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两个重要批示精神循迹溯源现场学习会上的发言范文(精选10篇).docx
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两个重要批示精神循迹溯源现场学习会上的发言我叫X,2019年起我在X县矛调中心做专职调解员,和人民调解打了33年的交道,时间长了,自然就喜欢上了这项工作,感觉这就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正因为长期从事这项工作,才有幸两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是在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X县递铺镇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心调研,强调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积极探索人民调解新路子,从那时开始我下定决心创建品牌调解工作室。第二次是在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XXX视察,走进X县矛调中心正平工作室,与我亲切交谈。时隔15年再见习近平总书记,当面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习近平总书记平易近人,讲话始终围绕如何真心实意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充分彰显了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使我深受鼓舞、永生难忘。今年以来,县委多次部署深化、贯彻落实“浦江经验:我们矛调中心、正平工作室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结合县委统一部署,以“进一步加强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和方向,深化“枫桥经验”、践行“浦江经验”,创新基层治理。截至今年5月,正平工作室共收案1685件,调处成功1682件,调处成功率达99.82%,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不断深化和落实“浦江经验”,我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一是践行“四心”工作法,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并带头下去接访群众形成的好做法,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从人民调解来说,今年我们建立了县巡回调解工作组,每周下沉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对调解工作进行指导帮助,发现纠纷及时调处。在工作中充分运用“四心”工作法,即秉承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耐心”听取当事人的叙述,“热心”分析矛盾的成因,“真心”为当事人出谋划策,把老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去做,拉近与来访人的距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达到“事心双解”,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源头。二是用足调处武备库,不断改善工作方法。针对疑难复杂的纠纷,我们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进乡村、进家门、进现场深入群众,找到协调纠纷的切入点、问题的症结所在,运用法律法规,借助语言及其他各类方法技巧,通过现场调解、背靠背调解、面对面调解、简易程序调解、庭审式调解、线下调解与线上调解、组团式调解、联调式调解等多种方式化解矛盾。遇到疑难复杂的纠纷和不易调解的当事人,只有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毅力耐心调处,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用诚心换取当事人的真心,这样才能使矛盾化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推动师徒传帮带,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调解员和老中医一样,需要一定的调解工作经验和实践经历。我们充分发挥各乡镇、街道的调解专家、部门专家、退休老法官、律师及法律工作者的作用,深化人民调解队伍的“导师帮带制”,提升基层年轻干部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能力。就我个人而言,我就想着自己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又有丰富的调解经验,用自己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和调解经验继续为社会和谐提供绵薄之力,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方法传授给年轻新人,这样让我感到自己的老年生活蛮充实的。30年工作经历告诉我:人民调解工作就是一项为人民群众排隐患、解忧难、化干戈、息诉讼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希望为人民的平安、社会的和谐做一些应该做的善事,这就是我一位老调解员的真实心愿。今后我一定还会继续努力,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咐,继续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努力做到让百姓事“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在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两个重要批示精神循迹溯源现场学习会上的发言四我是X县X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X,非常荣幸能作为基层亲历者代表参加今天的会议,这是对我和我们X极大的鼓舞、鞭策和激励。20年来,X上下在深入推进“千万工程”过程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重新制定了发展规划,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画好“山水画”,念好“山字经”,写好“田园诗”,吃好“旅游饭”,呈现出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美丽画卷。现在的X,依托实施“千万工程”,环境美起来、家家是看点、处处是景观,村民们腰包鼓起来,脸上笑开怀。借今天的机会,我主要谈三点想法:一、倍怀感恩,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拳拳为民之心。“千万工程”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为民情怀,在实施过程中始终从百姓需求和切身利益出发。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调研X,最先挂念就是乡亲们,最先关注的是大家的生活有没有变得更好。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再次考察X,我有幸全程接待,面对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X十多年来发展情况。在与农户、青创客亲切交流时,总书记动情地说:“当年,我在浙江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现在变成美丽乡村建设,在这里已经是一个现实,我也很高兴J虽然已经时隔3年,但每次回想起来总书记在X视察时的一步一履、一情一景、一言一语,都让我深刻体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多年来,我们X一直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建成15分钟公共服务圈、健康生活圈,加强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构建“老幼同乐”新链圈,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办理150多个民生事项。乡亲们都说:“现在吃着甘蔗上高楼-一节节甜、步步高!”二、倍受振奋,践行“千万工程”护美“绿水青山”。20年来,全省上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引领,X也完成了从环境整治到美丽乡村再到未来乡村的三次迭代。2003年为了贯彻落实“千万工程”,X率先对赵家堂自然村进行环境整治提升;2005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X重新编制了发展规划,把村庄划分成田园观光区、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和精品外环线;2008年,X在全县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并于当年被评为首批精品村;2012年X大力开展以“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环境综合整治;2018年成功创建4A级景区;2020年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1年获评全省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省级试点;2022年获评全省首批未来乡村。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践行“千万工程”的20年间,X从炸山开矿让“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二到现在的“人在X走,就是画中游。