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地质勘察技术要求铁三院资料.docx
编号:SSX-S-ZT-005上海轨道交通申松线(R4线一期)工程详细勘察技术要求及统一资料标准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上海轨道交通申松线(R4线一期)工程设计总体组2002年8月上海轨道交通申松线(R4线一期)工程详细勘察技术要求及统一资料标准为高质量地完成申松线(R4线一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特制定本阶段技术要求和统一资料标准。勘察的单位和人员必需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做好勘察过程限制,提高勘察质量,为设计、施工供应牢靠依据。1勘察阶段、等级、纲要1.I勘察阶段与设计阶段相适应,申松线(R4线一期)工程本阶段为详细勘察。1.2 依据申松线(R4线一期)工程本身的特点及沿线的地质条件,本项工程勘察等级为III级。1.3 勘察纲要是指导勘察工作的设计书。在勘察实施前应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后制定勘察纲要。勘察纲要应内容完整,切合实际,满足工程的要求。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勘察目的、方案、工作量、勘探测试手段和布置、取样要求及土、水试验项目、技术要求、数量、质量及平安保证措施,勘察支配进度、设备机具、人员支配等。1.4 勘察方案应经总体组审查后实施。1.5 现场勘察期间,由于实际地层与预料地层发生较大变更或设计方案变更等缘由,须要更改勘察方案时,应刚好编写勘察纲要的补充说明,并按质量管理程序审批。2详细勘察执行规范、规程2.1 上海市标准12345DGJ 08-37-94;DGJ 08-11-1999;DGJ 08-40-94;DGJ 08-61-97;DGJ 08-9-9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基坑工程设计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程6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J08-72-98;7上海地区地基勘察钻探平安操作规程DGJ08-2-83o2.2 国家标准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中国地振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7构筑物抗震设计规程GB51091-93;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o2.3 铁道部标准1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99;2铁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99;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3-2001;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5铁路抗震设计规范GBJ111-87;6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J126-2001;7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J125-200102.4 原位测试及水文地质试验按有关规定、规程办理。3详细勘察的目的依据初步设计鉴定看法,在建筑场地范围内,详细查明地层结构及其变更规律、成因类型、时代、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水文地质条件等,并作出分析和评价,为各类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方案的确定等供应岩土工程资料。4详细勘察范围及工作内容4.1 详细勘察工作范围依据申松线(R4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确定的线路、站位方案、车辆段及基地、出入段线、虹梅路限制中心以及其他附属工程。4.2详细勘察工作内容详细查明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特征;查明沿线的暗浜、坑塘、低凹地带、古河道等的分布范围、埋深等;查明沿线的不良地质及特殊土的性质;划定沿线地震可液化层的分布范围、埋深、厚度,并计算其液化指数。