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docx

    • 资源ID:45762       资源大小:127.16K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docx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年)人民政府二O二二年五月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重大领域和重要任务。2017年,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018年,“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开启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干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印发实施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7-2020)»o为适应“十四五”时期,国家对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政府委托江苏省环科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现实状况与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了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性和纲领性文件。一、工作基础4二、规划总则10()指导思想10(二)基本原则10(三)规划范围12(四)规划期限12(五)规划目标12(六)规划指标14三、规划任务与措施20(-)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20(-)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3(三)科学优化生态空间35(四)推进经济绿色转型39(五)着力打造生态人居45(六)积极弘扬生态文化53四、重点工程57五、保障措施57(-)组织保障57(二)机制保障58(三)资金保障58(四)技术保障59(五)公众参与保障60附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重点工程表61一、工作基础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处北纬32。OOL32。30'、东经120o20z-120o50南临长江,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北与海安市、东与如东县、东南与南通市通州区毗邻,西与泰兴市、西南与靖江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495平方公里。现辖城南街道、城北街道3个街道,东陈镇、丁堰镇、白蒲镇、下原镇、九华镇、石庄镇、吴窑镇、江安镇、搬经镇、磨头镇和长江镇11个镇,全市户籍总人口141.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70万人,人口密度约为783人/平方千米。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1305.22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比例为5.9:47.8:4632017年政府印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72020),规划实施以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富美高”新如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规划指标体系的39项指标大部分均达到规划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见表1。治污攻坚成效更加显著。蓝天保卫战持续深入开展,2020年,PM2.5年均浓度为34.9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7.9%,改善幅度在南通排名第二;优良天数比例84.4%,改善幅度在南通排名第三,大气环境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碧水保卫战取得重要进展,2020年,11个市考以上断面优HI类水体比例达100%,较2019年提高了27.3%,位居全省县(市、区)第六、南通第一。净土保卫战扎实稳步推进,如期完成农用地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绿色低碳。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2020年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4位。实体经济蓄力发展,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形成省物色产业集群4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3个。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形成。人居环境更新适宜。扎实开展“城市双修”,国家级县域节水型城市通过验收。开展垃圾投放试点,2020年,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86.9%,入选住建部户外广告管理试点市,县级唯一。有序推进交通建设,2020年,获批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获批省、南通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各2个,创成省水美乡镇1个、乡村3个。入选省第三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生态保护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形成“两圈三横四纵多节''点的生态空间体格局。全面开展造林绿化行动,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25.2%,城市绿地率超过40%o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持续加强,完成龙游湖、红星河、大寨河、茅雉河等湿地修复工程建设,修复面积达2990亩,自然湿地保护率为55.5%。全面落实长江如皋段退捕禁捕。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持续开展环保宣传“四进”活动,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普遍提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日益成为全市上下共识和自觉行动;公众生态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自觉践行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碳普惠制等。虽然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生态文明新要求、高质量发展新定位、人民群众新期盼,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占比低于江苏全省水平,二产占比仍然较高,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主。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尚不稳固,PM2.5和臭氧污染叠加压力较大,臭氧浓度显著上升。污水收集处理、垃圾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沿江排污口、危化品码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交错布局的情况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危化品运输量大,环境安全隐患突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仍有一定的差距,生态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表1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72020)指标完成情况汇总表领域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20年现状值目标值指标属性2020年完成情况2018年2020年生态空间1生态保护红线-已划定执行并遵守执行并遵守约束性指标完成2耕地红线-遵守遵守遵守约束性指标完成3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22.3>22,3>223约束性指标完成4规划环评执行率%IOO100100约束性指标IOO生态经济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万元0.2591<0.353<0.34约束性指标完成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55.8571.850参考性指标未完成7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万元/亩未公布>68>80参考性指标未知8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96.1>97.3IOO参考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5.3>96>98参考性指标未完成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99.599.8参考性指标未完成10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757374.5参考性指标完成生态环境11空气环境质量质量改善目标-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约束性指标完成领域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20年现状值目标值指标属性2020年完成情况2018年2020年优良天数比例%84.3>80>85约束性指标未完成严重污染天数-基本消除基本消除基本消除约束性指标完成12地表水环境质量质量改善目标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约束性指标完成水质达到或优于HI类比例%1006870约束性指标完成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基本消除基本消除约束性指标完成13土壤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约束性指标完成14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达到考核要求达到考核要求达到考核要求约束性指标完成15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D-66.11>67>68约束性指标未完成16森彳林覆盖率%25.225.8>27参考性指标未完成17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受到严格保护-执行执行执行参考性指标完成外来物种入侵-不明显不明显不明显参考性指标完成18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100100约束性指标完成19污染场地环境监管体系-完善建立完善参考性指标完成20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未发生未发生未发生约束性指标完成生态生活21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IOO100100约束性指标完成22城镇污水处理率%92.75>90>95约束性指标未完成领域