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东郭新街、晏渡一路、晏渡二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资源ID:490134       资源大小:132.8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东郭新街、晏渡一路、晏渡二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4)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6)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7)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8)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9)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2.2.2建设部标准(I)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37-2012)(2)城镇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I93-2012)(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23交通部标准(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2.2.4地方规范(1)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2)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DBJ50/T-178-2014)(3)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4)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5)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版)(6)城镇人行道设计指南(DBJ50/T-131-201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X建设条件3.1气象铜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具有春夏热、秋雨冬暖、雨热同季、灾害频繁,以及日照少、风速小、多云雾的特征。铜梁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8.1C,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1.70C,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5.40C,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4.IOeC(2006年9月1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50C(1975东郭新街、晏渡一路、晏渡二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 .工程概况项目背景及区位重庆市铜梁区东郭新街及其连接道路由东郭新街、晏渡一路、晏渡二路组成。东郭新街全长384.604m,设计速度30kmh,为城市次干路;晏渡一路全长122.208m,设计速度20kmh,为城市支路;晏渡二路全长178.479m,设计速度20kmh,为城市支路。现状东郭新街车行道宽度为5.51111m,双向2车道,为混凝土地面;晏渡一路车行道宽度为6m,单向1车道,为混凝土地面;晏渡二路车行道宽度为6m,单向1车道,为混凝土地面。主要实施内容为对既有道路加宽,并对原混凝土地面进行铺设沥青混凝土,并改造沿线的排水、电力管线。1.2 工程规模本项目包含3条市政道路。改造后东郭新街为双向2车道,车行道宽度为9m,人行道宽度为l、6m;晏渡一路为单向1车道,车行道宽度为6m,人行道宽度为2*2.5m;晏渡二路为单向1车道,车行道宽度为6m,人行道宽度为3m。1.3 工程实施界面根据业主实施计划,本项目为东郭新街及其连接道路的道路工程、综合管网工程。1.4 上阶段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无。上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委托合同;(2)业主提供的重庆市铜梁区交通规划;(3)建设单位提供的现状1:500地形图;(4)建设单位提供的东郭新街及其连接道路交通规划方案;2. 2采用标准规范9.91国家规范(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13年版)(2)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风化程度进行划分,将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基岩强风化带一一泥岩多呈土状及碎块状;基岩强风化带厚度LOO3.30m。基岩中风化带一一中风化带岩芯多呈短柱长柱状,节长一般为530cm,裂隙一般发育,整性均较好,泥岩强度较低,砂岩强度相对较高,总体上,由上而下强度有所增加。3. 4地质构造铜梁区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介于盆中旋转构造带与盆东弧形构造带之间的过渡带,拟建场地位于西山背斜北西翼,在场地范围附近未发现断层、断裂破碎带及次级褶曲,地层连续,地质构造比较简单。构造纲要图见下图3.3T。西山背斜:北起铜梁旧县,轴向北25°东,北端渐转至60°东,长约22km。轴部最老地层为嘉陵江组,倾伏端为上沙溪庙组。拟建场地位于西山背斜北西翼靠近核部位置,岩层较为平缓,勘察期间在巴川河下游露头基岩中测得岩层产状为320°Z4°,根据地质测绘调查可知,基岩内裂隙发育程度为较发育,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Jl产状55°/64°,裂面呈舒缓波状,裂隙可见水平延伸1.403.20m,垂直延伸13m,裂隙频率0.20.8条m,未充填,结合很差,属硬性结构面。J2产状185°/72°,裂面凹凸不平,裂隙频率0.31.40条m,裂隙延伸可见长度约35m°裂缝宽615mm,部分有土充填,结合较差,属硬性结构面。Jl与J2裂隙为共挽“X”裂隙;层面贯通性好,为软弱结构面,结合很差。区内节理发育程度为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完整,岩体呈厚层状块状结构。46云路场向斜47西山背斜48蒲吕场向斜年12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为1070.6Omln,最大年降水量为1482.2OnIm(1968年),最小年降水量为680.80mm(2006年),最大日降水量233.4Onlm(2009年8月3日)。