更是开拓了以“云上创业、数字赋能、技术加持、美丽加分”为主要特色的乡村新经济,探索出“守绿换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等一批转化模式,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6.4万元。三、倍感责任,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路径先行示范。如今的X,正按照市委“X是全国的X、世界的X”的总体要求,坚持谋出大手笔、干出大热潮、加速大蝶变,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中震续“千万工程”经验,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路径先行示范。一是坚决以绝对的忠诚守护好绿水青山。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我们将坚决守好红色根脉,匠心绘就美丽山水,努力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上树标杆,在绿色发展上作示范,打造“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美丽形象。二是坚决以一流的工作标准建好大X。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打造“高能级、现代化、国际范”大X被列为X县“在XX看见美丽中国”“四季看变化”标志性点位。我们将以X大景区、青年大社区两大载体赋能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产业更振兴、发展更绿色、乡村更人文、创新更鲜活、窗口更国际,重塑乡村引才聚才留才新优势,全方位呈现X季季蝶变、美美与共的幸福图景。三是坚决以生态赋能的理念推动强村富民。我们将走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全面推动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国企建设投入、村级资源入股、市场专业运营的乡村共建多元机制,全面深化“两入股三收益”利益联结机制,力争今年X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00万元,村民人均分红2500元以上。全面学习2023年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重要批示精神,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常学常新、常悟常进的过程。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坚持深学细悟,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理论精髓、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好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会“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精神实质。要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不断地学习消化、思考领悟,将“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好经验灵活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既跳出来“谋大势”,又钻进去“谋要事”,学会在多目标平衡中找到“最优解”,不断增强抓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长效性。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新发展理念,“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观念一变天地宽,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发展才能理清思路、把握方向、找准着力点。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大抓基层导向,常态化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持续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带头作用,不断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入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中蕴含的务实作风,聚焦市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坚持“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坚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跑马拉松的心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把见成效作为抓落实的检验,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循迹溯源“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为民情怀。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历久弥新,我们要从中深刻感悟人民领袖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足迹,切身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擘画的印记和牵挂的心迹,加大研究、阐释、提炼力度,把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出来,好的成果展示出来,为全国全省提供更多方案案例。我们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多去基层一线、矛盾集中的地方倾听声音,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拿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真正把为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深入践行“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实践要求。要谋深谋细,全面对标落实,树牢“全市一盘棋”理念,在现代化实践中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的所蕴含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为民情怀、问题导向和务实作风,加快完善统筹协调、督查考核、闭环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更实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学习实践好“千万工程”经验方面,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的工作经验,强化系统观念,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要深入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乡村产业兴旺、基础配套提标改造、强村富民集成改革、乡村治理提能增效“五大行动”,加快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学习好实践好“浦江经验”方面,要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等工作制度机制,深化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强化信访源头治理,扎扎实实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2023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杰问题的深刻关切、对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三农”工作的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人民领袖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作为伟大改革家的巨大勇气和严实作风。通过学习感悟真理伟力,推动学思践悟更进一步,立足本职工作,就如何把案例蕴含的理念方法和经验启示转化为自身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XX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行动谈以下三点认识:一、强化学习教育,为建设科学发展新XX提供精神力量一是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修养,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不断在理论、制度、科技等方面进行创新。我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按照“学理论,转观念,出思路,干实事”的思路,认真组织学习上级重要会议精神,同时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及时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理论学习与贯彻落实上级重要工作部署相结合,积极开展调研,在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推进思路创新,提高领导和决策服务水平。