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建设方案.docx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一)企业行业背景、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1、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制造业出现了全面的下滑,中央采取了一揽子计划以后,全国工业保持了稳定较快的增长。从2009年的几个数字就可以看出来:全国GDP增长8.7%,全国工业增长11%,装备制造业增长13.8%02、沈阳市铁西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沈阳铁西作为国家目前唯一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强力推进数控机床、电气、现代建筑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通用装备等五大重点产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将五大重点产业发展成具有世界水平的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带动和促进沈阳铁西装备“十二五”期间,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自主创新将贯穿全过程。在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上,重点做强做大数控机床、通用石化装备、重矿机械、输变电装备、工程规划实施后,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将建设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重大技术装备成套能力强,主导产业聚集度高、基础产业配套水平高,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紧密融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重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以2008年为基础,聚集区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1%以上,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3%以上。3、沈阳市铁西区电气产业的发展铁西区现有电气行业企业182家,2008年完成产值185亿元,其中电气主机类企业24家,完成产值94亿元;电气部件类企业158家,完成产值91亿元。发电设备行业代表企业有华创风能、远大风电等;输变电行业代表企业有特变电工沈变、昊诚电气、新东北电气等;电工器材制造代表企业有沈阳低压开关有限公司、大明电气等。在沈阳市铁西区电气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2年,全区电气产业企业户数力争达到600户,实现产值I(X)O亿元。为加快全区电气产业的发展,该区把电气产业列入“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同时把输变电设备产业以及低压电器产业列入全区重点发展的20个产业集群加以重点扶持。在输变电设备产业中,以特变电工沈变、新东北电气高压开关等企业为龙头,以发展大中型输变电设备为核心,生产超高压变压器、电抗器、高压开关设备及高压元器件、超高压交联电缆、浸渍式干式变压器及特种变压器为重点,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完善输变电产业链整体配套,建设东北输变电制造基地及供应商集散地。到2012年企业户数达到300家,实现产值500亿元。其中特高压交、直流变压器产值达300亿;特高压测量保护装置如高压互感器、套管、开关及继电保护装置等100亿;其它配套产品如大型绝缘纸板及成型绝缘件、硅钢片、电磁线(换位导线)、油配送中心等年产值100亿。在低压电器产业中,以低压电器为主,电力设备和装置联合发展,以成套设备带动元器件产业协调发展。低压电器行业本身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投资规模小,而与低压电器行业密切相连的电力设备和装置行业则占据着这个产业链的高端,不但科技含量高,利润水平高,而且单个企业的投资规模都大,对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能够提升整个园区的科技水准。到2012年,框架式断路器、塑料外壳式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热继、小型断路器、漏电断路器等六大类低压电器产品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企业户数达到150户;配电系统、电力设备和装置实现总产值100亿元,企业户数达到100户。在依托现有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世界知名度、整体经济实力及技术水平,不断延长和拉伸产业链,做强做大原有企业规模的同时,还将通过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等形式,争取引进国际知名或国内电气龙头企业,逐渐形成全国重要的电气产业基地,树立沈阳电气产业规模实力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强大的行业背景,巨大的岗位群以及电气产业对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决定了我校所开设的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必须按照教育部颁发的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最新要求和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培养大批适应沈阳装备制造业发展、满足电气产业未来工作岗位技能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二)专业现状我专业最早为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成立于1983年,2005年改为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是我校重点专业,在2010年评为机械行业骨干专业。1、学生情况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近三年累计毕业生145人,本年度本专业学生数324人,招生数99人,毕业生数54人,就业率达98%。2、师资情况电运专业专任教师22人,硕士学位7人,本科率100%,双师型教师比例为90.9%。其中,高级职称11人,比例为50%,中级职称7人,比例为32%。外聘教师3人,具有中级职称,均来自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岗位。3、实训基地情况校内基地: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新校区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45万平方米,总投资为L8亿元。