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作业指导书旋挖钻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土质层和砂类土、碎(卵)石土或中等硬度以下基岩的桥墩桩基施工。施工前应根据不同的地质采用不等的钻头。目前国内常用的德国产BG系列和意大利的R系列旋挖钻机。2、作业准备2.1 场地平整钻孔场地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文资料和桩顶标高等情况结合施工技术的要求,须作准备工作如下:钻孔场地在旱地且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以下大于Im者,应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更换软土,夯填密实。钻机座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修通旱地位置便道,为施工机具、材料运送提供便利。钻孔场地在陡坡时,应挖成平坡。如有困难,可用排架或枕木搭设工作平台。钻孔场地在浅水时,宜采用筑岛法。岛顶面通常高出施工水位075L0m°筑岛面积按钻孔方法、设备大小等决定。2.2 测量放样进行施工放样,施工队哈测量珊殿计摩院出孔位,经检查无误后,由施工队埋i殳十字护桩,十字护械圉页用砂浆或昆疑土进行加固保护,以备开挖过程中对桩位进行检验。2.3 埋设护筒钻孔前设置坚固、不漏水的孔口护筒。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使用旋转钻机钻孔比钻头大约20cm,护筒顶面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埋设钢护筒,护筒内径比®径大20Cm,还需满足孔内泥浆面的高度要求,在旱地簸岛时还高出施工地©020.3m。护筒埋置深度符合下列规定:靖牡,黏性土不小于1m,砂类土不小于2m0当表层土松软时,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岸;虹埋设护筒,在护筒四周回墉占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水中用锤击、力唯、悯等方法下沂护筒。护筒埋入河床面以下Im;水中平台上按最高施工水位、流速、冲刷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埋深,必要时打入不透水层。在水中平台上下沉护筒,由导向设备控制护筒位置。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不得大于1%。2.4 泥浆制备在砂类土、碎(卵)石土或黏土夹层中钻孔,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在黏性土中钻孔,当塑性指数大于15,可利用孔内原土造浆护壁。钻孔施工时随着孔深的增加向孔内及时、连续地补浆,维持护筒内应有的水头,防止孔壁坍塌。桩孔碎灌注时,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至泥浆池内,利用于下一基桩钻孔护壁中。3、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与要求施工工艺流程旋挖钻钻孔桩施工工艺框图3.1 施工方法、要求3.1.1 钻机就位及钻孔3.1.1.1 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就位完毕,施工队对钻机就位自检。3.1.1.2 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3.1.1.3 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应经常对钻孔泥浆及钻机对位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改正。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应捞取样渣保存。3.L1.4钻孔过程中应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脚支承地面处的变化情况,发现沉瓠象及时停机处理因故停棚由瞅长时,应将套管口保P剑群。1.1.1 .5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孔底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1.1.2 清孔详见清孔方法详见冲击钻灌注桩方法1.1.3 钢筋笼骨架的制作安装详见挖孔桩笼制作、安装1.1.4 导管安装详见冲击钻灌注桩导管安装1.1.5 灌注水下混凝土详见冲击钻灌注桩灌注水下混凝土4、质量控制与检验详见冲击钻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5、劳动组织5.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5.2、 施工作业人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节点工期要求进行人员机械设备的合理组织安排。