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docx
研究报告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黑龙江大学科协2019年1月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研究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嬴耦络膻业的顶层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善雕箭喷业发展空间广阔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以高端诞业为引领的装S造业转眄阙镑我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邺M腕瞅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国内研祠蛾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破谜评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本课题研究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破讷容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技术路线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高端装备制造业界定及相关理论综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界定与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国民经济产业分类划½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装备膻业的界定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曲耀备腌业的界定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每耀备B业的基本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相关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全要素生产率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二、DEAfalmqUiSt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库兹涅兹产业结构论与熊彼特&第湮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分产业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卫星及应用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轨道交通装备和汽辑B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智育深幅备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规模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绝对规模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相对规模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比较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比校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景勿向因素的规范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影响因素的全产业实证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TFP增长率结果的规范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分产业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聚集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造业分布烧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通用设备ht业分布状S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电气机械及器楙三业分布t膝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专用设箭B业分布蟋错误!未定义书签。五、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B业分布蟋错误!未定义书签。六、金属制就畸业分布t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分产业技术效率实证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分产业技术进步实证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修正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分产业TFP增长率结果的规范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总结性评论错误!未定义书签。一、TFP增长率测W结果总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黑龙江省嬴娥备造Ik面I缶域缄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高耀备ht业发展的约束性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培育竞争环境,重构产业集群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优化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市场效率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建设三务体系,提高务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项目组人员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6个方面要求:一是要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三是要协调发展新格局;四是要巩固和提升绿色发展优势;五是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六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总书记的讲话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指出了一条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目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变大,要实现黑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生产要素投入无法持续扩张的情况,仅仅依靠资本和劳动力投入驱动经济增长已经难以为继。制造业是重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的驱动器,而高端装备制造业就是其中的发动机。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科技水平高、关联性强特征,目前正沿着智能化、高端化、数字化、集群化、全球化等角度高速发展。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创新发展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通过自主创新,腾笼换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才能够实现黑龙江省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本研究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根据2007-2016年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面板数据,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在时间和产业上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新发展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产业集群,优化制度环境,提高市场效率,创新发展技术效率;其次把推进高端装备国产化作为提升高端制造业的战略重点,加强技术创新与转化,不断创立和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劳动力素质,完善金融系统,推进技术进步。第一章绪论近期,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制约中国对外投资,对中国逐渐兴起的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出口限制,希望抑制中国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美国的这些举措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核心装备、关键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有通过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加速进口替代,实现自力更生,才能更好地迎接新经济的黄金时代。第一节研究背景高端装备制造业也被称为先进制造业,是指生产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的产业,是以现代高新技术研发为基础,处于产业链条的顶端,是产业链条发展核心环节,是决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世界各国都把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核心和主导产业,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持。