各村委扎实推进“三会一课”等举措将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学习强国”等APP平台开展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道路和政治方向,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二是加强基层干部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把政治思想学习同学法律、学科技、学业务结合起来,注重实用性,强调针对性,把握灵活性,增强学习效果。通过学习,提高了机关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水平,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一方面邀请上级单位、知名专家、学者来基层开展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理论疑惑和思想认识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载体,要用好网络教育培训平台,做好村干部的培训,增强村干部服务村民的意识和能力,让党的政策更好的落实,为基层群众解难题。二、坚持以人为本,为打造幸福宜居新XX夯实群众基础“千万工程”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农民情绪和真挚为民情怀。我们要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使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乡村振兴的文化软实力,要通过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建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下乡,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要广泛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文明村镇创建。二是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为村民办好事实事落到实处。面对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我镇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培育特色,在组织体系、阵地建设、活动内容、动力机制、工作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把志愿服务活动同将“我们的节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以更好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奏响XX文明实践新旋律。三、加大宣传力度,为构建美丽开放新XX营造良好氛围一是扎实开展社会宣传工作。在XX公众号平台大力宣传我镇相关政务信息,及时将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落实及为民办实事的情况进行刊登,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高度重视信息员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了考核奖励办法,进一步提高了我镇干部职工参与宣传、报道的积极性,及时召开宣传信息工作会议,分析青年同志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加强与上级新闻媒体单位的联系,鼓励大家敢投稿、多投稿、投好稿,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好、作风正、素质高、理论强、业务精的宣传队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在以学增智中增强敢为担当善为的本领,提高学在深处、谋在实处的理论素养,增强永不满足、勇立潮头的争先意识,砥砺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品格精神,锤炼严于律己、清正勤廉的坚强党性,在XX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中贡献力量。在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两个重要批示精神循迹溯源现场学习会上的发言材料2005年8月15日,我在X镇工作,作为工作人员,亲历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我县下访接待信访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当天上午一共接待了8批信访群众,其中3批是X镇的,涉及环境保护、企业改制、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各方面,牵涉的矛盾突出、化解难度较高。但习近平总书记开阔的思路、超前的理念、接地气的方法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在下访结束后提出的“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成为指导我今后工作的重要指南。一、了解基层实情是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压舱石”。来访群众反映土地征用问题。我记得当时该群众对于县信访局的答复一直不太满意,在接访时,习近平总书记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入手耐心解答,并提出以走家串户方法取得同组村民理解支持的建议。这个事例表明,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使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基层工作十分了解,掌握的基层情况十分全面。同时他高度重视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曾提出过“三个走遍”,当县委书记要走遍全县各村,当地市委书记要走遍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各县市区。这些经历,让总书记在面对群众时,总是言语里带着“邻居式的关怀”,行动中闪着“基层治理的智慧,作为基层一线的干部,我们要向总书记学习,真正“走出去、沉下去、跟上去“,访民情惠民生,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真正走到群众的身边,走进群众的心里,才能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二、遵循法律法规是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定盘星”。有群众反映拆迁安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用聊天式、谈心式的语气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拆迁相关法规,这让群众感到十分亲切,最终该信访件圆满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对法律的尊重、熟知是我应当学习的。当时,他作为省委书记,能对拆迁法规“如数家珍二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法用法上不遗余力。这让我更加懂得学好法、守好法、用好法是处理基层矛盾、推进基层有效治理的“不二法宝”。三、厚植为民情怀是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指南针”。某养殖场严重破坏周边环境,有信访人要求搬迁,但养殖场负责人不配合。习近平总书记接到这个信访件时,表达了“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的处理宗旨,给我们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养殖场在信访后两个月内完成了搬迁。总书记此次下访让我深深感受到他根植于心的深厚为民情怀,不论是在德清首次提出的“三考一答”,还是后来提出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再到今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出的“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目标,无不体现着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20年前他在浙江开创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畅通了群众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践行着“中国之治”的无穷魅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道路。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我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善于倾听群众真话、服务群众身心同步、务实作风根植于民,尽职办好群众事、办成群众事、给群众办实事,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助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3“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千万工程”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千万工程”实施20年,造就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不仅示范全国,还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二“浦江经验”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示范带动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在“浦江经验”推动下,浙江基层治理水平、社会公平程度、群众安全感指数都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展示中国“两大奇迹”的排头兵。