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七年级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影视文学欣赏社团活动计划.docx

    • 资源ID:480914       资源大小:88.71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影视文学欣赏社团活动计划.docx

    七年级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影视文学欣赏社团活动计划第一讲(授课时间:2012年9月11日)教学目的:影视艺术学是一门以影视艺术为教学对象的审美教育课。它以系统的影视理论知识为导向,以直接的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与审美鉴赏力为目标,通过全面认识和了解艺术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精神,让学生走进艺术的世界,并从中获得灵感,获得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知识导引,即讲授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论思潮和语言特点,以全面把握影视艺术的发展规律与审美特征;二是艺术作品鉴赏,即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其艺术技巧的运用和艺术语言的特点,深入挖掘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内涵与文化精神,并从美学的高度认识其价值和意义;三是延伸思考,即针对艺术作品反映的艺术观念、艺术特点进行深入的课堂讨论,并拟定出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学术研究,并写出有独特个性和创新价值的理论文章。这种把艺术理论学习、艺术作品鉴赏、艺术问题研究三者相互结合、自然渗透的教学方式,克服了以往审美教育课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使得审美教育从知识教育向人文教育转化,成为真正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智慧教育和思想教育。教学手段: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依靠多媒体教学设备展开。学习要求: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上,都与其他的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于这门课的学习,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历史的层面,即了解影视文学的发展历史,认识它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二是理论的层面,即了解影视文学的语言系统与理论演变,认识它独特的艺术个性与审美特征;三是艺术的层面,即通过对具体的影视作品的解读与鉴赏,感受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精神。学习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1、影视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影视文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新兴艺术形式,它是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与传统文化相比,影视文化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艺术载体的变革,即艺术表达的技术化与媒介化。其二是艺术形式的变化,即艺术元素的多元化和艺术形象的视觉化。用对比的方法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兴的影视文化,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它的特点和规律。2、影视艺术的语言特点与表现技巧每一种艺术都有它自身独特的语言系统和语法规范,了解一门艺术,首先从它的语言开始。影视艺术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它是把视觉的形象和听觉的声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完成艺术的创造过程,因此它有着更加丰富的艺术元素和更加复杂的艺术语言。它包括:视觉元素:镜头、光影、色彩;听觉元素:人声、音乐、音响等。认识每一种艺术元素的特点和功能,才能透过其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更准确地把握影视艺术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特征。其中重点理解构图、景别、运动、角度、有声源音乐、无声源音乐、声画同步、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名词。要结合具体作品理解各种艺术元素的功能、特点以及组合方式、表现技巧和艺术效果。3、影视艺术观念与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影视艺术一百多年来,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幼稚到成熟,从单一到多元,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理论的诞生,每一个阶段都有重要的理论思潮主要包括:纪实主义与技术主义、欧洲先锋派苏联与蒙太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长镜头、中国左翼电影思潮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新好莱坞与独立电影、数字化与后现代主义等等。