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产品性能、产品质量,能够降低产业资源消耗、提高国民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黑龙江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升级改造,实现经济发展现代化。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顶层设计为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振兴,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2011年“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列入“十二五”规划。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指出“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从以上一系列政策中可以看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产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方向和任务。二、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空间广阔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向“制造业回归”和“再工业化”方向转变。2011年6月美国提出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这给中国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建国以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逐步起步和成长起来,现已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据统计,我国机器人每万人拥有27台,低于世界平均55台水平,与日本和韩国人均300台相比更是相差巨大,这表明未来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2017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达到10万亿元,预计到2022年,可以达到23万亿元。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企业用工成本的不断上升,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不断加强,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智能装备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给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中国动车出口到全球,表明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走出国门,这表明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拥有较大的国际市场空间。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新的生产方式、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形态,把创新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强化企业扶植力度,加大研发投入,这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三、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引领的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任务紧迫建国以后,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和投入,建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发展出现了增速的缓滞,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产业衰退,这被称为“东北现象”。2003年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原有的优势工业升级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长期以来,黑龙江省以重化工业发展为主,高耗能、低附加值产业比重大,导致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且国有经济比重大,体制改革任务重,历史陈旧包袱多,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相对于全国的滞后状态。2012年黑龙江省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仍占到了全国的8.63%;2013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超过全国装备制造业平均增长幅度4个百分点。但是,从产业规模实力、运营效率、市场开拓能力、获利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角度,黑龙江装备制造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制造模式,耗能大,资源利用效率低。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趋于严格的政府环境管理制度,给黑龙江省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过去占有主导优势的防爆电机厂、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等,由于长期延续传统的制造工艺,加上自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导致这些传统制造业逐渐远离了当前市场需求,失去了过去的竞争优势,甚至部分企业出现了规模萎缩,业绩不断下滑的现象。进入新时代,人们将东北地区的发展困境称为“新东北现象各种学术观点和治理方案也众说纷纭,如“秉持比较优势,发展传统重工业优势兼顾现代产业集群”、“东北的地方政府要缩回'有形的手'、国有企业需要重温'承包制'改革"、"限于东北性格与文化'的特殊性,推动制度变革,塑造开放、包容、富有进取精神和开创精神的社会氛围”等。无论是从比较优势理论的产业发展定位分析,市场化、工业化、民主化与法治化进程的发展经济学视角分析,还是资源禀赋与国家定位相结合的区域经济学视角分析,东北地区的发展一定离不开东北自身的振兴,“内生”是“外援”的基础,“造血”功能尤为重要,这已是共识。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方面可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实施创新驱动,改变传统的制造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程度相比较于国内领先地区的水平仍然较低,近年来多数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甚至出现集聚程度下降态势。在国家着力推进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应通过设置合理的产业布局,改变过去的产业发展长期以依靠资源为基础的低端产业与资源保障间的日益突出矛盾,使其不断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因此,如何加快提高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以进一步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破解高度装备制造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自从20世纪70年代的工业化革命以来,ARObinSOn(1971)建立的增长原因模型阐释了制造业部门的活动产生垂直和水平联系以及对服务业的正凝聚效应,认为制造业的发展是产业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KAbernathy和BClark(1989)以美国为例的研究结论是:制造业的竞争力因其技术生命周期的饱和会发展和消亡。FMalerba和L0rsenigo(1999)对欧洲6个发达国家21年的熊彼特定义下的“创新”活动的实证研究发现,机械产业创新以创造性破坏为主,电子和化学产业以创造性积累为主,这是由创新活动的集中程度、创新行为的不对称性和创新者地位的稳定性所决定的。OkabeOIisa(2003)以日本制造业三十年数据为基础来研究研发活动与技术引进之间的关系,发现“国内的研发活动、技术引进与研发密集型产业存在必然相关性,并且受产业特征的影响;另外,国内研发活动往往与资本节约相关,而技术引进往往与资本形成、就业相关"。YanIinSU(2015)采用投入-产出计量模型来衡量装备制造企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发现装备制造企业对经济增长及其产业链中其他企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与市场机制在适应国际利益环境变化下,实现良性互动与相互共融。关于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优劣比较与讨论,源自于20世纪20至30年代计划与市场机制偏好的大争论(Lange,1938;Lerner,1937.1944;VonMises,1920、1935;Hayek,1935、1945)o时至今日,这种讨论已超越了经济研究范畴。关于市场机制的研究,实际上是对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产业分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制度创新理论、成长机制设计与路径选择理论,这些成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市场机制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是由Tinbergen提出的,主要衡量的是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影响,后来索洛在技术进步与总生产函数中提出了余值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定量分析。