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学校“六项管理”工作制度.docx
XXXX学校“六项管理”工作制度为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县教体局对中小学生作业、 睡眠、手机、读物、体质、考试管理(简称“六项管理”)的有关要求,让 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家校共育,标本兼治,综合施 策,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制定如下工作制度。一、作业管理制度1 .把握育人功能,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 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 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 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 育质量。2 .强化作业统筹。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 家庭作业每天控制在60分钟以内。各年级组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特别 是要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统筹,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指导学生 充分利用在校时间,使小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书面作业。3 .注重作业设计。要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设计工作纳入校 本教研工作体系,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 鼓励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业、综合性作业,进一步创新适应不同学生学习 需要的作业形式。4 .规范作业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以教材课后练习、学校统一征订的 教辅资料为主,其他课后的探究性学习、习作练习、阅读及书写训练等学 业安排布置,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及课程实施情况安排。坚决杜绝给学生布 置机械性、重复性、高难度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 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特别是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和QQ等方 式布置作业。5 .严肃作业批改。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要求学生对错误作业及 时订正,及时做好向学生的反馈、答疑等工作。特别是要注重面批讲解, 认真分析学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做好答疑辅导工作。不得给家长布置 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二、睡眠管理制度1 .加强科学睡眠教育。各年级组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 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 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 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 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 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2 .保障学生睡眠时间。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 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 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3 .统筹学校作息时间。各年级组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 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保安提前开门、 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4 .合理安排就寝时间。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00o班主任 要求学生能够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5 .加强睡眠监测督导。高度重视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 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务处要 把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监督范围。三、手机管理制度1 .限制带入校园。各年级组应利用班会、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告知学 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 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 禁止带入课堂。2 .细化管理措施。学校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 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要通过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措施,解决学 生与家长通话需求。3 .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 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 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4 .做好家校沟通。学校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 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 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5 .如果学生有急事需要联系家长,可以借用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手 机;如家长有事找学生,请家长直接拨打班主任或其他教师电话,由教 师代为转告。如有急事发生,教师会主动联系家长。6 .如有极特殊情况,必须携带手机进校的,请务必先与班主任联系, 班主任同意后,方可携带手机入校,入校后第一时间将手机交至班主任 处保管,需要使用的时候去班主任处领取,使用完毕后立即交班主任继 续保管,并在放学后还给学生。四、读物管理制度1 .激发阅读兴趣。学校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设立 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 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2 .科学推荐读物。推荐原则、程序按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 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执行。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 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 物,各年级不得组织统一购买。3 .加强图书室建设。学校加强图书室建设,定期更新图书,提高图书室 的使用率。鼓励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图书柜、小书箱等,方便学生阅读, 丰富阅读体验。4 .建立督查机制。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 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教务处建立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 报备制度,畅通社会和群众监督渠道,定期对进校园课外读物的推荐情况 开展抽查。校督导室将课外读物进校园有关情况纳入督导范围。5 .学生在家使用手机,需要家长的督促和指导,家长管理好孩子的 上网时间,指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文明上网,切实让手机成为学生进 步的助推器。五、体质管理制度1 .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按照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标准从提升业 务能力、体育素养等多方面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2 .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 课,严格落实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体育课堂要严 格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确保 指导运动技能符合要求,运动量达到要求。3 .开展体育活动。学校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综合性体育节,大力发 展校园特色体育项目,加强专项体育人才培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 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培养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 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4 .综合防控近视。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 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 眺放松10分钟。避免不良用眼行为,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 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 钟。5 .做好体质检测。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如实记录测试结果。6.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学生营养配餐管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 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 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 基础。六、考试管理制度1、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必要的考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 节。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学校会统筹处理好考试、作 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关系,完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科学合 理安排考试,引导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 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 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 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3、规范考试命题管理。学校期末考试命题要严格规范考试内容, 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进度。要切实提 高命题质量,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注重 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 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4、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 至5个等级。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 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 排座位、“贴标签二5、完善学习过程评价。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 观,综合考虑学生学科考试成绩与其他表现,科学全面评价学生。完善 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学生学习 过程评价,鼓励实践性评价,可以采用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实验操作、 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性评价,通过定期交流、主题 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述评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6、完善管理监督机制。严禁校外培训机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开展或与学校联合开展考试。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看待 考试结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