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组织工作汇报.docx
全市组织工作汇报近年来,XX组织工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党建提升XX为抓手,全面提升组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出台了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配套意见,制定了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计划,市委各常委在其分管领域、部门和分包社区带头宣讲二十大精神。邀请中宣部宣讲团成员XX教授,对全市科级以上干部和全体社区干部共计X余人进行集中培训,团委、妇联、市直工委等部门也结合各自实际,邀请专家学者解读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机关党员中开展学习二十大、每天十分钟领学活动。依托XX广播电视台等宣传阵地,定期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党的理论创新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XX场,在社区利用党性教育大讲堂主题党日等开展二十大精神宣讲X余场,让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入脑入心。(二)着力构速“大党速”工作格局。提出了大党建”工作理念,在全市层面,实施"XX,统筹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职能,实施六大工程,构建齐抓共管行员另“又的党建工作格局。在街道社区层面,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区域化党建原则,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立工作例会、双向承诺、党员共管、双向评议等X项运行机制,以小社区凝聚大党委,形成党建工作合力。(三)全面加强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优配强了七个办事处和部分市直部门班子,重用一线工作中有思路、能打拼、敢担当的干部。制定印发了科级干部分类分层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积极推进干部精细化考核,实现从千人一面到分类分层的转变。先后在全市开展素质提升年和"能力提升年”活动z建立专家解读、名校研修、名师讲学、主题研讨、观摩教学和网络自学六位一体教育培训模式,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建立域内、域外、党外三个人才库,组建"XX百名专家智库。构建了人才政策体系,设立X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连续三年累计引进事业单位人员X名,为企业精准引才X名。(四)持续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实施党建提升工程,在农村,根据产业发展状况,设立产业党支部,在产业链上建立党小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发展致富中的引领协调作用。在城市社区,实行三建四联模式,构建驻区单位之间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在机关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党建引领、合力转型活动,助推企业发展。近三年,城市社区年工作经费从XX元增至XX万元,农村年工作经费由XX元增至X万元,场所面积均达到X平米以上,城市社区场所面积新增X平方米。今年,市财政继续拿出XX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场所提档升级。充分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把社区党员分为先进党员、流出党员、流入党员、困难党员四类,分别实施引领行动牵挂行动安家行动和暖心行动,引导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执行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工作方针,严把党员发展入口,严格标准、严密程序、全程纪实。(五)从严从实敏造模范部门。以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为目标,持续深化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业绩争一流、业务争标兵、业外争表率活动,打造五心组工干部。部机关连续举办X期早餐文化。建立组工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基层制度、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制度、月讲评、季讲实工作制度。先后荣获X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单位等荣誉称号。二、存在问题(一)发挥牵头作用方面。一是思想政治建设抓的不实。具体表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氛围不浓,没有形成持续学习高潮,出现上热中温下冷现象。学习培训形式方法单-,科级干部、社区干部存在一刀切、一锅煮的问题,说教的多,研讨的少,理论学习的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少。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观点、方法来分析矛盾、指导实践、谋划工作不够,距离中央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譬如,在干部实绩考核中,过多强调经济发展指标权重,对党建、环保等方面考虑不够,干部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位组织部门角度,对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政治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目标考核,载体和抓手不多,在履行好组织部门意识形态责任,确保各级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建立起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高度认同,做到两个坚决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教育引导还不到位。二是党建主体责任扛的不牢。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部门、党建工作的牵头抓总单位,在推动党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上,职责履行不到位,统筹协调不够有力。譬如,在党建提升工程”推进中,由于涉及纪检、宣传、统战、政法等常委部门,有畏难情绪,督促不严。在具体落实、跟踪问效上缺少过硬的措施和手段,导致部门之间融合衔接不够,没有形成五指成拳"的倍增效应。