在全要素理论分析中,Banerjee和MOIl(2010)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资源配置扭曲:一种是“内涵型扭曲”,即生产要素之间没有按照“等边际法则”实现配置,认为如果企业边际产出不相等,那么通过企业间的资源重新配置可以提高总产出,这意味着此时存在狭义资源配置不当(intensivemisallocation);另一种是“外延型扭曲”,若可以通过将企业的资本重新配置给其他潜在的生产者来提高经济的总产出,那么此时存在广义的资源配置不当(extensivemisallocation)0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可能出现“外延型扭曲”,第一是有些企业的生产技术是非凸的,第二是具有更高生产率的企业因各种壁垒没能进入。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原创性理论比较少,大多是基于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性、拓展性的探索,也有部分国内学者基于国内实际情况对已有的理论进行修正,还有一些学者基于实证视角下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进行研究。崔丹、杨晓猛(2009)针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在资源、人才以及管理体制上的不足,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提出了的整合产业资源、构建科技创新基础以及建立政府工作的建议。许秀珍(2009)依据哈电集团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创立了三维模型,然后得到了哈电集团应选择引进技术创新路径为主的技术创新路径结论。韩凤晶,石春生(2009)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构成因素运用聚类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在知识利用能力、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和知识转型能力应有所侧重。张约翰,张平宇(2010)利用偏离份额和竞争力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东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市场条件,区位以及政策环境,为发展东北的装备制造业提供理论鉴定。王越、费艳颖、刘琳琳(2011)研究了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契约型和实体型这两种技术创新联盟组织模式,而我国大多数创新联盟组织属于契约型模式,进而针对这些模式的特点为完善契约型模式提出对策建议。蒋永宏、周聪(2012)指出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得出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具有高关联度的结论。李晶、井崇任(2013)研究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财政税收政策,通过对国内外的税收优惠,税收补贴,出口退税等税收政策进行分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完善财政政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五个领域的发展。刘微微,孙茹(2014)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测评要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二者耦合度测度模型,最后通过算例研究从实证角度证明了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耦合度测度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李俊晶(2014)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点以及发展特征还有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出拓宽产业链,加强技术创新以及财政支持等发展对策。刘龙(2014)对国内外主要国家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制约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制约因素,辅以大连瓦轴产业集群模式的案例进行研究,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吴雷(2015)通过运用SFA选取的28个省市中,发现黑龙江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绩效较低,因此,对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黑龙江省创新绩效发展的建议。李淑娟(2015)基于人力资本开发角度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知识管理维度进行研究,表明为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本开发可以通过沟通导向的文化、解决问题的路径、鼓励创新的文化以及隐性知识管理过程这些知识管理维度。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通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也是衡量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技术进步、管理效率水平的重要标志(刘建国等,2011)o我国学者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应用、补充和完善。张军利用索罗余值法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李静等采用修正索罗余值法、王兵等采用包络分析方法、王志刚等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我国地区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有学者将环境、能源等因素重点引入理论模型,考察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刘华军采用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郑丽琳采用全局指数法将能源因素纳入到投入指标当中测算全要素生产率。除了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因素外,外在环境对企业生产率也会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制度因素、金融因素、FDI因素、国际贸易因素、R&D因素、人口因素等。杨汝岱(2015)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速存在较大波动,制造业效率多来源于企业的成长。程凤然(2016)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考虑对高科技装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影响的因素,形成了“科研创新投入指标、科技人力资本指标、科技财力资本指标、组织协调整合能力指标、企业影响应变能力指标”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三、研究述评纵观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具有以下二个特点:第一,高端装备制造业结构变动、组织模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重点;第二,现有的研究成果更多地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系统化的实证研究较少。第三,国内外学者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空间格局现状、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但对于时空演变和格局动态变化的研究较少。第三节本课题研究内容一、研究内容顺应新一轮东北振兴和中国制造2025等重要机遇,按照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部署,以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采用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分析框架,将产业结构、市场效率、制度环境纳入技术效率指标体系,将技术创新和转化、技术引进、劳动力素质、金融系统纳入到技术进步指标体系,运用DEA-MahnqUiSt指数法,根据2007-2016年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面板数据,测算时间和产业上的变化特点。二、技术路线图1-1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研究技术路线图第二章高端装备制造业界定及相关理论综述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提出的概念,在我国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中并没有明确的产业划分。本章通过界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概念与范畴,深入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和特征,总结与概括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相关理论,为进一步发展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打好理论基础。第一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界定与特征一、国民经济产业分类划定我国国民经济产业分类是依据ISIC基本原则建立的国家统计分类标准,于1984年首次发布,分别于1994年和2002年进行修订,2011年第三次修订,2017年第四次修改。修订后的国民经济产业分类(GB/T4754-2017)仍保持20个;产业大类由96个增加至97个,增加了“土地管理业”;行类中类由432个增加至473个(增加了41个),调整新增41个;行类小类由1094个增加至1380个,调整新增286个。