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2).docx
XXX露天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版本号:XR/ABYA20XX应急预案名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XXX露天矿山发布日期:20XX年6月2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修改登记表序号版/次页号修改内容摘要修改人审核人实施日期1总则12危险性分析43组织机构及职责74预防与预警95应急响应146信息沟通与后期处置207保障措施228培训与演练249奖惩2610附则28附件:(1)滑坡、垮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应急联系电话(6)应急物资与装备清单1.1编制目的为了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并能有效的组织抢险和救援,特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其目的在于:(1)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事故发展和扩大的条件,防止突发性事故、连锁事故发生。(2)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事故和处理事故。(3)尽力减轻事故对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又便于灾后重建,及时恢复生产。1.2编制依据1.2.1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XX年主席令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0XX年主席令第65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XX年主席令第7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XX年主席令第9号)(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397号)(7)小型露天矿山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39号)(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23号)1.2.2主要技术标准(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XX)(2)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XX)(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采石场实施指南(AQ20XX.5-20XX)1.2.3矿山提供的其他资料1.3 适用范围该预案适用于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工作,实现事故初期,第一时间将遇险人员迎救和疏散到安全地点,并视具体情况,对事故进行初步控制。1.4 应急预案体系本露天矿山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相对较少,因此将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合并编写。本应急预案,针对露天矿山开采区域内发生的滑坡、垮塌,火灾、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制订了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1.5 应急工作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技术上采取措施,使生产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的能力。管理协调,提高人和机械的技术水平,达到自身和操作保障。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控制和及时抢险救援;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又能及时恢复生产。(2)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正确处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4)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事故灾难现场应急处置和指挥以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为主,所属单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必须密切配合,负责处理事故,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必要时请求上级增援。(5)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提高应急处置技术和水平。依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规范、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增强应急处置方案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6)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工作准备。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将日常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做到常备不懈。2危险性分析2.1 企业概况XXX露天矿山为露天开采页岩的小型砖矿,设计生产规模3万吨/年,20XX年8月XX市国土资源局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XX,有效期限为七年(自20XX年8月30日至20XX年8月30日)。矿山生产规模为3.00万吨/年。矿山现有员工10人,其中主要负责人2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名,装载机司机1名。2.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依据XXX露天矿山页岩矿山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该矿山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滑坡垮塌、火灾、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故确定企业存在滑坡垮塌、火灾、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引发灾难性的安全风险。