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20年现状值目标值指标属性2020年完成情况2018年2020年23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100IOO约束性指标完成2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99>99.5参考性指标完成25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100100IOO约束性指标完成26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503050参考性指标完成27公众绿色出行率%55>5055参考性指标完成28节能、节水器具普及率%1008085参考性指标完成29政府绿色采购比例%90IOOIOO参考性指标完成生态制度30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实施实施约束性指标完成31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20>20>22约束性指标未完成32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未编制编制编制参考性指标完成33固定源排污许可证覆盖率%100IOOIOO约束性指标完成34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占比%05080约束性指标未完成生态文化35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100IOOIOO参考性指标完成36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908590参考性指标完成37环境信息公开率%100>85IOO参考性指标完成38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9085>90参考性指标完成自增指标39长江湿地岸线保护率%55.5>4850参考性指标完成二、规划总则(一)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积极落实国家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和省委“六个高质量”要求,准确把握“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的基本原则,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减污降碳为手段,以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为引领,以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如皋,把打造成生态优先、治理当先、成效领先的生态保护先行示范区,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二)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把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起来,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让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路子,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广泛共识。系统谋划,彰显特色。从发展全局和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公平协调发展,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区位、环境和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形成建设样板,放大示范效应。统筹城乡,公平发展。在坚持城乡平等地位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促进城乡间、区域间公平协调发展;处理好当代和后代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发展需求,又要高度重视后代人的发展利益。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不断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从源头上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以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带动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党政主导,全民参与。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组织领导、规划引领、资金投入、制度创新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生态意识和责任,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强化公众参与,引导全民共建共享,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规划范围全部行政区域范围,包括如城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3个街道,东陈镇、丁堰镇、白蒲镇、下原镇、九华镇、石庄镇、吴窑镇、江安镇、搬经镇、磨头镇和长江镇11个镇,总面积1574平方公里。(四)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基准年为2020年,不具备2020年数据的,采用2019年数据,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五)规划目标到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污染排放总量稳步下降,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明显增强,生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建成生态良好、生活宜居、社会文明、绿色发展、文化繁荣的美丽如皋典范。生态空间开发格局持续优化。生态红线区域得到严格保护,耕地得到严格保护,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得到进一步完善,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河湖岸线保护率完成上级管控目标,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58%。产业绿色发展缺的实质进展。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碳排放强度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河道水质持续改善,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水体比例达到86.7%,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9.1%,PM2.5浓度低于31gm3;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达到考核要求,建立比较完善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建立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重点保护物种受到严格保护,林草覆盖率完成上级任务,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保持稳定。生态人居环境更加美丽。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全覆盖,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为100%,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人以上;绿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低于30%,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到100%,初步形成绿色消费、节能办公和低碳出行的生态生活新风尚。生态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达到100%,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达到95%,公众对生态文明的参与度达到95%,全社会基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全面实施河长制,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达100%。(六)规划指标规划指标体系由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和生态文化等六大类40项指标构成,其中约束性指标21项,参考性指标19项,具体建设指标见表2。表2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建设指标领域任务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指标属性现状值(2020年)规划值(2025年)生态制咬(一)目标责任体系与制度建设1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定实施约束性制定实施制定实施2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部署情况有效开展约束性有效开展有效开展3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20约束性20204河长制全面实施约束性全面实施全面实施5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IOO约束性IOOIOO6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参考性开展开展生态安全(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7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PM2.5浓度%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约束性84.434.989.1318水环境质量水质达到或优于IH类比例劣V类水体比例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约束性IOO(国考)OIOO1(国考)OIOO(三)9生态环境状况指数%>60约束性66.11保持稳定15领域任务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指标属性现状值(2020年)规划值(2025年)生态系统保护10林草覆盖率%18参考性25.2完成上级下达任务11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外来物种入侵特有性或指示性水生物种保持率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95不明显不降低开展参考性95不明显不降低开展100不明显不降低开展(四)生态环境风险防范12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100约束性1001001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好名录制度一建立参考性建立建立14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一建立约束性建立建立生态空间(五)空间格局优化15自然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