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蜂王培育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
甘肃省地方标准杂交蜂王培育技术规范修订编制说明甘肃省地方标准杂交蜂王培育技术规范修订版,已经过长时间调查研究和多方征求意见,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修订组向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市(州)县基层畜牧技术推广站、畜牧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蜂业企业、蜂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领域的45家单位发放了征求意见表。截止2023年6月25日,共收到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安徽农业大学蜂业研究所等7家高校、研究所,全省饲养中蜂的天水市畜牧技术推广站、陇南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等8家市州畜牧推广部门及县级畜牧部门、企业、合作社等建议意见共计49条,分布34章条。编制组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逐条研究,采纳意见39条,部分采纳1条,未采纳的意见9条,对未采纳的意见,修订组作出了说明。本文件还在不断完善中,现将修订编制情况说明如下。一、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修订编制杂交蜂王培育技术规范是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甘肃省养蜂研究所自列项目。是为完善原标准,进一步适应我省杂交蜂王培育实际情况的需要和全省蜂业种业的质量提升需要而下达的。1.2 标准修订编制单位标准修订编制单位为甘肃省养蜂研究所,由甘肃省养蜂研究所主持修订。参与起草单位还有礼县畜牧兽医站、两当县畜牧兽医站、西和县畜牧兽医站、徽县畜牧兽医站、平凉市峪崎区畜牧兽医中心、宕昌县畜牧兽医站。甘肃省养蜂研究所是西北五省(区)唯一一家省级养蜂科研推广单位,负责制定全省养蜂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好蜂政管理、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和蜜蜂疾病的防治;负责全省养蜂高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养蜂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开展咨询与服务活动;开展蜜蜂生物学、育种工程、饲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工作。目前承担了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省农业科技重大专项、省科技支撑、省农业科技创新、省农业生物等科研推广项目2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天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全省养蜂条件较好的县区建立试验示范蜂场53个、养蜂观测点60个。1.3 主要修订人本文件主要编制人:张贵谦、师鹏珍、刘占莉、郝海燕、张力、赵遇明、穆昱伯、赵旭、杨宇飞、张骞、杨晓春、王星海。1.4 主要工作过程单位自列项目后,由甘肃省养蜂研究所牵头,相关单位的技术骨干组成标准制修订工作组,研究和制定了标准制修订工作方案。并按照地方标准修订要求开展标准的修订工作。项目准备阶段(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查阅与标准相关的全国最新标准制定情况,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徽县、西和、礼县、两当、平凉、麦积等畜牧兽医部门和部分养蜂合作社,对甘肃省杂交蜂王选育时采用的育王技术措施、育王蜂群组织与管理、育王季节及时间等进行调研,做好资料收集,对拟修订标准进行交流。制定杂交蜂王培育技术规范修订大纲,撰写标准草案初稿。项目申报阶段(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召开标准修订工作研讨会,项目组人员及相关专家对标准进行反复修改论证,向甘肃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交制修订项目建议书、调研分析报告、申报材料简况表、项目汇总建议表和其它资料,进入项目申报阶段。经过甘肃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初选、报批等环节,经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查后确定立项。征求意见阶段(2023年6月-2023年7月)。由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分送项目应用单位和国内科研院所相关专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共向全国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个市县分送征求意见表份,收回意见建议表份。共收到意见建议条,采纳条,不采纳条。