2.2.1 滑坡、垮塌露天矿滑坡、垮塌会给人们带来不同危害:有的切断运输线路,有的推倒、掩埋或破坏采掘运输设备,还有的会破坏地面工业与民用建筑,甚至迫使矿山停产,威胁人身安全。造成滑坡、垮塌的主要原因有:(1)矿边坡由于地质内动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和外动力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原因,常会出现或大或小、或缓或快的滑坡;(2)不按规定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3)采场未设置排水沟;(4)不认真执行边坡管理制度,未及时清除危石、松石、悬石;(5)排土场未按规范设计;(6)矿堆和废土、废磴的堆放超过规定高度。易发生滑坡、垮塌的场所主要为采剥工作面、边坡、排土场、矿堆堆场等。2. 2.2火灾火灾具有突发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比较严重,容易造成财产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本项目发生火灾事故的一般原因有:(1)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2)设备不良。如设计错误且不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维护不当等;(3)物料的原因。可燃物质的自燃,各种危险物品的相互作用,机械摩擦及撞击生热,在运输装卸时受剧烈振动等;(4)环境的原因。如潮湿、高温、通风不良、雷击、静电、地震等自然因素;(5)建筑结构布局不合理,建筑材料选用不当等因素;(6)人为纵火或放火;(7)管理不善。2.2.3机械伤害本项目易造成机械伤害的主要设备有:挖掘机、装载机、汽车、破碎机等。这些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戳扎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体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机械伤害。造成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有:(I)各种机械传动、转动部位的护罩等防护设施缺乏或失效;(2)机械在外力作用下滑移或倾翻、结构垮塌等;(3)作业人员不按操作规程违章作业;(4)监护制度执行不严。2.2.4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伤亡事故。本项目易发生高处坠落的场所主要有:采剥工作面、边坡等。造成高处坠落的主要原因有:(1)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存在漏洞;(2)不认真执行安全规程,违反操作规程,技术水平低;(3)安全防护设施不全,安全工器具、防护用品配备不足或存缺陷;(4)不扣安全带,安全带扣环未扣到位或所扣位置不当;(5)高处作业未戴安全帽或安全帽带子未扣牢;(6)脚手架有缺陷,梯子使用不符合规定;(7)操作平台未设防护栏。3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事故应急救援队在队长的领导下,由抢险抢修组、后勤保障组、交通运输组、安全警戒疏散组、现场急救组、信息处置组组成。事故应急救援队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指挥机构矿山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队,成员如下: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3. 2.2职责与分工1、队长职责: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2、副队长职责:负责应急状态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信息传递;保障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等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执行组长的命令。3、抢险抢修组职责:应急状态下,组织设备维修、设备复位,制定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4、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铁锹、水泥、防护用品等。5、交通运输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6、安全警戒疏散组职责: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7、现场急救组职责:负责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8、信息处置组职责: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负责事故信息上报及事故处置情况发布工作。4预防与预警3.1 危险源管理4. 1.1危险源监控措施危险源监控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技术控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2)人员管理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3)管理控制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4.1.1事故预防措施(1)预防滑坡、垮塌的措施:按规程规定确定边坡角度、台阶高度;破碎岩层进行加固措施;人员、设备设置在安全距离内。(2)预防火灾的措施:易燃易爆品储存场所设立警示牌,禁止明火、吸烟等;采用符合要求的电气设备,开机前进行检查;规范布设电线电缆,电线电缆损坏及时检修,不私拉乱接电线,注意用电安全;电气检修和动火作业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做到技防和人防相结合;制定消防检查制度,加强消防检查力度,对员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3)预防机械伤害的措施: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上岗。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用工具操作的部位,不得用手代替工具操作。机械传动、转动部位加装可靠,防护装置不得任意拆除。机械不得带病运转。检修机械,必须切断电源,挂禁止合闸警示牌。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设备内人员撤离安全的地方,方可试车。(4)预防高处坠落的措施:危岩边缘设立警示牌,禁止人员、设备进入;高空人员扎牢安全带;加强设备管理,防护设施牢固可靠。4.2.1预警级别依据露天矿山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黄色、红色两个预警级别。1、黄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黄色预警。(1)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黄色预警时;(2)矿山突发有损伤但无死亡事故时。