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docx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一、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调研思路:本次调研通过深入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装备制造行业、汽车制造行业、轻工等行业进行沟通,从而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及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等,进而提出专业改革思路和建议。调研方法: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网络调研、专家访谈、综合分析。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一)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前是中国机械行业发展的最佳、最快时期一一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工厂。专家预测,在未来GDP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国内机械设备需求增速将超过GDP增速。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随着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设备替代人工是许多行业的必然趋势,因此机械设备需求也将会多品种、多样化。预计未来几年,很多机械产品仍将保持旺盛需求,譬如,为了解决运输瓶颈,铁路发展投资持续增加,相关设备需求旺盛;为了解决电力短缺,近几年国家加大电站及输变电建设力度,未来几年电站建设仍将保持在高位,输变电建设将保持快速增长;新农村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也都将拉动对工程机械的旺盛需求。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国民经济中的任何行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机械制造业的支持并提供装备;在国民经济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占60%以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第一点就是装备制造业。湘潭市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金属产业,突破性发展机械制造业,打造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黄金山工业园:重点布局机械制造、高新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项目,打造低碳经济示范区;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重点布局发展特种铜材、铜制品加工、机械制造等项目。“十二五”国家一系列基建投资规划的出台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持续上升提供了保障。工程机械行业受惠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强度,相关工程机械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将会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未来5年水利投资有望达到8000-9000亿元;“十二五”装载机的投资规模将是“十一五”实际投入的3倍以上。“十二五”期间将建成4万公里快速铁路网,这些项目都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一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中会有5%-8%用来购买工程机械设备。当前三大机械子行业工程机械、船舶、机床行业都正在经历高速发展过程,各子行业发展具备不同的推动力。机床行业的下游船舶、工程机械、重型机械正从产能挖掘阶段进入产能扩张阶段,将推动机床行业加速发展;船舶工业订单饱满,具有较为明确的增长前景;机械行业可长期看好。(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在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以高新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设备的更新与改造,需要大量既懂技术、管理,又具备操作技能的面向生产一线的机械加工技术人才。预计目前全国每年机械制造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在500万人左右,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湖南是中部省份,中央实施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战略,为湖南奋力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据我们的不完全调查统计,湖南机械制造业对机械制造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仅湖南地区的汽车制造、船舶制造、港航机电设备制造与维修等相关企业就需要近10万人。其中,中专学历的需求约为45%、大专学历的需求约为3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需求约为20%,缺口最大的是中专层次的人才。在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湘政发200623号)文件中,提出了“打造面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品牌”。其中,“湖南机械”被列为突出抓好的“湖南职业教育品牌”。湘潭市是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机械行业中的大中型企业有湘潭三环集团锻压、湘潭纺织机械、人本集团、东贝集团等等,还有许多工程机械、通用机械、汽车零部件以及标准件制造的企业。伴随着湘潭的机械制造业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从业人员中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才缺口很大,从而制约了行业发展,人才短缺的焦点聚集在高级技能型人才上,市场需求给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调研中了解到企业人才需求层次、需求计划、工作岗位,52%的企业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工作岗位一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等工作,这类人员占47.3%;二是操作与维护岗位,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装配与调试、运行与维护,这类人员占27.2%;三是机械产品的质量检验监督等工作,这类人员占13.8%。四是从事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服务、行政管理等工作,这类人员占11.7%。从调研中了解到企业聘用一线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与来源是,61%的企业从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招聘,28%从劳动力市场招聘,其他主要是从企业中培养和熟人推荐以及网络招聘。从调研中了解到企业聘用人才最看重的几个因素中,约92%的企业看重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安全文明生产能力,思考和解决技术问题的意识,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自学能力,质量、安全、效率及环保意识非常需要,只有8%的认为这些素质不太需要。还对毕业生目前单位的性质、规模及状况;目前以及23年后岗位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等方面进行了跟踪调查。三、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操作岗位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调研I.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相关的操作岗位现状统计表1企业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相关的操作岗位人员现状统计表单位(总人数)工作岗位企业1企业2企业3企业4企业5企业6企业7平均装配调试8%9%10%10%8%7%6%8.3%设备维修与维护2%2%2%2%2%2%2%2%普通机床操作工(车工、铳工等)18%17%16%16%18%19%20%17.7%绘图员(所占比例)5%5%5%5%5%5%5%5%机电产品和设备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所占比例)11%11%11%11%11%11%11%11%质检员14%13.8%14.1%13%13.5%13%13.2%13.3%2.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相关的操作岗位人员来源现状表2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相关的操作岗位企业人员来源统计表单位(总人数)工作岗位企业1企业2企业3企业4企业5企业6企业7平均人才来源应届毕业进入(所占比例)60%62%65%60%65%54%60%61%企业培养(所占比例)28%27%28%32%23%33%27%28%其它(所占比例)12%11%7%8%12%13%13%11%3.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相关的操作岗位人员年龄现状表3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相关的操作岗位企业人才年龄统计表单位(总人数)工作岗位企业1企业2企业3企业4企业5企业6企业7平均年龄构成40以上(所占比例)12%11%15%10%8%13%4%7%3040(所占比例)41%41%44%43%31%38%12%35%30以下(所占比例)47%48%51%47%60%49%84%58%其它(所占比例)47%48%51%47%60%49%84%58%4.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相关的操作岗位学历现状表4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相关的操作岗位人员学历统计表单位(总人数)工作岗位企业1企业2企业3企业4企业5企业6企业7平均学历构成大专以上(所占比例)6%5%6%5%5%5%5%5.6%大专(所占比例)25%23%21%23%20%23%22%22.4%中专(所占比例)44%49%52%49%55%49%51%50.3%中专以下(所占比例)25%23%21%23%20%23%22%22.4%(二)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相关的操作人员岗位调研分析以上表中可以看出:被调研的企业中,有35%的人员集中在3040岁之间,30岁一下的人员为58%,所以可以看出企业在用人时,会大胆的启用年轻人;从机械制造行业操作人员的学历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员是中职生,高职学生需求也很大,占22.4%,企业大量需求中高职毕业生,工厂的一线操作基本都是由中高职毕业生完成。