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在省市各级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的扶植下,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机械加工、基本技能、电气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等实训中心,其中我专业有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EDA实训室、电机与拖动实训室、电机变压器拆装实训室、制冷空调实训室、电工基本技能实训室、基础实训室一、基础实训室二、电力电子变频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电子技术实训室、课内实训三、课内实训四13个实训室,这为我校加强专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校外基地:本专业在沈阳机床集团、沈阳欣泰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5个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并聘请上述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作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学院还坚持定期对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评估,筛掉不合格和没有实质性合作的基地,以保证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质量。(三)专业优势与特色1、专业建设的理念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建设实现三个对接,既学生实训所需设备与企业技能操作平台对接,专业课教师的技能水平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对接,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岗位群技能操作对接。五个合一,办学宗旨为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2、师资队伍电运专业专任教师22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90.9%。其中,高工职称5人,高级工职称14人。外聘教师3人,具有中级职称,均来自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岗位。该专业段刚教师是沈阳市电专业学科带头人,沈阳市骨干教师,主编电机与电器、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项目教程(西门子)、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教材三部,获“电气控制''专利一项,指导多名教师和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得较好成绩;佟萍教师获得“省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刘军教师获得“全国技能大赛教师组二等奖“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3、实训设备我校重视电专业教学设备的投入,建有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EDA实训室、电机与拖动实训室、电机变压器拆装实训室、制冷空调实训室等实训室,实习工位足,设备配置合理,有一定先进性,能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技能鉴定、生产于一体,向兄弟院校和社会开放。课内实训自开率100%,课内实训、实习开出率均达10096,保证了项目式教学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进行,全面地完成了教学计划要求的实验实习任务。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具备承办国家级数控车工、普通车工、钳工、焊接操作工、维修电工等项中高级技工技能大赛,对外进行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并圆满地完成2007、2008沈阳市“百千万育人工程”职工职业技能竞赛,2007、2008、2009沈阳市、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承办工作,对企业职工和转业军人的多批次培训任务,受到各界的广泛好评。4、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并行,提高教学软件的开发与使用。提出在“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思路。如:(1)实训现场分成教学区、模拟仿真教学软件应用区和实物操作区,实现工学一体化教室的目标。(2)推广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软件(维修电工仿真实训教学系统和电子技术应用实训),鼓励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与实训I。5、成果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师生连续三年代表沈阳市参加辽宁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获得24金5银7铜的佳绩,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获得3金4银12铜的骄人成绩。具体获奖情况见下表。教师获奖情况时间获奖名单获奖情况2007年刘军全国技能大赛教师组二等奖佟萍省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段刚辽宁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刘军辽宁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09年刘军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学生获奖情况时间比赛项目奖级姓名2010年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辽宁省一等奖陈旭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辽宁省一等奖连世兴机电一体化国家级三等奖赵冉、刘方刚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国家级二等奖陈旭2009年机电一体化辽宁省一等奖王敬文石兴龙辽宁省二等奖蔺洪岩薛增辉辽宁省三等奖纪新元张晨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辽宁省一等奖那江波孙志超辽宁省三等奖吕长云杨夺陈闯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辽宁省一等奖孙龙权周胜全辽宁省三等奖杨双陈海波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国家级一等奖那江波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国家级三等奖王敬文石兴龙2008年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辽宁省一等奖李德营陈爽王敬文金鹏徐立鹏王静辽宁省二等奖潘健杨洪宇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辽宁省一等奖徐向东那江波杨双庄玉文辽宁省二等奖郑伟男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国家级一等奖王敬文金鹏国家级三等奖李德营陈爽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国家级二等奖那江波庄玉文2007年