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证券考试《基础知识》基础讲义证券市场法律制度与监督管理.docx
-
资源ID:446171
资源大小:34.78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证券考试《基础知识》基础讲义证券市场法律制度与监督管理.docx
2023年证券考试基础学问基础讲义第一节证券市场法律、法规概述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三个层次:1、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基金法、公司法、刑法对证券犯罪的规定2、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3、证监部门或相关部门的规章一、国家法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六次会议通过,生效时间:1999-7-1起先实施。依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十一次会议修改,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修订,2006年1月1日生效、1、调整范围:涵盖了中国境内的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以法认定的其它证券的发行、交易和管理,其核心是爱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12章构成,包括总则、证券发行、证券交易、上市公司收购、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证券业协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法律责任和附则2、修订的主要内容一是完善了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二是加强对证券公司的监管,防范和化解证券市场风险三是加强对投资者特殊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爱护四是完善证券的发行、证券交易、证券登记结算制度,规范市场秩序五是完善证券监管制度,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六是强化证券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12-29由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又于1998-1225由人大十三次会议修订公司法公司法调整的对象为公司的组织和行为。1、调整范围: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其核心:爱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核心内容:规范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权力与职责2、修订的主要内容:(1)修改公司设立制度,广泛吸引社会资金,促进投资和扩大就业(2)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体高公司的运作效率从总体要求公司应当建立权责规范、制度完善、各负其责、有效制衡的内部管理机制健全董事会制度,突出董事会决策作用,强化对董事长权力的制约,细化董事会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强化监事会作用明确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和责任(3)健全股东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爱护机制,激励投资(4)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严格上市公司及其有关人员的法律义务和责任,推动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5)健全公司融资制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6)调整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满意公司运营和监督管理的实际须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经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023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1、调整范围: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交易、管理、托管等活动,目的是规范证券投资基金活动,爱护投资人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基金法的内容十二章一百零三条,包括总则,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的募集,基金份额的交易,基金份额的申购与赎回,基金的运作与信息披露,基金合同的变更、终止与基金财产清算,基金份额持有人权利及其行使,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及附则2、基金法主要内容:(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证券犯罪的规定1、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2、供应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罪3、非法发行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罪4、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5、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交易的虚假信息、诱骗他人买入证券罪6、操纵证券市场罪二、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一)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方法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询价的调整合补充2、对证券发售的规定(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方法1、强化公司的独立性2、为创业板上市公司预留空间3、加大中介机构责任4、实施预先披露制度5、取消了辅导期和增资扩股时限规定(三)、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方法1、强化公开发行证券的市场约束机制2、严格募集资金管理,激励回报股东3、建立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制度4、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四)上市公司收购管理方法1、转变监管方式,明确监管范围2、规范收购人和出让人行为,解决上市公司收购中的突出问题3、削减监管部门审批豁免权利,允许收购人限期限量增持4、激励市场创新,允许换股收购5、建立市场约束机制,强化财务顾问的作用(五)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方法1、试点条件一7个2、业务规则一7个3、债券担保4、权好处理5、监督管理(六)证券投资者爱护基金管理方法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与2005年6月30日联合发布证券投资者爱护基金管理方法1、证券投资者爱护基金的来源(1)上海、深圳两所在风险基金达到上限后,交易手续费的20%纳入基金(2)全部中国境内的证券公司,按其营业收入的0.5%-5%缴纳.