对于理论的理解要立足于理论的创新意义与美学价值0绪论一、影视文化的现代特征与当代意义1、人类文化的三种形态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文化大致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原始文化、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C每种文化形态都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且都有自己内在的逻辑和构成的规则,从原始文化到古典文化是一次飞跃,从古典文化再到现代文化又是一次飞跃,人类文化就是这样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考察文化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人类文化的变迁实际上就是媒介变化的结果。人类社会要发展就需要有交流,有交流就要有合适的传播方式,传播媒介和方式的不同,直接带来文化形态的变化。原始文化是口语传播或肢体传播,它和原始先民的生产劳动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是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直接体现。虽然我们还可以从原始的壁画或传说中找到它的踪迹,但大量的信息已经遗失在遥远的岁月里,成为永远无法破解的迷。文字的出现和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此带来了古典文化的兴盛与繁荣。古典文化是文字和书面传播,它克服了口语传播的种种局限,避免了信息的瞬间即逝,保证了文化的完整保存与长期延续。现代文化主要是指电子图像传播的影像文化,它不仅有着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优势,而且还以其视听结合、时空并存的特点获得了生存的更大自由。可以说,从面对面的视觉听觉并用的口语交流,到失去听觉为代价的书面交流,再到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影像交流,人类是在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寻找最完善最有利的传播方式和交流手段。所以,“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交流方式发展变化的历史,是新的传播媒介涌现的历史,或者说,是文化越来越趋向于媒介化的历史2、影视文化的主要特征影视文化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与传统文化相比,影视文化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艺术载体的变革,即艺术表达的技术化与媒介化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主要是借助于人本身或某种物质形式来完成创作过程,技术含量不高,如舞蹈借助于人体,音乐借助于乐器,绘画借助于画布与画笔,文学借助于语言等等,因此传统文化的个性化特点较为突出,它往往是个人的独一无二的创作。影像文化是高科技武装起来的文化载体,技术不仅改变了文化的生产流通方式,也改变了文化的构成规则和审美规范。比如电影,它本身就是科学实验和科学幻想的产物,从感光胶片的发明到摄影机的改进,从放映设备的更新到剪辑技术的提高,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艺术上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推动,一方面电影要依赖胶片、摄影机、放映机等物质媒介,另一方面,这些物质媒介本身所显示的技术力量又反过来大大改变和丰富了电影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段。例如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卧虎藏龙、泰坦尼克号等影片,都是借助于电脑动画、数字模拟等高新技术,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奇观,无论是冰海沉船还是恐龙复活,是水面上的行走还是竹梢上的打斗,它首先让人们惊叹于它的形式,然后透过这些眼花缭乱的形式,去感知它的思想,领悟它的内涵。可以说,传统的叙事方式一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如果说传统艺术重内容,影像艺术则更重形式,形式的花样翻新不断地推动着艺术的进步,这也是影像艺术之所以充满活力的原因所在。与电影相比,电视、电脑网络对技术的依赖更加突出,从有线电波到通信卫星,从多媒体到数据库,“无数新的技术发明正在被转化为文化的生产、流通和接受方式,这就意味着社会大众面对的是一个由各种媒介所传递的符号文化。于是,面对文化也就是面对媒介,身处文化之中就是身处媒介之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面对媒介化的符号传播网络和传播流量的国际化和增量速度不停地移动地球的边界,这不仅实现了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全面渗透,而且还实现了文化信息的互动与共存,其结果是“导致了艺术的民主化,改变了大众和艺术的关系,使最保守的关系变成了最进步的关系。”,可以说从来没有一种文化像影像文化那样有那么巨大的力量,作为一种全新文化形态,它不仅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节奏和秩序,而且也打开了人类的视野,促动了人类精神的更新,并大大丰富了人类认识生活和表达生活的方式和手段,使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地拓展。同时,它利用高新技术和商业原则将文化变成人类日常生活的一种仪式和景观,使人类几千年、数百年来的传统审美方式受到了挑战。正如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库利所言:“如果我们不能感知现代传播领域旨在为我们建立新世界这一富于创造性的革命方式,我们就根本不能理解现代°其二是艺术形式的变化,即艺术元素的多元化和艺术形象的视觉化,传统艺术大都具有单一的性质,或诉诸于人们的视觉,或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或是静态的空间艺术,或是动态的时间艺术,这是艺术形式逐渐分化的结果。