标准制修订工作组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和汇总处理,采纳合理的意见,修改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将修改后的征求意见稿再次在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不少于30天。进一步收集意见后形成地方标准送审稿。对不予采纳的意见条进行了说明,并在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理由一栏中给予原因说明。下一步,标准起草单位将地方标准送审稿报甘肃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甘肃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一上报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审查和批准。二、标准编制修订的必要性及意义原DB62/T1279-2005杂交蜂王培育技术规范,由甘肃省农牧厅提出,甘肃省养蜂研究所起草,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2005年4月18日发布,2005年5月1日实施的甘肃省地方标准。截至2023年5月1日,已实施了18年,随着农业部公告(第169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养蜂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1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22年10月30日)、蜜蜂产地检疫规程(甘牧发202316号)的发布实施,原标准中一些条款已不适应现在杂交蜂王培育实际情况的需要。2021年4月2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明确了未来15年我国主要畜禽遗传改良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提出了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支持开展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良种繁育推广工作,推动蜂业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因此,修订杂交蜂王培育技术规范,使之实行的标准与现行法规相一致,以顺应杂交蜂王培育的现实需求,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过去多年中,在甘肃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推动下,养蜂业发展为全省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之一,为了满足甘肃蜜蜂良种的市场需求和蜂业的健康发展,在甘肃各地建立一些蜜蜂良种场,如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中蜂良种繁育基地和陇南市中蜂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还有部分蜂业合作社,不是良种繁育基地却给别的蜂农提供蜂王,这些蜜蜂良种场或蜂业合作社,在为甘肃养蜂产业的发展提供蜜蜂良种的同时,出现了因一些因育种场选址建场不规范或育种操作环节不合规范导致蜂群发展衰退等问题,因此,制定相应标准规范杂交蜂王的培育行为,对保护地方品种种质资源、防止品种退化具有现实意义。在修订原有的优质杂交蜂王培育技术规范时,引用国家发布实施的新的标准和法规,同时,根据实践需要,新标准增加了人工育王的技术,以顺应优质杂交蜂王的培育现实需求。修订原标准的目的是保障杂交蜂王培育的规范性,在杂交蜂王的培育时,有标准可作依据,从而规范蜜蜂育种场环境、育蜂工具、卫生消毒、弓I种、育种技术、人工育王技术、育种材料的鉴定等各环节符合要求,有利于保护地方品种资源,有利于品种资源的选育提高,品种提纯复壮。制定出台我省杂交蜂王培育技术规范,是促进我省蜂业健康发展一项必不可少重要的综合性技术性工作,是提高我省蜂业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的保证,有助于推动我省由蜂业大省向蜂业强省迈进。本文件所属体系属生产技术规范类。在文件起草过程中,征求徽县、西和、礼县、两当、平凉、宕昌畜牧兽医部门和部分养蜂合作社,对于文件修订补充完善,地方上认为非常必要和及时,表示大力支持,希望尽快制定出新的标准,指导我省杂交蜂王的培育工作。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修订原标准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指正,以便高质量完成优质杂交蜂王培育技术规范的修订工作。三、标准编制修订原则3.1 政策性原则。本标准编写过程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3.2 先进性原则。以国内相关文献资料为参考,力求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国内同类标准的编写方法为基础,对本标准进行规范、充实和创新,使之具有先进性。3.3 适用性原则。本标准在借鉴农业行业有关蜜蜂饲养管理规范的基础上,根据甘肃养蜂生产实际,结合长期推广蜂王培育的成功经验进行编写,并经本编制组生产验证,内容全面,技术规范,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3.4 协调统一性原则。本标准参照国内相关标准的编写形式和表达方法,力求与国内相关标准协调统一。