基本人员配备表施工负责人1人技术负责人1人调度1人技术员1人质检员1人试验员1人专职安全员1人起吊指挥员1人工班长1人普通工人5人6、机械设备配置机械设备的配置必须根据现场施工的作业条件以及节点工期的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做到资源的优化。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强制型搅拌机JS750A型台12配料机HPD120O型台13液压调直切断机HXGT4-12型台14装载机YC4D95Z-Tll辆15吊车25T辆26旋挖钻机台27混凝土罐车8M3辆47.材料要求水泥:护壁宜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桩基混凝土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o石子:采用粒径为05-3.2cm的卵石或碎石;桩身混凝土采用碎石,护壁混凝土可采用卵石,且含泥量不大于2%。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选用,粉煤灰掺合料按试验室的规定确定。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复检合格报告。8、钻孔桩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常见的钻孔(包括清孔时)事故及处理方法分述如下:8.1 坍孔各种钻孔方法都可能发生坍孔事故,坍孔的特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8.1.1 坍孔原因、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由于出渣后未及时补充泥浆(或水),或河水、潮水上涨,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护筒埋三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t面受水潴显魄,或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提出钻锥钻进,回转速度过快,空转时间太长。、水头太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底形成反穿孔。、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粘度等指标降低,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泥浆吸走后未及时补浆(或水),使孔内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清孔操作不当,供水管嘴直接冲刷孔壁、清孔时间过久或清孔停顿时间过长。、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8.1.2 坍孔的预防和处理、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的泥浆或高质量泥浆。、发生孔口坍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如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嬲解占质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至蝴处以klm-2m,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清孔时应指定专人补浆(或水),保证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供水管最好不要直接插入钻孔中,应通过水槽或水池使水减速后流入钻中,可免冲刷孔壁。应扶正吸泥机,防止触动孔壁。不宜使用过大的风压,不宜超过L5-L6倍钻孔中水柱压力。8.2 钻孔偏斜各种钻孔方法可能发生钻孔偏斜事故。8.2.1 偏斜原因、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钻进;或者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钻杆弯曲,接头不正。8.2.2 预防和处理、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增设导向架,控制杆上的提引水龙头,使其沿导向架对中钻进。、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正,当主动钻杆弯曲时,要用千斤顶及时调直。8.3 掉钻落物钻孔过程中可能发生掉钻落物事故。8.3.1 掉钻落物原因、掉钻落物原因卡钻时强提强扭,操作不当,使钻杆或钢丝绳超负荷或疲劳断裂。、钻杆接头不良或滑丝。、电动机接线错误,钻机反向旋转,钻杆松脱。、转向环、转向套等焊接处断开。、操作不慎,落入扳手、撬棍等物。