约束性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16河湖岸线保护率%完成上级管控目标参考性完成上级管控目标完成上级管控目标17自然岸线保有率%完成上级管控目标约束性55.558领域任务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指标属性现状值(2020年)规划值(2025年)生态经济(六)资源节约与利用1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约束性0.2591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五年累计)1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约束性55.85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五年累计)2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4.5参考性/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五年累计)21碳排放强度吨/万元完成上级管控目标约束性/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五年累计)22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审核的比例%完成年度审核计划参考性10010023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43参考性/4545(七)产业循环发展24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利用率%>9075>80参考性96.195.3/完成上级下达任务988525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参考性9095生(八)26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IOO约束性IOOIOO领域任务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指标属性现状值(2020年)规划值(2025年)态生活人居环境改善27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约束性IOOIOO28城镇污水处理率%>95约束性92.75>9529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50参考性91IOO3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约束性95IOO31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15参考性14.96>1532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约束性IOOIOO(九)生活方式绿色化33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50参考性50IOO34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50参考性50>3035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行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储运实施参考性实施实施36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在售用水器具中节水型器具占比一次性消费品人均使用量%千克>50100逐步下降参考性50IOO逐步下降70IOO逐步下降37政府绿色采购比例%80约束性90IOO指标值指标属性现状值(2020年)规划值(2025年)IOO参考性100100>80参考性9095>80参考性9095领域任务序号指标名称单位生态文化(十)观念意识普及38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39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40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注:t:表示2020年无相关统计。三、规划任务与措施(一)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L创新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党政领导干部责任体系。市县党委和政府应承担、落实具体责任,统筹做好监管执法、市场规范、资金安排、宣传教育等工作。建立健全目标评价考核机制,合理设定约束性和预期性目标。健全生态环境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对生态环境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开展全方位考核,将其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和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达到20%以上。健全环境治理监管体系。完善监管机制,整合相关部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职责、队伍,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完成市级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环境监管模式。加强司法保障,统一区域环境监督执法标准,规范环境执法程序,加强环境监督执法信息的互联互通;加强企业产权保护,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强化监测能力建设,构建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调、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生态环境数据一本台账、一张网路、一个窗口。2 .实施生态补偿和生态绩效考核机制探索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实行跨区域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深化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实施镇域水生态补偿,实现市控以上断面所在河道补偿全覆盖。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在原有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的基础上,转变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观,强化绿色经济和生态环境考核指标,增加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对生态环保工作不能达到要求的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度。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全面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根据国家、省要求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进一步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制度、价格制度以及资金使用制度。新、改、扩建项目新增排污权原则上通过排污权交易的方式取得。健全环境治理市场体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投资、建设、运行,构建规范有序的环境治理市场环境。落实环境保护税、再生水产品增值税返还等优惠政策,扩大生态环保发展基金规模,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市级环境权益交易平台。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担保、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开展绿色金融改善创新工作。健全环境治理信用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排污企事业单位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开展绿色等级评定,落实环保“领跑者”机制,构建公开公正、平行管理、自动评价、每日更新的评价系统,建立信用信息更为广泛便捷的互联共享机制。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优化实施差别价格、差别信贷等措施。完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依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建立排污企业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企业依法依规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并依法向社会公开。建立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治理信息披露制度。3 .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建设试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逐步摸清全市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及其变动情况。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评价,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管理,逐步建立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的制度体系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制度体系。建立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等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4 .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环保综合决策和议事协调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把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力度。整合全市各级力量,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强化领导、人大政协统一监督、职能部门协同*、环保部门积极推进、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机制,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团结治污、齐抓共管的环保合力。全面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完善基层环保分局运行模式,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环保体制机制,夯实环保能力能效。落实“三线一单”制度。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确定环境管控单元,提出差别化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并严格实施。强化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的“三挂钩”机制。严格化工项目环评审批,提高准入门槛,不得新建、改建、扩建三类中间体项目,落实省及市定各类准入与环境标准。