本标准通过持续查新,确保内容不与现行有效的相应或相似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矛盾。3.5 规范化原则。主要章节及各章节所规定的主要内容,格式符合GB/T1.1-2020的规定,力求规范化。3. 6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杂交蜂王培育环节的标准化,使该标准更好地满足育种场对杂交蜂王培育的需求,满足生产蜂场对杂交蜂王的需要。加速养蜂业标准化,让更多养蜂者及蜜蜂良种繁育场在培育蜂王时遵守一定的操作规范,提高育种繁育推广工作,助推良种蜂王进入千家万户的蜂场,实现蜂业质量的提升,进而推动蜂业全产业链的提升。四、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及结构4.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优质杂交蜂王培育的育种场环境、育蜂工具、卫生消毒、弓I种、杂交育种技术等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境内的杂交蜂王培育工作。4.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4.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便于理解本标准的内容,共列出人工育王、杂交蜂王、单交、三交、人工授精、母群、父群等15个与优质杂交蜂王培育技术规程相关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4. 4育种场环境给出了育种场环境应满足的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土壤质量、水源、地理位置、同种蜂群布置、厂矿企业、蜜粉源条件等的一些要求。4.5 育王工具蜂箱、隔王板、移虫针、割蜜刀等育王机具材质选择时应满足的要求。4.6 卫生消毒给出育种场环境消毒和育种工具消毒时方法和药物的选择及消毒剂的种类、消毒次数等要求。4.7 引种引种注意事项、遵守的规程等。4.8 杂交育种技术杂交育种群的四季管理、杂交育种。4.9 人工育王技术种用群的选择、育王时间的选择、育王群的选择、交尾群的组织管理。4.10 杂交育种材料的鉴定形态特征的鉴定、生物学特性的鉴定、生产力鉴定、建立育种档案。五、修订的标准和原标准主要差异及理由标准部分采纳DB/T1279-2005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引种方法、推广方法、监督管理等;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5.1修订的主要条款5.Ll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更新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引用为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22-10-30”;“农业农村部蜜蜂产地检疫规程(甘牧发202316号)”;“农业部养蜂管理办法(试行)2011-12-13v;GBT41227-2021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等四项引用文件或规范。增加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修订,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蜜蜂检疫规程(农医发【2010】41号)和2011年蜜蜂检疫规程和养蜂管理办法(试行)这三部文件,是新形势下蜂业发展的权威性法规和指导性文件,完全适应现在杂交蜂王选育的实际情况。“GB/T41227-2021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是国标规范,对杂交育种蜂群四季管理有指导意义。更新了GB15618T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与时俱进,保持修订标准条款与国家法律法规相一致。5.1.2取消“GB16549”引用文件。相应地,7.2条款原“检疫按照GB1651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中的规定执行“,修改为“检疫按照中的规定执行”。修改理由: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已被废止。由“农业农村部蜜蜂产地检疫规程(甘牧发202316号)”进行代替。5.1.3删除了杂交育种技术中杂交育种材料的鉴定和建立育种档案的内容;将育种材料的鉴定单独成条,并把建立育种档案的内容纳入其中。5.L4增加了人工育王技术。增加理由:调研反映,人工育王技术是杂交蜂王培育的一个主要技术环节,新标准应对人工育王技术再做详细说明,所以增加了人工育王种用群选择、育王时间选择、育王群的选择、交尾群的组织管理等4个条款,使标准可操作性更强,标准更加完善。5.2主要反馈意见的处理情况5.2.1“3.1人工育王”的概念。原表达方式为:“在严格选择种群的基础上,利用工蜂房内的早期幼虫或卵,改善其环境和营养条件,让蜜蜂培育出优质的蜂王,以达到增殖蜂群和推广良种的目的”。修改为:“人工育王是人为诱导蜂群培育新蜂王的技术,用以增殖蜂群和推广良种的目的:修改理由为:表述更加简洁明了,取掉具体的育王方法描述,具体育王方法在杂交育种技术章节再做介绍。5.2.2“3.2杂交蜂王”的概念。原表达方式为:“指应用杂交育成的蜂王。按其育种素材(亲本)的多少而分为单交、双交、三交、回交二修改为“指应用杂交技术育成的蜂王。按其育种素材(亲本)的组配方式不同而分为单交、双交、三交、回交”。修改理由为:育种素材(亲本)的多少并不能准确描述单交、双交、三交、回交有情景,而用组配方式不同更为准确。