(3)发行股票、可转债券时,申购冻结资金的利息收入(4)依法向有关责任方追偿所得和从证券公司破产清算中受偿收入(5)国内外机构、组织及个人的捐赠(6)其他合法收入2、基金的监督管理基金依法运作,接受证监会的监督。建立科学的业绩考评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报送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监督管理证券公司足额缴纳基金及项基金公司报送财务、业务等经营管理信息。中国证券投资者爱护基金有限公司设立的意义:一是爱护投资者利益、特殊是中小投资者利益;二有助于增加投资者的信念,防止个别公司的风险传递和扩散;三是使自律机构的必要补充,监测风险,推动证券公司主动稳妥地解决遗留问题和处置证券公司风险的作用;四是有利于建立证券投资者爱护机制。其次节证券市场的行政监管一、证券市场监管的意义和原则(一)证券市场的监管意义1、保证投资者权益的须要2、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须要3、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体系的须要4、提高证券市场效率的须要(二)证券市场监管的原则1、依法管理:管理必需有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明确划分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爱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2、爱护投资者利益3、三公原则:公开-证券市场具有充分的透亮度,实现市场信息公开化(不仅包括发行人、交易者,还包括监管者);公允-市场参与者具有同等的权利;公正-立法机构体现公允精神的法律法规政策,监管部门对市场参与者赐予公正待遇,对违法行为的处理要公允进行4、监管和自律相结合二、证券市场监管的手段和目标(一)证券市场的监管目标运用和发挥证券市场机制的主动作用,限制消极作用;爱护投资者利益、保隙合法的证券交易活动,监督机构合法经营;防止人为操纵、欺诈等不法行为,维持市场正常秩序。(二)证券市场监管的手段1、法律手段2、经济手段3、行政手段三、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一)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中国证监会的派出机构(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和有权实行的措施1、中国证监会的职责2、中国证监会实行的措施四、证券市场监管(一)信息批露1、信息披露的意义(1)有利于价值推断(2)防止滥用信息(3)有利于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4)防止不正值竞争(5)提高证券市场效率2、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1)全面性(2)真实性(3)实效性3、证券发行与上市的公开制度(1)发行信息的公开(2)上市信息的公开4、持续信息披露制度5、交易所信息公开制度6、披露虚假信息或重大遗漏的法律责任发行人或承销商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等文件中的虚假陈述;专业性中介服务机构楚剧的法律看法书、审计报告、评估报告等出现的虚假陈述;自律性组织做出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的虚假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222条规定:证券公司或者其股东、实际限制人违反规定,拒不向证监管理机构报送或者供应经营管理信息和资料,或者报送、供应经营管理信息和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赐予警告,并处3万以上30万以下罚款,可以暂停或撤销相关业务许可。对于干脆的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干脆人员,赐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可以撤销任职资格或者从业资格(二)操纵市场1、操纵市场行为(1)通过单独或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联合或连续买卖,操纵证券交易价格;(2)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交易或者相互买卖并不持有的证券,以影响证券交易的价格或数量;(3)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进行不转移全部权的自买自卖,影响证券交易的价格或量。(4)以其他手段操纵证券市场2、对操纵市场行为监管(1)事前监管(2)事后处理(三)欺诈行为定义:以获得非法利益为目的,违反证券管理法规,从事欺诈客户、虚假陈述的行为。1、欺诈客户行为(1)违反客户的托付为其买卖证券;(2)不在规定时间向客户供应证券买卖书面确认文件;(3)挪用客户所托付买卖的证券或客户账户上的资金(4)我经客户的托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或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5)为了收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6)利用传播媒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供应、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7)其他违反客户的真实看法表示,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2、对欺诈客户行为的监管(四讷幕交易定义:公司董事、监事、经理、职员、主要股东、证券市场内部人员或市场管理人员,以获得利益或削减经济损失为目的,利用地位、职务等便利,获得发行人未公开的、可以影响证券价格的重要信息,进行有价证券交易,或泄露该信息的行为。1、内幕交易的主体。发行人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发行人控股股东的高级管理人员;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得公司有关证券交易信息的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职责对证券交易进行管理的人员;由于法定职责而参与证券交易的社会中介机构或者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2、内幕信息证券法67条2款所列重大事务;公司安排股利或者增资安排;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改变;公司债务担保的重大变更;公司营业用主要资产的抵押、出售或者报废一次超过该资产的30%;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可能依法担当重大损害赔偿责任;上市公司收购的有关方案;3、内幕交易的方式4、对内幕交易的监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76条规定,造成损失依法赔偿5、对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202条规定: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第三节证券市场的自律管理大纲要求:熟识证券市场的自律性管理机构;驾驭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职能、一线监管权力、对证券交易活动、会员、上市公司的自律管理;驾驭证券业协会的职责和对会员、从业人员、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自律管理;熟识证券从业人员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熟识证券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驾驭证券业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规定的适用对象及自律管理机构、基本准则、禁止行为、监督及惩戒。