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建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469383
资源大小:19.9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加快建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实施方案.docx
关于加快建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实施方案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10件为民实事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落实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省级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行动方案等18个为民办实事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结合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2021年在全区选择条件成熟的13个城市街道,通过新建或改扩建的方式,完善功能设施,提升综合养老服务水平,年底前建成13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中心。二、实施原则(一)统筹规划,注重实效。严格按照省上确定的指导性实施细则,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项目建设。通过对现有城市街道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合理利用新建住宅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充分挖掘闲置社会资源、将闲置且具备条件的办公用房和医院等场所整合改造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方式,落实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场所。(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落实各项扶持优惠政策,支持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企业及社会组织,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运营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施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三)以人为本,适老实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设计要充分考虑使用场景,紧扣实际业务需求,按照适老实用的原则,配置相应的功能设备和智慧健康养老软硬件设施。(四)全面推动,分步实施。全区各街道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落实场地,区民政局根据上报的场地情况进行现场考察和综合评估,统筹安排,择优选择。三、实施方式及基本标准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要与后期运营同步规划,充分考虑运营服务需求。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力量利用自有房产或租赁房产建设的,须提供自有房产证明或5年期以上租赁证明,并与民政局、街道签订建设管理运营三方协议,明确合同范围、服务事项、服务承诺、投入资产、合作期限(5年以上)、权利义务、设施运营移交、变更终止、违约责任等。支持具备专业养老服务能力的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等运营管理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确保按期建成并投入运营。同时,对现有虚拟养老院信息系统平台进行升级提档,建设以虚拟养老院为中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骨干、社区养老服务网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年餐厅等)为支撑的区一街道一社区三级智慧健康养老信息平台架构体系。(一)建设标准:全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采用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功能风格,根据各街道实际凸显自身特色。1 ,硬件标准方面:使用面积不低于750平方米,场地相对独立;符合建筑、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等有关行业标准和规定;装修、家具等符合适老化标准,无障碍设施齐全;配备必要的与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相关的设施设备。2 .软件标准方面: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有专业的运管和服务团队,具备为高龄、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服务的能力;有相应的收费机制,实行收费服务与其他服务相结合。(二)功能设置:按照需求导向和补缺原则,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功能设置要符合实际,注重专业化、精细化,要与已建成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相区别,形成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1.提供托养服务(设置全托护理床位),向长期照料老人的家庭提供全托、日托等托养服务,起步阶段,护理型床位设置20张以上,以后可根据需求增加。3 .通过智慧健康养老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家政服务等居家养老线上线下生活服务。4 .与辖区内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医疗资源建立医疗签约服务协议,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能力评估、康复理疗、保健养生、慢病诊疗等服务。5 .具备开展休闲娱乐、歌舞健身、兴趣文娱等特色文化活动基本功能。提供心理健康宣教、精神慰藉、心理咨询、老年陪伴、心理治疗、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街道,因地制宜,加强创新,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四、项目选址及资金安排根据街道申报、区民政局实地察看,2021年拟建设白银路街道、酒泉路街道、广武门街道、铁路西村街道、铁路东村街道、东岗西路街道、火车站街道、团结新村街道、渭源路街道、东岗街道、雁北街道、草场街街道、雁园街道等13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总面积约13000而,根据专业评估公司评估,每年房屋租金约650万元。由区纪委、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相关街道及第三方评估公司组成谈判小组,以谈判确定的金额核拨房租补贴。区财政自2021年起,每年补贴65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省级实施方案中明确每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补助300万元,省、市和区按照5:2:3的比例分担,省级财政每个补助150万元,市级每个配套补助60万元,区级每个配套补助90万元。全区2021年建设13个项目,政府总投资390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1950万元,市级配套780万元,区级配套1170万元。五、完成时限(一)筹划准备、选址规划阶段(4月一5月)。根据建设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靠实工作责任,科学选择项目建设地点,有序组织推进。政府主导,部门齐抓,积极指导推动项目建设规划、消防、建设等前期相关手续办理,确保规划选址符合建设方案要求。(二)组织实施阶段(6月一10月)。加快推进项目开工建设,督促检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适时召开项目推进会,及时研判和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紧盯目标任务、时间节点,确保项目建成。(三)评估验收阶段(11月12月)。按照省政府为民办实事评估验收要求,对照评估验收办法,积极开展自查评估,总结经验,配合做好省级组织的第三方评估验收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达标,经得起验收和检验。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发改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政府投资项目服务中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中心、区城投公司等及各街道为成员的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同时,成立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推进工作组,工作组联络员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同志组成。各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协作,齐抓共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二)明确职责分工区民政局负责项目计划安排、统筹建设、督查协调和指导实施等工作;区发改局负责项目立项和验收工作;区财政局负责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的筹集、拨付工作;区住建局加强对项目建设指导,推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消防手续办理等工作,确保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符合国家和省上的消防安全标准;区政府投资项目服务中心负责项目装修、改造预算控制价的评审工作;区卫健局负责项目建设医养结合服务推进及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制定医养签约服务规范,按照方便就近、互惠互利的原则,安排医疗卫生机构和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签约合作;区市场监管局负责项目改造中加装电梯的审批、验收工作;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协调解决利用盘活闲置设施场地和相关资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中心负责办理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设计、装修、设备采购招标手续;各街道办事处负责配合完成选址、建设及属地化运营监管;与民政局及运营单位签订管理运营三方协议,明确合同范围、服务事项、服务承诺、投入资产、合作期限(5年以上)、权利义务、设施运营移交、变更终止、违约责任等。其他相关单位要对照项目建设内容,依据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三)加强资金监管根据省级资金管理规定,财政、民政部门要自项目建设起将资金的统筹、使用和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公开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省级、市级财政预算安排补助资金下达后,区财政应及时筹措下达区级补助配套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涉及政府采购和购买服务的,按照有关法定程序办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率。严格落实财政预算执行管理要求,开展绩效管理,加快项目执行和资金支出进度,杜绝专项资金滞留,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四)实行目标管理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已纳入省市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项目规划方案的审定,开展项目建设督导,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对工作进展缓慢、落实不力的,督促整改。实施项目建设评估验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过关。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建立动态工作台账、实施清单化推进、台账式管理,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