(三)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相关的操作人员需求量大90%的企业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四)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相关的操作人员招聘渠道分析从调研中了解到企业聘用一线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与来源是:61%的企业从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招聘,28%从劳动力市场招聘,其他主要是从企业中培养和熟人推荐以及网络招聘。四、机械制造行业等操作岗位与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5机械制造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调查统计能力很重要重要不重要说不清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学习和创新能力具有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熟练操作和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熟悉质量管理体系,能进行质量信息反馈与处理能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掌握机床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流程、工艺标准知识具备机械设备检修、故障查找及故障处理的能力具备设备操作及应急故障处理能力具备产品的装配与调试等能力熟悉机械设备现场检修、运行的安全控制具有编制工艺规程的信息报告的能力具备熟练进行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的能力具备CAD软件应用能力具备质量分析及制订质量控制措施的能力具备质量分析及制订质量控制措施的能力具备设备管理的能力具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问卷调研,得到以下结论;具有团队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能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极为看重。同时企业认为“具有熟练操作和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掌握机械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国家有关标准知识;熟悉机械设备现场检修、运行的安全控制等也很重要,这些能力多为本专业的基础专业能力,为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一)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相关的操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调研根据调研情况,机械制造行业操作人员工作岗位有如下几个方面:1 .车工和铳工车工和铳工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普通机床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技术岗位中占17.7%,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机械制造方面的技术人才。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零件加工工艺特点,具备进行零件的制作的能力,了解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和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2 .维修钳工维修钳工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维护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技术岗位中占2%,是目前具有一定需求量的机械制造方面的技术人才。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机械零件和电气的各种修复技术,具备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其排除的能力,了解机械设备的基本结构。这类人才可通过职业教育来培养,企业也可依靠自身力量从机床操作工中挑选知识结构全面的员工培养。3 .制图员制图员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绘图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技术岗位中占5%,是目前具有一定需求量机械制造方面的技术人才。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机械制图及其国家标准的有关知识,具备手工和运用计算机软件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了解机械设备的基本结构。这类人才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企业也可依靠自身力量从机床操作工中挑选知识结构全面的员工培养。4 .质检员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质量管理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技术岗位中占13%,是目前需求量较大的机械制造方面的技术人才。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知识,具备识读机械图样与使用通用计量器具进行测量的能力,了解机械产品制造工艺及机械设计基础方面能力的要求。这类人才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企业也可依靠自身力量从机床操作工中挑选知识结构全面的员工培养。(二)主要岗位及岗位职责分析表6岗位职责描述岗位名称岗位职责描述车工(铳工)(中级工)(1)负责零件工艺规程的制定;(2)负责普通机床的操作。维修钳工(中级工)(1)负责通用机床设备的故障诊断;(2)负责通用机床设备的维修;制图员(中级工)(1)负责手工绘图(2)负责计算机绘图(3)负责描图质检员(1)负责产品检验(2)负责质量管理(三)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作业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设备操作与产品加工机械零件毛坯划线手工工具加工零件钻床加工各种孔和螺纹测量量具检测零件编制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I、能绘制螺纹连接的装配图2、能绘制和阅读支架类零件图3、能绘制和阅读箱体类零件图4、能使用一种软件绘制简单的二维图形并标注尺寸5.能使用打印机或绘图机输出图纸6、能够描绘斜二测图、正二测、正等轴测图、正等轴测剖视7、能使用软件对成套图纸进行管理产品检验产口检验质量管理具有熟练进行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的能力(四)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所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有:车工、铳工、维修钳工、制图员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有:车工、铳工、维修工、制图员等工作岗位,具体工种为车工、铳工、维修工、制图员,而工作岗位有车工、铳工、维修工、制图员等。五、企业对中职教育教学的建议调研据调查,企业对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根据企业生产个性需求,快速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在专业知识方面,应让学生了解典型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企业对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电气控制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在专业技能方面,应加强钳工技能训练、车工和铳工的专项实训;在职业素质方面,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安全高于一切、服从统一指挥的意识。六、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建议(一)培养机械制造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通过开设思政课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开设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安全高于一切、服从统一指挥的意识。(二)适应企业生产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1 .适应企业生产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2 .以岗位任务为依据,融入职业标准,优化教学内容3 .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4 .改革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三)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原则建议1 .以岗位任务为依据,融入职业标准,优化教学内容2 .以学生为主体,以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加工技术课程为突破口(至少一门)改革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3 .改革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四)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师资建设建议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从高等院校毕业的新教师,其基础理论知识一般都比较扎实,但缺乏实际经验,为此学校应将他们有计划地送到企业进行实践和见习,根据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教学需求进行实战培训。要从企业招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直接在企业聘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直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五)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条件建设建议1 .继续重视传统金工实习基地的建设2 .加大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已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包括车床、铳床等加工设备,但还要不断完善教学与培训内容,改善机床操作实训、加强技能考证,还需要加大机械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组织开发适合各层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人才教育与培训的教材,丰富教材形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增强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