一、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管理我国证券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证券交易所是为证券集中交易供应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一)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职能1.为组织公允的集中交易供应保障。2 .供应场所和设施。3 .公布证券交易即时行情,并按交易日制作证券市场行情表,予以公布。4 .依照证券法律、行政法规制定上市规则、交易规则、会员管理规则和其他有关规则,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5 .对证券交易实行实时监控,并依据中国证监会的要求,对异样的交易状况提出报告。6 .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信息进行监督,督促其依法刚好、精确地披露信息。7 .因突发事务而影响证券交易的正常进行时,证券交易所可以实行技术性停牌的措施;因不行抗力的突发性事务或者为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证券交易所可以确定临时停市等。(二)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管权力证券交易所作为一线监管者,修订后的证券法在保留证券交易所的上述职能之外,还授予证券交易所以下监管权力:1 .依据须要对出现重大异样交易状况的证券账户限制交易,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2 .对证券(包括股票和公司债券)的上市交易申请行使审核权。3 .上市公司出现法定情形时,就暂停或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行使确定权。4 .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后,公司出现法定情形时,就暂停或终止其公司债券上市交易行使确定权。当事人对证券交易所作出的不予上市、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确定不服的,我国证券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向证券交易所设立的复核机构申请复核”。(三)对证券交易活动的管理1.制定和公布相应的交易规则。5 .制定和公布相应的业务规则。6 .刚好公布证券行情。7 .对于上市的证券,证券交易全部权依照有关规定,暂停或者复原其交易。中国证监会也有权要求证券交易所暂停或者复原上市证券的交易。证券交易所应当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并依据证券法规的规定或者中国证监会的要求,限制或者禁止特定证券投资者的证券交易行为。除此之外,证券交易所不得限制或者禁止证券投资者的证券买卖行为。8 .证券交易所管理方法要求,证券交易所应当建立符合证券市场监管和实时监控要求的计算机系统,并设立负责证券市场监管工作的特地机构。(四)对证券交易所会员的管理1 .会员的资格管理。2 .会员交易席位管理。3 .对会员自营业务和经营业务的管理。4 .对会员财务状况内限制度的检查。(五)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管理1 .制定详细的上市规则。2 .证券交易所应当与上市公司订立上市协议,以确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应当建立上市举荐人制度,保证上市公司符合上市要求。证券交易所应当监督上市举荐人切实履行业务规则中规定的相关职责。3 .监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暂停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并要求上市公司马上公布有关信息:该公司的股票交易发生异样波动;有投资者发出收购该公司股票的公开要约;上市公司依据上市协议提出停牌申请;中国证监会依法作出暂停股票交易的确定时以及证券交易所认为必要时。4 .证券交易所应当设立上市公司股东持股状况的档案资料,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对股东持股数量及其买卖行为的限制规定,对上市公司股东在交易过程中的持股变动状况进行即时统计和监督。二、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管理证券业协会是证券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中国证券业协会正式成立于1991年8月28日,是依法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由经营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自愿组成的行业性自律组织。(一)中国证券业协会职责依据我国证券法,中国证券业协会履行下列职责:1 .教化和组织会员遵守证券法律、行政法规。2 .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反映会员的建议和要求。3 .收集整理证券信息,为会员供应服务。4 .制定会员应遵守的规则,组织会员单位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会员间的业务沟通。5 .对会员之间、会员与客户之间发生的证券业务纠纷进行调解。6 .组织会员就证券业的发展、运作及有关内容进行探讨。7 .监督、检查会员行为,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中国证券业协会章程的,依据规定赐予纪律处分。(二)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管理职能1 .对会员单位的自律管理。(1)规范业务,制定业务指引。(2)规范发展,促进行业创新,增加行业竞争力。(3)制定行业公约,促进公允竞争。2 .对从业人员的自律管理。(1)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与后续职业培训。(2)为特殊岗位的从业人员供应专业的资质测试和相关的后续职业培训。(3)制定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4)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管理。(三)证券业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2002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公布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方法(以下简称资格管理方法),自2003年2月1日起实施。1.证券业从业人员的范围。依据资格管理方法,证券业从业人员包括:(1)证券公司中从事证券自营、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投资询问、证券投资管理等业务的专业人员,包括相关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2)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机构中从事基金销售、探讨分析、投资管理、交易、监察稽核等业务的专业人员,包括相关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基金销售机构中从事基金宣扬、推销、询问等业务的专业人员,包括相关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3)证券投资询问机构中从事证券投资询问业务的专业人员及其管理人员。