查明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类型、分布、埋深、腐蚀性等,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补给关系、水力联系等。依据既有资料并结合拟建筑物的特征、分布、接受综合勘探的手段,在遵循有关规范的基础上,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合理布置勘探量,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提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及其它的技术参数,确定土石可挖性分级,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提出对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措施及建议。盾构隧道重点查明高灵敏度、高塑性的软土层及可能产生流砂、管涌、振动液化的饱和粉性土、砂土的分布范围、厚度、埋深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土层渗透性能;确定围岩分类及土石可挖性分级;查明承压含水层以及沼气分布地段,评价承压水和沼气对隧道盾构施工时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为设计供应所需的计算参数。路基应查明一般路基及支挡建筑物墙趾处地层结构、地基土性质及水文地质特征;重点查明高灵敏度、高塑性的软土层、暗浜土、填土分布,划分土石可挖性分级,评价基底的稳定性。桥涵、高架线路、高架车站对各个工点提出并评价可能的桩基持力层,供应桩基设计参数,为确定桩型、桩长、估算单桩承载力和基础沉降量等方面供应设计依据。地面站、车辆段及基地、虹梅路限制中心查明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成因、性质及软弱土夹层;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特殊土及古河道等,并判明有无地震可液化层和液化指数;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来源、腐蚀性及相关土层的渗透性等,提出基础处理措施建议,供应桩基设计参数等。地下车站、明挖隧道、放开段1查明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成因、性质及软弱土夹层,确定围岩分类及土石可挖性分级;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特殊土及古河道、地下洞窟等,并判明有无地震可液化层和液化指数;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来源、腐蚀性及相关土层的渗透性和承压水头等。2供应基坑开挖设计和施工所须要的有关参数,对围护措施提出合理建议。对于接受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基坑,应查明墙端隔水层位置、厚度,并建议其持力层和嵌入深度。3对接受盖挖法施工的车站,应查明大直径中间桩桩端持力层及下卧软弱土层的埋深、厚度、性质及其变更,比选桩基持力层,供应桩基设计参数;对基坑开挖围护和降水或截水方案提出建议。4对限制深度范围内的土层详细划分,尤其是对厚度大于0.3m的砂土和粉性土层尽可能单独划出;同时对地层结构做细致的分析,留意土性指标在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差异性与变更规律。对砂土、粉性土,应按颗粒组成、渗透性等指标,综合分析产生流砂、管涌、边坡坍塌的可能性。5分析评价基坑开挖引起地面沉降或水平位移可能导致对邻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提出施工降水导致的水位变更、地面固结沉降的预料及预防措施建议。5工程地质调查与填绘5.1工程地质调查调查范围:全部工点均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1以线路中线向两侧扩展宽度,车站弯道不应少于100m,直线地段不应少于50m;2附属建筑物选址所确定的地段;3建筑物基础施工影响到的地段。在探讨已有的地质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基础上,对重点地段进行现场调查核对工作。调查内容包括:1冲填土、素填土、杂填土等的分布范围、回填年头和方法、物质来源;2已被填没的河、塘、滩地的分布位置、深度等;3地形、地貌及成因类型,并划分地貌单元、成因分界;4调查地下水类型、基本特征、补给来源和排泄条件以及地下水动态变更;5调查及探讨沿线重要及高大建筑物的地基与基础资料,沿线岩土工程施工阅历。