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一.docx
第一章-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一)第四节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第一单元劳动定额的基本形式【学习目标】明确劳动定额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内容;掌握I二时定额和产量定额的换算方法,本单元单选与多选约为2-3分,专业能力主要以简答和计算为主。第一单元劳动定额的基本形式【知识要求】一、劳动定额的基本概念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活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劳动定额的概念中包含的五个要点:(1)在一定条件下制定的,不能脱离具体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2)对象是劳动者的劳动量,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支出。(3)由于各部门生产工作过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规定活劳动消耗量时,可采用多种计量方法。(4)为了使劳动定额的各项功能得以发挥,劳动定额是在生产或工作进行之前预先制定的。(5)劳动定额所规定的是完成合格产品或符合质量要求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它限定的对象是有效的劳动,不是无效的劳动。二、劳动定额的种类(一)按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分类1、时间定额亦称工时定额,是指为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时间消耗的限额。2、产量定额产量定额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规定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量的限额。3、看管定额看管定额是指对操作者(1个人或1组)在同一时间内照管机器设备的台数或工作岗位数所规定的限额。包括以下两种:(1)规定1名(或1组)工人在同一时间内所应看管机器设备的台数。其计量单位是“台/人”或“人/台”。(2)为生产线或联动机组规定的工人配备数或工人的操作岗位数。适用于连续性生产或按节拍组织生产的单位和机组。4、服务定额按一定的质量要求,对服务人员在制度时间内提供某种服务所规定的限额。5、工作定额工作定额是指采用多种指标和方法,对各类人员完成技术性、管理性、公务性劳动所规定的限额。6、人员定额即企业定员、劳动定员,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各类岗位人员的配置所规定的限额。7、其他形式的劳动定额例如销售定额,它规定销售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应完成的销售金额。(二)按劳动定额的实施范围分类1、统一定额某一部门、地区或行业对所属企业的主要产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定额。这种定额是同行业中具有先进水平的劳动定额,其实施范围是本部门、本地区或本行业。2、企业定额他是企业根据自己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参照统一劳动定额,由企业组织制定的劳动定额,经有关领导批准后,在本企业范围内执行。3、一次性定额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实行的定额。(三)按劳动定额的用途分类1、现行定额在日常生产和管理中具体实行的劳动定额;适用:衡量工人的生产成绩,核算和平衡企业的生产能力,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计算计件工资和奖金,核算产品成本等。2、计划定额在计划期内预计要实行的定额;以现行定额为基础。适用于:制定生产、劳动、成本计划及计算产品价格。3、设计定额设计或计划部门根据产品工艺资料和初步设计的年产量,参照技术定额标准,或者通过与同类型产品的现行定额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来的定额。适用:初步设计工厂的规模,组织专业化协作,核算各种设备、占地面积及劳动力的需要量。也可以作为新产品投入后企业逐步降低工时消耗的努力方向。4、不变定额也称固定定额,是指将某个时期(年初或年末)的现行定额固定下来,在几年或一段时期内保持不变。适用:制定产品的不变价格,核算工业产值,下达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衡量各个时期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以便于进行对比分析。(四)按劳动定额编制的综合程度分类1、时间定额工步、工序、零件、部件、(电子产品为原件、器件)、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2、产量定额产量定额可具体分为单项定额和综合定额。单项定额指只包括一道工序作业的定额,综合定额指包括若干道工序作业的定额。(五)按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分类1、经验估工定额采用经验估工法制定的定额。2、统计定额指运用统计资料,经过必要的统计整理和分析制定出的劳动定额。3、技术定额指运用实地观测或技术分析计算方法制定出的劳动定额。4、类推比较定额指采用类推比较法制定的劳动定额。(六)按劳动定额水平的高低分类按照劳动定额所规定的高低松紧程度,可将其区分为先进定额、平均先进或先进合理的定额、落后的定额三种。三、劳动定额的工作内容(一)劳动定额的制定采用适当的方法,“快”“准”“全”地制定出产品、零件、工序的各项工时定额,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基本数据,这是劳动定额管理的首要环节,是搞好定额管理的基本前提。(二)劳动定额的贯彻执行采用的标准:(1)劳动定额面的大小。(2)计划、生产、财务、劳动各职能部门是否按劳动定额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3)企业或车间、班组是否按劳动定额对工人的劳动量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做到“日清月结”。(4)企业为了推行新定额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技能要求】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的换算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是劳动定额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它们在数值上互成倒数关系。工时定额越低,产量定额就越高;反之亦然。其数量关系式是:T=或Q=-QT公式中Q工时定额;T产量定额。