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全面推进大气和水等环境信息公开、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监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健全环境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群众依法有序行使环境监督权。建立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举报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确保环境信息公开率100%。(二)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L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1)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持续推进备用水源地建设。在完成完善长青沙应急备用水源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地下水深井应急供水工程。定期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制定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方案,从科学规划、防止污染、涵养水源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建立饮用水源保护体系。到2025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I类水质比例保持100%o继续加强保护区上下游污染源监管。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制度,落实水源保护、工程建设、水质监测检测“三同时”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区内企业环境问题的督查力度,保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企业环保手续齐全,符合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的要求。加强流动污染源的监管。建立健全危险品运输管理制度,加强监管,降低保护区内危险品运输可能造成的污染风险。(2)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开展城区河道全面普查工作,进一步巩固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管养保洁、引导公众共治共管治理、社会监督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管理,强化检查督促,确保河道长效管理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加强入河入江排污口排查和整治。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和人员现场踏勘等手段摸清所有直接、间接排放的各类排污口数量、位置,了解排污口的排放状况,掌握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量,统一建立入河排污口档案、安装在线监测装备。针对水质不能稳定达到HI类的重点国考、省考、市考断面,编制完成水质限期达标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加强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废水治理,提高工业园区(集聚区)限值限量管理水平,实现废水排放浓度和总量“双控”,确保工业园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高工业园区(集聚区)污水处理水平,实施监管园区污水,加快推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管控处理。开展污水管网排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确保园区企业应接必接,保障污水达标排放。加强农业农村水污染治理。深入实施江苏省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方案,探索实践符合如皋农村特点、可复制可推广的污水治理新模式。推进农村地区“活水工程T建立健全河道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轮作休耕、大力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持续推进农田退水水导流工程、农田污水循环再利用等工程建设,建立农田退水污染防治常态化机制,做到退水不直排、尾水不下河、养分再利用。加强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行动,持续完成污水管网铺设、维修、改变,进一步完善配套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维,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确保提标改变后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畅通城镇水循环体系,逐步恢复生态堤岸,统筹外围河道支流水污染治理,提高治理系统性、长期性、稳定性。(3)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建立用水监控名录,积极实施各项节水措施。完善差别化水价制度,提高高耗水行业用水价格,完善全市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工业、公共机构、高耗水服务业等各领域的用水效率。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动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合理配置现有水资源,进一步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对现有化工、建材、电力等高耗水行业逐步淘汰其落后的生产能力和工艺设备,大力新建节水设施,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使用管道输水、喷灌、微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加强供水管网和用水器具改变,大力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加强宣传,转变观念,梳理全社会的节水意识。2 .坚持污染联防联控,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1)推进臭氧和PM2.5协同治理推进城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与更新工作常态化,建立重点污染源动态排放清单。开展臭氧形成机理研究和源解析,推进臭氧和PM2.5协同治理科技攻关,提升PM2.5和臭氧浓度预报准确率。制定实施空气质量达标或提升计划,严格落实空气质量目标责任制。到2025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9.1%以上,PM2.5浓度达到31微克/立方米,力争PM”浓度达到3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以上。(2)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积极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整合、清洁能源替代和集中供热的整治。重点实施重点企业天然气锅炉低氮燃烧改变。深入推进工业炉窑深度整治,按照要求完成全市工业炉窑排查、整治、验收、建档工作。大力推动燃煤电厂、热电企业的废气治理和提标改变,推进全市热电企业、燃煤电厂的“超超低排放”工程建设。推进全市玻璃、石化、化工、水泥等行业开展深度治理工程建设。(3)深入推进VOCS治理加强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重点行业VOCs治理,针对纳入重点监管企业名录的企业编制并实施“一企一策”综合治理方案。开展全市重点企业的VOCS深度治理。推动开展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液体储罐排查整治。实施工业园区(集中区)排污限值限量管理,督促石化、化工类园区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监控体系,开展走航监测、网格化监测以及溯源分析等,完善园区统一的LDAR管理系统,并纳入园区环保监控管理平台。加强汽修行业VOCs污染防治,严格执行汽车维修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落实标准排放限制、工业措施及管理要求。3 .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确保土地安全利用(1)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环境管理。落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9388号),结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已掌握情况,制定并完善本地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并向社会公开。建立在产企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预防机制。开展重点企业和园区土壤监督性监测。继续推动实施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和化工园区(集中区)、重金属重点防控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工作,持续开展重点单位和园区内部的土壤和地下水监督性监测工作。(2)推动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积极推动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按照国家相关技术导则、规范等开展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工作。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明确治理与修复责任主体。加强污染地块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切实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有关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建立生态环境、工信、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共享机制,实行联动监管。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变、沿江化工污染整治等遗留地块为重点,加强腾退土地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以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专用化学品制造等行业企业为重点,鼓励采用污染阻隔、监测自然衰减等原位风险管控或修复技术,探索污染地块“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对于安全利用类耕地,以农艺措施为主,重点推广“低积累品种+水肥科学管理+酸碱调节”低积累品种+原位钝化(固化)”、“秸秆离田+深耕深翻+土壤调理剂施用”、“超积累植物与低积累作物轮作(间作)”等安全利用措施;对于严格管控类耕地,以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为

    注意事项

    本文(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