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食堂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及报告制度【五篇汇编】.docx
小学食堂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应急预案及报告制度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学校突发事件“沉着应付、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总体要求。在认真做好学校食品进货、加工、消毒、留样等工作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防止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一、工作原则树立“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平时,敲警钟,以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二、组织管理学校“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成立群体性食物中毒处置领导小组,一旦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处置领导小组协调开展工作。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由校长*任,副校长*副,其任务主要是对各类人员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协调。指挥部下设4个小组。通讯联络组,*负责,各级部主任协助。主要任务是及时联络相关人员,并向有关部门汇报事态发展情况。医疗救护组,*负责,*协助。主要任务是对中毒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并配合专业医务人员救治中毒人员。警戒保卫组,*负责。主要任务负责事故现场警戒,维护事故现场,等待有关部门人员到场。后勤保障组,*负责。主要任务是负责物资供应。家长安抚组,*负责,各班主任协助。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稳定家长情绪。心理疏导组,*负责,主要任务是与学生谈心,稳定学生情绪。三、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学校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一旦发生学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一)停止供餐:立即停止学校食堂的供餐和生产。(一)及时报告:1.条件:有3人(含3人)以上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症状。2.程序:(1)立即内向上级领导及报告。报告内容如下: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的时间;学校的名称、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供应单位的名称、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目前状况和紧急处理措施;报告时间和报告人。(三)救治病人: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高新卫生服务中心,无交通工具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请求救助,协助医院救治病人,做好病员登记和通知家长等工作。(四)保护现场: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或留样处。(五)配合调查: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六)控制事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包括教学秩序和用餐等)。(七)必要时报告公安、工商等部门。四、注意事项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2 .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3 .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广大教师要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4 .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学校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5 .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未经允许,一切外来人员禁止进入校园。6 .事件发生后,学校餐厅不再提供午餐,积极与家长沟通协调后,学生乘车回家就餐。(五)事故报告、处置联系电话校长:副校长:学校办公室:食堂安全管理员:教育主管部门:卫生服务中心:市场监管所:中心小学防汛安全预案为切实做好防汛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加强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迅速、有序、高效地处理汛期安全事故,确保在第一时间集中全部力量投入抢险救助,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及时消除事故发生后的连带隐患,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和学校安全,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汛工作预案:一、应急机构(一)防汛工作指挥部防汛:副:成员:(二)主要职责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防汛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汛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汛的意识和基本技能。3 .汛情发生后,要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防汛减灾工作,此时把防汛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4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二、预警响应行动(一)接到上级防汛通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防汛工作。防汛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实行领导班子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离岗、脱岗、代岗,如遇大雨,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老师必须到岗。(二)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所有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活动的开展。做好避险看护工作,尤其就是路远的学生学生。汛期期间,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可提前放学,此时遇险情学生在没家长接送和老师看护下,不能单独离校,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无人员伤亡。(三)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供电输电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汛减灾顺利进行。(四)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五)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三、防汛应急行动(一)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各学校抢险救灾。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信号,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师生撤离。各班学生在上课教师的组织下按下列顺序立即撤出教室到操场。2 .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系统和各种明火,防止滋生其它灾害。