5.2.3"3.3单交”的概念。原表述为:“两个不同品种(品系)之间的杂交叫单交。其子代叫单交种或简单杂种,含有两个亲本的血缘二修改为“两个不同品种(品系)之间的杂交叫单交。其子代叫单交种,含有两个亲本的血缘二删除“或简单杂种”。修改后表述更加简洁,符合习惯表述。5.2.4“3.3-3.6”的概念表述中,删除“叫单交”、“叫做三交”、“叫双交”、“叫做回交”等字眼,避免术语名称重复。5.2.5“3.6回交”概念中。原表述为“只开始用一次的叫非轮回亲本二修改为“只用一次的叫非轮回亲本”。修改后表述更为准确,“开始”二字多余。5.2.6"3.7隔离区”概念中。原表述为“指按育种需要而建立的控制处女王交尾的蜜蜂交配区,半径山区IOkm-15km,平原220ki修改为“指根据育种需要而建立的控制处女王交尾的交配区,其隔离半径:山区12千米以上,平原区16千米以上。”修改理由为:隔离半径符合蜜蜂品种审定要求。5.2.7“3.8人工授精”概念中。原表述为“记录每一个种群及其控制蜜蜂交配的可靠方法”修改为“人工采集雄蜂精液,注入性成熟蜂王生殖道的方法,可以实现人工控制遗传物质的组合”,修改理由为:概念更规范和准确。“是利用显微技术,人工控制蜂王交尾的方法”。修改为“是利用显微技术或人工控制蜂王交尾的方法修改理由为:两种技术都可以选择。5.2.8“3.9种群档案”改为“蜂群档案”,理由是种群是指具有共同基因库的同种个体,此处用蜂群更为合适基础材料”改为“基础数据”,更符合实际。5.2.9“3.10交尾群”概念。原表述为:“供处女王交尾使用的小群”,修改为“为了处女王成功交尾,提供新蜂王生活而组成的蜂群,一般群势较小:修改理由为:概念更加规范和准确。5.2.10“3.12父群”概念。原表述为:“供给种用雄蜂的蜂群工建议补充或明确一下蜜蜂交配区供给种用雄蜂的蜂群最少数量(群数或雄蜂个数)。修改为:“供给种用雄蜂的蜂群。父群数量占总蜂群数量的10%以上”。5.2.11“3.14辅助蜜粉源植物”概念。原表述为:“能分泌花蜜、产生花粉,对维持蜜蜂生活和繁殖起作用的植物”修改为“无采收蜂蜜价值但对维持蜜蜂生活和发展起作用的蜜粉源植物”。修改后概念更为规范和准确。5.2.12“4.1-4.4”中“育种场周围(环境)”建议取掉。同意取掉,因为取掉后不影响表达意思,更为简洁。5.2.13"4.8密粉源植物”应为“蜜粉源植物”,属错别字修改。5.2.14“5育蜂机具”改为“育王工具,概念表述更加准确。5.2.15“5.1去掉雄蜂杀器、蜂王幽寄器、割蜜刀、起刮刀等机具二不采纳,这些蜂机具在实践中还是能用到的。5.2.16"5.1蜂箱、隔王板、饲喂器、王台条、移虫针、蜂刷、镶子、授精仪、育王框、雄蜂杀器、蜂王邮寄器等选用无毒、无味材料制成”,建议主要写育种工具、普通工具引用有关标准。没有采纳,因为育王工具相对较少,全部列出也合乎题意。5.2.17“5.3隔王板为竹质或塑料材料制成修改为“隔王板为竹质或无毒塑料材料制成“。修改后表达更全面。5.2.18“6.3育种机具的卫生消毒”修改为“育王工具的卫生消毒二修改后,概念表述准确。5.2.19“6.3.1蜂箱、隔王板、饲喂器、王台条、蜂王邮寄器”。修改为“蜂箱、隔王板、饲喂器、王台条、王笼二因为“王笼”概念外延比较大,包含了蜂王邮寄器等。此处适合使用外延比较大的。5.2.20“6.31可用0.2%过氧化酸”修改为“可用0.2%过氧化氢”,修改后表述正确。5.2.21“8.2.4采用移虫育王或移卵育王”修改为“采用移虫或移卵方法人工培育蜂王”。修改后概念表述更准确。5.2.22“8.2.7控制交配,采用隔离蜂群或人工授精”修改为“控制交配,采用隔离蜂群或人工授精方式控制交配修改后概念表述更准确。5.2.23中,增加了种用群的数量要求,原表述为“种用群不能太少,保持蜂群的遗传多样性”。修改为“种用群不能太少,蜂群数量在50群以上,保障蜂群的遗传多样性二5.2.24“9.2育王时间应选择在分蜂热发生季节的初期”。修改意见为“选择气候适宜、蜜粉源植物丰富、蜂群群势强时期培育蜂王”。同意修改,修改为“选择气候适宜、蜜粉源植物丰富、蜂群群势强时期培育蜂王,实践中一般选择在分蜂热发生季节的初期”。采纳理由是修改后准确表述了育王时间选择上的基本要求。5.2.25“9.3育王群的选择”中,“每个哺育群一次育王不超过20个王台改成“每个哺育群一次育王以不超过20个王台为宜”。修改后表达更为准确。5.2.26在“人工育王技术”中,增加了“9.4交尾群的组织管理”。增加理由是:交尾群的组织与管理是人工育王的重要环节,增加是非常必要的。5.2.27在“10.1形态特征鉴定”中,“翅长和宽”改成:“翅长和翅宽”,修改后表述更为准确。5.2.28“全文”中,“认为标题字体级别有点混乱,建议统一。比如二级标题统一用黑体,三级用宋体二采纳。因为按照规定要求统一标题字体级别是行文的基本要求。六、与有关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编制的条款没有与现行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任何条款相矛盾。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参考国内蜂业同类标准,对本标准进行规范、充实和创新,使之具有先进性。八、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建议本标准为推荐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标准实施后,原标准自动废除。十、实施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加大对本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力度,在全省推广应用。十一、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甘肃省地方标准杂交蜂王培育技术规范标准修订组202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