如绘画、音乐、建筑、雕塑、舞蹈、戏剧、文学等,它们各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元素和艺术手段,并形成了各自独有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貌。影像艺术则是综合了多种艺术元素,并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艺术元素最丰富,时空结构最复杂,表现手段最多样的艺术形式。影像艺术是以图像和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信息,创造形象,它不像时间艺术(如文学与音乐)需要读者或听众借助于文字和声音,在时间的运行中去想象和意会空间的形象,也不象空间艺术(如绘画和雕塑)仅仅展现出事物的空间形态,让观众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上从凝固的空间形象感受世界的奥秘。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它“克服了文学的有意而无色、无画的缺陷、克服了绘画的有形而无声的缺陷、克服了音乐的有声而无形的缺陷、克服了舞蹈的舞台的单一的缺陷,把图像、颜色、声音、文字等因素迭加起来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把文学的意义丰富性、绘画的图像直观性、音乐的曲调含蓄性、舞蹈的动作传神性等特点合成一体,创造出了以往任何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效果。'Q影像艺术通过流动的画面和直观的形象,声像俱佳、形神兼备地完成其艺术创造,这种视听结合、时空并存的特点使它能够更精确、更逼真、更生动地表现各种复杂的内容和精彩的故事,同时也能够全方位的刺激观众的审美感官,使其产生多方面的美感享受。所以有人说影视是“看见的艺术”,是“活的现代艺术“,是现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第一艺术”。总之,作为一种视觉文化,一方面它克服文字交流和其他艺术语汇交流的种种局限与不足,适应了人类最原始的思维形式,另一方面,它依靠其直接的感性的因素,可以赋予任何抽象概念以具像的形态,这就使它超越其他艺术形式一跃而成为传播人类文化最直观、最形象、最便捷、最迅速的工具。3、影视文化的当代意义早在20世纪20年代,莫里斯梅特林克就说过:“历史上过去从来没有过像这样一种东西影响着男人的心灵,尤其是女人和孩子的心灵。所有关于义务、正义、爱情、是非、幸福、荣誉、奢华、美丽,以及有关人生目的这些观念,都是电影所灌输的JcI9世纪末,电影刚刚诞生时,还只是一种“玩意儿”,一种“游戏”,但它很快借助于科技的力量发展起来,成为风靡全球的“第一艺术:20世纪初电视的出现和20世纪末计算机艺术的迅猛崛起,更是人类文化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它不仅改变了世界文化的总体格局,也改变了文化的功能与品性。和传统艺术不同,影像艺术具有与生俱来的商业属性,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格外重视产品的商业价值和娱乐功能。因此,影像文化生产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以规模宏大的企业的面目出现,并且按照市场的规律和商业的要求形成了一整套投资、制作、发行体系,这种自始至终受经济制约、靠市场检验的特点是它与传统艺术最根本的区别。传统艺术如诗歌、绘画、雕塑等,创作者可以完全不考虑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仅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创作,艺术家在不被世人理解和接受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独立的创作个性。影像艺术则不同,集体化创作和高额投资必须追求高效率和高回报,所以,没有一定数量观众的参与它就无法生存。正因为如此,影像艺术比任何艺术都更加重视市场的供求和运转问题,也更加注意自身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与公共心态、公共价值观念的趋同性问题。由于市场的动向和大众的好恶决定着影像文化的生存,创作者必须密切注意市场的需求和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这就使得艺术创作不再是孤芳自赏的个人行为,艺术走出了“象牙塔”,走进了生活,走向了市场,变成了i种雅俗共赏的大众娱乐文化。当艺术与利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时,一方面可以激励创作者用艺术的高水准来获得商业的高回报,另一方面又可能会刺激投机商以嫌钱为目的践踏艺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既是它的优势又是它的劣势。然而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优势毕竟还是大于劣势。因为从艺术的优胜劣汰规律来看,艺术的质量决定艺术的价值,不以质量求生存必然会在市场竞争中一败涂地。以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为例,这部拍摄于1998年的影片以2亿美元的投资,创造了电影史上令人惊叹的文化奇观,它不仅以11项奥斯卡大奖令世界瞩目,而且又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美国精神和美国神话的形象展示。影片一开始就是按照商业的规则进行制作,由于它调动了一切技术和艺术的力量,如修建巨型蓄水池,仿造巨型豪华船,使用电脑合成及其他高科技手段等等,这就决定了它必然会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号召力的文化商品。泰坦尼克号把真实的历史与虚构的故事有机结合起来,把惊险奇观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以其巨大的包容性和巧妙的娱乐包装,赢得了不同民族、不同年龄观众的青睐。