同时,个人的班产量定额和单件工时定额有如下关系:八480(分钟)Qb=不1A式中,Qb班产量定额;Ta单件工时定额。十 T 480(分钟)或小。规定一个工人在一个工作班内应完成20件产品(20件/工日),那么该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480/20=24工分/件(一个工分是指一个工人工作一分钟)。假定产量定额提高到30件/工日,则工时定额减少到480/30=16工分/件。其中产量定额提高程度(提高率)为:Rn2XlOO%=50%;2024-1624×100% = 33%;而工时定额降低程度(降低率)为:第二单元劳动定额及其管理制度的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劳动定额的影响因素、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和要求以及各种劳动定额方法的优缺点,掌握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单选与多选分值约为2-3分,专业能力曾出现计算题。第二单元劳动定额及其管理制度的制定【知识要求】一、劳动定额的影响因素(一)与设备、工具有关的因素设备、工具、材料的数量、性质、使用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操作方法和操作时间。(二)与生产情况、生产过程有关的因素加工材料对工时定额的制定也有较大的影响,如加工零件所使用的材料种类、规格、性能、数量等,以及零件本身的种类、数量、名称、规格(形状尺寸)、加工面大小、加工精度等是否一致。生产情况对工时定额制定的影响也很大。生产情况不正常,月初松、月底紧,则可能发生前后不一致的现象.严重地影响工时定额的执行。(三)与操作方法有关的因素必须了解操作规程是否合理,工人是否遵守,与实际操作是否一致,谁做得比较好,有无先进经验可以推广,机动与手动有无交叉的可能,劳动强度怎样,操作是否需要指导等。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后,进一步分析研究,设计合理的操作方法。(四)劳动力的配备与组织有关的因素对于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的配备情况、分工协作情况,应进行了解和分析,以便发现劳动组织上的不足之处,从而寻求原因,采取措施。同时,还必须了解工人等级与工作物等级的配合情况;了解工作物等级的决定是否根据生产条件,是否考虑到工作物的精确性、复杂性与重要性,是否高等级工人做低等级工作,而低等级工人却做高等级工作。还必须了解工人等级的评定情形,了解分工与专职的情况,个别工人的工种、工龄等,以供分析时参考。(五)与工作地有关的因素。1、对工作地的布置应进行分析与了解,以确定生产设备、工具、材料、半成品在工作地上的布置是否合理,工作地面积是否够用,工人的坐凳及工作台高度是否适当等。2、工作地的光线、通信、温度等情况也会影响工作的进行,必须使工作地的环境与劳动条件尽可能地有利于生产。(六)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他有关的影响因素1、要了解本企业的作息换班制度,如一班、二班还是三班,是否轮流日夜班工作,各班上下班的时间、缺勤率及迟到或早退等情况。2、要了解劳动纪律的情况,如是否停工做私事、不遵守劳动纪律的情况及发生原因。3、要了解工资及奖励制度推行的效果,如是否对劳动生产率起到积极用.要不要修改。了解这些之后,才能了解工人的生产隋绪,掌控定额制定工作。4、应了解设备的修理制度,如有无预修制度,修理制度是否合理、应否改进。如果修理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则机器发生大故障时,就得由工人自修,修不好再去请修理工人,这样会浪费许多时间。5、对于车间的平面布置及工作地分布情况要力求合理,如使运输线路缩至最短.以提高工作效率。二、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1、技术依据。它包括生产条件,对工作地的供应服务和组织的状况,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经验和技能等。2、经济依据。它包括劳动者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工作负荷程度、整个生产周期和产品总劳动量等。3、心理生理依据。它包括劳动环境和生产条件对操作者的影响、工作时间的长度和休息时间的比重、劳动分工和协作的状况等。三、制定劳动定额的要求“快”“准”“全”地制定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对劳动定额工作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快”是时间上的要求,“准”是质量上的要求“全”是定额制定范围上的要求,四、定额制定方法的评价为了正确地结合企业生产、技术、组织状况,合理地选择适用的定额制定方法,应当对制定定额的基本方法做出客观的评价。表1-2从14个方面对制定定额的基本方法做了分析比较。五、劳动定额管理制度的制定企业员工在定额工作方面的行动准则和活动规范;劳动定额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时应从企业现实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管理工作的水平出发,不能脱离实际;制定后必须由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对定额管理制度做出适当的补充、修改和完善。但不宜过于频繁,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应当坚持简练、细致、全面的基本原则,对劳动定额的制定、执行、统计分析和修订等各个环节都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技能要求】一、企业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1、经验估工法指由定额员(必要时可以和技术人员、老工人相结合),依照产品图样和工艺技术要求,并考虑生产现场使用的设备、工艺装备、原材料及其他生产条件,根据过去的实践经验对产品劳动消耗量进行估定的一种方法。简便易行,工作量小,能满足定额制定“快”和“全”的要求。容易受估工人员的水平和经验的局限,出现定额偏高、偏低的现象,制定的劳动定额准确性较差,定额水平不易平衡。2、统计分析法指根据过去生产的同类型产品、零件、工序的实耗工时或产量的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经过整理和分析,考虑今后企业的生产、组织、技术条件的变化,制定或修订定额的方法。如何利用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制定和修订劳动定额,将在下文“统计定额的制定”中详细说明。3、类推比较法以现有同类型产品、零件或工序的定额为依据,经过分析比较推算出另一种产品、零件或工序定额的方法。4、技术定额法通过对生产技术条件的分析,在挖掘生产潜力以及操作合理化的基础上,采用分析计算或实地测定来制定定额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先进和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