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案如何写.docx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凡是构思精致、富故意境或者写得涵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略作者为文的原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2 .读散文要抓住线索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密切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1)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2)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3)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4)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5)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3 .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味文章的内容。散文往往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往往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划,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味文章内容。4 .注意展开联想,领略文章的神韵联想的方式有:串联式:如猎户“尚二叔一百中老人一董昆”;辐射式:如土地以“土地”为中心生发开去,写“热爱生活,保卫土地,建设土地;”假托式:如白杨礼赞;屏风式:如风景谈。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干体味到文章的神韵,领略到更深刻的道理。5 .品味散文的语言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炼、优美,又自由灵便,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致。何为的散文语言雅致。一些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往往因内容而异。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锋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语言,绚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深潭。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地更加深刻。6 .了解情技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点要求的“能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因此掌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衬托、过渡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荷塘月色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二)过程与方法1 .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2 .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3 .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教学重难点(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四)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相结合。2 .涵泳法、美读法为主兼用探索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一6段。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老师有声有色地背诵春中的一些典型段落,感染学生,调节气氛。然后再总结。)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目生了,初中语文教材曾经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这两篇散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而夸姣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知道些哪些呢?(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教师: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份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势”。著作有朱自清全集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了著名的散文家。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旁皇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散文。(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朱自清)二、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思量: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好,那我们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然后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荷塘的美景。三、作品结构分析:(再请全班同学齐读下这篇优美的散文,然后想想每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全篇又可以分为几个部份?)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原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寻觅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第四段:荷塘漂亮的景色。第五段:塘中的月色。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画一个圆形的图解做板书,边板书边讲解。见课件!)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第一部份:(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第二部份:(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第三部份:(710)写景中人。(情)(尾声)(细讲线索: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先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宛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通全文的是一条先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有了大致的把握,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认真朗读这篇散文,看看做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找同学背诵第4-6自然段,并做鼓励性点评。)二、自主探索:找出你所欣赏的语句,并说出你真正的感受。(讲解:很有代表性的几句:)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分析: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原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Ik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三、解析第四段,看做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分析:(1)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一多姿荷花一缕缕荷香一叶花颤动一流水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示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无非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貌。“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宛然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一一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正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正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五、请学生自己赏读并讨论第5、6自然段段: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1、“月光如流水普通,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六、小结全文: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含糊的景色与淡淡的欢跃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炼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七、布置作业: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教学后记: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荷塘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夸姣生活的憧憬,等等。你认为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我认为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欢跃。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欢跃,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荷塘月色朱自清一、教学要求:1 .基础知识:(1)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朱自清和他的散文;(3)通感的手法。2 .阅读能力:(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味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文中词语鲜明的感情色采。3 .写作能力:写一段鉴赏本文语言美的文字。二、教学重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检查自学情况,讨论课文的线索和结构,布置讨论题。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检查研究性学习情况(部份),以学生抢答,教师补充和订正的方式进行。1.关于作者:基本情况: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文学研究会早期成员。江苏东海人,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又自称扬州人。原名自华,号秋实。生活经历: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早年从事新诗创作,内容多写小资产阶级的失意,也有觉悟青年对光明的呼叫。在清华任教后,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朱自清朴重爱国,参加过“五四”和“一二九”运动,但阶级的局限使他长期脱离现实。抗战任西南联大教援期间,思想有较大转变。1948.8.12病逝前,谆谆嘱告家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评价影响:别了,司徒雷登(毛泽东)赞扬他有骨气,“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势”°2代表作品:著有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著作,大都收入四卷本朱自清文集(1953开明书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春绿荷塘月色灯影桨声里的秦淮河威尼斯。