作为商品,它完全遵循了市场经济的规律,以质量求生存;作为艺术,它又以创新为前提,精心打造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化精品,在悲壮惨烈的海难背后,蕴藏着很多发人深省的哲理,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始终在挑战自然,但人类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脆弱和渺小,所以人类要想摆脱灾难,必须学会向自然妥协,遵循自然的法则行事才不会自讨苦吃。还有物质追求和精神自由的问题,物质的富足并不代表精神的强大,在危机关头只有心灵纯洁和精神高尚的人,才能活得快乐,死得壮烈,等等。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生命质量的关怀,是影片获得成功的法宝,正是由于它深深地触动了现代观众最深层和隐秘的心理与情感,所以才能够在半年之内环游世界,成为东西方共享的“文化大餐”。50年代美国好莱坞就公开宣称:“电影是最好的娱乐!”但这并不说明娱乐就是艺术,应该说,只有最好的艺术才能带来最好的娱乐。如果说传统艺术是纯粹的艺术,那么影像艺术就是不纯的艺术,它的不纯就在于它不是单纯的文化行为,还有着超越文化本身的社会力量。也就是说,它除了具有传统文化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外,它还具有特殊的舆论监督功能、信息传递功能、经济调控功能和情感宣泄功能等等。总之,传统艺术所固有的边界,在影像艺术那里得到了无限地扩张,其影响和作用远远地超越了艺术本身。从来没有一种文化像影像文化那样有那么巨大的力量,它不仅从根本上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而且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观念和文化观念。正如威尔伯施拉姆所言:”媒介一经出现,就参与了一切意义重大的社会变革智力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和道德观念的革命J'比如80年代风靡一时的渴望和90年代红遍全国的环珠格格,还有日本动画在中国的泛滥以及大话西游奇迹般的走红等等,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影像文化有着广泛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它既体现了特定时期的社会时尚和文化潮流,又不断地塑造和改变着大众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文化实际上成了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精神的一个缩影,一种象征。应该说,刚刚过去的一百年,是影像文化独领风骚的一百年,电影和电视几乎完全支配了对大众意识的培养和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它不仅每天向观众提供新闻和娱乐,而且还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播各种理念,调解各种矛盾,协调各种关系,把分散的个体联结起来,统一在影像的文化主流里。从城市之光到罗马11时,从卡萨布兰卡到现代启示录,从广岛之恋到野草莓,从辛德勒的名单到珍珠港,从红高粱到紫日,从话说长江到望长城,从编辑部的故事到情满珠江等等,可以看出,影像艺术作为当代文明的叙述者,不仅活生生地记录了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情感变化和人类思想的进步,而且也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等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什么全世界都把美国看成天堂,这其中美国电影起了很大的作用,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就利用电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国神话,美国就像一个装饰豪华的“迪斯尼乐园”,每一个人都可以轻轻松松实现自己的梦想,美国的形象、美国的价值观就是这样在全世界树立起来,传播开来。不仅如此,电影业又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政治影响力、经济拉动力是以往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比拟和难以企及的。一部泰坦尼克号不仅满足了观众的观赏欲望和精神需求,而且还带动了玩具业、服装业、唱片业和旅游业的振兴,只有影像艺术才有这种驾驭公众的审美情趣、引导社会的时尚潮流的本领。正如恩格斯所言: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实际上影像文化的崛起与发展,是人类克服自身的种种局限而获得自由的标志。首先是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超越时空的信息传递,使世界在瞬间连为一体,人类的距离缩短了,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世界对个体开放,个体也对世界开放,其结果是造成了一个新的全球化的文化空间。文化交流的频繁和快捷,必然会促进东西方不同质的文化日益走向沟通,日益互补互动,不断整合与重构,不断融合与创新,这是文化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其次,各门艺术之间的疆域被打破,艺术出现了空前的大融合与大发展。比如交响乐、芭蕾舞、诗歌散文、歌曲演唱等传统艺术,也在现代传媒的包装与改造下,显示出新的特点和活力,这其实是一种新的影像文化,它是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现代文化的形式相互结合的产物。影像文化不仅自身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且又在无形中促动了传统文化的更新和发展。