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09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90%,年平均风速为0.90ms,静风频率高达43.0%o3. 2地形与地貌拟建场地位于铜梁城区,场地原地貌属于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区,现状因城市建设而对场地进行了市政道路建设和河道整治,场地位于淮远河附近。3.3 地层及岩性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表明,场地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冲洪积(Q严D块石,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Ls)砂岩和泥岩。各岩土层工程地质基本特征按由新至老顺序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QD素填土:灰褐色、灰黑色等杂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组成,粉质粘土充填,碎块石粒径约20-21Omn1,个别最大约380mm,含量约65-74%,稍密,稍湿-湿。左幅桥桥址区附近在平均约5m以下的素填土主要成份为粉质粘土,碎块石含量相对较少,该段由于常年受河水补给的地下水浸泡,多呈灰黑色,局部充填物为软塑状粘土。该层在场地内主要分布在河堤后缘及迎宾路路基范围内。块石:黄褐色、灰黑色等杂色,主要由砂岩碎块石组成,不均匀含建筑垃圾等硬质物,由粉质粘土、淤泥和砾砂等充填,碎块石粒径约12-23OnIm,个别最大约520mm,含量约61-74%,呈松散状,湿,为巴川河河水长期搬运堆积形成,°y*w/-s三/-三>-*ZX>yw*W彳;*w/-三z/-*wv-/-*z/"X>"*w*-S三f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zS)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表层强风化带厚度一般为1.002.20m,局部最厚约3.30m,强风化层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层岩芯主要呈短柱状,局部呈中、长柱状,岩体较完整,统计泥岩室内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19MPa,属极软岩。砂岩:灰褐色、青灰色,中细粒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等。本次勘察揭露砂岩均为中风化层,中风化岩芯多呈短柱状,岩体较完整,该层与砂岩呈互层状存在,统计砂岩室内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4.08MPa,属软岩。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基岩面随原始地形地貌波状起伏与原地形坡角基本保持一致,起伏不大,基岩面倾角一般为3。14。钻探过程,根据基岩岩芯获取情况,场地基岩由上而下,风化程度逐渐减弱,按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Vl度。3.8 项目沿线现状3 .8.1现状道路现状东郭新街车行道宽度为57Im不等,大部分路段为双向2车道,为混凝土地面。晏渡一路车行道宽度为6m,单向1车道,为混凝土地面;晏渡二路车行道宽度为6m,单向1车道,为混凝土地面。现状路面为混凝土路面,主要通行小货车、小客车为主,路面经过长期运行后,路面混凝土出现断板、错缝,需提升整修。本次设计是将东郭新街及其连接道路进行黑化,并加宽东郭新街和规整沿线管线。现状道路平、纵均不变。RR)现状路面评价通过调查,道路病害主要以上面层破损为主,仅需对现状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和轻微病害的矫正性养护。本次设计考虑将现状路拉毛后加铺5cm厚SMA-13沥青玛蹄脂。4 .道路工程设计4.1 道路总体设计东郭新街及其连接道路平面布线时要充分利用现状路基,既可以节省造价投资又对现状道路环境影响最小。411东郭新街东郭新街双向2车道,均不设置非机动车道进行改造设计。其中K0+050'K0+384.604段须加宽道路宽度至Ilnu41,晏渡一路晏渡一路单向1车道,在原道路两侧增加人行道,原车行道不做加宽。4IR晏渡二路晏渡一路单向2车道,在原车行道面层铺设沥青混凝土,原人行道重新铺装。4.2道路平面根据城镇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l93-2012)规定,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应在圆曲线范围内设置加宽;设计车速50kmh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700m。相关道路技术指标如下:东郭新街:最小平曲线长度:48.624米,最小曲线半径:40米(受限),最小缓和曲线长度:25米,路线共包含:3个路线单元,1个平曲线;平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150米,一般最小半径85米,极限最小半径):40米(规范CJJ37-2012表6.2.2);圆曲线最小长度:25.000米(规范CJJ37-2012表6.2.3)。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平曲地质构造图3. 5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内的地表水体主要为淮远河,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勘察期间水位约为260.89m(2022.3.26),每年5-9月的丰水期时洪水位常年上涨约L60m,遇到强降雨时最高洪水位甚至可达2.50-3.00m,为常流河水。3.6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性岩土X6.1不良地质现象通过地质调绘和钻探揭露,查明拟建道路范围内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和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未见埋藏的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现状稳定。Tfi2特殊性岩土1)素填土素填土:灰褐色、灰黑色等杂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组成,粉质粘土充填,碎块石粒径约20-21Omnb个别最大约38OnInb含量约65-74%,稍密,稍湿-湿。场地内素填土均匀性差,局部碎块石或粉质粘土集中分布。