5.2填绘横断面地质填绘1横断面应在现场填绘。2填绘范围:按所供应的横断面宽度进行填绘,面对大里程方向分左右侧;3填绘内容:土层分界线、土层编号及名称、土石可挖性分级,软土土层应增加重度Y、内摩擦角粘聚力c;4填绘深度:地面以下8.0m;5比例尺:按所供应的横断面比例进行填绘。6勘探6.1 应依据初步设计方案确定的建筑平面、基础平面、基础类型、上部荷载等,在充分利用工可、初勘以及接近建筑物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各工点的勘察方案。6.2 既有勘探孔利用原则:利用勘探孔不宜超过建筑轮廓线外50m,且不跨越微地貌单元,孔深应达到一般性勘探孔要求。6.3 接受综合勘探方法,应依据各工点详细状况接受钻探、静力触探、小螺钻、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扁铲侧胀试验、水文地质试验及室内试验等方法。6.4 勘探孔布置原则明挖车站、明挖隧道、放开段1勘探孔间距、横剖面间距、勘探孔深度(1)勘探孔间距一般35m左右,按基坑边界外侧3m布置。(2)应有横剖面限制,间距不宜大于IOom,地质困难地段增加横剖面;每个车站横剖面个数不少于3个。每个横剖面23个勘探孔。(3)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沉降计算的要求,不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2.5倍,且应穿透淤泥质软土层;中间桩、中柱基桩或大型十字桩等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限制性勘探孔,深度要超过桩基计算压缩层厚度l2m;2钻探孔、原位测试孔比例及测试数量原位测试孔中,每个车站同一地质单元内,每层土标准贯入试验次数及静力触探孔数分别不应少于10个和4个。静力触探孔数宜占勘探孔总数的1312,每工点至少应有1个孔压静力触探孔。3取样数量规定:实行土样应具代表性,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取土样间距为1.0L5m,遇有粉性土、砂土夹层时应加密取样;其它深度地层取样间距2.03.0m.每层土的土样不少于5个。4供应土的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颗粒级配曲线、水平和垂直渗透系数、固结快剪峰值强度、静止侧压力系数、水平及垂直基床系数、回弹模量、弹性模量、三轴压缩固结不排水剪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或三轴压缩不固结不排水剪)等指标;对于软土地层还应供应软土的灵敏度、固结系数、先期固结压力等指标;有承压含水层地段,应测定承压水头。盾构隧道1勘探孔间距、勘探孔深度(1)勘探孔沿隧道走向、在隧道边线外侧35m交叉布置,勘探孔间距不大于50mO在洞身上下各0.5D范围内遇地层变更处和为查明粉性土、砂土及承压含水层、自然气分布范围时,适当加密勘探孔。(2)一般勘探孔深度达到隧道设计标高以下1.07.5倍隧道直径,限制勘探孔深达到隧道设计标高以下2.03.0倍隧道直径,限制性勘探孔应占勘探孔总数的1312;(3)工作井处勘探孔应不少于3孔,勘探深度应满足沉降计算要求。2钻探孔、原位测试孔比例:原位测试孔占勘探孔总数的1/2左右。3取土样和原位测试点的竖向间距l2m,每层土的土样不少于5个。地铁车站、工作井必需选取2个以上钻孔,在隧道开挖面的上下2m范围内连续取土。4盾构法施工隧道除供应土的常规物理力学指标外,还应完成下列特殊项目:有承压含水层地段,应测定承压水头;供应主要土层不少于5组的垂直、水平向渗透系数,不少于3组孔隙水压力;供应颗粒级配曲线、不匀整系数d6"dI0及d70;供应无侧限抗压强度(或三轴压缩不固结不排水剪)、三轴压缩固结不排水剪、固结快剪峰值强度、静止侧压力系数、基床系数以及供应软土的灵敏度等指标(各不少于5组)。路基1一般路基勘探孔沿线路两侧交叉布置,勘探孔间距不大于50m;支挡建筑物部分应沿墙趾布置勘探孔,勘探间距3540m,每段不少于2个勘探孔。2为满足路基稳定检算和液化评价要求,一般性勘探孔深度达到基础处理深度下35m,限制性勘探孔深度按30m。3横剖面布置主要考虑滑动稳定计算,在桥头路堤和地下出口过渡段各设两个横剖面。每一横剖面不少于2个勘探孔,限制范围应不少于线路中线两侧各20米。4原位测试孔应占勘探孔总数的1312,其中静力触探不宜少于勘探孔总数1/3O5取样数量规定:地面以下3m深度内,每隔0.5m取不扰动土样1个;3m以下,取样间距2m。6除供应常规物理力学指标外,应供应软土的灵敏度、固结不排水剪、固结系数、先期固结压力、淤泥质土的有机质含量等特殊指标(各不少于5组)。桥涵、高架线路、高架车站1勘探孔间距:(1)桥涵:涵洞每处不少于1个勘探孔;小桥、人行天桥每座不少于2个勘探孔;中桥、大桥、特大桥每墩台宜有一个勘探孔。