面对扑面而来的影像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又可以感受人类的情感、心灵和精神,我们还可以亲历发生在这个星球上的一切景观和奇迹。总之,影像世界已经成为人类无所不包的宝库,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发掘生存智慧,获得感官愉悦。我们无法想象没有影像文化的世界将是什么样,但我们的确看到了影像文化对整个世界影响和改变,对重塑人类的文化观念与消费观念的作用和意义。第二讲(授课时间:2012年9月18日)二、审美教育与人文修养1、审美教育的目的审美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为目的的文化教育,它主要是以审美过程的心理活动为基础,通过各种美的形象触动人的情感,以情动人,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作用。与其他教育相比,审美教育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格调的培养,作为一种个性教育和发展教育,在施教形式上不是限制、训示和灌输,而是引导、启发和劝诫,它的宗旨不在于传授谋生的本领,而在于帮助人探索和寻找一条发展之路,向上之路,使人在精神的自我建构中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因此,审美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意义和价值。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认识到通过艺术审美能够对人的精神实施积极的引导。孔子始终把美育放在道德教育之上,他认为人的启蒙教育和人格塑造,必须是通过诗教和乐教来完成,他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中“礼乐相济”“美善相乐”的理论基础。之后孟子又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这种视“乐教”高于“礼教”的意识实际上就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所以,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反应,体现了艺术的巨大魅力和感人力量。因为艺术是一种“活的形象”,而不是干巴巴的概念、说教,因此它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才能对人的思想和感情产生影响。清代学者王夫之也说:“能兴即谓豪杰。兴者,性之生乎者也。拖沓委顺,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未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天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圣人以诗教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以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在王夫之看来,审美教育可以启发、激励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从“禄位田宅”等功利束缚中超脱出来,成为一个有朝气、有远见、有作为的高尚的人。德国哲学家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通过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来促进人的完善。他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他将这种审美的自由活动称之为“游戏”,认为只有在游戏中,人性才能得到提升,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马斯洛还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艺术审美活动对人的心理的积极影响,他说:“创造性的艺术教育,更准确地说,通过艺术进行的教育,它所以特别重要,与其说因为能造就艺术家或艺术品,不如说能造就更好的人。”马斯洛认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人才是“自我实现的人”,他表现出许多良好的人格特征,如完整、完善、单纯、真实、纯正、存活力、丰富性等等,这些优良的人格特征可以铸成健全的心理、高尚的品格,有了这一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健康的精神面貌出现,并在处理各种关系和问题时,都能保持一种健全的宽容大度的人生态度。20世纪初,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针对当时重自然科学而忽视人文学科的倾向,大声疾呼“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并明确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希望通过审美教育实现对人的灵魂的救赎和完成对人的精神的提升。他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粹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渐消沮者也J蔡元培认为,美育是一种全面教育,“陶冶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激发创作冲动和想象力,非美育不为功。”同时美育与国民性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美育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到国民精神是高尚还是平庸,一个民族追求什么样的美学风格,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民族特性。这种将美育提高到文化的层面去认识,并把它融入整个大教育的宏观体系之中的思想,既体现了蔡元培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体认,又表现了他作为教育家的远见卓识。