在加强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方面,履行牵头抓总职能不够,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存在九龙治水情况,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在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问题,对基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视不够,解决不够。在抓工作落实方法上,开座谈会、汇报会多,下基层蹲点调研少,工作不能往深处抓,往实处走,不能落细落小落具体。三是对新时代组织工作的使命担当认识不足。具体表现为对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安排不系统不全面,对新时代组织路线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理解不深、把握不准,对新时代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实现政治目标的使命和责任担当认识不足,对认真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对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组织、宣传、凝聚、发动群众方面创新不够、办法不多;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方面,也不同程度缺乏履职担当的作为、不忧不惧的修为和敢于担当的魄力。譬如:组织工作是党的政治工作,组织部门是党委政治工作部门的职责定位已非常清晰,但在统筹协调抓大事、坚持服务促发展等实践实干实效上仍有不足。(二)干部工作方面。一是选人用人视野不宽。在班子配备时,不同程度地存在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问题,干部选拔的前瞻性、统筹性、系统性不够,着眼长远、发挥特长、梯次配备、重点培养考虑得不够。习惯遵循传统的干部推荐方式,对特殊岗位需要的专业素养的人在哪里,从哪里找有时心里还是没底,尤其是针对投融资平台、智慧城市建设等实际需求时,传统单一的专业化人才选拔方法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如何从XX转型发展的大局出发,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从思想上、机制上克服旧制陈规的束缚,从而在更大范围、众多可能的人选中把更合适的人选出来,我们目前还有所欠缺。二是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发挥不充分。在选任干部的导向上,更多的考虑干部的工作作风、敬业精神和工作能力,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定力上缺乏硬性约束。在干部选用的具体程序中,动议的时间、条件、数量等还是粗线条,缺乏刚性的约束,工作方案不细,流程衔接不紧凑;推荐环节存在着简单以票取人的倾向和私下打电话、托人说情的隐性现象;干部考察中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对干部的成绩和亮点了解的多,对存在问题和不足往往一笔带过;讨论决定时投赞成票的人多,谈不足、红脸出汗的人少;对拟提拔人选的基本情况公示得不够全面,主要涉及姓名、年龄、籍贯、学历、现职务和拟任职务等基本情况,公示内容简单,不能切实把拟提拔干部置于大众的显微镜下进行监督。三是干部专业化建设滞后。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干部专业化能力的系统规划和统筹安排。人员招录往往考虑文字功底怎么样,人踏不踏实等实用性、综合性因素,专业特长、专业背景考虑的少,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干部专业特长;对干部培养没有重视专业平台的搭建,专业干部无用武之地,专业的人往往不干专业的事,长此以往,干部把专业丢了,专业干部变成经验型、万金油型干部,导致专业型、专家型干部少,面对一些专业问题时,干部就显现出能力不足和本领缺乏,有时甚至出现无人可选、可用的现象。四是干部考核不精准。长期沿用传统的会议推荐、谈话、征求意见等方式方法,干部考察中谈话对象范围受限,谈话口径一贯制,没有真正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存在个别干部识别不准问题,如何把人选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事相宜、人岗适配方面还掌握得不精准。例如,个别办事处推出的干部虽然有较好的个人品质和群众基础,但走上领导岗位后很快就发现综合协调能力上的不足,工作显得吃力。五是党员干部监督力度不够。各类监督主体的联合不够紧密,日常监督与任前监督还不够协调,特别是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社交圈、朋友圈、生活圈了解不多。在日常的监督管理中,教育宣传开展的多,查阅资料多,深入基层监督检查不够细、不够深。开展党员干部监督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提醒、函询、诫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专项督查等,与执纪执法部门相比,监督手段相对软化,形式单一,有的措施过于原则和笼统,针对性、操作性、主动性不强,失之宽软。同时缺少预防性的监督措施,对一些苗头性的问题没有及时敲警钟,事后监督抓得比较多,事前、事中监督较乏力,一定程度存在不出事就是没有事没有举报就是没有问题的认识偏差。在祛除党员干部德的考察中的盲点,充分调动社会、群众对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积极性,在民言民语和网络民意中织密党员干部监督网探索创新不够。六是干部活力不充沛。公检法司这些大部门存在系统自循环现象,考虑到工资待遇和专业要求,很多干部不愿意转换领域。再加上工作中思想不够解放,在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方面的硬招实招还有所欠缺。近年来,职务与职级并行的政策让部分干部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但仍有部分年龄较大的同志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存在守摊观望思想,部分年轻同志由于上升通道受限,在最佳干事期暮气沉沉、活力不足。(三)组织建设方面。一是抓工作的思路方法有偏差。片面强调树立大党建工作理念,忽视了大党建、小切口的科学性,在工作的落细落小上下功夫不够。党建工作品牌意识不强,基层组织建设本可以抓出自己的特色和模式,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深入不细致,至今没有形成富有XX特色的党建品牌。二是抓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在责任和压力传导上有上紧下松、中间不均的现象,特别是办事处和社区的部分党组织书记,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党建第一责任人意识淡化,工作中,理思路多,抓落实少,形势紧时抓一抓,工作忙时就放一放,基层党建工作没有做到抓常、抓细、抓实。比如,在落实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时候,一些基层党工委书记习惯性的将工作安排给副书记,当起了甩手掌柜,出现主阵地守不好,责任田种不好的问题。