3 .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此时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二)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三)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学区及教育主管部门。四、工作小组及职责(一)组织协调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研究政策和措施、提出工作建议,为指挥部决策提供参考;制定和协调落实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项决策和措施;协调与应急救援相关的工作关系;此时全面了解掌握事态发展的相关信息;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二)应急救援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组织维持事故现场秩序;组织稳定事故现场事态;组织救助现场伤患人员;组织人员救送伤患人员入院就医;随时掌握伤患人员治疗情况等。(三)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负责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工作;对应急救援工作的经费支出提出预算方案;督促检查应急救援各项物资保障的落实情况,确保安全、有效、及时完成有关保障任务;完成领导小组的其他工作任务。(四)事故调查处理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进入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经过;查清事故责任及责任人,提出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的处理办法等。安抚事故伤患人员家属情绪;此时接待听取事故伤患人员家属意见;依法研究提出事故善后解决办法等。(五)宣传信息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负责领导小组相关工作的文件、材料审核和印发,做好相关会议材料和会议纪要的整理;负责领导小组有关文件、材料的收发、传阅、整理、归档;收集、报告及发布各类相关信息,负责事故处理过程中信息的传阅、相关材料的记录、存档、留存;建立信息网络体系,负责接待各类咨询、采访等,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六)应急小队成员五、报警程序(一)学校当日值班领导及时向汇报。(二)指挥学校防汛领导小组迅速行动。(三)具体领导报告上级部门。六、灾情稳定后的工作(一)及时做好善后工作,对受损的房屋、设施、设备进行维修、重建,对过水后的校舍、设施进行防疫消毒,防止传染病发生。(二)各组要立即开展查灾核损工作,落实防汛生活救助经费。确保师生有住所、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的饮用水,伤病人员能得到及时医治。(三)切实做好受灾校舍建设工作。做好受灾校舍统计、核定,此时并建立受灾校舍和恢复修建台帐;确定修建对象,配合制定受灾校舍恢复建设计划和恢复建设资金补助标准。七、注意事项(一)抗洪的首要的任务就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救灾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二)不组织学生参加救灾。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及在校园蔓延。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2、依法管理、严格执法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在市卫生局、市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落实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学校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主要负责人:XX四、突发事件预防(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1、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4、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接种率,防止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一)突发事件监测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二)突发事件报告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一)传染病1、一般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进行控制。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2、重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3、特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学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会议时间;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暂缓进行。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4、校内疫情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须报批准。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如学校停课放假,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一)食物中毒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教育和公安等部门;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4、积极配合卫生、公安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小学涉疫师生集中隔离转运工作预案为做好疫情防控必要情况下涉疫师生员工集中隔离工作,保证转运安全有序,根据涉疫师生集中隔离转运工作预案我校制定本工作预案。一、基本要求统一思想,服从指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操作规范,安全有序。衔接畅通,快速高效。积极引导,预防炒作。二、主要流程1.制定预案。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转运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见实验小学疫情防控应急预案)2 .开展演练。学校结合日常安全演练等开展隔离人员转运演练,让师生熟悉流程和基本要求。3 .启动预案。接到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指令,启动工作预案,做出精准研判,确保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实到位。4 .动员部署。对师生进行动员部署,教职工思想认识,做好学生心理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集中隔离的必要性,避免紧张恐慌,以积极心态配合学校做好转运工作,要求学生一律不拍照、不发布。5 .人员编组。根据区指挥部推送信息,核实需转运人员,密接、次密接和一般接触者须分类单独转运。原则上要以班级为单位编组。密接、次密接人员需间隔就坐,其他人员转运可满座运输,按照车辆座位数量确定每车次转运人数。每车次安排1-2名教师随车服务,教师一并隔离。提前与集中隔离点联系,按照分组确定好居住房间。6 .个人准备。各学校提前备好防护服等转运急需物资,引导师生在最快时间内准备好隔离期间所需的教材教辅、平板、手机、衣物等必备物品。根据防疫要求组织师生分批、适当提前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物品。7 .车辆调度。安排人员专门负责车辆调度,与校外工作人员保持联系。掌控车辆进校次序,适当间隔时间发车,车辆逐辆分开入校,不形成车队。停车点和乘车点尽量选择在适当位置,避免引起聚集拥堵、围观拍照,引发舆情。车辆每次进入学校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消杀,确保入校车辆和人员安全。8 .分批乘车。