2、审美教育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物质文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的精神萎缩和道德迷失等怪异现象,“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而精神的活动和精神的追求则被忽视、被冷漠、被挤压、被驱赶J因此重新审视和倡导审美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审美是人超越现实人生有限性的精神活动,审美的根据不能从物质世界的功利中去说明。尽管物质的功利活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物质的功利活动不能给人提供出精神的完满性,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人不仅要通过物质的功利活动改变人的生存环境和条件,也要通过人的精神活动特别是审美活动来摆脱蒙昧、告别盲目,过一种真正的属人的生活,成为一个有精神、有境界、有胸怀的高尚的人。”审美教育旨在对人的精神施加影响,“通过标举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等来导引人的审美文化行为,从而抑制单纯的物质利益驱动和单纯的生理欲求,进而达到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3、审美教育的特点和手段人的审美素质和能力只能通过长期的审美实践来塑造和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审美判断力等等,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这些能力彼此依赖,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一种奇妙的审美体验,在审美体验的不断积累和推动下,人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于是审美就有可能从低级向高级转变。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因此,艺术教育一一对艺术需要的教育、对艺术感知和理解的发展、艺术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完善一一组成整个审美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要培养人的审美素质,最好的办法无过于在一门特定的艺术领域里不断训练,不断观察和鉴赏一种特定类型的美。因为各种艺术形式在审美的本质上都有相通之处,而人的艺术感觉在心理功能上也有相通之处,从一门艺术入手,由浅入深,由外及内去认识、体验、理解和感悟,是提高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影像艺术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又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标志,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它有着更加复杂的语言系统和更加多变的时空结构,因此也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召力和艺术震撼力。正如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所言:”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综合。”在影像艺术那里,文学的叙事与形象,音乐的节奏与旋律,绘画的构图与色彩,戏剧的表演与造型等等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各门艺术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都被它吸纳和融化,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以成为培养和训练人的审美感觉和审美趣味的最有力的工具。法国电影美学家马赛尔马尔丹曾说过:“如果有人轻蔑电影,那是因为他们完全不懂电影的美,总之,认为这门从社会角度看是当代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艺术可以置之不顾的看法是完全不合理的”匈牙利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也说:“电影艺术的诞生不仅创造了新的艺术作品,而且使人类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用以感受和理解这种新的艺术。”“如果我们自己不是内行的电影鉴赏家,那么,这种具有最大思想影响力的现代艺术,就会像某种不可抗拒的,莫名的自然力量似的来任意摆布我们。”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还又说:“电视的发明是人类智慧了不起的成就,但如何运用电视,是人类智慧的更大考验。”因此,自觉认识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深刻领会影像艺术多彩的世界和神奇的魅力,认真思考这门与世界同步发展的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艺术,了解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现代文化,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现在和未来。第三讲(授课时间:2012年9月25日)鉴赏影片:微观世界导演:雅克贝汉主演:我们的朋友一一昆虫第二十二届凯撒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第二十二届凯撒电影节最佳剪辑奖;第二十二届凯撒电影节最佳录音奖;第49届嘎纳电影节高等技术委员会大奖;96年度法国音乐大奖;法国马天尼罗西大奖;瑞士洛迦诺电影节公众大奖。