8.3.2 预防措施、开钻前应清除孔内落物,零星铁件可用电磁铁吸取,较大落物和钻具也可用冲抓锥打捞,然后在护筒口加盖。、经常检查钻具、钻杆、钢丝绳和联结装置。8.3.3 处理方法掉钻后应及时摸清情况,若钻锥被沉淀物或坍孔土石埋住应首先清孔,使打捞工具能接触钻杆和钻锥。8.4 糊钻和埋钻糊钻和埋钻常出现于正反循环回转钻进中,糊钻的特征是在细粒土层中钻进时进尺缓慢,甚至不进尺出现憋泵现象。预防和处理办法:对正反循环回转钻,可清除泥包,调节泥浆的相对密度和粘度,适当增大泵量和向孔内投入适量砂石解决泥包糊钻,选用刮板齿小、出浆口大的钻锥;严重糊钻,应停钻,清除钻渣。对钻杆内径、钻渣进出口和排渣设备的尺寸进行检查计算。8.5 扩孔和缩孔扩孔比较多见,一般表局部的孔径过大。在地下水呈运动状态、土质松散地层处或钻锥摆动过大,易于出现扩孔,扩孔发生原因与坍孔相同,轻则为扩孔,重则为坍孔。若只孔内局部发生坍塌而扩孔,钻孔仍能达到设计深度则不必处理,只信显疑士清埴大大靴口。三r孑后燧期塌麴三s,应按坍孔事故处理。缩孔即孔径的超常缩小,一般表现为钻机钻进时发生卡钻、提不出钻头或者提外鸣叫的迹象。缩孔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钻锥焊补不及时,严重磨耗的钻推往往钻出较设计桩径稍小的孔;另一种是由于地层中有软塑士(俗称橡皮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各种钻孔方法均可能发生缩孔。为防止缩孔,前者要及时修补磨损的钻头,后者要使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并须快转慢进,并复钻二三次;或者使用卷扬机吊住钻锥上下、左右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直至使发生缩孔部位达到设计要求为止。对于有缩孔现象的孔位,钢筋笼就位后须立即灌注,以免桩身缩径或露筋。8.6 梅花孔(或十字孔)常发生在以冲击推钻进时,冲成的孔不圆,叫做梅花孔或十字孔。8.6.1 形成原因、锥顶转向装置失灵,以致冲锥不转动,总在一个方向上下冲击。、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过高,冲击转动阻力太大,钻头转动困难。、操作时钢丝绳太松或冲程太小,冲锥刚提起又落下,钻头转动时间不充分或转动很小,改换不了冲击位置。、有非匀质地层,如漂卵石层、堆积层等易出现探头石,造成局部孔壁凸进,成孔不圆。8.6.2 预防办法、应经常检查转向装置的灵活性,及时修理或更换失灵的转向装置。、选用适当粘度和相对密度的泥浆,并适时掏渣。、用低冲程时,每冲击一段换用高一些冲程冲击,交替冲击修整孔形。、出现梅花孔后,可用片、卵石混合粘土回填钻孔,重新冲击。8.7 卡锥常发生在以冲击推钻进时。8.7.1 原因、钻孔形成梅花形,冲锥被狭窄部位卡住。、未及时焊补冲锥,钻孔直径逐渐变小,而焊补后的冲锥大了,又用高冲程猛击,极易发生卡锥。、伸入孔内不大的探头石未被打碎,卡住锥脚或锥顶。、孔口掉下石块或其它物件,卡住冲锥。、在粘土层中冲击冲程太高,泥浆太稠,以致冲锥被吸住。、大绳松放太多,冲锥倾倒,顶住孔壁。8.7.2 处理方法、当为梅花卡钻时,若锥头向下有活动余地,可使钻头向下并转动直径较大方向提起钻头。也可松一下钢丝绳,使钻锥转动一个角度,有可能将钻锥提出。、卡钻不宜强提以防坍孔、埋钻。宜用由下向上顶撞的办法,轻打卡点的石头,有时使钻头上下活动,也能脱离卡点或使掉入的石块落下。、用较粗的钢丝绳带打捞钩或打捞绳放进孔内,将冲推勾往后,与大绳同由是动,或确是动,并多次Jz下、左右摆动试探,有时#题劣摊是出。、在打捞过程中,要继续搅拌泥浆,防止沉淀埋钻。、用其它工具,如小冲锥、小掏渣筒等下到孔内冲击,将卡锥的石块挤进孔壁,或把冲锥碰活动脱离卡点后,再将冲锥提出。但要稳住大绳以免冲锥突然下落。、用压缩空气或高压水管下入孔内,对准卡锥一侧或吸锥处适当冲射一些时候,使卡点松动后强行提出。、使用专门加工的工具将顶住孔壁的钻头拨正。、用以上方法朗锥梭时,可试用水下爆砌悬法。将防水母(小于Ikg)放于孔内,沿锥的滑槽放到锥底,而后引爆,震松卡锥,再用卷扬机和链滑车同时提拉,一般是能提出的。8.8 外杆折断常见于旋转钻机。8.8.1 折断原因、用水文地质或地质郡初守b三1L三杆来作!糅大?/钻?施用,其强度、刚度太小,容易折断。、钻进中选用的转速不当,使钻杆所受的扭转或弯曲等应力增大,因而折断。、钻杆使用过久,连接处有损伤或接头磨损过甚。、地质坚硬,进尺太快,使钻杆超负荷工作。、孔中出现异物,突然增加阻力而没有及时停钻。8.8.2 预防和处理、不使用弯曲严重的钻杆,要求各节钻杆的连接和钻杆与钻头的连接丝扣完好,以螺丝套连接的钻杆接头要有防止反转松脱的固锁设施。、钻进过程中应控制进尺速度。遇到坚硬、复杂的地质,应认真仔细操作。、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具各部分的磨损情况和接头强度是否足够。不合要求者,及时更换。、在钻进中若遇异物,须以处理后再钻进。、如已发生钻杆折断事故,可按前述打捞方法将掉落钻杆打捞上来。并检查原因,换用新或大钻杆继续钻进。8.9 钻孔漏浆8.9.1 漏浆原因、在透水性强的砂砾或流砂中,特别是在有地下水流动的地层中钻进时,稀泥浆向孔壁外漏失。、护筒埋置太浅,回填土夯实不够,致使刃脚漏浆。、护筒制作不良,接缝不严密,造成漏浆。