场地内素填土下部在地下水浸泡下长期处于饱水状态,导致其其上下层密实度和力学性质差异大,其可能导致桩基础施工期间发生塌孔,素填土对拟建项目影响大。2)强风化岩体场地内揭露的强风化岩体均为泥岩强风化层,其厚度差异较大,揭露厚度约1.003.30m,其破碎程度高,岩性软弱,风化快而强烈,风化后较快遭剥蚀,钻探揭露其多呈碎屑、碎块和少量短柱状,其在桩基础施工或基坑开挖时可能发生剥落或坍塌,但其厚度一般不大,施工期间可快速通过或才用临时支护通过,强风化岩体对拟建项目影响较小。3. 7地震自1011年以来的近千年间,重庆地区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区内有记录的3级(33.9级地震)以上的弱震有七次,1989年11月20日距重庆40多k的渝北统景镇(北纬29°51',东经106°57,)发生的5.25.4级地震,震中裂度6度,是重庆有地震记载以来震中距重庆最近,震级最强的首次破坏性地震,以前重庆及邻区的地震震级皆小,地震烈度V6,属地震频率高,震级小的弱震区。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地震距场地约300Km,场地附近有明显震感,地震影响烈度V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之图Al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之图Bl,拟建道路区域的地震动线半径:0米(规范CJJ37-2012表6.2.4-2,车速小于40kmh除外)。除平曲线半径外其余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晏渡一路:缓和曲线、平曲线单元长度符合规范要求。晏渡二路:缓和曲线、平曲线单元长度符合规范要求。路幅宽度变化采用三次抛物线渐变过渡,其过渡公式如下:纥=%+(用一综)x(3代-2&3)ZHZHoZHi-ZHa(其中ZHX桩号的位置系数:)如下图所示:(备注:变化段起点桩号为ZHO,宽度为B0;变化段终点桩号为ZHl,宽度为B1;计算桩号ZHX处的宽度Bx,其中ZHxZHO,ZHl.4. 3道路纵断面本次道路设计是改扩建,仅平面进行调整。为便于沿线平交路口及沿街出入口衔接,竖向标高上不做调整。序号设计指标规范值采用值备注一、东郭新街1.1最大纵坡()7%3.80%满足1.2最小纵坡()0.30%0.30%满足1.4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m)4001500满足1.5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m)4001300满足1.6最小竖曲线长度(m)6061.25满足二、晏渡一路2.1最大纵坡(%)8%1.20%满足2.2最小纵坡()0.30%0.30%满足2.4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m)1502900满足2.5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m)1503388满足2.6最小竖曲线长度加)5050.8满足三、晏渡二路3.1最大纵坡()8%3.80%满足3.2最小纵坡(%)0.30%0.30%满足3.4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m)1506800满足3.5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m)150II3.6最小竖曲线长度加)5059.99满足44道路横断面东郭新街:双向2车道,车行道宽度分配如下:4.5m(车行道)+4.5m(车行道)=9.OOm0晏渡一路:单向1车道,车行道宽度分配如下:6m(车行道)=6.0m。晏渡二路:单向1车道,车行道宽度分配如下:6m(车行道)=6.Ome道路全线车行道、人行道均采用直线型路拱。车行道为向外1.5%双向横坡,人行道横坡为向内2%。4.5路基设计4.5.1路基排水既有道路的排水设施完善,局部车行道拓宽路段,仅需移植排水口,并对排水口下排水管道进行接上排至现状雨水井(接长管道满足最小覆±07m的要求)。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LO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对车行道上新建的检查井,应在检查井周围采用砂石回填,回填宽度不小于40CnU452路基土石方本次项目挖方主要为局部拓宽开挖人行道的土方及拆除原车行道上构筑物。4.6路面设计4.6.1现有路面修补根据现场调查,现状路面运营状况良好,仅有几处道路结构层(检查井周围)有破损,挖除原有面层以及20Cnl厚的基层,用C30混凝土修补基层。修补完成后铳刨原有面层并重新摊铺。4. 6.2路面结构及拼宽设计根据交通功能本次道路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交通等级为中型交通,主干路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设计采用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100KN(BZZ-100)根据远景交通量分析,结合相邻段道路结构组合,并根据本地材料来源情况及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多层弹性体理论编制的专用程序进行结构厚度计算,道路路面结构均组合拟定为:上面层:5cm改性沥青玛膝脂碎石(SMA-13)粘层:0.5L11T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下面层:6cm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0C)稀浆封层0.8c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0.7-1.5L11f的透层油上基层:20cm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25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4.6. 3人行道铺装设计面层:预制透水30X10X5cm粘结层:1:3水泥砂浆粘结层3cm基层:C30混凝土基层IOCnl4.6.4路面加固路基拓宽后,原设置在人行道上的检查井及雨水井可能会位于新的车行道上,需进行加固,对旧井盖和破损的井盖采用防盗型球墨铸铁管井盖进行更换,拓宽段雨水篦子需进行更换。必须严格按照大样图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4.6.5缘石、路边石路缘石、路边石均采用花岗石。人行道一侧路缘石尺寸15X40X100cm,路边石尺寸12X20X100cm。安装时底部设2cm后1:3水泥砂浆垫层,两节间采用1:3水泥砂浆安装后勾缝宽小于3mm,安装路缘石、路边石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4.6.6无障碍设计为了方便残疾人使用城市道路设施,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的要求,在靠人行道绿化带一侧,以及公交车站、人行过街地道,道路交叉口处,设置盲道,单面或三面坡缘石坡道。