二、装备制造业的界定当前,世界各国包括国际组织并没有给“装备制造业”提出一个明确的概念。装备制造业一词,由中国在1998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工2017年的国民经济产业分类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并发布实施了(GB/T4754-2017)新标准,新标准主要依据我国近年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对门类及大中小类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和修改。新标准对原装备制造业的分类做了较大变动,由原来的7个大类拆分为9个大类,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与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与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可以看出,新标准中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变化有两个部分,一是将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拆分为:(1)汽车制造业,(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两个大类;二是将原标准中除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之外的其他6个大类中的部分内容调出组成一个新的大类,即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界定装备制造业中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与低端装备制造业相对应的说法,是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迄今为止,学术上尚未对高端制造业的概念进行统一界定。从产业的角度讲,高端装备制造业包含了制造业中的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产业;从产业链的角度上讲,其处于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水平能够对产业链整体水平造成决定性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在我国国务院2010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被列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下包含有五大板块: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表2-1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分类大类中美1.航空装备大型客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航空发动机、航空设备2.卫星及应用航天运输系统、应用卫星系统、卫星地面系统、卫星应用系统3.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动车组及客运列车、重载及快捷货运列车、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信号及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关键核心零部件4.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和化学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5.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业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集成装备、重点应用示范推广领域表2-2高端装备制造业典型企业大类企业1.航空装备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业哈尔滨飞机集团有限贲任公司中航航空也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卫星及应用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国腾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晋西车轴股份有限公司包头北方创业股份有限公司4.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业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本特征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关联度高与扩散性强、兼具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资产专用性强、对国家政策具有高度敏感性等特征,在国民经济产业序列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关联度高与扩散性强高端装备制造业同时具有横向关联性和纵向关联性。高端装备制造业本身就涵盖了农业机械、建筑机械、电子、通信、汽车、仪器仪表等多种产业,这些产业间具有较强的横向关联性,不同的装备产业和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渗透和技术推广来相互拉动增长。同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纵向关联性也很强,直接为其他产业提供技术装备,其中很多产业的零部件具有专用性,装备制造业的增长不仅可以极大地拉动上游产业的增长,更可以快速带动下游产业的发展,同时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影响也会快速扩散至下游产业,直接提高下游产业的竞争力并推动其产业升级。2、兼具资本与技术密集型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它是生产生产工具的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所需要的设备一般都是技术密集型机械,这就决定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品的研发周期较长,生产过程中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较大,资本增值的过程较长。从世界范畴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高端装备制造业在不断地发展,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生存发展,就必然会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使得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增加。此外,高端装备制造业还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它作为制造业的“母机”,既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提供一般性设备,也生产核心类成套类设备。不论是简单的加工还是复杂的制造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这就赋予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技术承载体的重要特征。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装备制造业也在不断地吸纳高新技术,随着技术装备日趋信息化、软件化与技术化,也将会有更多的装备制造产业跨入到高技术含量的行列。3、资产专用性很强由于产品的专用性和特殊性,要求企业在生产设备、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本等方面必须进行专用性投资,因此高端装备制造业绝大多数产业的资产专用性都很强,如航空专用设备制造业、轨道交通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等。如果考虑到其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就意味着这些产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都很高。4、对国家政策非常敏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品无论体积、重量或是耗材、耗资都十分巨大,库存难度大,积压风险高。一些关键设备的制造需要有关部门的参与和支持,所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生产与国家经济发展布局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倾向。第二节相关理论一、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我国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转换动力的关键期,仅仅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的经济驱动,已不能满足和适应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发展,相比之下,资源合理配置、技术进步、体制机制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发挥着越加重要的作用,经济学中将这些影响因素定义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源泉一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以下简称TFP)。