“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不仅是“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锻造“重要窗口”的鲜明标识。作为基层干部,要把相关经验学习好运用好,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写好三本“民情日记”,扎根基层汲取养分。一是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写好“民情走访日记”。“浦江经验”强调领导干部多到基层困难大、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变“坐堂等访”为主动下访,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和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领导干部应如此,基层干部更应当好“大脚掌”、做好“贴心人”,通过走访群众实现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要想“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决不能“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要走出办公室,到群众家中唠唠家常、多到街头巷尾看看民生,直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和所盼所愿,直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增进对群众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赢得基层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信任。二是查得了情、解得了题,写好“民情解忧日记”。“浦江经验”把工作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上,通过化解具体矛盾让群众切身有感。今年,党中央决定,将“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此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不驰于空想,不鹫于虚声J基层干部只有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需求是什么,才能更好地找到切入口为群众解决问题。遇到复杂问题时,敢于亮剑、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地去面对、去解决,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层干部还要坚持人民立场,拜人民为师,扎实践行群众路线,真破难、破真难,以心换心帮助群众解决“身边事”,才能真正赢取群众的口碑与信任。三是带得了头、致得了富,写好“民情共富日记”。在推进“千万工程”中,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促共进,逐步形成了“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共富是每个基层发展的共同课题。基层干部是基层建设、乡村发展的主力军,不仅要着眼于“关键小事”,更要放眼于“发展大事”,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带头发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来,才能推动城市、乡村都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新格局。学习“千万工程吸“浦江经验”专题研讨发言心得“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和实践的现实明证,我们要做好统筹推进、传承创新。千万工程”“浦江经验”中人民至上的价值底色,充分彰显了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为推动“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挥思想魅力、实践力量和真理光芒提供了持久深厚的动力。“心无百姓莫为'官"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对坚持人民至上作出许多重要阐释,始终把人民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人民”二字为原点,二十年来,“千万工程”推动浙江探索走出了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二十年来,持续践行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浦江经验”成为社会治理的“金钥匙”,迸发出强大生命力。为民爱民不仅是情怀,也是不断开创新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密码,蕴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正因为心怀百姓,习近平同志初到浙江工作,就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从解决农民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着手,理顺千头万绪、破除千难万难,把“千万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增进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最终改写了浙江几万个村庄的命运。正因为心怀百姓,面对当时浙江信访热点问题突出状况,他第一次下访就选择信访大县浦江,需求在哪里就把工作做到哪里,全力瞄准问题,让“天下第一难事”成了一举多得的好事,开辟了信访工作的新探索和新思路。重温习近平同志亲自实践、亲自推动两项工作的经历,就能深刻体悟到为民情怀里有方法、有智慧、有力量。读懂“千万工程”“浦江经验”中的为民情怀,就找到了在未来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弘扬践行“浦江经验”的大方向。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动“千万工程”迭代升级,加快构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千万工程”新画卷,破解新征程上的基层治理深层问题、结构性难题,自觉地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真正把为民办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弘扬践行“浦江经验”,“一把手”更要一竿子插到底,亲自接待群众、亲自阅批来信、亲自协调处理、亲自督查督办,真正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亿万农民拥有美丽家园,让群众难题被听见、被看见、被解决,就是共产党人初心的生动写照。永葆为民赤子心,全省党员干部要有信心、有本事、有目标,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中,“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学习“千万工程”心得体会近日,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交谈切身感受等方式,与浙江的同志一起总结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如今,全党上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千万工程”中深刻领悟“调查研究”之道,推动调查研究工作走心走深走实。心中有方向,查之有据、有的放矢,调查研究要“带着问题去“。识大势才能方向明,方向明才能步子实。21世纪初,浙江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乡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失。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听取干群意见、充分研判风险形势的基础上,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践证明,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之作,对浙江省加强乡村治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有行动,更要见成效。如何才能取得成效?最重要一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做好调查研究之前的准备工作,对所调查的区域要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前梳理总结出要看的重点、要问的情况、要听的汇报,带着问题去调研,有效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做无用功,让调研更有目的性、更有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脚下有力量,明察秋毫、动真碰硬,调查研究要“紧盯问题究“。