(2)高架线路:应依据墩台位置布置勘探孔。勘探孔间距不大于40mo(3)高架车站:勘探孔宜沿主要柱列线、墩台位置或建筑物周边线布置,相邻勘探孔间距3540m;2勘探孔深度:应依据基础型式确定。接受自然基础,限制性勘探孔深度不小于30m,一般孔深20m;接受桩基时,一般性勘探孔深度达桩尖以下35m,限制性勘探孔孔深应超过桩基计算压缩层厚度l2m,桥梁孔跨大于40m者,勘探孔深度应加深,孔深5570m。3原位测试孔占勘探孔总数1213;限制性勘探孔占勘探孔总数的1/2。4取样数量规定:实行土样应具代表性,每层土样不少于5个,厚度不足3m的土层取样不得少于1个,厚度3m以上的土层每2m取1个。地面车站、车辆段及基地、虹梅路限制中心1勘探孔间距一般不大于35m,路基勘探孔间距不大于50m。2勘探孔深度:一般性勘探孔深度达桩尖以下35m,限制性勘探孔占总数的1/3,孔深为45m。3取样数量规定:地面以下3m深度内,每隔0.5m取不扰动土样1个;3m以下,取样间距2m。实行土样应具代表性,每层土样不少于5个。厚度不足3m的土层取样不得少于1个,厚度3m以上的土层每2m取土样1个。为限制自然地基持力层层面起伏和厚度变更,查明填土、暗浜等不良地质现象,应布置小螺纹钻孔、轻型动力触探进行勘察,孔距1015m;限制暗浜边界线时,小螺纹钻孔间距应为23m,且应取扰动土样。应查明沿线明浜、塘底淤积层厚度,限制范围为线路中线两侧各不少于20米。6.5勘探孔的编号:勘探孔的编号以工点编号、勘探手段和勘察阶段的汉语拼音字头为代号加序号组成。如钻探孔:S2Zx-i,触探孔:Q4Jx-i,其中S2、Q4表示工点编号,X(小写)表示详细勘察,i表示序号。各标段勘察孔序号在详勘察前依据支配勘察状况支配。各勘探测试手段代号:钻探Z,静力触探J,十字板剪切试验S,扁铲侧胀试验B,小螺纹钻L,水文地质试验Wo各工点标号见下表。工点编号车站名称车站编号区间编号松江新城站S3Q3高校城站S4Q4余山旅游度假区站S5Q5余山旅游度假区二站S6Q6泗泾站S8Q8九亭站S9Q9七宝站SlOQlO外环路站SllQU合川路站S12Q12虹梅路站S13Q13桂林路站S14Q14宜山路站S15车辆段S187钻探、取样7.1钻探工作应依据有关规范、规程要求执行,并重点留意以下几个方面:1应依据设计勘探孔位置坐标,接受经纬仪现场放点,平面位置测量精度±0.1m,标高测量精度±O.Olm°2外业钻探开工前,必需调查和探明勘探点位置地下管线及其埋藏物状况,确保平安后方可实施钻探。3钻探方法:可依据土层性质选用。粘性土必需接受螺纹提土器回转钻探,粉性土、砂土中当螺纹提土器带不上样时,可用泥浆钻进。必要时也可接受岩芯管取芯钻进。4钻孔直径:可依据取土样要求、土层性质、孔深确定。取土样孔孔径应大于取土器规格,一般可为108146mm05用螺纹提土器回转钻探或泥浆钻进时,回次进尺均不得大于2m,并取土样。在变层界限和软弱夹层深度,应刚好停钻取土样,以供鉴别土性和描述。6粘性土岩芯实行率不得低于85%,粉性土、砂土岩芯实行率不得低于75%o7钻进过程中的各项深度数据均应用尺丈量,深度测量误差不超过±5cm。8钻探野外记录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9应依据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钻孔静止水位量测和微承压水、承压水水头量测,并应代表性取地下水和地表水样进行化验。10地下车站、明挖隧道和盾构隧道范围内段全部钻孔,终孔后应接受粘土回填封孔。7.2取样7.2.1 各层地基土均应实行具有代表性的不扰动土样,实行土样所运用的取土器及取土方法,应依据土层特点和工程要求所需试样的质量等级选择,必需保证质量。软塑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应接受薄壁取土器压入取土样,砂质粉土和砂土宜接受环刀取样器或二重管取样器取样。7.2.2 各种取土器适用的土层及土样质量等级,以及各质量等级试样可供试验的项目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O8-37-94有关规定执行。7.2.3 取样数量依据勘察工程等级、地基土的厚度和匀整性等确定,各种工点取样间距和数量应满足6.4条之规定。7.2.4 标贯试验后应取标贯器内扰动土样做颗粒分析。725送土样时,试验人员应对试样质量进行检验,开土时如有析水、变形或土样长度不能满足试验项目要求者,应降低土样质量等级或通知钻探班组重新取土。7.2.6 地下段和放开段选取代表性钻孔进行有害气体取样测试。8原位测试8.1 原位测试应依据建筑类型、岩土条件及设计施工对参数的要求、地区阅历和测试方法的适用性等因素,接受多种测试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应与钻探、取样、室内土工试验结合运用,并通过综合分析,供应设计、施工须要的岩土参数。8.2 各种原位测试仪器开工前必需标定。8.3 各种原位测试应遵照有关测试规程的技术标准进行试验。