供残疾人使用。盲道宽0.6m。本次设计采用混凝土盲道砖,盲道砖尺寸为30X30X5Cnu5、施工要点5.1路基5.L1质量标准土质路基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轮迹不得大于5nun,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如下,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床压实度要求次干路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路床080295上路堤80150294下路堤150以下292零填及挖方路基。30N953080295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及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和频率快速路和主干路其他道路1纵断高程(mm)+10,-15+10,-20水准仪,每20m取1点2中线偏位(mm)30经纬仪或全站仪,每50m测1点(弯道加HY、YH两点)3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B钢尺量,每40m测1点4平整度(mm)15按JTGE60(T0931)检查,每20m每车道取1点5横坡(%)±0.3且不反坡水准仪,每20m测1处6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值钢尺量,每20m测1处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和检验弯沉值LD如下表所示:路床土基回弹模量和弯沉值要求表分类回弹模量E0弯沉值Lo(0.01mm)土质路基230MPa288石质路基240MPa2251 .2底基层、基层5 9.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路基通过验收后,方可施工底基层,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掺量为4%o(1)质量标准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296%平整度:15mm中线高程:+5mm,20n横坡:±0.5%且不反坡厚度:+20mm,-15%层厚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5-2.5MPa弯沉值<80(0.0Imm)(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水泥掺量为4%,水泥材料要求采用强度等级为32.5或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应小于IOh,水泥质量必须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有关规定,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指标进行检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压碎值W35%,其级配组成如下表:底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配组成表通过下列方筛孔G三)的重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数37.5100<28<931.590-1001967-909.545-684.7529-502.3618-380.68220.07507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n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In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3)施工要求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须用机械拌和摊铺及碾压。2)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配料必须准确,摊铺拌和必须均匀,应严格掌握厚度。3)分层铺筑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压实遍数不小于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4)宜在夏季组织施工,最低气温要求5以上,压实后必须保湿养生。5)底基层施工应严格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执行。5.2.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底基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掺量为5.5%o(1)质量标准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297%平整度:12mm中线高程:;+5m,-15m横坡:±0.5%且不反坡厚度:+20m,-15%层厚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5-4.OMPa弯沉值W38(0.01mm)(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水泥掺量为5.5%,水泥材料要求同底基层,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宜小于31.5m,级配组成如下表:配组成如下表:通过下列筛孔(师)的重量百分率备)31.510026.590-1001972-899.54767筛孔尺寸(mm)通过各筛孔的百分率(%)4.751002.36901001.1860-900.640-650.325420.1515-300.07510-20一层的适宜厚度(ran)2.535.12性能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应满足下表性能要求: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性能要求技术指标要求试验方法可拌和时间,S>120手工拌和粘聚力试验30min(初凝时间),Nm21.2T075460min(开放交通时间),NmN2.0磨彳毛值(湿轮磨耗试验)WTAT浸水Ih<800gm2T0752粘附砂量(负荷轮碾压试验)LWT<450gm2T0755稠度23cmT07515. 