(4)证券资信评估机构中从事证券资信评估业务的专业人员及其管理人员。(5)中国证监会规定须要取得从业资格和执业证书的其他人员。2 .从业资格的取得和执业证书。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执业证书发放以及执业注册登记等工作。中国证监会对中国证券业协会有关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凡年满18周岁,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和完全民事行为实力的人员均可参与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从业资格不实行专业分类考试。资格考试内容包括一门基础性科目和一门专业性科目。通过了有关资格考试即取得相关从业资格。取得从业资格的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通过证券经营机构申请统一的执业证书:(1)已被机构聘用。(2)最近3年未受过刑事惩罚。(3)不存在我国证券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的情形。(4)未被中国证监会认定为证券市场禁入者,或者已过禁入期的。(5)品德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6)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3 .执业管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应当建立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数据库,进行资格公示和执业注册登记管理。取得执业证书的人员,经证券经营机构委派,可以代表被聘用的证券经营机构对外开展本机构经营的证券业务,证券经营机构不得聘用未取得执业证书的人员对外开展证券业务。取得执业证书的从业人员变更聘用机构的,新聘用机构应当在上述情形发生后10日内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报告,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变更该人员执业注册登记。4 .相关惩罚。(1)参与资格考试的人员,违反考场规则,扰乱考场秩序的,在两年内不得参与资格考试。(2)取得从业资格的人员供应虚假材料,申请执业证书的,不予颁发执业证书;已颁发执业证书的,由中国证券业协会注销其执业证书。(3)证券经营机构在办理执业证书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有意刁难有关当事人的,或者不按规定履行报告义务的,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干脆责任人员赐予纪律处分;情节严峻的,由中国证监会单处或者并处警告、3万元以下罚款。(4)证券经营机构聘用未取得执业证书的人员对外开展证券业务的,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赐予纪律处分;情节严峻的,由中国证监会单处或者并处警告、3万元以下罚款。(5)从业人员拒绝中国证券业协会调查或者检查的,或者所聘用机构拒绝协作调查的,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赐予纪律处分;情节严峻的,由中国证监会赐予从业人员暂停执业312个月,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的惩罚;对机构单处或者并处警告、3万元以下罚款。(6)被中国证监会依法吊销执业证书或者因违反资格管理方法被中国证券业协会注销执业证书的人员,中国证券业协会可在3年内不受理其执业证书申请。(7)中国证券业协会工作人员不按资格管理方法规定履行职责,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有意刁难有关当事人的,中国证券业协会应当赐予纪律处分。(四)证券业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管理证券业从业人员诚信信息记录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嘉奖信息、警示信息、惩罚处分信息。三、证券业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为规范证券业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依据中纪委关于制定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的工作要求和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证券业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于2023年1月19口由中国证券业协会正式颁布实施。准则是我国证券行.业从业人员第一部系统性的自律规则,中国证券业协会将依据该准则对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进行自律管理。(一)适用对象及自律管理机构准则所称的证券业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是指:1 .证券公司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以及与证券公司签订托付合同的证券经纪人。2 .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3 .基金托管和销售机构中从事基金托管或销售业务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4 .证券投资询问机构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5 .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务的财务顾问机构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6 .证券市场资信评级机构中从事证券评级业务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7 .协会规定的其他人员。准则明确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是对证券业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进行自律管理的主体。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工作接受中国证监会的指导和监督。(二)基本准则1 .准则第五条规定,从业人员应遵守国家相关法规规范,接受并协作中国证监会的监督与管理,接受并协作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管理,遵守交易全部关规则、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以及行业公认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2 .准则第六条规定,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当维护客户和其他相关方的合法利益,诚恳守信,勤勉尽责,维护行业声誉。该条规定了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几个原则,即维护客户利益原则、诚恳守信原则、勒勉尽责原则和维护行业声誉原则。