8.4 详细勘察阶段原位测试包括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扁铲侧胀试验。8.5 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目的是划分地基土层,估算地基土的强度、压缩性等力学参数和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选择桩基持力层,估算单桩承载力,判定沉桩可能性和场地地震液化状况。本次勘察主要接受单桥静探和孔压静探,得到比贯入阻力与深度的关系曲线,以及孔隙水压力沿深度的变更曲线。8.6 标准贯入试验8.6.1 标准贯入试验目的是鉴别和描述土的类别,评价粉(砂)土的密实度,计算自然地基承载力,估算地基土变形参数、单桩极限承载力,评价沉桩可能性,判定饱和砂质粉土或砂土地震液化可能性及液化等级。标准贯入试验在砂土、粉性土中进行。8.6.2 地面车站、高架车站及高架区间: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的砂土、粉土测试间距1.0L5m,20m以下测试间距2.0m,厚度21.0m的粉土、砂土层均应有测试点。863地面线路和盾构隧道:地面下15m深度范围内的砂土、粉土测试间距L0L5m,15m以下测试间距20m,厚度21.0m的粉土、砂土层均应有测试点。隧道洞深范围内测试间距应为1.0m。8.6.4 在剔除标贯击数异样值后,每工点在同一地质单元体内,每层标准贯入试验次数不少于6个。8.6.5 接受标准贯入试验判定土层的液化可能性时,每一建筑场地内参与标准贯入试验的孔不少于3个。8.7 十字板剪切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目的是测定原位应力条件下饱和软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U)V及灵敏度(St)。十字板剪切试验孔主要布置于层或层的软粘性土中,孔深一般25m,试验间距1.0m。每工点应不少于2孔,并保证每层土的试验数据不少于10个;车辆段及基地应重点布置于路基、涵洞以及接受浅基础的建筑物部分。8.7.3均质土层测试点间距一般为1m,对非均质土或夹薄层粉细砂的成层软粘性土,应先做静力触探,结合土层变更,选择有代表性的深度进行试验。8.8 扁铲侧胀试验扁铲侧胀试验目的是划分土的类型、确定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确定土的应力历史、计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o、确定土的变形参数、估算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土的侧向基床系数。地下车站两端各做1个孔扁铲侧胀试验;明挖隧道、放开段中部各做1个孔扁铲侧胀试验,运用时可利用两端车站处的试验资料;试验竖向间距0.2m左右,试验深度依据拟建车站、隧道的设计高程确定,试验孔底部一般限制在层或层中。9室内土工试验:9.1 土工试验的目的主要用于土层定名、土层划分、工程力学性质的评价,供应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所供应各类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应合理、协调、牢靠,并与原位测试所获数据比较运用。9.2 试验项目: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08-37-94要求,依据所取试样的不同等级进行相应的试验项目。土工试验的方法,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有关规定执行。物理性质试验试验项目包括:含水量、重度、比重、孔隙比、液塑限、颗粒分析、渗透、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土)。力学性质试验1固结试验第、层土样初始压力为25kPa,其余土层50kPa0终止压力层为400kPa,层压力为600kPa,层压力为800kPa(试验压力大于400kPa接受慢速加荷法)。另外,为供应基底土回弹计算须要,在基坑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的土层选择部分土样做高压固结试验取得回弹指数及回弹模量。2直剪试验除常规的直剪(固快)试验外,对隧道通过段上下0.5D范围内的粘性土、层尚应加做部分快剪试验。试验指标按抗剪强度峰值供应。3三轴固结不排水剪试验(CU)为基坑开挖和盾构隧道稳定性计算须要,在基坑开挖围护结构影响深度范围内或隧道开挖范围上下0.5D范围的软粘性土、层中选择部分土样中进行室内CU试验(有效应力法)。4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UU)在基坑开挖影响深度范围内的淤泥质土及隧道开挖面上下0.5D范围的粘性土、层中选择部分土样中进行试验,对软粘性土尚需测定灵敏度。