3.3施工技术要求1)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2)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缩短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23%的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3)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4)稀浆封层的施工可采用国产或进口稀浆封层机铺筑,稀浆封层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5)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6)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810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7)稀浆封层铺筑后,乳液破乳、水份蒸发、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5.4粘层、透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喷洒粘层油:4.7529-492.3617-350.68220.07507集料中0.5n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乐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压碎值30%°(3)施工要求施工要求同底基层,基层、底基层施工中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5.3稀浆封层S材料(1)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指标表指标BCR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1.18nn筛上剩余量%不大于0.1T0652贮存稳定性(5d)不大于5%T0655贮存稳定性(Id)不大于5%T0655恩格拉粘度E25330T0622沥青标准粘度C25.3(s)12-60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60T0651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100g,25C,5s,0.1mm)40100T0604延度5,Ccm不小于20T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T0607软化点C不小于53T0606(2)石料稀浆封层应选择坚硬、粗糙、耐磨、洁净的集料。各项性能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中表4.8.2的要求。稀浆封层用通过4.75m筛的合成矿料的砂当量不得低于50%,细集料宜采用碱性石料生产的机制砂或洁净的石屑。对集料中的超粒径颗粒必须筛除,级配组成如下表:石料级配技术要求(1)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2)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或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3)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粘层沥青选用PCR型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用量为O.30.6Lrn2o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PCR试验方法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1.18un筛),%不大于0.1T0652恩格拉粘度计E25170T0622道路标准黏度计,C25.3,s8-25T0621蒸发残留物性质含量%不小于5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针入度(100g,25C,5s)0.Iinm40120T0604软化点,c不小于50T0606延度(5'C)cm不小于20T0605与矿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T0654储存稳定性(5d)%5T0655储存稳定性(Id)%1T0655沥青路面各类基层都必须喷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基层上设置稀浆封层时,透层油不能省略。气温低于10或大风天巴,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用于半刚性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透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喷洒透层油前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透层油采用PC-2型乳化沥青,用量为0.71.5L本工程所采用的改性乳化沥青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要求:透层油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PC-2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T0652恩格拉粘度计E2516T0622道路标?f比黏度计C25.3s8-20T0621蒸发残留物性质含量%不小于5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7针入度(25C)0.Iimn50-150T0604延度(15C)cm不小于40T0605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T0654储存稔定性(5d)%5T0655储存稳定性(Id)%1T06555.5沥青混凝土面层1、质量标准压实度:298%(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密度)95%(AC-20)平整度:标准差。