微观世界是国际著名电影制片人雅克贝汉的作品,与喜玛拉雅、迁徙的鸟并称为“天地人三部曲“。他以草原生态延续了纪录片的传统。在长达20年的研究准备与拍摄过程,音乐辅佐了影片的想像力,草原昆虫均被巧妙幽默地拟人化,在极美的生之姿态与极紧密的生物链中,不得不赞叹举世万物均是上帝的使者。到一个未知“星球”的一次探险旅行,这个奇妙的世界就是微观地球。田野、池塘里的昆虫、微生物不再平凡,精妙的自然奇观让人瞠目结知,浓密壮观的丛林不过是一束草叶,小小露珠现在比篮球还要大。在一个普通牧场度过的一天变得如此惊心动魄,在这里,轻柔的毛毛细雨像暴风雨般,嫩草叶也变得巨大无比您将为您所看到的惊叹不已。拍了二十年,最后剪成七十三分钟,从头到尾没有哪个演员穿过衣服,这是一部精彩的描绘昆虫世界的纪录片,让人不由得惊叹自然界的美妙。迁徙的鸟(2001年)导演:雅克贝汉主演:我们的朋友一一鸟儿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本片是雅克贝汉继微观世界和喜玛拉雅后经两年收集资料,三年拍摄的最新作品。在法国上映时,四周内创下250万人次的观影盛况。该片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来自自然界的声音,来自自然界的感觉,这些都远远超越了人们能够感知的世界。著名制片人雅克贝汉横跨了五大洲,生活在飞行的侯鸟群中,与它们一同飞越大地和海洋,选择了50多个国家中的175个自然景地,拍摄了460多公里长的胶片,动用了17个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一个科学考察队。数十万公里的飞行,不惧艰难险阻,甚至年更一年,同一条航线,同一处景地,为我们捕捉到了生存的本能和希望的动力,带着观众走进鸟群,深入鸟的灵魂,让我们一次又一次萌发了触摸那些鸟的愿望,面对诗一般的画面,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为我们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奇迹。与他的微观世界、喜玛拉雅一样,本片不但有壮美的画面,如诗般新世纪风格的主题音乐也是打动观众的重要之处。就如解说词所说的,鸟儿的迁徙是为了一个承诺,人生也是一个承诺,要在生命中永远寻找快乐。但是与这些历经磨难的鸟儿相比,我们经常在困难面前显得信心不足。希望你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看看这部影片,从乘风飞翔的鸟儿身上,给自己多一份迎面风雨的力量。喜玛拉雅(1998年)导演:雅克。贝汉主演:当地藏民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2000年欧洲电影最佳摄影奖提名;2000年荣获恺撒最佳摄影奖和音乐奖。故事发生在泥泊尔喜玛拉雅山脉深处一座叫多波的小村子,头领挺雷的儿子在和卡玛运盐的途中因事故死亡。挺雷认为是卡玛想夺权而谋害了自己的儿子。卡玛是一位具有反传统主义的青年,在村民当中享有一定的威望,他不经过喇嘛的占卜,就带领村里的年轻人出发前往中国西藏的“大麦之乡”用盐巴换取粮食。挺雷老了,只有一些老头愿意跟他去换粮食。无耐之下,他只好去喇嘛寺叫上儿子诺布,带上儿媳妇佩玛和小孙子帕桑翻越雪山前往大麦之乡。历经千辛万苦,挺雷的队伍终于赶上了卡玛,但是在翻越最后一座雪山的时候,遇到了暴风雪,与队伍走散后晕倒在雪山上,幸好卡玛经过救起了挺雷。经过这件事后,挺雷化解了对卡玛的偏见。但是挺雷病情加重,临死前将头领的位子让给了卡玛,让卡玛带领村了前往大麦之乡,而他却永远在长眠在了雪山上。这是一个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在新老领袖的交替中,在人与雪山的抗争中,展现伟大的生命。挺雷是一个坚持传统的老首领,卡玛是一个反传统的新型领袖,诺布是一个喇嘛,一个画家,醉心于宗教。他们就生活在喜玛拉雅的深处,国际著名导演雅克贝汉用胶片记录了这段感人而又真实的故事,并且把它展示给所有的观众,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地球最神密地方的人文。本片的拍摄队伍是微观世界的原班人马,他们历经长途跋涉1万3500公里、深入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忍受高达65度C的日夜温差、历经9个月难以言喻的艰辛拍摄而成,片中的全部演员都是在临时在当地屏选出来的藏族同胞。影片内容蕴含了深刻的寓意和启发。展现了藏族人独有的崇敬天地、与大自然合作的信仰及生活观,以及人与大自然间循环相生的真谛。制作本片音乐的仍是微观世界的布律诺库莱,他凭借本片的音乐再次获得了法国凯萨奖及影艺学院最佳原声带大奖,藏族民歌与藏密梵呗的神秘气息,再加极具气势交响乐,使喜马拉雅山的风光与人情更显无穷魅力。影片分析:1994年到2001年,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则带领着他的摄制组先后制作完成了三部令世界瞩目、令世人惊叹的电影作品一一微观世界、迁徙的鸟、喜玛拉雅,被称为是“天地人”三部曲。三部影片的共同特点都是将摄影机对准了自然以及自然中的各种生命,关注自然本身的生态状况,关注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当然更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雅克贝汉以艺术家的眼光、哲学家的思维、社会学家的责任来拍摄这些影片,将严峻的社会问题和深奥的理论问题视觉化、艺术化,不仅能带给人直接的视觉冲击,更能带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一、微观世界:自然法则与生存规律微观世界(又名小宇宙)以无与伦比的摄影技术和匠心独运的拍摄角度,将森林中、草丛下无数个细微和弱小的生命群落与生命个体,无数倍的放大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和认识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以及星球上的各种生命,并在凝视和聆听中发现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感受生命的庄严与美丽。与所有的纪录片与科教片不同,微观世界不是单纯地展现自然的生态奇观与各种生物的生存状态等,而是以“自然”为主角,讲述它们的生命故事。一朵花、一棵树、一片叶子、一枝藤蔓、一只蚊子、一群蚂蚁、一条蚯蚓、一对蜗牛,还有一阵风、一场雨、一滴露珠、一粒微尘等等等等。