5静止侧压力系数KO试验为基坑及隧道设计须要,应供应基坑开挖影响深度范围及隧道开挖上下0.5D范围内各土层KO值。可用原位测试(扁铲侧胀试验)或室内试验测定。室内渗透试验对基坑开挖及围护结构影响深度范围内(按2.5倍开挖深度确定)及隧道开挖上下0.5D范围内的地层应进行室内渗透试验。水质分析:地表水、地下水的腐蚀性分析。9.3 试验成果物理性质指标:含水量W、重度丫、比重G、液限WL、塑限WP、塑性指数Ip,粒径累计曲线,不匀整系数Cu>d7o>颗粒分析、渗透系数kv>kh力学性质指标:1固结试验:e-p曲线、压缩系数a、压缩模量Es、e-logp曲线、先期固结压力Pc、超固结比OCR、压缩指数Cc、回弹指数C-固结系数Cv、Ch2直剪固快:内摩擦角粘聚力C3静止侧压力系数:静止侧压力系数k()4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强度qu、灵敏度St5三轴压缩试验:不固结不排水剪(UU):内摩擦角u粘聚力CU固结不排水剪(CU):内摩擦角cu粘聚力CCU内摩擦角'粘聚力d6每个地下车站、隧道工点应接受三轴压缩或固结试验方法实测不少于1组基床系数指标。7热物理指标:包括导温系数导热系数人和比热容Co地下车站开挖深度范围内、冻结法施工地段上下各0.5D范围内以及区间的通风井各地层需供应以上指标。地表水、地下水的腐蚀性分析成果表。10水文地质10.1 水文地质工作包括水文地质调查和水文地质试验。10.2 水文地质调查内容依据422、5.1.2要求执行。10.3 水文地质试验包括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测定的地下水参数包括静止水位、微承压水和承压水水头压力测量、孔隙水压力测量、各地层渗透系数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和钢铁结构物的腐蚀性。10.4 现场试验静止地下水位观测:每个钻孔均应进行,钻孔静止地下水位观测应在水位复原稳定24h后量测,量测精度小于±5cm。微承压水和承压水水头量测1微承压水和承压水水头的量测,应做试验孔设计后实施。2量测承压水头时,必需与上部潜水隔离。当承压水头在钻孔中不易观测时,宜埋设空隙水压力计量测,或接受设有空隙水压力计的多用静力触探探头进行测量,消散时间应满足要求。现场渗透试验1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宜接受钻孔注(抽)水试验求得,影响半径可用计算法求得。2注(抽)水试验应依据有关操作规程执行。3每个地下车站、明挖隧道及盾构隧道均不少于1个现场水文地质试验孔。水样实行应依据初勘水质分析结果和现场调查的状况,合理支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取样。在有可能受环境污染的工点,应至少取不少于2组的水样,推断其有无腐蚀性。其余工点应取1组水样。试样的实行和存放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08-37-94第9.4的有关规定。10.5 室内试验室内试验包括室内渗透试验和地表水、地下水的腐蚀性试验。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和隧道埋深范围内的地层均应进行室内渗透试验,每工点各地质单元应不少于2组指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腐蚀性试验项目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08-37-94有关规定执行。11地震11.1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国地振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规定,上海地区地振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11.2 应对场地范围内饱和粉性土、砂土进行液化判别。11.3 当时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接受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地面以下15m范围内的液化;地面车站、高架车站、高架区间、车辆段及基地以及限制中心,判别地面以下20m范围内土的液化。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亦可接受静力触探试验方法进行判别。