按照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的次序安排乘车。明确不同类型人员活动路线和范围,按照要求保持间隔距离。每辆车离校适当间隔时间,避免形成车队,引发舆情。乘车后清点人数,做好记录。随车教师同时携带本车乘车人员等信息,车辆出发时通知外部调度人员和隔离点工作人员,保证隔离点提前做好隔离人员的分类、有序接收及安排。9 .人员运送。随车教师做好引导,安抚学生情绪,解决学生问题。途中做好防护,与外部调度人员及隔离点工作人员保持联系畅通。10 .登记入住。原则上一个班的学生要安置在同一个隔离点,便于管理。男女生尽量分开楼层安排。入住后非紧急情况不得离开房间,确有紧急情况,按照隔离点有关防疫要求执行。11 .通知家长。由班主任和相关教师采取电话方式(不以文字形式通过微信、QQ、短信息等发送)将隔离有关情况通知学生家长,让家长放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焦虑。学校要提前拟定通稿,统一通知内容,学校领导要亲自研究把关,报指挥部同意后使用。12 .采样消杀。转运结束立即对相关场所进行环境采样。部分人员隔离的,离校后对相关场所严格消杀。全员隔离的,转运结束后封闭校园,关闭燃气、水电等,做好全面消杀。采样和消杀须提前联系疾控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预定时间。13 .保障用餐。切实保障师生隔离后每一次用餐。与隔离点提前联系,供餐要及时,保证餐饮质量。14 .启动教学。隔离后迅速启动线上教学,原则上以班为单位开展教学,保证师生互动,保障教学效果。隔离前未准备好电脑、平板、手机等线上教学工具的,学校统一组织家长将设备送到指定地点,经过全面严格消杀后交学生使用。对无法提供电子设备的贫困家庭学生,学校要统一免费提供。三、注意事项1.做好准备工作。学校要全面掌握师生员工基本信息,建立工作台账,每日及时更新,确保师生员工底数及核酸检测等信息精确。提前按照间隔就坐或满员就坐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编组,转运启动后第一时间进行完善编组。分组完成后立即打印隔离师生员工的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家庭住址、核酸检测情况),由随车教师携带,到隔离点登记使用,避免现场采集信息影响工作效率。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学习生活急需物品、联系家长电话通稿、环境采样、校园消杀等各环节均需提前做好准备。2,维护良好秩序。校内转运工作要坚决服从指挥部派驻工作组指挥,由1人专门负责对外联系沟通,避免多人指挥、多人联系。安排专门人员维护校内准备工作和乘车秩序。协助公安维持校门及周边交通秩序和管控秩序。到达隔离点后保证登记和入住秩序。有问题或紧急情况按照应急预案规范操作,随时向指挥部或专项工作组请示汇报。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老师要分组包保学生,入住后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存在的困难及心理状况,汇总研判,解决问题。3 .注意沟通引导。转运全程做好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疏导工作,稳定学生情绪,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期间如有家长联系咨询,班主任(辅导员)等要做好解释沟通,让家长放心,沟通时注意策略方法,保证不泄密,信息简洁准确,回复口径统一,同时提醒家长不信谣、不传谣,以官方发布的消息为准。学生安置好后,由班主任指导学生逐一向家长报平安。4 .加强舆情管控。做好运转全程的舆情管控。校内要求师生员工不拍照、不录像,所有工作不上网。校外防止周边人员围观拍照,上网炒作。转运车辆到达隔离点后,有序安排师生下车、信息采集、安排住宿等工作,严格执行隔离点要求,避免大量师生扎堆聚集,引起关注。发现网上负面舆情,及时汇报并积极化解。小学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学校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提高保障师生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预案。一、工作原则(一)、全程预防、全程控制:本预案所称食品卫生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在学校食堂餐饮和学校小卖部消费等环节中发生食源性疾患以及学校负责组织提供的集体用餐导致的学校师生食物药品中毒事件。造成以上食品卫生药品安全事故时启动应急预案。(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学校要按照“校长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的食品卫生药品安全工作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落实各自职责。(三)、科学决策、群防群控:学校建立组织,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学校日常监测、坚持群防群控,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食品卫生药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四)、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学校对所发生的食品卫生药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和势态蔓延,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认真做好食品卫生药品安全事故的救治、处理及整改工作。二、事故分级突发事件按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三级:一级,重大食物药品中毒事件。为本校发生的一次中毒100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不足100人,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的食物药物中毒事件。二级,较大事件。为本校发生的一次中毒100人及以上,未出现死亡病例的事件,或不足100人,出现死亡病例的事件。三级,一般事件,为本校一次中毒9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事件。三、使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校食品卫生中毒重大、较大、一般突发事件。四、救助体系(一)、学校成立学校食品卫生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组长:副组长:组员:(二)、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有:1启动学校重大食品卫生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2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3负责事故应急处置事项的决策;4负责上报与事故相关的重要信息;5审议批准学校应急处置工作报告等;6向上级报告事故救援情况。五、运行体系(一)、监测学校建立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建立通畅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通过日常监测和抽检,加强对学校卫生、食堂餐饮的日常监管,做到:1学校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制订制度,落实措施,加强教育检查,责任到人。2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体检,无健康证的人员一律不准上岗。严格把好食品验收关,杜绝不洁、变质或三无食品流入,做好验收记录。3规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煮熟烧透,加工好的事物及时要进入熟食间冷却。4严格熟食间的管理,防止熟食再污染。5严格各操作环节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要正确、时间要保证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信息资料档案。及时研究分析本校食品安全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二)预警重大、较大突发事件的预警需经区报市批准后,由市领导小组向事发地和教育系统发布。一般突发事件的预警由报区后,由区发布。(三)、报告学校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按照有关规定,主动监测,及时报告。