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习近平同志紧盯农村环境“脏乱差”、农村经济“来源少、基础弱、发展低迷”等突出问题,决定将村庄整治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并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账与发展账一起算,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关停“小散乱”企业,大力创建生态品牌,积极培育“美丽乡村+”新业态,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习近平同志“严谨踏实、明察秋毫”的调研态度在新时代的今天更值得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强化问题导向,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紧盯突出问题不放手,深究细查、入木三分,敢于直面矛盾,勇于动真碰硬,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眼前有目标,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调查研究要“拿着办法走二方向明则思路清,目标明则步履坚。在脱贫攻坚战推进过程中,要求“把不清不楚变成一清二楚”“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o这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国推进“精准扶贫”明确了目标、确定了方向。20年来,“千万工程”的精准实施、有效落实、持续向纵深迈进,得益于在调查研究后形成的一系列针对性强、适配度高、行之有效的举措做法。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扑下身子、投身基层,把“解决问题”作为推进这项工作的根本目标和开展好这项工作的根本检验标准,沉下心来、脚踏实地,解剖麻雀、体悟实情,在真听真看真研究中找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和死角盲区。要善于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向基层干部“取经”,向农民群众“求学”,自觉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依据和有力支撑,以调查研究实现“工作纠偏”,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3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问题的深刻关切、对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三农”工作的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人民领袖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作为伟大改革家的巨大勇气和严实作风。通过学习感悟真理伟力,推动学思践悟更进一步,立足本职工作,就如何把案例蕴含的理念方法和经验启示转化为自身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XX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行动谈以下三点认识:一、强化学习教育,为建设科学发展新XX提供精神力量一是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修养,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不断在理论、制度、科技等方面进行创新。我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按照“学理论,转观念,出思路,干实事”的思路,认真组织学习上级重要会议精神,同时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及时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理论学习与贯彻落实上级重要工作部署相结合,积极开展调研,在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推进思路创新,提高领导和决策服务水平。各村委扎实推进“三会一课”等举措将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学习强国”等APP平台开展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道路和政治方向,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二是加强基层干部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把政治思想学习同学法律、学科技、学业务结合起来,注重实用性,强调针对性,把握灵活性,增强学习效果。通过学习,提高了机关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水平,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一方面邀请上级单位、知名专家、学者来基层开展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理论疑惑和思想认识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载体,要用好网络教育培训平台,做好村干部的培训,增强村干部服务村民的意识和能力,让党的政策更好的落实,为基层群众解难题。二、坚持以人为本,为打造幸福宜居新XX夯实群众基础“千万工程”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农民情结和真挚为民情怀。我们要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使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乡村振兴的文化软实力,要通过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建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下乡,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要广泛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文明村镇创建。二是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为村民办好事实事落到实处。面对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我镇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培育特色,在组织体系、阵地建设、活动内容、动力机制、工作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把志愿服务活动同将“我们的节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以更好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奏响XX文明实践新旋律。三、加大宣传力度,为构建美丽开放新XX营造良好氛围一是扎实开展社会宣传工作。在XX公众号平台大力宣传我镇相关政务信息,及时将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落实及为民办实事的情况进行刊登,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高度重视信息员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了考核奖励办法,进一步提高了我镇干部职工参与宣传、报道的积极性,及时召开宣传信息工作会议,分析青年同志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加强与上级新闻媒体单位的联系,鼓励大家敢投稿、多投稿、投好稿,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好、作风正、素质高、理论强、业务精的宣传队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在以学增智中增强敢为担当善为的本领,提高学在深处、谋在实处的理论素养,增强永不满足、勇立潮头的争先意识,砥砺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品格精神,锤炼严于律己、清正勤廉的坚强党性,在XX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中贡献力量。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讲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千万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学习掌握“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并切实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一、调查研究结果的转化应用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在充分掌握省情农情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当时浙江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相比,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据浙江通志农业志“千万工程”专记记载:“一些地区的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有新房无新村;人居环境,脏、乱、散、差,等现象普遍存在;精神文明建设滞后,陈规陋习、不良风气十分常见;管理服务功能薄弱,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文化、体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滞后,与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可以说,农村是浙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短板。“千万工程”正是基于调研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