三是抓工作的力量摆布上不均衡。农村、城市领域用力多,但示范点数量少,点上特色没有转化成面上优势,引领效应没有形成,抓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用力不够,党务工作人员、活动经费和场地等方面投入明显不足,全市社会组织,只有XX的有活动场所XX有经费保障,党建工作处于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质量的局面。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灯下黑问题,主观上认为机关党组织相对规范,党员干部政治意识较强,在工作督导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四是抓基层组织建设缺乏科学统筹。长期以来抓基层组织建设重服务功能,导致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方面缺少思考,措施不多,在动员群众、教育群众,占领群众文化思想阵地方面能力不足。基层党建制度重安排、轻落实,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性文件,但由于督促落实不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具体执行中不同程度存在程序不规范、形式不创新、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组织生活会形式单一、就事论事多、思想交锋少的问题依然存在。五是抓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保障薄弱。一方面,基层组织建设的经济基础不强,组织运转主要靠财政拨付,自我造血功能不强。目前全市有集体经济收入的社区仅占XX,大多数是通过厂房出租、土地流转获得有限收入,难以为社区工作提供长期支撑。另一方面,基层党建工作力量薄弱。基层党务干部教育培训缺失,不适应高素质专业化的新要求。社区干部活力不足,社区干部报酬相较于其他行业,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再加上激励保障措施有限,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较弱。20xx年新当选的XX名涉农社区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仅有XX人,本科以上只有XX人。同时,由于我市大学生村官已全部消化分流,选派的第一书记也任职期满,虽然继续为社区选派了党建指导员,但由于没有要求脱离原单位工作,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投入精力有限,导致社区党务工作力量依然薄弱。六是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在党建工作考核的指标体系设置上,对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缺少差异性考核指标和赋分权重。在考核过程中,基层群众参与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实效性。在考核方法上,主要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为主,结合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进行打分,缺少实地调查,存在凭感觉、凭印象打分的现象。在考核结果运用上,奖优罚劣的制度机制不健全,在考核使用干部特别是考核党委(党组)书记时,没有把基层党建业绩作为硬指标,导致部分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的主业意识有所放松。(四)党员教育管理方面。一是社区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社区青年外出务工,长年在外法员行,缺少与社区党支部的交流与沟通,情况不明,培养入党困难。社区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二是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单一。我市大多采取课堂式培训,缺乏吸引力,培训效果不明显;在分类教育培训方面,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党员的从业类型也越来越多,针对社区无职党员、企业党员、教师党员等类别的党员,以统一集中培训的方式难以满足各行业、各领域、各类型党员的需要,培训力度不足,效果不理想。三是党员经常性教育开展不足。部分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质量不高,三会一课存在走形式现象,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安排,在内容上,往往是有什么学什么、上级安排什么学什么,在形式上,多数是学文件、读报纸,仅满足于简单政治说教,创新不多,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四是党员作用发挥不到位。部分基层党组织设置党员活动载体不切实际,活动方式存在因循守旧、不够灵活的问题,没有与新常态下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结合起来,党员发挥作用的渠道不宽,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没有充分激发出来。(五)人才工作方面。一是人才结构不优。人才总量偏小,整体层次不高,难以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二是聚才优势不强。一方面我市在地理区位、生活环境、报酬、福利、待遇等方面条件有限,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另一方面我市属于能源、煤化工为主导的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单一,造成本土人才不愿回乡就业,企业人才持续外流。三年来,仅我市两家企业就流失人才百余名。三是作用发挥不明显。一方面人才与产业融合集聚不够,一些企事业单位在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等方面,理念滞后,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创新发展缺乏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结构和人才布局不够协调,造成部分人才资源浪费。另外,农村实用型人才普遍缺乏,对农业农村发展支撑力不够。四是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人才与人才、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人才之间协调联动不够,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出现点面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在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等领域作用发挥还不够突出。(六)自身建设方面。一是党内政治生活开展质量不高。