2、红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红色预警。(1)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红色预警时;(2)矿山突发一般事故以上(含)事故时。4. 2.2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主要发布途径有电视台、广播、各类公共显示屏、短信息、互联网、内部有线和无线通信手段等。5. 2.3预警的发布和解除1、黄色预警:由企业应急救援队发布和解除,报江安县应急办备案。2、红色预警:由江安县应急办提出预警发布和解除建议,报XX市应急办备案,由县应急办或授权企业事故应急小组发布和解除。4.2.4预警响应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相应级别预警时,企业事故应急指挥小组按照本预案相应级别规定进行响应。1、黄色预警响应:加强领导带班,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报告。企业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与各作业单位的通信设备处于开通状态。各作业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安全员上岗到位,严格制止并纠正违章作业现象,尽快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密切关注自然灾害,做好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2、红色预警响应:在黄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各有关人员高度关注重大危险源及自然灾害动态,带班负责同志要主动了解掌握情况,加强值班和监测密度。必要时,停止高处作业。1 .3信息报告与处置4 .3.1信息报告与通知(1)报警系统:在各生产作业点设置报警电话,接警统一由值班室承担。情况紧急时,也可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先期采取现场处置措施,立即报告队长。需要撤离周边作业人员和周边居民时,以最快方式通知所有人员撤离,立即通知当地村委会和居民组。周边居民撤离:以当地村委会、居民组负责组织撤离;矿山内部由安全生产科组织撤离。(2)报警内容: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型、事故大致经过、伤害人数、现场采取的措施以及需要支援的请求。(3)报警方式:采用电话报警,值班设置手机电话24小时开机。(4)各应急救援队成员电话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便于扩大应急时联系。(5)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急能力不足,需外部增援的,立即报告安全管理部门和上级应急救援组织,请求增援,增援内容:人力、资金、设备、物资、器材、防护用品等。4.3.2信息上报(1)上报单位:县安监局、县政府。(2)上报时限:1小时内上报,电话报告。(3)上报内容: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事故经过、伤亡、伤害人数和严重程度、现场采取的措施以及抢险救援进展情况。(4)信息发布部门:事故应急救援队。4. 3.3信息传递传递方法:采用电话传递、网络传递、人员直接传递上级相关部Ho传递程序:信息报告由应急救援队队长签署,专人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5应急响应4.1 响应分级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将各类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两级。滑坡、垮塌事故:当露天矿山发生滑坡、垮塌事故且造成人员伤亡时,为I级响应;当露天矿山发生滑坡、垮塌事故且未造成人员伤亡时,为11级响应。火灾事故:当发生火灾事故且造成人员伤亡时,为I级响应;当发生火灾事故且未造成人员伤亡时,为11级响应。机械伤害事故:当发生事故且造成人员伤亡时,为I级响应;当发生事故且未造成人员伤亡时,为11级响应。高处坠落事故: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且造成人员伤亡时,为I级响应;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且未造成人员伤亡时,为11级响应。4.2 响应程序5.2.1事故发生事故单位或发现人立即报告值班室。5. 2.2值班室接到报警必须了解掌握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严重程度、报告人、伤害人数等基本情况及救援要求等,迅速报告队长。5. 2.3应急启动救援队接到报警,迅速作出反应,通过险情判断,确定危险程度,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实施抢险救援行动和控制事故发展。(1)命令发布:命令发布由队长发布。(2) I级响应:页岩矿山为应急响应单位,启动应急预案。本企业应急救援队人员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根据职责,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实施应急救援工作。队长立即将情况报告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应急救援组织及相关部门,需要扩大应急时,请求增援。现场救援可调集矿内任何部门的物资、药品、车辆、人员,必要时可临时购买。调用任何单位的设备、物资、药品、车辆、人员均必须服从,不许受阻。增援队伍到位,本企业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保证应急资金、设备、物资、药品、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3) 11级响应:公司为应急响应单位,采取措施处理。所属单位成员立即赶到现场,参加现场应急抢险。现场应急抢险按现场处置措施具体实施。现场救援可调集工作人员和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物资,进行抢险救援。在应急过程中发生次生、衍生事故或事故扩大化,需要扩大应急时,应急救援队参与响应。5.2.4应急恢复事故得到控制或处理完毕,救援队立即实施应急恢复工作(现场清理、解除警戒、事故调查、善后处置等)。5.3处置措施5. 3.1滑坡、垮塌(1)发现险情的人员立即向领导报告,指挥长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抢险小组进入应急状态。(2)根据险情组织技术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抢险方案。(3)对危险矿区采取临时挡土墙、防止扩大事故面,造成次伤害。