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第11课同步测试.docx

    • 资源ID:463301       资源大小:22.1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1课同步测试.docx

    第11课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 .汉唐中国遵循古代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叠合的理想形态,在中国与四邻的关系中,形成一个多重同心圆网络,中国居于中央,编织列国于四周。这一网络的形成根源于A.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B.农耕经济领先世界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册封朝贡制度形成2 .据晋朝的史料记载,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B.晋朝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C.内迁民族全部实行封建化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3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历代政府对少数民族问题都十分重视。下列有关少数民族的行政机构表述正确的是.“道”是秦朝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与“郡”同级的行政机构B. “鸿胪寺”是唐朝在六部下设的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C. “土司制度”是宋朝在西南地区实行的少数民族管理制度D. “理藩院”是清朝主管边疆民族事务机构,地位同于六部4 .汉代的互市成为汉民族与匈奴、鲜卑、乌桓等边疆少数民族进行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汉朝以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艺品及粮食等,交换少数民族的牛马及土特产品。这反映了A.各民族群众可以自由进行贸易B.汉朝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汉朝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D.中原与边疆生产方式的差异5 .西汉,少数民族居住区从郡领地中划出,称属国。属国的政权体系不同于郡县,属国最高长官为都尉,不是划地而设,而是因部落而设,生产由部落首领管理。这种管理制度.破坏了郡县制B.形成了王国问题C.沿袭了分封制D.体现了因俗而治6 .国语记载,祭公谋父曾以“先王耀德不观兵”谏止周穆王伐犬戎。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慎用武力、偏重怀柔的思想,影响深远。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上层分子采取笼络办法的是设置羁糜府州册封哲布尊丹巴活佛设置鸿胪寺扩建避暑山庄A.B.C.®®®D.©®7 .热河以北,清初并无汉人,到乾隆四十九年,汉民增加到五十五万人,到道光五年,增加八十八万人,长城沿边已经形成蒙汉杂处的半农半牧区,甚至出现了“开垦地亩较多牧场较少”的新格局。这一变化反映了.精耕细作技术传播到边疆B.民族融合不断加强C.经济重心呈现北移的趋势D.游牧经济趋于衰亡8 .”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材料反映了元朝时期.文化差异消失B.疆域非常辽阔C.国家实现统一D.民族交融加强9 .我国今天的版图,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与康熙帝的大一统的民族政策,怀柔开明大度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的信任及使用也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民族政策。下列中关于康熙帝民族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加快满族文化的发展B.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C.体现了他善于学习和创新D.有效的维护了国家主权10 .元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从明代开始到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除。“改土归流”的实质是在西南地区.实行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习俗的因俗而治B.官员选用由贵族世袭制改为朝廷委派任期制C.实行大事集权小事放权的因地制宜管理D.设置与六部地位相同的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务11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形制为上衣下裤,名“裤褶”,褶在式样上为左衽袍服。在“裤褶”传入南方后,加宽了衣袖并改为汉族习惯的右衽,后又传回北魏并对其服饰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体现了A.少数民族引领服饰的潮流B.国家分裂政局动荡C.汉人在服饰改革中居主导D.民族交流交融趋势12 .美国学者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指出:“中世纪的远东,对于药品、食物、香料以及焚香等物品并没有明确的区分一一换句话说,滋补身体之物与怡养精神之物之间,魅惑情人之物与祭维神灵之物之间都没有明确的区别”。这主要折射出唐代A.对外贸易繁盛B.民众生活的丰富C.医药水平较高D.兼容并包的气度13 .某朝代建立之初,土绅或庶民的发型、服装依旧崇尚“胡俗”。开国君主乃下诏恢复固有传统,规定土绅百姓必须束发,官员戴乌纱帽,并依身分穿着官定的朝服款式、图案及布料。国子监生、生员亦各订有衣冠。这位皇帝是.推动汉化的北魏孝文帝B.革胡俗行汉法的隋文帝C.除去蒙古习俗的明太祖D.怀柔汉人的清顺治皇帝14 .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区调整疆界,归并事权;清查土地,清理财粮;选拔官吏,推进改土归流;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据此可知“改土归流”A.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B.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治理C.破坏了民族团结D.使皇权空前强化15 .宋朝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在边界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相当活跃,同时也出现周礼、孟子、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经由榷场流人少数民族政权地区。由此可知,榷场的设置.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依赖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C.体现了商业和城市繁荣D.展现了中原文化的优越二、材料分析题16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摘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材料二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逾强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汉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嫡字昭君赐单于。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二十九(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国家和民族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况秦汉时期在民族关系处理上有哪些方式?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一方面,先秦时期文化认同意识已经形成,另一方面。先秦时期开始有“南蛮”的叫法,是中原民族对南方(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民族的称呼,主要是针对楚国。摘自百度文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在当时有“南蛮这一说法的主要原因。材料二秦汉以来,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少数族地区的统治不断深入。此后,自东汉一直到清朝,比郡属国制、羁縻府州、土司制等仍是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间关系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文化差异性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士知府等级各极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朝时四川和贵州发生土司叛乱,叛乱前后持续17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销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摘自百度文库(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糜政策的共同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司制度的利弊,并指出明清时期实行“改土归流的意义。参考答案I. D2.D3.D4.D5.D6.D7.B8.D9.DIO.BII. D12.D13.C14.B15.B16. (1)国家变化:通过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等措施,加速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和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民族变化:通过争霸、兼并战争和各族间的密切交往,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促进民族交融。(2)方式:战争、移民戍边、设置管理机构、和亲等方式。17. (1)先秦时期,中国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远离黄河流域,交通也不发达,南方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基本上没有纳入中原文化圈,所以北方人把南方人称“南蛮子”,称南方为“蛮夷之地”。(2)共同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同中原地区相比,在地域、民族习性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和落后性。利弊:土司制度因地制宜,用较少的财力物力管理好少数民族地区,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威胁到国家的安定和统一。意义:明清时期期推行改土归流,终结了土司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第11课同步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