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辽宁省一等奖李德营贾椿宇杨洪宇郝广峰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辽宁省一等奖孙国亮姜浩鹏庄玉文曹海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国家级三等奖杨洪宇郝广峰李德营陈爽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国家级三等奖孙国亮国家级优秀奖姜浩鹏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紧密的课程体系;采取引进、培养并举的措施,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功底扎实、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适应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建设集实验实训、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应用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多种功能实训基地;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努力将本专业建成课程质量高、师资“双师”素质高、毕业生就业率高,专业建设领先、教学改革领先、社会服务领先的全国示范性专业。(二)具体目标1、基础能力建设为提高学生就业岗位能力要求,拟在建设期内加强教学实训室教学条件硬件建设,扩充并完善原有的电力电子实训室;为专业群新建实训室4个;5个顶岗实习基地。2、师资队伍建设到2013年本专业拥有专业带头人1名和沈阳市骨干教师3名,校骨干教师4名,三年内具有2个月企业顶岗实践经历教师比例达100%O3、信息化教学建设根据课程体系建设的需求和岗位能力培养需求,对应专业核心课程,拟在建设期内开发PLC教学软件、电力电子技术模拟教学软件、工厂供电模拟教学软件。4、教材建设拟编写电机及拖动基础、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可编程序控制器、自动检测与转换、工厂供电等课程的校本教材。5、课程建设在确定电机及拖动基础、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可编程序控制器3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按内容、教材、标准、方法手段以及教学软件等重点内容为核心进行课程开发。三、建设内容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加强内涵建设,我专业从基础能力、师资队伍、软件信息化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予以实施。(一)基础能力建设1、实训室建设我专业原有实训室13个,现根据我教师调研结果,为提高学生就业岗位能力要求,拟在建设期内加强教学实训室教学条件硬件建设,扩充并完善原有的电力电子实训室;为专业群新建实训室4个;5个顶岗实习基地。表3-1实训室建设内容表序号实训室设备金额(万元)备注1新建电机维修及检测实训室电机维修及检测实训装置20台40合计402、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期内在原有基础上和沈阳机床集团、沈阳欣泰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5个顶岗实习基地,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所确定的顶岗实习时间。在此项目建设过程中,拟重点放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包括管理体制、管理制度、教师聘任、评价体系等在内的过程管理机制建设,同时和合作企业共同开发顶岗实习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1)建立适应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管理体制。(2)建设顶岗实习管理制度。(3)建设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4)建立顶岗实习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在以上内容建设基础上,建设期内将和企业共同研究开发顶岗实习和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表32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及学习模式的开发进度及资金表序号建设内容所需资金(万元)备注1管理体制42管理制度33指导教师队伍44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4合计15(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加强中青年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双师素质为重点,引进校外技术专家为补充,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到2013年本专业拥有专业带头人1名和沈阳市骨干教师3名,校骨干教师4名,三年内具有2个月企业顶岗实践经历教师比例达100%。表33教师培养计划表序号名称姓名培训内容培训时间金额万元备注1学科带头人尹彩霞企业实践,参加学术会议,省、国家、境外培训2010.9-2013.982市骨干教师王淼企业实践,省、国家、境外培训2010.9-2013.933市骨干教师胡艳平企业实践,省、国家、境外培训2010.9-2013.934市骨干教师刘军企业实践,省、国家、境外培训2010.9-2013.935校骨干教师王敏企业实践,省、国家、境外培训2010.9-2013.936校骨干教师张英姿企业实践,省、国家、境外培训2010.9-2013.937校骨干教师张雪英企业实践,省、国家、境外培训2010.9-2013.938校骨干教师邹耀弟企业实践,省、国家、境外培训2010.9-2013.939学历进修刘军进修硕士学位2010.9-2013.91.710技能培训全体教师企业实践、各级培训2010.9-2013.91.7X22人合计64.11、建设一支符合要求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1)采取相互兼职的方式,从企业聘请高水平的管理者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拟聘请沈阳机床集团技术部副部长李小峰和高荣坚工程师直接参与本专业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2)从合作企业聘请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本专业教研室的兼职教师,直接承担本专业的教学任务和实践指导任务。2、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提高专任教师整体水平(1)专业带头人与沈阳市优秀教师1)具备条件具有中、高级职称、硕士以上学位,理论功底扎实,掌握电气自动化前沿技术,能够把握专业发展方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或电气自动化设备设计、安装、维修方面技术过硬。2)建设措施及目标选拔专业理论扎实、操作技能过硬的教师各1名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分别安排到国外培训机构或企业研修1个月,到国内知名企业顶岗实践2个月,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工作条件,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吸收国内外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和经验,及时了解专业的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的专业理论和实用技术。