(4)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5)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6)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7)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8)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9)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10)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11)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报警。(12)其他事故处置组人员按职责分工立即展开救援工作。5.3.2火灾(1)切断电源。(2)事故初期,现场人员使用相应灭火器进行灭火。在90秒内事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现场人员立即撤离。(3)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报警。(4)防火组织立即奔赴现场,迅速判明起火、爆炸位置。(5)根据不同的火灾、爆炸性质、燃烧物质、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使用正确的灭火设施和器材。(6)事故抢险组人员立即疏散遇险人员到安全地点。(7)公安消防队伍到达火场后,参加灭火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公安消防机构总指挥员统一调动,执行火场总指挥的灭火命令。(8)灭火工作完毕后,保护好火灾、爆炸现场,单位安全生产科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核实火灾损失,查明事故责任,处理善后事宜。5.3.3机械伤害(1)立即停止设备设施运行;(2)确保其他从业人员无违反操作规程;(3)确保其他设备设施的防护罩完好;(4)机械设备的安全联锁装置确保完好、有效;(5)事故抢险组立即抢救遇险人员,并进行现场急救操作。(6)现场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点。(7)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报警。(8)其他事故处置组人员按职责分工立即展开救援工作。5.3.3高处坠落(1)立即停止设备设施运行;(2)确保其他在岗人员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按规定使用安全工器具;(3)确保其他防护设施性能完好;(4)事故抢险组立即救助受伤人员。(5)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报警。(6)其他事故处置组人员按职责分工立即展开救援工作。5.4应急结束5. 4.1应急终止条件(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作业环境符合安全条件。(2)遇险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得到急救或送往医院救治;遇难人员得到安置和处置。(3)现场环境经检验、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4)具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条件。(5)应急救援结束由应急救援队批准。5. 4.2应急救援任务终止和工作总结(1)事故情况上报事项:事故伤亡人数、重、轻伤人数、经济损失、参与响应情况、处理措施、经验教训、总结报告。(2)向事故调查组移交的相关事项:参与响应情况、救援措施、应急记录、相关图片、图纸、事故原因、后期处置相关事项等。(3)应急救援结束:由应急救援队批准并宣布。(4)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由应急救援队负责。总结内容:写出书面报告;收集整理所有应急记录、处置方案及措施、文件资料等;总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应急救援预案保障,查清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评估事故损失及事故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并对预案进行修订,编制和完善应急预案;同时制定出事故防范措施。总结报告上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总结报告存档备案。6信息沟通与后期处置6.1 信息发布部门由应急救援队发布。6.2 信息发布原则(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细、及时、准确。(3)不弄虚作假,不瞒报、谎报、漏报、不报安全事故。(4)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6.3 信息发布方式(1)主要通过当地新闻媒体和相关新闻媒体(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络、信件信函、稿件等)。(2)与新闻媒体建立通讯联系,密切配合,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稿件。6.4 后期处置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标准努力做好善后处置工作:(1)认真及时做好遇难人员亲属的安置抚恤及补偿工作。(2)做好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伤鉴定工作。(3)及时支付保险的赔付及补偿。(4)核算应急救援发生的费用,及时支付应急救援费用、和征用应急物资的补偿。(5)收集整理事故应急救援记录、图纸、方案、措施等相关资料。(6)救援队伍认真核实参加应急救援人员、清点救援装备器材及发生的费用。(7)安抚受伤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恢复正常秩序。(8)现场清理、消毒、灾后重建、尽快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9)制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安全投入,防止事故再次发生。(10)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修订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事故防范措施。(12)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查出事故原因,解决处理办法。写出总结报告O7保障措施7.1 通讯与信息保障(1)设置值班室,设置24小时值班电话,设置专人值班,不许空岗。线路有专人负责检查、修理,保证通讯畅通。(2)应急救援人员联系方式电话联络,电话24小时开机,保证应急时刻及时到位。(3)与新闻媒体、专业应急队伍、医疗单位、相关单位建立通讯联系,签订救护协议。7.2 应急队伍保障(1)组织机构设置:事故应急救援队。(2)与专业救援队伍签订救护协议。(3)平时加强应急队伍学习、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素质。(4)保证应急队伍整编,人员变动时,及时调整补充。7.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为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必须配备应急物资与装备。