经济增长的原动力逐步由要素投入型向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提升型的方向发展,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重要体现,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要素生产率(TFP)可用于分析,扣除诸如资本、劳动等要素后,其他各种因素如技术进步、制度环境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识别一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以此确保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一般地,TFP的推导使用的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常定义生产函数为(1)式:Y=AF(N,K)其中Y代表产出,N代表劳动投入,K代表资本投入量,A代表经济中技术进步的状况,也通常称为全要素生产率,对上述生产函数取全微分变为(2)式:y=MPZX&Z+MPKX4K+FQZ、AT)XAA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Y=AF(N,K),进一步整理变形为(3)式:K,MPn×NMP×KKa一=(-)+(-)+YYNYKA式中(MPN*N)/Y代表劳动收益在产生中的份额,令其等于a;(MPK*K)/Y为资本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令其等于,则(3)式变为(4)式:Y7Vz3CA-a+YNKA即:产出增长二劳动份额X劳动增长+资本份额X资本增长+技术进步这就是增长核算方程的核心公式,由经济学家索洛最先提出,它不但解释了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生产要素的增长(N,K)和技术进步(TFP),还能通过增长核算方程倒推出技术进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索洛余值”也即全要素生产率(TFP):TFP二以竺Y丝一咨AYNK经济中TFP的进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效率状况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改善指的是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将更多的生产要素在效率更高的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进行配置,从而让既定技术水平和投入下的产出得到提升;技术进步指的是通过引进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让既定要素投入下的可能产出获得提升。图2-2技术进步对TFP的影响图2-1技术效率对TFP的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和技术进步对TFP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经济中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影响TFP的进步的原理是不同的,如果用图中曲线表示效率最优的前沿面,那么技术效率的提高,表现为图2T中从无效点A向有效点B的移动;而技术进步则表现为从效率前沿面图2-2(生产可能性边界)二、DEA-Malmquist理论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是1978年由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第一个设计的模型被命名为CCR模型,可以测定规模报酬和技术效率。第二个设计的模型被称为BCC的模型。DEA方法是纯技术性的,与价格无关,只需要区分投入与产出,不需要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可以直接进行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分析,不需要定义一个特殊的函数形式,而且对样本数量的要求不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1953年,瑞典统计学家满奎斯特设计出了DEA-Malmquist指数,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效率的测算。该方法可以进行跨时期的产出向量和投入向量的径向距离构建,将TFP指数的变动具体分解为技术效率(TE)和技术进步(TP)的指数变动,其中技术效率进一步分为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TFRQ闻,%x)=TFP;a,x,XjXTFEa,q,xcN'=(1)其中,TFt为全要素生产率,%必分别表示S和t时期的产出,B分别表示S和t时期的投入,4,d;分别表示S和t时期投入导向的距离函数。整理1式,可以得到:r-103TFRQm,*%)=第吟X皑RX皑*(2)4(q*,.)|_4(0M)4(4,z)其中,Wl表示S到t时期技术效率的变化(TEe),在规模可,XS)变的前提下,TEC又可以分解为规模效率变化(SEC)和纯技术效率变化(PTEC)O小分X)XeqE)表示S到t时期技术进步的变化(TPC),反(0»,)<,5)映的是前沿面在不同时点的变化。即:TFP=TECXTPC=PTEC×SEC×TPC(3)当TFP>1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生产条件改善,TFP<1时则相反。当TPOl时,表明技术进步,反之退步。TEOl时,表明技术效率提高,TECG时则相反。总之,全要素生产率由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所决定。三、库兹涅兹产业结构论与熊彼特创新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兹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进行了分析,一方面考虑不同产业对劳动力吸收的情况,同时,解释了产业结构演变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他出版的图书各国的经济增长中,分析了劳动力和国民收入间的演变规律,并得出以下结论: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农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和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变化,都处于不断下降之中。二、工业化阶段,工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比重逐渐上升,同时,劳动力占比也逐渐上升,但前者的增长速度快于后者。第三,服务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上升速度快于所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因此,工业化阶段,由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第二产业称为国民收入的主要创造者,第三产业成为主要的劳动力吸收场所。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成为财富创造和劳动力吸收的主要场所。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旧元素的新组合观点,他认为企业家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由于创新导致“创造性毁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转变。新熊彼特理论在这一基础上,强调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强调动态的非均衡的产业演变过程。价格机制的调节基础是有限的资源,创新则要克服原有的资源限制,建立一组新的条件,才能够促进发展,能够带来经济系统的优化与改变。与创新相关的是现实的不确定性,关注创新和不确定性是新熊彼特理论最为突出的标志。经济系统的未来发展动力来源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社会创新,因此,经济发展应该更加关注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全方位开放和不确定性发展。第三章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黑龙江省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其装备制造业是在建国初期“南厂北迁”的一些企业和“一五”、“二五”时期的部分重点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基础良好、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成为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从轻重工业分类的角度,工业发展的中后期会进入重化工业阶段。2016年黑龙江省的霍夫曼系数为0.4,显示黑龙江省早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从产品加工深度的角度看,一般工业发展的趋势是从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向加工组装工业发展,即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这意味着工业增长到一定程度对能源与矿产资源等原材料的依赖程度会出现相对下降趋势,从而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目前黑龙江省依赖矿产、石油等原材料资源的能源工业依然占工业经济总量的比例很高,而高端装备制造业属于加工组装工业,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正符合工业经济向“高加工度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第一节分产业发展现状目前,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发电设备、燃气轮机、重型数控机床、汽车制造等领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机器人、航空航天、舰船动力、海工配套装备等领域也拥有一定的实力。通过信息技术、科技革新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依靠创新把黑龙江省做实、做强、做优,带动龙江制造实现跨越式发展。一、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黑龙江省航空航天装备产业主要是以飞机发动机、先进直升机、通用飞机等系列产品为重点,打造国内直升机、轻型多用途飞机、支线飞机生产基地。在国家空管领域改革和低空空域开放形成的市场机遇背景下,积极争取国家“两机”重大专项支持,着力构建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航空材料、通用航空服务及相关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加快中小型航空发动机、航空辅助动力装置、航空机械传动系统、直升机传动系统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