这些原则以证券法、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人员执业守则等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为依据。3 .准则第七条规定,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依照相应的业务规范和执业标准为客户供应专业服务,对客户进行证券投资相关教化,正确向客户揭示投资风险。为保证必要的执业实力和专业水平,从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通过所在机构向中国证券业协会申请执业注册,接受中国证券业协会和所在机构组织的后续职业培训。该条首先明确了对从业人员供应专业服务的基本要求,即在供应专业服务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应的业务规范和执业标准,应当对投资者进行投资教化,向其正确揭示投资风险。为了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胜任实力,第七条还明确了从业人员应当参与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后续职业培训。第七条以证券法、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方法、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实施细则、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人员执业守则为依据。4 .准则第八条规定,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遇到自身利益或相关方利益与客户的利益发生冲突或可能发生冲突时,应刚好向所在机构报告;当无法避开时,应确保客户的利益得到公允的对待。5 .准则第九条规定,从业人员应保守国家隐私、所在机构的商业隐私、客户的商业隐私及个人隐私,对在执业过程中所获得的未公开的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但国家司法机关和政府监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取证的,或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供应的除外。从业人员对客户服务结束或者离开所在机构后,仍应依据有关规定或合同约定担当上述保密义务。6.准则第十条规定,机构或者其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发出指令涉嫌违法违规的,从业人员应刚好依据所在机构内部程序向高级管理人员或者董事会报告。机构应刚好实行措施妥当处理。机构未妥当处理的,从业人员应刚好向中国证监会或者中国证券业协会报告;中国证券业协会对从业人员的报告行为保密。机构或机构相关人员不得对从业人员的上述报告行为打击报复。(三)禁止行为1.从业人员一般性禁止行为:(1)从事或协同他人从事欺诈、内幕交易、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等非法活动。(2)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所在机构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4)从事与其履行职责有利益冲突的业务。(5)贬损同行或以其他不正值竞争手段争揽业务。(6)接受利益相关方的贿赂或对其进行贿赂。(7)买卖法律明文禁止买卖的证券。(8)违规向客户作出投资不受损失或保证最低收益的承诺。(9)隐匿、伪造、篡改或者毁损交易记录。(10)泄露客户资料。(11)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禁止的其他行为。准则所规定的从业人员一般性的禁止行为,主要以证券法第三章第四节为依据。2.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特定禁止行为:(1)代理买卖或承销法律规定不得买卖或承销的证券。(2)违规向客户供应资金或有价证券。(3)侵占挪用客户资产或擅自变更托付投资范围。(4)在经纪业务中接受客户的全权托付。(5)对外透露自营买卖信息,将自营买卖的证券举荐给客户,或诱导客户买卖该种证券。(6)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禁止的其他行为。3.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和销售机构的从业人员特定禁止行为:(1)违反有关信息披露规则,私自泄漏基金的证券买卖信息。(2)在不同基金资产之间、基金资产和其他受托资产之间进行利益输送。(3)利用基金的相关信息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私利。(4)挪用基金投资者的交易资金和基金份额。(5)在基金销售过程中误导客户。(6)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禁止的其他行为。4.证券投资询问机构、财务顾问机构、证券资信评级机构的从业人员特定禁止行为:(1)接受他人托付从事证券投资。(2)与托付人约定共享证券投资收益,分担证券投资损失,或者向托付人承诺证券投资收益。(3)依据虚假信息、内幕信息或者市场传言撰写和发布分析报告或评级报告。(4)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禁止的其他行为。(四)监督及惩戒1 .准则第十五条规定,机构应依据准则制定相应的人员管理、培训和执业监督制度,管理本机构从业人员,督促从业人员依法合规执业。该条明确了机构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责任,并将其管理责任从资格管理扩展到了执业行为管理,强化了其管理责任,这对于构建包括行政监管机关、自律管理组织和机构在内的从业人员三级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2 .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对机构执行准则的状况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从业人员及其所在机构应协作中国证券业协会检查工作。该条规定了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检查职能,准则将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检查范围扩大到了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不再限于资格方面。3 .准则第十七条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监察专业委员会依据有关规定对机构和从业人员进行纪律惩戒。机构和从业人员对纪律惩戒不服的,可向中国证券业协会申请复议。4 .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从业人员违反准则的,中国证券业协会应进行调查,视情节轻重实行纪律惩戒措施,并将纪律惩戒信息记人中国证券业协会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系统。从业人员涉嫌违法违规,须要赐予行政惩罚或实行行政监管措施的,移交中国证监会处理。5 .准则第十九条规定,从业人员违反准则,情节稍微,且没有造成不良后果的,中国证券业协会可酌情免除纪律惩戒,但应责成从业人员所在机构予以指责教化。6 .准则其次十条规定,从业人员受到所在机构处分,或者因违法违规被国家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的,机构应在作出处分确定、知悉该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被查处事项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报告。中国证券业协会将有关信息记入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