消防器材、起重设备等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存放在仓库内。设专人保管。其配备的物资与装备清单如附件。7.4 经费保障(1)设立应急资金帐户,实行专款专用,任何人不得善自他用。特殊情况必须经安委会主任批准。(2)资金使用范围:应急物资装备购制;应急救援;医疗救护;善后处置;应急物资补偿、应急费用支付、应急演练与培训等。(3)资金数量:帐面数平时不低于5万元。(4)资金来源:每年维简费提取10%。(5)监督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科监督资金的提取和使用。8培训与演练8.1 培训8.1.1 培训计划全员定期培训,每年不少于两次,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应急人员定期培训,每年不少于三次,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培训内容:法律、法规、规定、标准、规范、制度和应急预案演练等内容。8.1.2培训方式通过外部安全学习、安全培训;内部安全学习、技能操作、应急演练等。8.1.3培训要求(1)认真尊守法律、法规、规定、标准、规范、安全规章制度。(2)接受上级安全机构对法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学习。(3)企业按安全管理规定组织职工定期、不定期的安全学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4)组织职工学习和掌握应急救援知识、自救、互救知识,达到应急时既能统一指挥、密切配合,又能提高应急处置、安全防范、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能力。(5)从业人员自觉接受安全学习、安全培训和各项安全活动,掌握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现企业控制的安全目标。8.1 .4告知安全培训涉及到当地村民参加的,告知村委会通知村民按时参加培训和演练,并安排好相关事宜;涉及到其他部门参加的,请求相关部门参加监督、检查、指导。8.2 演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发布后,应急救援队按其应急预案内容,举行应急救援演练,使从业人员熟知和掌握事故应急救援知识。(1)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队。(2)范围:影响区域范围。(3)频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每年六月份)。(4)规模:页岩矿山全体人员;危险区域居民;村委会;镇政府;医院;安全部门等。(5)内容:综合预案内容、专项预案内容。(6)方式:模拟事故方式。(7)总结与评估:演练完毕后写出总结评估报告,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完善修订应急预案。演练总结及其他材料安全生产科存档。9.1奖励在事故应对过程中有以下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奖励:(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2)防止或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9.2责任追究在事故应对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不按规定制订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2)不按信息报告有关规定而导致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件信息的。(3)拒不执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时临阵脱逃的。(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者物资的。(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7)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9.3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机构应及时开展应急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o.术语和定义(1)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3)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4)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化,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或行动。(5)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10.2 应急预案备案应急预案备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经专家评审后,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备案。10.3 制定与解释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与解释:由本企业安全生产科制定;安全生产科负责解释。10.4 维护和更新根据相关规定,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在预案执行过程中有与法律、法规、规章不符;工艺技术条件、周边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危险源的;应急组织体系或职责调整的;应急预案演练评估需要修订的;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应急预案编制内容与实际不相适应的条款。应及时予以编制和修订。修订周期: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特殊情况每年修订一次。10.5 应急预案实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自备案后发布实施。XXX露天矿山页岩矿滑坡、垮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单位:XXX露天矿山滑坡、垮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是岩体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工作线不齐、边坡凹凸不整、坡顶线里出外进、工作面坡底部压力过大、工作帮形成多个自由面,受机械破坏和雨水冲刷而产生坍塌滑坡事故。(2)易发生滑坡、垮塌的场所主要为采剥工作面、边坡、排土场、矿堆堆场等。(3)露天矿滑坡、垮塌会给人们带来不同危害:有的切断运输线路,有的推倒、掩埋或破坏采掘运输设备,还有的会破坏地面工业与民用建筑,甚至迫使矿山停产,威胁人身安全。