机关党支部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开展还有差距,学习不系统不深入,谈心交流、批评与自我批评运用不到位,程序不够规范,实际效果不好。二是开拓创新意识不足。对组织工作还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富有组织工作特色的方式方法探索不足,缺少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有效运用。三是学习实践历练欠缺。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系统性地开展心理学、逻辑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专题学习培训少,又缺少急难险重的实践锻炼,在干部考察时因自身阅历和能力受限,造成视野不宽、研判不透,容易出现偏差,组工干部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年轻组工干部解决复杂难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三、整改措施(一)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一是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二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两个坚决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通过加强思想教育、鲜明用人导向、强化述职考核和日常管理约束,促使党员干部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三是统筹各领域党建工作。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努力创建富有特色的党建品牌。(二)切实加强干部工作。一是规范选用。坚决做到有超职数配备的干部调整方案不上会,没有按规定核实清楚有关问题的不上会,没有按规定向上级报告或报告后未经批复同意的干部任免事项不上会,重点解决超职数配备、干部选用环节不规范的问题。二是提升本领。下半年组织全市主要党政领导干部到浙江大学开办册修班;实施一线磨炼计划,开展双向挂职交流,重点解决干部知识不新、能力不足不会干的问题。三是激励担当。举办讲习所,县级干部带头讲、科级干部轮流讲,倒逼干部谋划工作抓落实。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制定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重点解决干部年龄老化、考核不准不愿干的问题。四是撑腰鼓劲。有效运用干部容错纠错办法,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重点解决干部活力不足不敢干的问题。(三)切实加强基层组织速设。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从严落实基层组织建设任务,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优化组织设置,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消灭集体经济空白社区。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党内政治生活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二是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大力开展党建示范点、示范带创建,在两新组织领域深化三集中活动,在城市开展逐社区推进、整街道提升活动,持续完善机关党建五项机制建设,实现各领域整体提升。三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力量。关心关爰基层党务干部,加强教育培训管理,吸收社会人才到社区任职,建立社区干部报酬定期增长机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作用突出、充满活力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四是完善基层党建考核体系。强化结果运用,压实党建责任。(四)切实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一是加强在社区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建立社区青年人才联系制度,搭建社区党组织与外出优秀青年交流平台,把社区优秀青年培养发展为党员,逐步改善社区党员队伍年龄结构。二是创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培训效果。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民生事业及社区建设等内容开展党课教育;建立支部微信群,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联动。三是抓实社区党员引领行动。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服务队,让社区先进党员在参与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五)切实加强人才工作。一是优化人才结构。围绕全市重点领域、主导产业,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统筹培训资源,分类分层次实施干人培训1计划。二是补齐聚才短板。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工作制度,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为高层次人才(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激发内在动能。组织开展工程实验室创新工作室等评选活动,加大人才激励力度,择优推荐参选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四是形成工作合力。健全联席会议、信息交流和协调磋商机制,把人才引进、培养、联系等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对照考核结果严格奖惩。(六)切实加强自身速设。一是持续加强组织部门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要求,打造对党绝对忠诚的组工干部和模范部门。二是持续加强组工干部专业化建设。按照一流的综合素质、一流的专业素养、一流的部门形象的总要求,深化部机关五有五强创建工作,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早餐文化学习制度等各项制度,坚持学习和实践锻炼并重,着力提升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三是持续加强组织部门作风建设。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确保组工干部时刻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昂的工作状态,为全市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