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医院室性心律失常诊疗方案.docx

    • 资源ID:449102       资源大小:16.5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院室性心律失常诊疗方案.docx

    室性心律失常(心悸)诊疗方案杭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可表现为胸闷心悸、头晕乏力、甚则晕厥。中医属于“心悸”范畴。一、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AHA/ACA/ECC联合发布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指南、Lown'S分级标准以及CAST应用的Bigger'S分类标准进行诊断。中医疾病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北京出版社出版,沈绍功等主编。二、中医治疗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病机为本虚标实证,即气、血、阴、阳不足之虚与痰、湿、瘀之实证。1、辨证论治(1)心虚气滞证症状:心悸不安,常因精神抑郁而发,善叹息,气短自汗,少寐多梦,舌淡苔薄白,脉细弦而结代。治法:养血调肝,宁心安神方药:养心I号方。当归15克,杭白芍12克,丹皮10克,柴胡10克,辰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龙齿15克先煎,灵磁石15克先煎。中成药:院内自制制剂养心I号口服液(养心I号方组成);步长稳心颗粒剂。(2)气虚血滞证症状:心悸怔忡,头晕乏力,失眠健忘,气短易汗,胸闷或痛,舌有紫气,脉弱或细涩而结代。治法:益气通阳行血方药:养心11号方。黄英20克,党参20克,丹参20克,太子参20克,苦参20克,甘松20克,炙甘草10克,生山楂15克。中成药:院内自制制剂养心11号口服液(养心11号方组成);麝香保心丸功效;地奥心血康胶囊;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注射液:三七总或昔注射液(血塞通或血栓通)、丹参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等。(3)阳虚水气凌心证症状:心悸怔忡,胸闷气喘,咳吐泡沫痰液,畏寒肢冷,面浮足肿,苔白滑,脉细而结代。治法:温阳化气行水方药:养心11I号方:黄芭20克,桂枝12克,制附子10克先煎,茯苓10克,白术12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先煎,苦参20克,炙甘草6克。中成药:院内自制制剂参附强心合剂(红参、附子、草茂子、玉竹);宁心宝胶囊;具有益气温阳功效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2、疗效评估在长期临床过程中,参考室性心律失常的Bigge/s分类,我们发现良性室性心律失常大多属心虚气滞型,可能恶性以气滞血瘀者多见,针对前者我们自制了以养血调肝、宁心安神为主要功效的院内制剂养心I号,针对后者自制了有益气通阳行血之功效的院内制剂养心11号,自1996年以来治疗患者数千例,能有效地缓解心悸、焦虑、恐惧、失眠等症状,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恶化,改善预后,未有因毒副作用停药的病例。统计2006.1-2007.12住院患者中符合良性和可能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83例,均接受了单纯中药辨证施治抗心律失常治疗,结果综合疗效有效率80.1%,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有效率90.3%。其中良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5.7%为心虚气滞型,可能恶性患者81.1%为气滞血瘀型。三、中医治疗难点分析(一)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历史悠久,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优势,主要体现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等方面。但在临床中单纯中医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存在困难,主要问题如下:1、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需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立即西医抗心律失常干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药辨证论治。单纯中医药治疗这部分患者由于奏效时间及疗效不确定难以尝试。2、由于缺乏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中医药防治心律失常的研究成果,目前多遵循西医的防治指南,使用B阻滞剂和或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中成药的患者较多。(二)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本专科拟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和思路:1、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建立综合疗效评价体系及中医症候评价体系,完善相关临床研究,积累更多的临床实践证据Q并进行一些基础研究,对其中医药的作用机理作初步探讨。2、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Q3、挖掘中药速效之剂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并进行相关临床观察。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院室性心律失常诊疗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