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XX镇2022年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446790       资源大小:19.3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镇2022年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docx

    XX镇2022年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推进强镇兴村富民步伐,推进我镇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主体活力,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经镇党委、政府认真研究,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省、XX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工作,调整农业结构,加快科技进步,扩大农民就业,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促进我镇乡村振兴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二、目标任务1 .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大力实施“强镇兴村富民”行动,积极探索新路径,激发新动能,构建新机制,有效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到“十四五”期末,全镇X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0万元以上村X个、200万元以上村X个、50万元以下村全部动态清零。2 .阶段目标2022年,全镇9个村(居)的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620万元,比上年增1K,其中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0万元以上村2个、200万元以上村1个、50万元以下的村清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10元且比上年增长10%o三、主要措施(一)推进产业集聚,做强镇域经济。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建立抱团发展机制,加快二、三产业集聚发展步伐,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培强镇级财力,增强服务镇域经济发展能力。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工业集聚区做大做强,加快镇新兴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税源经济。按照党委政府讨论制定的XX镇鼓励激励招商引资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双招双引百日赛攻坚活动的意见,强化全民的招商引资意识,鼓励村干部争当招商模范,引进符合产业规划和项目门槛的企业落户本镇。激发全镇上下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工作热情,充分利用外能人做到以商引商、以情招商,通过引进项目,增加财税收入,增加劳动力就业岗位。3 .推进现代新型农业发展。放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粮食产业园区发展优势,创建绿色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推进农业转型发展,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加大村集体资源开发力度,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特色农业。培大培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基地的规模效应和示范作用,带动农业转型发展,投资粮食蔬菜、特色水产、林果园艺等产业项目,配套建设粮食仓储、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冷链物流等项目。4 .推动农旅融合新业态发展。利用乡村空间资源、特色产业和地域文化资源,大力推广桑食、葡萄、草莓、桃、梨、荷花等优良品种种植,拓展旅游休闲、园内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在印达村至宏伟路沿线,进一步完善乡村功能布局,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等多产业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利用特色田园乡村、美丽宜居乡村创建成果,兴建“农业+旅游”项目,发展美丽经济。(二)放大辐射效应,发展村级经济。持续深化村企合作,将产业链向农村延伸,将收益更大程度留在农村。强化村社融合发展,积极提升村集体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村集体增收能力,提升产业服务水平。1.做活土地文章。引进能人流转土地,从事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在确保农户按二轮承包面积享受土地流转收益基础上,增加不需要分配到户的村集体路、境、沟、渠面积的流转收益。同时对新流转土地按面积统一向土地流转的流入方收取50-100元/亩的综合服务费,以前流转的土地也要逐步收取综合服务费。村集体与有资金、项目、技术、管理优势的单位或个人创办集体农场、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参与特色种养业、设施农业、加工业、传统手工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经济发展,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多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创办为农服务综合体,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耕种防收、仓储烘干、加工营销等服务。5 .推进“村企联建”。持续深化“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经济主体共同组建混合所有制经营实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开展规模种养型、乡村工业型、产销合作型、农产品加工型、农旅融合型、综合开发型等多类型的村企合作联建模式,实现双惠双赢。6 .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充分利用村组集体清产核资成果,对照资产、资源登记管理台账,清理收回被占用的集资产资源,清理整顿恶意低价出租、违规发包等行为,变低效闲置资产为有效经营资产。清理不规范合同,对合同期限过长的和合同价格明显偏低的不规范合同进行清理,合同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并且要建立逐年增长机制。探索将集体积累金通过参股经营、资本运作等方式转为经营资本,促进经济薄村增收途径多样化。7 .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优势和作用。以社带村,社村共建兴办村集体农村电商项目,利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产地了销、网络直销等新型流通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与电子商务整合发展。(三)创新杠杆撬动,打造富民经济。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本,拓宽吸纳农民就业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建立多种形式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农民工资性、财产性收入,以村集体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1.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1+N”产业发展机制,深入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能人大户+农户”产业带动模式,建立“土地流转+优先雇用”股份合作+保底分红''订单种植+保底收购”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户参与生产经营、参与收益分配,建立收益分配向低收入人口倾斜机制,稳定低收入人口收入来源。8 .抓好闲置农房的盘活利用。抓住全镇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管理的调查契机,对农村闲置住房摸细排实,核准核实农村闲置住房情况,依托XX市印象民宿服务专业合作社,整合现代农业和旅游资源,通过休闲民宿、外来业主生产经营租用等形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住房,加大盘活利用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撤并零散庄台,鼓励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村居民收入。9 .大力推进创业就业。镇为民服务中心加大创业就业培训力度,通过创业技能培训、岗位援助、免费培训、电商创业、技校培养多途径开展创业就业,将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全面覆盖到有创业意愿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100%提供个性化就业援助。村级建立环境管护、林网管护、河道巡查机制,增加镇村公益性岗位,拓宽农民从业渠道。10 狠抓劳务经济促增收。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力度。通过“外输内销”的手段来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组织农民参加各类农民工招聘会,组织收集人才招聘信息,及时向农民发放招工信息。向民营企业输入劳动力,就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11 推广资产收益模式。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有集体资产分红的村,固化一定比例用于农户分配。四、组织保障镇党委、镇政府成立强镇兴村富民行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分工镇干、相关局(办、中心)负责人和各村党组织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镇农业农村局内,负责村集体增收和农民增收的业务指导、工作推进、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村(居)党组织书记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第一责任人,纳入村(居)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制定发展村集体经济责任清单。

    注意事项

    本文(XX镇2022年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