到2013年使本专业拥有“双师型”专业带头人1名和沈阳市骨干教师3名。(2)骨干教师1)具备条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学士以上学位,能承担2门以上课程理论或实践教学任务。2)建设措施及目标在现有专业教师中选拔具有双师素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4名进行重点培养,使“双师型”骨干教师达到4人。安排4人到国外高校或企业研修1个月,4人到知名企业顶岗实践2个月或到国内培训进修,提供专项资金用于骨干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业务进修、开展应用性研究和教学研究,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三)信息化教学建设结合专业现有的维修电工仿真实训教学系统和电子技术应用实训两个软件,根据课程体系建设的需求和岗位能力培养需求,对应专业核心课程,拟在建设期内开发PLC教学软件、电力电子技术模拟教学软件、工厂供电模拟教学软件。表34教学软件开发建设进度及资金表序号软件名称投入金额(万元)备注1PLC72电力电子技术73工厂供电7合计21(四)教材建设为创新职业教育,特组织本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调查中发现电气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传统技术有余,而反映先进技术不足,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有脱节现象,专业课程,特别是主干课程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除旧更新。鉴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繁杂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很少,专业课程内容能反映新知识、新技术的内容较少的情况,我们要推进教学课程与教材创新,积极采用,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学生现有实际状况及目前学校现有设备设施情况,组织教师开发校本教材,如电机及拖动基础、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可编程序控制器、自动检测与转换、工厂供电等课程的六本校本教材,每本费用需15万元,共需90万元。采用项目式教学,工作过程模式,项目教学,“学中做,做中学”,重实验和实训,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五)课程建设1、课程体系职业能力与课程及技能的关系素质与能力课程与技能能力、素质要求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阅读与应用文写作(如调查、调研及工作计划、总结等)数学(简单函数、微积分运算能力)英语(含专业英语,如电类设备专业词汇)德育与心理健康体育及健康计算机操作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人文素养、身体素质、现代信息技术、团结协作能力等;有责任感、能吃苦耐劳、事业心强。专业能力通用专业知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气CADEDA技术与应用面向电气运行与控制职业岗位群的通用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核心技术能力具有设计和调试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能力(单片机原理与实训)具有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计算、运行及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工厂供电)熟练掌握各种电气仪表的使用和各种电气工具的使用,包括电笔、电烙铁的使用能力,具有熟练的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电工、电子实习)掌握交、直流电动机、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有维护交、直流电动机、变压器的基本能力。(电机及拖动基础)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掌握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及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变流的方法。(电力电子技术)掌握检测系统的综合应用及检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自动检测与转换)具有电机的拆装、维护及排除般故障的能力。(电机实习)岗位专项能力具备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基本应用能力,能在生产现场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运行、调试、维护可编程控制系统。(PLC及PLC实习)熟练阅读电气控制线路的原理图与接线图,能看原理图进行配盘、进行故障查找: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等诊断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故障并修复。(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电气控制实习)基本技能职业资格证书。根据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对应相应的课程与技能,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达到能力、素质要求。表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资金投入明细表序号项目名称资金(万元)备注1企业调研,确定岗位群72根据调研报告确定岗位能力73制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完整架构304完成人才培养阶段性评价报告9合计532、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在确定电机及拖动基础、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可编程序控制器3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按内容、教材、标准、方法手段以及教学软件等重点内容为核心进行课程开发。(1)课程标准拟对所确定的3门优质核心课程和3门岗位群专业核心课程共6门核心课程和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对教师要求等内容在内的课程标准,使其达到实现岗位能力的要求。表52课程标准建设进度与资金表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建设进度资金(万元)备注1电机及拖动基础陆敬玲2011年完成12电气控制技术谢颐明2011年完成13可编程序控制器马兰2011年完成14电力电子技术邹耀弟2012年完成15工厂供电高月2012年完成16自动检测与转换刘军2012年完成1合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