11.4 可液化土的判别计算、液化指数计算以及地基的液化等级划分依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U-2001以及上海市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程DGJ08-11-1999有关规定执行。12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岩土沿线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岩土包括:人工填土、软土、暗浜、地震可液化层、地下沼气,应分别依据相应要求进行详细勘察。13成果分析13.1 勘察成果的分析依据DBJ08-37-94第11章有关规定执行;13.2 当单独工点指标子样数不满足统计要求时,可参考相邻工点的指标综合分析,给出计算值。14勘察文件详勘勘察阶段勘察文件为工程地质勘察总报告和各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5勘察文件的一般规定: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BJ08-72-98,本次详勘勘察文件规定如下:15.1 勘察文件应由文字报告和图、表构成。15.2 勘察文件应接受计算机帮助编制。勘察文件的文字、标点、术语、代号、符号、数字均应符合有关标准。15.3 勘察文件幅面接受A3,篇幅大者可分册装订。装订应符合下列次序要求:1封面:标识勘察文件名称、工程编号、编写单位、提交文件日期;2扉页:标示主要负责者(如工程负责人、校对人、审核人、审定人、单位行政负责人)、单位资质;3目次;4文字报告;5图、表;6附件。15.4 勘察文件名称接受“上海市轨道交通申松线(R4线一期)工程详细勘察XX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以及“上海市轨道交通申松线(R4线一期)工程详细勘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其中XX为工点名称。15.5 应依据工点表中所列工点名称、起讫里程或中心里程编制相应的单独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6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16.1 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前言1工程概况:任务依据、工程位置、勘察单位、勘察过程、协作单位以及内外业工作起止日期等。2主要技术标准:上海市标准、国家标准、铁道部标准以及其它支持性标准等。3勘察目的:概述工程勘察要解决的问题,查明场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供应设计所须要的物理力学参数等。4勘察手段及完成的工作量:勘察工作方法,并用表格详尽列出勘察手段和完成的工作量,包括钻探、原位测试以及室内试验工作量等。5其它问题:如高程系统及高程引测依据;勘察方案和工作量的变更状况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地貌类型、地表起伏、河塘分布、暗浜分布、地面高程、四周建筑物等。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按上海地区标准层层序划分原则分层并标示层序编号,对土性描述应详尽,包括土的颜色、矿物成分、颗粒形态、湿度、层理特征、状态、密实度、包含物、匀整性等。土层分布特征的描述应包括土层的分布范围、埋藏深度、厚度及其变更等。对厚度小于o.5m的特殊标记层或工程性质对拟建工程设计、施工将会引起不良影响的夹层或透镜体应单独分层描述。3地基土地层特征表:土层层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土层埋深、层底标高、湿度、塑性状态、密实度、压缩性、以及土层描述等。4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应供应综合的土层物理性质指标表和土层力学性质指标表。5水文地质:应包括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地下水水位、水温、补给条件、变幅、地下水水质特点及对混凝土和钢铁结构物的腐蚀性等。6不良地质:包括厚层填土、暗浜、地下障碍物、浅层沼气以及地面沉降等,应描述其性状、埋深及分布范围等。7场地地震效应:应包括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特征周期值、场地类别、液化指数计算表及液化可能性判别结果等。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针对工程性质应对地基条件以及持力层选择、基础形式、支护方式等进行分析与评价。