临界值时应取临界值的数值;。一一i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m),可使用与该标准贯入试验点相邻的上、下两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差的一半,但上界不高于地下水位深度,下界不深于液化深度;-i土层单位土层厚度的曾为影响权函数值(nf,)o根据场地粉砂层的试验资料及标准贯入试验数据,进一步液化计算评价分析见表100存在干湿交替作用,因此,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多层建筑的腐蚀性。场地地下水对高层建筑(34层)与地下车库建筑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b2001)(2009年版)附录G场地环境类型,该场地中高层与地下车库建筑属II类环境。由室内水化学分析结果说明,其中S0;含量为379.39497.49mgL,Cr含量为16l.07235.53mgL,PH=8.228.72,综上,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对其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7. 8不良地质作用的评价经调查,勘察范围内无岩溶、滑坡、倒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无饱与砂土、粉土,无地震液化问题。8.地基承载力及地基变形参数的确定8. 1地基承载力参数的确定彳根据室内试验、标贯试验及当地建筑经验,综合确定场地地基土力学参数,其结果场地地基七要紧设计参数建议值表11土层承效力特征值fu(KPa)压缩模tE,(MPa)K(kNm3)粘聚力c(kFa)内摩擦用4G粉土1409.01500020.520.8粉土1307.51200016.517.5T粉质粘土1005.820.517.8粉土160122000022.019.5T粉细砂170EO=1228.0留碌300EO=354000038.0T中粗砂180EO*=1335.0-2粉土1801425.026.0土。7.6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根据场地拟建筑物基础埋深、有无地下室及地下水位情况,将场地环境类别作如下分类:场地土对商业建筑(地上2层)、幼儿园(地上3层)基础埋深-2.0m,基础埋深位于粉土层中且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判定拟建筑物场地环境类别为H类;场地土对高层建筑(地上34层)与地库建筑基础埋深-5.46.5m,基础埋深位于粉土层中且位于地下水位下列,场地环境类别为I类。(2)腐蚀性评价场地环境类别为I类:在0.06.0m深度范围内,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附录G的规定,采用该规范124页表12.2.1与12.2.5进行评价,其中S0门含量为409.0-738.Omg/kg±,CT含量为148.0482.Omg/kg±,PH=7.618.38。综上,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对其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场地土对铜结构的腐蚀性为弱腐蚀。场地环境类别为II类:在0.06.0m深度范围内,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附录G的规定,采用该规范124页表12.2.1与12.2.5进行评价,其中S0:含量为409.0-738.Omg/kg±,CT含量为148.0-482.Omg/kg±,PH=7.61-8.38»综上,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对其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场地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为弱腐蚀。7. 7场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商业建筑(地上2层)与幼儿园(地上3层)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场地环境类型。地下水埋深低于多层建筑物的基础埋深,该场地中多层建筑处于11类环境,不详见表11。8. 2高层建筑天然地基变形量预测地基的变形计算是一个影响因素多,比较复杂的问题地基规范总结大量的工程经验,建议采用分层总与法计算。其表达式为:s=viss'=visil'(zZnan)hSiS:地基最终变形量;V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m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内所划分的土层数;P0:对应于荷载效应永久组合时的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Esi:基础底面下列至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Zi、ZiT:基础底面至第i与i-1层底面的距离;ai>ai-1: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i与M层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根据场地情况,拟建建筑物基础使用筏板基础放置于粉土层上,设基础尺寸LXB=59X16m,基础埋深d=5m,基底附加压力pO=350kpa,压缩成计算深度Zn取18.0m,经计算地基沉降量s=28.534.6cm.大于规范要求,故对高层建筑应进行地基处理后,方可修建该拟建物。9.地基与基础方案根据拟建建筑物类型、基础埋深、土层的分布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基础方案建议如下:9. 134层高层建筑拟建场地属于中软场地土,要紧持力层为第层粉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仅有130kPa,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本地区软弱地基土建造大面积34层高层建筑尚缺成熟的地基处理经验。根据本地区与国内类似场地建筑经验,推荐地基基础方案如下:(1) CFGi复合地基处理方法:采用粒径40OmnbU间距1.0SLini,t长17.018.0m,粉i端持力层可选择第ii±程勘察设计研先陵有限公司层圆砾层,独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选380400kPa°基础形式建议使用筏板基础。评价:/a.本地区已有少数几例32层高层建筑物的CFGt处理经验,处理后fak=350400kPa,变形模量Eo二30MPa,基床反力系数KV=40000kNm30b.考虑到第层粉土层中存在T粉质粘土软弱夹层及T粉细砂夹层,CFG班施工中会出现混凝土串孔、缩颈及部分CFG独自沉现象,CFG粒混凝土用量应考虑较大充盈系数。c.本方法地区经验较多,设备较充足,地基处理造价适中,无环境噪音。(2)静压预制班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可使用粒径400醒,班间距1.2m,J长16.0-17.0m,独端持力层可选择第层圆砾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选4ObkPa,变形模量E0=35MPa,基床反力系数KV=45000kNm3o基础形式建议使用筏板基础。评价:a.预制班施工中班完整性高,不存在串孔、缩颈等质量缺陷。b.预制班在乌鲁木齐甘泉堡工业园区多项工业建筑中得到应用。c.静压预制班设备较少,预制班制造成本较高,故地基处理造价较高。