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发后1小时,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程序是班主任一一总务处一一校长,同时由办公室向当地和卫生疾控部门报告,以便及时施救。(四)、处置措施1发生一般突发群体食物药物中毒事件。学校食品卫生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应急预案,配合镇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做好应急处置工作。2发生较大事件,启动本应急预案,并报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并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应急处置。3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启动本应急预案,并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4突发事件发生后,由相关班主任和学校食品卫生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先期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并在(一)小时内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的种类、发生的时间、地占、范围、程度、后果、采取的措施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5听从区卫监所和专业部门的专业指导。6积极认真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谅解。7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学校事故应急小组总结分析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和区食品卫生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六、责任追究学校食品卫生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处置突发事件成绩显著的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处置工作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视情况可分别采取检查、纪律处分等方式追究其责任;对处置不当,贻误,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要劝其引咎辞职或责其辞职,或给予免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七、本预案由学校负责解释。八、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实验小学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是学校常见的安全事故,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是否得当,不仅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健康,同时也涉及到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为防患于未然,切实有效地减轻意外伤害事故带来的危害,及时有效地给予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带来的损失,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一、相关要求1.全体教职工要明确相应的责任与职责。加强师德规范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严格执行教育教学制度。2 .通过校园网、校报、黑板报、手抄报、班队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各年级部每周要有安全教育重点,班队会保证有一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落实好学校相关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到警钟常鸣。3 .全体教职工均有责任关注校园安全,相关人员加强对学校校舍及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立即整改。4 .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件,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各司其职。二、相关职责1.意外伤害事故现场首遇教职工为第一责任人。课堂上一般以本节课的任课教师为首遇责任人。相关任课教师如遇有事外出(包括公务外出与私事外出),按教职工考勤制度向学校请假并与班主任及时沟通,确保不出现空堂、空岗现象。如因外出未及时沟通而导致教室内无任课教师,发生意外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5 .关爱学生是教师基本的师德要求,故建立“首遇责任制即校园意外伤害事故一旦发生,首遇教职工应在第一时间给予处理。否则,即视为失职行为,要予以追究责任。6 .建立“第一时间汇报责任制”,即在发现意外伤害事故(含突发疾病)后,首遇教职工应在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和分管领导。三、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程序遇轻微伤害,则进行简易护理,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课任教师和班主任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遇较大伤害或是学校内无法简易护理的,则按以下程序操作:第一步:首遇教职工在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或年级部长,及时上报分管领导,在班主任或年级部长的协助下一起护送当事人到医院救治,情况紧急可直接拨打120,必要时寻求警方支持。第二步:接到报告的分管领导应在第一时间与首遇教职工、班主任商量并指导处理工作,视情况与分管校长、校长讨论商量处理方案。在送诊途中班主任与家长取得联系,征询家长意见,请家长到医院一起确定救治方案。情况危急时直接与医院联系,要求开通绿色通道,争取抢救时间。在所有的救治过程中一切应与孩子的健康安全为第一责任目标,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上报教育主管部门。第三步:因学生之间打架斗殴而引发的伤害事故,在明确侵害方或责任人的基础上,及时告知责任学生家长,说明情况,并要求其监护人以积极的态度及时到医院与受害方家长见面,协商处理治疗事宜,期间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调解作用,尽量把事情化解。如果是校外人员引发的伤害案件,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案。第四步:紧急救治工作结束后,学校校园安全领导小组要及时向现场师生了解情况,查明事发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笔录和知情人的证明材料)收集保存工作。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因此调查时要有班主任或监护人在场并且签名;调查记录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诱导、不回避,过程详细,责任明确。以便责任认定,进行相关处理。第五步:相关教职工和班主任要对受伤(发病)学生和家长及时慰问,稳定情绪,做好认真细致的解释工作。学校领导积极参与整个过程中,做好指导、协调工作。由教师教学不当或因体罚、变相体罚引起的意外事故,遵循以依法调解的原则,不偏袒师生双方的任何一方,并依据学校规章制度对相关责任教师作出处理。第六步:事后积极协助家长做好投保学生的保险索赔工作,组织教师对受伤(发病)学生进行补课。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条款规定接待家长,掌握合法、合理的分寸,不擅自承诺,并及时向保险公司或律师联系、咨询。遵循一次性解决原则,学生伤害事故的善后处理中不解决升学、入学等原则性问题;一个事故一次解决,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决。家长不同意可提醒家长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七步:事故处理解决后要与相关责任人签订好校方责任险赔付协议书,各项材料交学校办公室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