(nun):2.0最大间隙Ah(nun):5厚度(mm):+10,5中线高程(mm):±20中线偏位(Inin):20mm横坡:土0.5%且不反坡弯沉值:上面层W28(0.01mm)中、下面层弯沉值:32(0.Olmni)2、材料要求(1)沥青应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中重交通A-70#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重交通A-70#沥青技术要求指标70号试验方法针入度(25*C,5s,100g)dmn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L5+1.0T0604软化点(R&B)C不小于46T060660动力粘度Pa.s不大于180T0620IOC延度cm不小于20T0605151C延度cm不小于100T0605含蜡量(蒸馀法)%不大于2.2T0615闪点tC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15C)gcm,实测记录T0603TFOT(或质量变化%不大于±0.8T0604RTFOT)后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T0605残留延度(IOC)Cm不小于6T0605沥青路面技术指标项目目标值测试方法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SFaO不小于54、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5mmT0965.T0961、T0963高温稳定性改性SMA-13动稳定度之3000次mmT0719AC-20C(掺抗车辙剂)动稳定度N4800次mm水稳性改性SMA-13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280%T0709.T0729冻融劈裂试验劈裂强度比N80%于AC-20C(掺抗车辙剂)没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5%冻融劈裂试验劈裂强度比280%于抗裂性能SMA-13极限破坏应变2500T0715AC-20C极限破坏应变N2000(2)沥青改性剂应用于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的改性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技术要求。改性剂若采用SBS类改性剂,沥青混合料中改性剂掺量为5%。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见下表。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技术指标SBS类试验方法针入度25七,100g,5s0.Imm3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T0604软化点TR&B,不小于C60T0606运动粘度135C,不大于Pa.s3T0625T0619闪点不小于C230T0611贮存稳定性离析,2.5T066148h软化点差不大于-C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质量变化,不大于%+1.0T0610T0609针入度比25C,不小于%75T0604(3)粗集料根据重庆市内道路路面的筑路材料调查情况,选用石灰石集料作为路面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卵石破碎石料作为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所选用的粗集料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性能要求:粗集料技术要求主干路序号项目技术指标上面层其他层1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2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3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62.54吸水率,不大于(¥)235坚固性,不大于(%)12126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1215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8207水洗法小于0.Q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8软石含量,不大于(%)359磨光值PSV,不小于(%)42(6)纤维路面表层SMA-13沥青混合料采用木质素纤维。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纤维长度,不大于mm6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灰分含量%18±5高温59(TC600C燃烧后测定残留物PHtfL7.5±1.0水溶液用Pll试纸或PH计测定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含水率(以质量计)不大于%5105C烘箱烘2h后冷却称量(7)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8)抗车辙剂重庆属夏季炎热区,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抗变形能力,在AC-20C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抗车辙剂,掺量为沥青混凝土重量的0.4乐即每吨混合料掺加4公斤。抗车辙剂应符合下表所列的技术要求:抗车辙剂的技术要求指标要求粒径4mm密度1.0÷0.!g/cm3软化点130Q熔融指数>8g10min添加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凝土动移定度>6000次mm施工说明:1)沥青混凝土的级配不变。2)在热集料干拌时将一定比例的JTJT30型抗车辙剂一次性投入,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1520秒。3)实验室做配合比实验时,由于采用的设备不是强制式搅拌,所以要将干拌时10I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级)I5I4所用石料的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表4.8.3要求。(4)细集料细集料需满足满足下表所列技术性能要求:细集料技术要求其他道路序号项目技术指标1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s)2.452坚固性(0.3111!11部分),不大于(%)3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54砂当量,不小于(%)505亚甲蓝值,不大于(gkg)6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三)(5)矿粉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像、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

    注意事项

    本文(东郭新街、晏渡一路、晏渡二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