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全.docx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一、合同能源管理模式1.1 管理模式乙方承担光伏发电站的所有投资及运维,甲方提供项目建设所需厂房、彩钢瓦屋面及项目设备场地项目建成后合作期为25年。1.1.1 甲乙双方合作推进本节能项目实施,节能效益分享期内,甲方保证厂区优先消纳本项目所产生的电能,乙方按甲方当地供电部门实际执行的适时目录电价优惠销售给甲方使用。1.1.2 协议电价:经双方协商在合同期内,乙方均按实际发电时段目录电价折扣后的协议优惠电价向甲方收取电费(目录电价)合同期内按最新发布的目录电价(或指市电电价)执行。双方协议电价约定具体如下:(1)如甲方当年消纳项目所产生的电能80%,按实际发电时段市电电价的80%计价向甲方收取电费;(2)如甲方当年消纳项目所产生的电能80%且50%,按实际发电时段市电电价的85%计价向甲方收取电费。1.2 乙方负责光伏电站后期运营维护,并承担光伏电站项目日常运维相关费用。项目合作期满后,电站产权归厂方业主所有(如甲方不需要接收电站产权,由乙方负责拆除)。1.3 在项目合作前期、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甲方须协助配合乙方完成相关勘察调研、政府报备、接入并网、运维管理等事宜。二、光伏项目甲方的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2.1.直接收益拟甲方现有约2万平方米厂房闲置屋顶,可规划建设约1.6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当地年有效日照小时数为100O个,预计首年将新增发电量约166万度,25年年平均发电量155万度;若消纳50%和90%发电量预计电价折扣收益10.63万和25.5万,并可年减少碳排放1410吨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由于未来的碳排放权交易,每年可增加营收约7.44万人民币的碳排放收益。项目建成后25年的运营期内,依据国家规定组件效率的衰减标准。2.1 电费折扣收益按电站年均发电量155万度,IOkV工业市电价约0.914/kwh估算。2.1.1 电价计算(本测算仅根据佛山市目录电价,暂未考虑工厂直供电电价影响因素)1-6月,10-12月每天按峰值6小时(10-12时,14-18时)和平段4小时(8-10时,12-14时)共计10小时,白天综合电价:(1.0654×6+0.6381×4)÷10=0.8945元/度7-9月,每天按尖峰3小时(11-12时,15-17时),峰值3小时(10-11时,14-15,17-18时)和平段4小时(8-10时,12-14时)共计10小时,白天综合电价:(L32483+L06543+0.6381x4):10=0.9723元/度全年白天时段综合电价:(0.8945×9÷0.9723×3)÷12=0.91395元/度2.1.2 年发电量消纳9成假设甲方厂区消纳项目所产生的电能约90%计,按当前IOkV工业市电电价约0.914/kwh估算年平均节约电费在25.5万元。甲方每年电费打折收益(按90%消纳):155万90%0.914元/度X(1-80%)=25.5万人民币25年合计637.52万人民币2.1.3 年发电量消纳5成假设甲方厂区消纳项目所产生的电能约50%计,按当前IOkV工业市电电价约0.914/kwh估算,年平均节约电费在10.63万元。甲方每年电费打折收益(按50%消纳):155万50%0.914元/度X(1-85%)=10.63万人民币25年合计265.63万人民币2.2 光伏电站发电收益通过优质的组件采购,严格的后期运维管理,光伏电站组件寿命可达30年以上,项目25年合同期结束后,光伏电站移交甲方管理,约还具备80%的发电能力,以此计算第26-30年,电站可发电量约620万度,假设电费不变(0.914元/度),发电经济收益约566.68万人民币。2.3 碳排放收益随着国家对各省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进行量化,目标导向清晰,交易机制完善,奖惩措施明确,预计绿证、碳排放权等衍生交易交易市场进一步激活,带来项目的直接收益(碳排放收益在不影响乙方电费收入前提下甲乙双方各占50%)o未来碳排放权交易可给光伏项目带来每度电约4.8分的额外收益。这意味着按本项目光伏建设规模,平均每年发155万度电,未来由于碳排放权交易,按照近期的交易每吨价格在52.78元,每年可增加营收约7.44万人民币的碳排放收益。假设此次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完工后,年均发电量为155万度.3,间接收益3.1 有效应对各地为促进相关行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能效水平、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等相关政策方针,缓解未来扩大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执行行业范围,提高电价标准等措施对工厂带来的经济性冲击。3.2 以后配合储电技术,将为稳定甲方工厂负荷波动(如用电高峰期的限电)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间。3.3 平均降低厂房车间操作温度约3-5,同时降低下雨时瓦面噪声,大大改善工人操作环境。3.4 由于光伏组件重力而起到压块作用,在抗击台风时可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3.5 延长甲方屋面彩钢瓦使用寿命减少瓦面正常使用投入成本。3.6 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方向为企业抵御节能减排政策风险,获取政府节能减排奖励资金,宣传产品绿色环保理念提供一个较好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