(3)班筏基础:可使用钻孔灌注粒深基础方案,粒径ICK)Omn1,班端嵌入第层圆砾层很多于2.0m,采用摩擦端承班类型,班长18.020.0m,独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5。粒顶伸入筏板基础形成班筏基础。评价:a.班筏基础类型是一种安全可靠地基础类型,特别在抗震稳固性方面更具稳固使用CFG班各层上的侧阻力特征值及粉:端端阻力特征值见表12:CFG桩设计参数表12±层名称及褊号(KPa)MKPa)粉土ftl55,粉土认"?45T粉质粘土35©粉土165850T检细砂65950圆石乐1202500.-I中粗砂651500-2粉土601500埋深18.8-25.7m下列的第层圆砾层分布校均匀,厚度大,可作为复合地基的班端持力层.工程班施工前应先进行单班静载荷试验,单挑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应根据静载荷试验确定。10.基坑工程及基坑降水工程与浮设计问题10. 1基坑工程在拟建建筑估计的基坑深度范围内,上部要紧为粉土(局部有为粉砂或者粉质粘土的薄层状),土质极不均匀,粉土均属非稳固土,基坑开挖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放坡处理:(1)关于高层建筑:基础埋深-5.0叫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可按1:0.75进行放坡开挖;当周边现有建筑或者道路相距较近(<l.m),不具备放坡条件时,建议进行边坡支护,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土钉墙或者护坡班等支护方案。(2)地下车库:由于地库基础埋深-6.5m,与相邻高层建筑较近,且基坑降水会对相邻建筑产生不利影响,故地库规划设计应考虑此不利影响,基坑开挖应有专项基坑支护方案及降水方案,并经专家评审后方案可实施。11. 2基坑降水拟建场地地下水埋深较浅,可采取卜.列降水措施;mmb.施工设备要紧为旋挖钻机,当地设备较多,施工经验较多。对软土孔底残渣可使用灌注班后压浆措施改善。、c.要紧缺点地基基础造价较高。9.2商业建筑及幼儿园建筑拟建商业建筑(2F)及幼儿园(3F)为浅埋条形或者独立柱基础,不带地卜室,基础可采用天然地基方案。建议以第层粉土作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fak=MOkPa,压缩模量Es=7.OMPa进行设计。9.3地下车库拟建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筏板(独立柱)基础,基础埋深约-6.5m0建议使用天然地基方案,基础放置于第层粉土层上,由于存在7粉质粘土软弱夹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综合按fak=120kPa,压缩模量Es=6OMPa进行设计。局部软弱夹层可清除或者作局部换填碾压处理。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通过技术与经济分析比较,可使用水泥粉煤灰碎石班(CFG粉:),其优点是,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原土,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造价低、承载力高、节约工程造价。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可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式(9.2.6)估算。R、QSih,QpPIA(9.2.6)式中:能一_的周长(m);一班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心一班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一班周第i层土的料:端端阻力特征值(KPa):、一班的截面积(m三);一班长范围内第i层的厚度(m)o土层承我力特征值f0k(KPa)小缩模量ES(MPa)K(kNm,)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cjO粉土1109.01500020.520.8卷土1307.51200016.517.51粉质钻土1005.820.517.8粉土160122000022.019.5T粉细砂170EO=1228.0圆硕300EO=354000038.0T中粗砂180EO=1335.0(§)-2粉土1801425.026.0H.3拟建建筑物地基处理具体方案详见报告中第9条的地基与基础方案,相应各土层计算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见表13、衣14。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施工、检验均应由有专业资质的单位完成,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以地基检测结果为准。IL4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场地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为微腐蚀;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对其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规定采取防腐措施。IL5本次现场勘察最大勘探深度35.OIn范围内,可见地下水出露,根据现有资料,地下水有两层。第一层为上层滞水埋深在-5.6.Om,补给源要紧以周围农田灌溉,大气降水及周围农用灌溉渠为主,水1立变幅在1.52.0m:第二层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埋深在-9.2Tl.5m,含水层赋水丰富,涌水量较大,补给源要紧为上游侧向径流补给与临近猛进本库渗透补给,次为大气降水与灌溉渗透补给,以地下潜流方式向下游排泄,水位变幅在0.5SLom。地下水位流向:由南向北流淌。采取明沟排水法降水。明沟排水+集水井,即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沟,并通到基坑外的集水井,将基坑内的水通过排水沟排至积水井内,利用抽水设备将集水井内的水抽排走,而达到疏千基坑内地下水的目的。可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法。根据当地经验,粉土层渗透系数K=4.0-6.OXKTITI/So10.3抗浮设计问题地下建筑抗浮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处理不好将引发地下建筑浮起,结构破坏事故。抗浮措施:增加结构与填土材料自重。设置抗拔构件,以结构与填料自重及抗拔构件的抗力共同平衡水浮力。建议采用抗浮班措施,同时加强底板刚度与整体性;抗浮粒措设计方案应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方可实施。抗浮设防水位是很重要的设计参数,但要预测建筑物使用期间水位可能发生的变化与最高水位有的时候相当困难,不仅与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有关,有的时候还涉及地下水开采、上下游水量调配、跨流域调水等复杂因素,故规定应进行专门研究。拟建地下车库自重轻,体积大:结合当地建筑经验,偏于安全考虑,初步设计阶段,建议地下车库抗浮设计水位按自然地面地下-4.5m考虑。11 .结论与建议ILI拟建场地地层构成复杂,为稳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土要紧由:耕土、粉土、粉土、T粉质粘土、粉土、T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