丰腴的生态世界充盈着勃勃的生命机能,在生物圈这个大家庭里,所有的生物都是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物生一物,一物降一物,彼此相互依存,共生共存。从一群蚂蚁忙碌地搬运食物到一窝蜜蜂艰难地孕育过程;从一对蜗牛在雨后激情地缠绵到一只蚂蚁细心地喂养自己的孩子;从一只蜕螂执着地推动着粪球在草原上行进到一只蚊子庄严地在池塘中诞生;从一对昆虫的相互撕杀到一只瓢虫与一只蚂蚁的相互争4;从日出到日落;从花开到花谢;从河流到山脉等等,生命无处不在,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并运转着,它充满了奇迹,充满了情趣,充满了激情,也充满了智慧。正是这种无形的生物关系和动态的生物运动才构成了这个世界的秩序与和谐,使之生生不息、生机勃勃。影片在客观地展示与冷静地叙述中,表达着创作者鲜明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正如影片的解说词所言:“想要探究这个世界,我们须先保持沉默、倾听和观赏这奇迹/过去,人类总是以一种傲慢、鄙夷甚至敌视的眼神打量着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活动,为了自身的欲望和利益,人类总是任意地践踏自然,从来没有真正理解、同情和尊重自然。只有当人类低下傲慢的头颅,以平视甚至仰视的目光接纳和欣赏自然世界时,才会突然发现它的无限生机和无比亲切,并由衷地产生一种敬畏之心与感恩之情。雅克贝汉正是借助于电影这个媒介,将自然呈现在人类面前,把人类带入自然之中,自然世界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中再现,使人类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感知世界的经验,并在一种全新的认知视野中实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根本性革命。在和谐、宁静、美丽的自然面前,人类不得不反躬自省:人类作为一种物种的存在,作为地球生物圈中的一个链环的存在,没有任何理由去漠视自己身边的一切生命存在,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协同进化的。其实,整个宇宙都是充满灵性的,森林、草地、河流、山川,不光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各种生物的乐园。生命没有什么贵贱之分,生物圈中的一切存在都具有生存、繁衍和展示自身价值的权利,无论是纯粹的自然环境还是更杂的生物世界,只有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生态系统才有可能保持它的多样性、完整性,宇宙的秩序才能够按照它自身的逻辑和规律运行。所以,人类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宇宙的这种生存法则,尊重自然自身的生存权力和生物自身的生存权力,并学会以一颗仁慈之心去善待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找到自己在自然中的应有位置,找回迷失了的精神家园。这就是雅克贝汉通过影片所阐释和表达的美学观念与哲学思想。二、迁徙的鸟:鸟类的精神与人类的命运迁徙的鸟(又名鸟与梦一起飞翔)把摄影机的镜头对准了天空中飞翔的鸟类,跟随候鸟飞行的路线,展示飞翔过程的壮美与艰难。整部影片在结构上非常严谨,从鸟群的迁徙开始,到鸟群的回归结束,既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又是一个生命的轮回,有悲欢离合,有喜怒哀乐,它显示了生命的信念与勇气,更见证了自然的奇迹与力量。大雁、海鸥、白天鹅、丹顶鹤、信天翁、老鹰、秃鹫、鹦鹉、耦棚各种鸟儿沿不同的路线,以不同的方式飞翔。高山阻挡不了它们的视线,大海阻隔不了它们的身姿,冰川、沙漠、暴雨、雷电也无法让它们退缩。无论旅途有多么遥远,多么艰险,它们都会执着地振翅高飞,并且能有效地利用天文标志,准确地选择飞行方向,准时地到达栖息地。鸟是天地之间的精灵,它们在天地之间自由地飞翔,自信而从容,优雅而美丽,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种生命运动的辉煌与壮观。“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影片开篇的解说词就揭示了一个自然定律一一自然赋予了你生命,你就要给她一个承诺,那就是“遵循自然的法则行事”。鸟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同一条航线上飞行,完成的就是一种对自然的承诺。它们接受自然的恩惠,同时也要挑战自然为它们设下的重重障碍。它们顺应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存。在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中,鸟类是一种最为特殊的物种,它创造了飞翔的奇迹,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更代表了一种自由的境界和追求的梦想。影片用大量的长镜头,近距离跟拍鸟儿飞翔的姿态和过程,用特写甚至大特写捕捉鸟儿生活的细节和生动的表情,用远景和全景展现鸟儿群栖的场面,用航拍和特技来表现鸟儿穿越地球的速度和力量,让人类真切地感受到来自人类以外的爱与勇气以及大自然本身所孕育着的丰富情感。与微观世界相比,迁徙的鸟已经把思考的领域从自然扩展到人类,实际上它是在借鸟儿飞翔的故事来观照人类的生存处境,来反思人类的未来命运。或者说,它不是从人类的角度看自然,而是从自然的角度看人类,即将鸟类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从鸟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的行为,巧妙地将鸟的世界与人的世界进行艺术化对比,用隐喻和暗示方法来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八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影视文学欣赏社团活动计划.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