兴趣识记:谁有什么办法把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一下子记牢?参考办法:朱自清目送父亲的背影在远方消失,春终于来到了,到处都是胖醉的绿,他先去欣赏荷塘月色,再去泛舟灯影桨声里的秦淮河,最后来到了漂亮的威尼斯。(情节串联法)二、朗读课文,检查早自习自学情况:1.播放朗读磁带。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朱自清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指定三名学生接力朗读,教师正音。2.抢答:词语解释幽僻("up”:幽静,僻静(幽:深远的、隐蔽的)。蓊郁(W©ngyb):树木茂盛的样子。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弥望:满眼(充满视野)看到。(弥:满)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袅娜(ni6o):柔美的样子。风致:美的姿态。夸姣的容貌和举止风味;风趣三、作品结构分析。教师启示指导:荷塘月色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共独立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荡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份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第一步,让学生提挈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原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寻觅清冷、幽僻的环境)第4段荷塘漂亮的景色。观荷塘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第二步:综合、归纳。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份。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这样分析,全文确实应划为三部份:第一部份(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份(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份(第78段)写“景中人”(情)四、小结写作线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结构分析”过程中就可以得到解决的;这里,再小结一下。教法上由教师主述或者由学生讨论均可。很可能学生在认识上有争议,教师应允许学生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有理,不浮现科学性错误就行。教师小结: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先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作者的游踪、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宛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通全文的是一条先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注:上段文字中加引号一句可作为板书)五、找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讲析,让学生反复体味。分析直接抒情的语句(让学生按行文先后摘选)1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肃静”。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山情生”。起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提问)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原由(欲排遣苦闷之情)。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情绪,学生一定很关心。因此,在此可以联系作者撰文时间启示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的情况(教师要匡助学生抓要点,防止说开而不可收),进而说明当时朱自清的思想状况:朱自清曾经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份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一见陈竹隐忆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绪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2 .第3自然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在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引导学生体味前两段与此段的内在联系: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一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惟独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说明:“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分析时不能草率。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寻觅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六、小结、布置作业。通过对全文结构的分析,我们对荷塘月色的内容、写作线索都比较清晰了;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对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欣赏荷塘月色奠定了基础。下一课时,我们将认真研读作品中写景状物的段落,欣赏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我们还要进一步体味作者是怎样把深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景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 .解析第4自然段,看做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2 .体味散文的语言美一对生活化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3 .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味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复习提问。1 .集体背诵荷塘月色第4自然段。2 .请两位同学各背诵一遍第4段。教师针对学生背诵的情况,正音,矫正语速上的毛病。二、解析第4自然段,看做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教师在讲述时要尽量引用原句,重点词语随手板书,如“弥望”、“袅娜”等等)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顺序特点,但细一研究,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示学生回答,这就叫“读进去”。估计学生很容易认为只是到了“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才由“静”转入“动”。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是套用“动静结合”这一评语,缺少鉴赏力。实际上,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无非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的舞女的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耐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让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说明:上面这种分析,教师应当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学生也达到这个深度,要适情而定,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硬灌,能启示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点还是抓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貌。引导学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叶田田,满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却断定那叶下的水“眠眠”有情,这是由于叶子的“风致”引起的合理想象。这是很精彩的一笔。为激发学生思量的积极性还可以启示他们从“视觉一嗅觉一听觉”这一角度来欣赏作者怎样描写荷塘,进而还能解决一个问题:第4段是“人在景外”还是“人在景中”(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问题)。三、关于“通感”问题。这个问题可放在分析第4段时顺势讲解,不必讲通感的定义,只让学生认识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请学生分析这一句的比喻特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宛然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体一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喻体一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正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正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引导学生在第5段中找出有通感修辞现象的句子,并进行欣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同梵娜玲上奏着的名曲。”)四、第5、6段的讲析。这两段,应彻底交给学生分析,教师不应再细说了,否则就会“剥夺”学生的必要的鉴赏机会。这两段的阅读点,欣赏点似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中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例如:1月光如流水普通,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写月光照在荷叶荷花上,“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新鲜欲滴的实感。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此句,以使通篇流溢着美呢?(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思量,体味作者心中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处理以上内容时,可采用讨论式,让学生多说,拓宽思路。渐而使他们认识到,读文学作品决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识读”上,要利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参预评论,所谓鉴赏能力便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五、收束部份。思量题: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是很高超的,美的语言,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并非靠词藻堆砌,靠粉饰来写就的,散文的语言美就要表现在语言的“生活化与艺术化的统一”上。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一句,除“亭亭”一词外,都是口语,“叶子出水很高”是“写实”的一笔,不需修饰已经达到“准确”了,但作者不满足“摹形”,他要传荷叶之“神”,于是抓荷叶的状态特征以裙作比,“亭亭”二字便成为了点睛之笔,一位临风起舞的窈窕淑女的美姿浮现了,那展开旋动的裙与硕大舒展的荷叶融合为一体,荷叶的动态美便跃然纸上,心形兼备。好,课下就请同学们也找这样的例句进行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你的理解(一百余字即可)。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