2应急组织及职责代小平为现场事故处置的总指挥,田光其和张胜负责指导现场救援。事故现场的班组长为现场事故处置的指挥,负有组织人员救助遇险人员和撤退的职责。现场的其它成员必须服从其指挥,完成其下达的救援命令。陈棋负责取用起重设备。张胜负责救助伤员,进行现场急救有关操作。熊显刚负责报警,公司报警电话:o其他成员协助上述人员工作。3应急处置3.1 处置程序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如图Io图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图3.2 报警(1)当出现滑坡、垮塌迹象,发现人员应立即将迹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强度等信息向单位应急值班室报告。单位应急值班室接到报警后,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队和总经理,并组织有关人员及抢险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2)发生滑坡、垮塌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等信息向单位应急值班室报警。(3)事故发生后,班组长或现场有经验的老工人,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救助遇险人员,同时向单位应急值班室报警。(4)公司接到报警后,立即下达撤离命令,并按预案规定,召集相关人员到达指定地点,成立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预案分工,立即展开救援工作,同时在事故发生10分钟内,将事故情况用电话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消防部门报警,后续情况随时上报。3.3 应急处置措施3.3.1 灾前处置措施(1)指挥部和各区域负责人必须保持冷静,根据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规模、影响程度进行预测或监测。若危险性、规模和影响程度不大,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工艺措施,把地质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2)若地质灾害潜在危险、规模和影响程度较大,或可能发生泥石流,指挥部或各区域的负责人应必须采取“避”的原则,立即派出人员,使用一切通讯工具,通知下方并组织所有人员按“明白卡”、“避险卡”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并清点记录到安全地点的人员。3.3.2 应急处置措施(1)排险、控险应急处置措施立即撤出危险区人员;确保其他生产区域无滑坡、垮塌危险;确保事故区域无次生灾害危险;对受伤员工进行紧急救护。(2)警戒、疏散程序警戒:由当班安保人员在滑坡、垮塌影响区域附近设置警戒区域,严格控制非救援人员进入。疏散:及时疏导事故现场附近的无关人员,维持现场秩序,确保救援工作能顺利开展。(3)医疗救护应急处置措施当发生滑坡、垮塌事故后,抢救重点是集中现场的人力、物力和设备,尽快把被掩埋的人员救出,将受伤者抬离危险区并立即抢救。发生滑坡、垮塌事故,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发生滑坡、垮塌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健侧下肢缚在一起。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及时把伤者送住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3.3.3 灾后防治与恢复对滑坡、垮塌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今后防范措施及整改意见,及时修复被损毁的工程及其它设施。4注意事项(1)个体防护器具原则上要随身携带,也可存放在离工作地点5米以内的地点。(2)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注意不要让伤员再受到挤压。(3)出现重伤人员时,要立即进行包扎、止血、固定、苏生等现场急救操作,受伤者伤势严重,可能发生骨折时,不要轻易移动伤者。(4)进行现场急救操作时,必须在新鲜空气处,并注意对伤员保温。(5)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派专人全面彻底检查,确认危险已经彻底消除,防止其他危险隐患存在或次生灾害的发生。(6)要设置警戒区,派专人值守,保护事故现场,为事故调查做好现场保护。XXX露天矿山页岩矿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单位:XXX露天矿山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火灾事故危险变压器着火事故、发电机着火事故、电缆着火事故、重要生产场所着火事故、档案室火灾事故、办公建筑着火事故。(2)火灾事件类型:固体物质火灾、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电气火灾等。(3)各种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在润滑不良、散热不好或其他故障状态下,会因摩擦生热而温度上升,达到易燃物燃点时,会引起火灾。机电设备短路、绝缘击穿、电源开关熄弧不良等产生火花,易引起可燃物引发火灾。气焊作业操作不当易产生电弧和火花引燃可燃物质引起火灾。电路老化、电线绝缘层脱落、私拉乱接电线可能引起火灾。(4)烧伤人员病程长、医疗消耗大、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烧伤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烧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2应急组织及职责代小平为现场事故处置的总指挥,田光其和张胜负责指导现场救援。事故现场的班组长为现场事故处置的指挥,负有组织人员灭火和撤退的职责。现场的其它成员必须服从班组长的指挥,完成班组长下达的救援命令。李川负责切断电源、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熊显刚负责报警,公司报警电话:O其它成员协助上述人员工作。3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如图Io图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图3.2报警(1)第一个发现火灾的人,立即将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火灾强度等信息向单位应急值班室报警,并视情况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2)火灾发生后,班组长或现场有经验的老工人,立即组织现场人员佩带个体防护器具,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如在90秒内火灾不能被有效控制,则立即撤离。同时立即向单位应急值班室报警;(3)公司接到报警后,立即下达撤离命令,并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