、水头过高,水柱压力过大,使孔壁渗浆。8.9.2 处理办法、凡属于第一种情况的回转钻机应使用较粘稠或高质量的泥浆钻孔。冲击钻机可加稠泥浆或回填粘土掺片石、卵石反复冲击增强护壁。、属于护筒漏浆的,应按前述有关护筒制作与埋设的规范规定办理。如接缝处漏浆不严重,可由潜水工用棉、絮堵塞,封闭接缝。如漏水严重,应挖出护筒,修理完善后重新埋设。9、钻孔桩断桩常见事故及处理9.1 首批混凝土封底失败9.1.1 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导管底距离孔底大高或太低。原因:由于计算错误,使导管下口距离孔底太高或太低。太高了使首批碎数量不够,埋不了导管下口(1米以上)。太低了使首批佐下落困难,造成泥浆与混凝土混合。预防措施:准确测量每节导管的长度,并编号记录,复核孔深及导管总长度。也可将拼装好的导管直接下到孔底,相互校核长度。首批碎数量不够。原因:由于计算错误,造成首批碎数量不够,埋管失败。预防措施:根据孔径、导管直径认真计算和复核首批佐数量。首批混凝土品质太差。原因:首批碎和易性太差,翻浆困难。或坍落度太大,造成离析。预防措施:搞好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和易性。导管进浆。导1密封建,演批碎清垢,由于那历既压力太大,渗入导管内,造成碎与泥浆混和。9.1.2 处理办法首批混凝土封底失败后,应拨出导管,提起钢筋笼,立即清孔。9.2 供料和设备故障使灌注停工9.2.1 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原因:由于设备故障,混凝土材料供应问题造成停工较长时间,使混凝土凝结而断桩。预防措施:施工前应做好过程能力鉴定,对于部分设备考虑备用;对于发生的事故应有应急预案。9.2.2 处理方法如断桩距离地面较深,考虑提起钢筋笼后重新成孔。如断桩距离地面较浅,可采用接桩。如原孔无法利用,则回填后采取补桩的办法。9.3 灌注过程中坍孔9.3.1 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原因:由于清孔不当、泥浆过稀、下钢筋笼时碰撞孔壁、致使在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预防措施:(W澈粉砂母瓶冲钻a时,应褥!进尺速度,选用较相对度、粘度、胶体率的泥浆或高质量泥浆。清孔时应指定专人补浆(或水),保证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供水管最好不要直接插入钻孔中,应通过水槽或水池使水减速后流入钻中,可免冲刷孔壁。吊入钢筋骨架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严防触及孔壁。9.3.2 处理办法如坍孔并不严重,可继续灌注,并适当加快进度。如无法继续灌注,应及时回填重新成孔。9.4 导管拨空、掉管9.4.1 事故原因和预防导管拨空原因:由于测费时算错误,致傍雷主诊时导管恒,对管内充龊浆;或导管埋深过少,泥浆涌入导管。预防措施:应认真测量和复核孔深、导管长度;应对导管埋深适当取保守数值。掉管原因:导管接头连接不符合要求;导管挂住钢筋笼,强拉拉脱等。预防措施:每次拆管后应仔细重新连接导管接头;导管埋深较大时应及时拆管。9.4.2 处理办法混凝土面距离地面较深时应重新成孔。混凝土面距离地面较浅可采取接桩办法。9.5 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上升困难、不翻浆9.5.1 事故原因混凝土供料间隔时间太长,灌注停顿,混凝土流动性变小。混凝土和易性太差。(3)导管埋深过大。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超压力降低。9.5.2 补救措施:提起导管,减少导管埋深。接长导管,提高导管内混凝土柱高。(3)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9.6 灌注高度不够9.6.1 事故原因和预防原因:测量不准确;桩头预留量太少。预防措施:可采用多种方法测量,确保准确;桩头超灌预留量可适当加大。9.6.2 处理办法挖开桩头,重新接桩处理。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工前必须对机械进行检测、维修。施工所用电缆必须认真检查,确保安全后方可使用。10.2、 应检查钢丝绳是否牢固,卷扬系统保护罩是否安装完好,严禁带病作业。10.3、 现场生产用电设备需派专业管理,无关人员严禁乱动电气设备,操作人员上岗时应对设备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下班时应关闭现场电气闸刀。10.4、 高空作业、碎灌注、吊车升降必须有专人指挥,不得各行其是,所有带电设备移动前须切断电源,严禁违章操作及无证上岗。10.5、 钻孔时,如遇卡钻,应即切断电源,在没查清原因之前,不得强启动。10.6、 作业时,发生机桀藕移动、懒4等,应立即m占,查明原因,处理后再行作业。10.7、 泥浆清理钻孔桩施工中,产生大量废弃的泥浆,为了保护当地的环境,这些废弃的泥浆,经泥浆分离器处理后,运往指定的废弃泥浆的堆放场地,并做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