包括以下内容:1自然地基持力层的选择,计算地基土的承载力;2桩基持力层的选择,列出土层的桩周极限摩阻力、桩端极限承载力以及桩端下各土层的沉降计算参数;3单桩极限承载力估算;4桩型的选择,沉桩的可能性及其对四周环境的影响;5基坑围护方案及设计参数;6施工中应留意的问题;7场地的液化判定。结论与建议: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中与工程设计、施工有关的主要结论;2对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建议;3工程设计、施工中各种岩土参数的建议值;4工程设计、施工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岩土工程问题处理方法和留意事项的建议。附图表1建(构)筑物及勘探点布置平面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工程地质纵剖面图、工程地质横剖面图);3钻孔柱状图;4特地性图件,如暗浜分布图等;5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表;6原位测试成果图表;7图例。16.2 工程地质勘察总报告详细勘察工程地质总报告内容及格式基本上参照各工点的内容及格式。“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应增加沿线的地貌变更和水系等综合性内容O附图表1建(构)筑物及勘探点布置平面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3图例。17图表17.1 勘探点布置平面图1图纸的上方为正北或磁北方向,并应标明;2依据勘探点位置,背景图上的地形地物可适当删减,但报告中涉及到的地形、地物以及河、塘、不良地质现象(暗浜、地下障碍物等)必需标明;3应标明勘探点及原位测试点的位置、类型、编号、孔深、孔口标高、静止水位等;4应标明剖面线位置、编号;5接受比例尺:区间工点:1:2000;其它工点:1:50017.2 工程地质剖面图(工程地质纵剖面图、工程地质横剖面图)区间工程地质纵剖面图剖面线以线路方案右线位置为准,自左至右按线路里程从小到大绘制,以线路里程为横轴,以确定高程为纵轴,比例尺为垂直1:300,水平1:1000;桥涵工程应绘制桥址工程地质纵剖面图,比例尺同上,必要时作墩台工程地质剖面图;路基支挡建筑应绘制墙趾工程地质纵剖面图,比例尺为垂直1:200,水平1:200O区间工程地质横剖面图剖面线一般应垂直于纵剖面线,以勘探孔间距为横轴,以确定高程为纵轴,比例尺为垂直1:300,水平1:200-500O车站、车辆段及基地、限制中心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以勘探孔间距为横轴,以确定高程为纵轴,比例尺为垂直1:300,水平1:500o左线绕行地段、出入段左右线应单独绘制工程地质纵剖面图,比例尺为垂直1:300,水平1:100Oo应标明孔号、孔口标高、位置及分层深度、层底标高、取土位置、标贯试验位置、地面标高以及标高参照系尺度(列于图的左侧或两侧)。应能反映实际地面状况,剖面通过处的不良地质现象分布范围;车站中心里程处标示车站名称,并应将拟建工程剖面反映出来。各土层的定名和分层必需与报告书文字部分一样,并绘出各土层编号和图例,填充图例符号。工程地质勘察总报告工中纵剖面图比例尺:垂直1:300,水平1:100Oo图幅宽度应接受A3或折叠成A3大小。相邻工点接头处地质剖面应协调一样,相邻标段应互提相邻一孔地质柱状图。17.3 钻孔柱状图标明孔号、里程、坐标、孔口标高、稳定水位埋深、施工起止日期、竖向比例尺、土层层号、土层名称、层底深度、层底标高、厚度、花纹图例、土层描述(颜色、状态、密实度、压缩性、夹杂物以及土质匀整程度等)、取样编号及深度、标贯编号、深度、击数及曲线、物理力学指标等。17.4 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表(包括压缩曲线表、特殊试验成果表、各土样土工试验报告、水质分析报告等)。17.5 原位测试成果图表。17.6 附图例,图件图例中符号应接受上海市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08-37-94)附录K中所示图例符号,图例填充比例为1:1。除总报告所附工程地质纵剖面图必需全填充外,工点报告中附图可接受柱状填充,填充宽度不少于图面宽度20mm。17.7 各图表格式依据初步勘察技术要求及统一资料标准的相应规定执行。18勘察文件的移交18.1 移交日期依据勘察合同约定的日期分批移交勘察文件。18.2 资料移交内容1各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电子文档);2工程地质勘察总报告(包括电子文档)。3电子文档应包括全部提交的书面勘察报告内容,并刻录成光盘。19以上未尽事宜,以相关规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