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三只小板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515865       资源大小:16.1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只小板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三只小髡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改在义乌实施已有半年,不说轰轰烈烈,也是绘声绘色。我们虽没能成为课改的“有幸儿”,未能参加系统化地培训,但有幸赶上了这潮流,所见所闻另人耳目一新。于是试着在自己的课堂上落实新课标精神,渐渐地,我发觉学生学得轻松了,学得欢乐了。现摘录其中的一节课,谈谈收获与反思。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理解“糟糕”。2、能理请课文第三自然段是怎样按事情发展依次写的;会读不同语气的句子。3、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细致,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教学准备:1、三只小凳子头饰2、凳子自述材料(自编)教学过程:一、出示三只小凳子图片,揭题,读写生字“凳”。二、三只小凳子自述:(大致内容:爱因斯坦做三只小凳子的经过。)三、自由谈体会。(感受爱因斯坦做事细致、肯花力气、不怕失败。)引出课文第2、3自然段:爱因斯坦交了凳子后会发生什么事?四、学习第2、3自然段1、自由读,读后说说爱因斯坦交了小凳子后发生的事情。(激励学生说后点出: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依次写的。)2、老师为什么从一大堆中作业中那出了爱因斯坦做的小凳子?随机出示:()的布娃娃()的泥鸭子()的蜡水果3、爱因斯坦做的小凳子原委有多糟糕?说说对“糟糕”的理解。怎样的髡子是糟糕的?(用笔画一画)4、这么糟糕的小凳子怪不得老师要生气。谁来读读老师的话?出示句子: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凳子吗?给这两句话换个说法后进行比较。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小结:以后我们在写文章时要想表达更猛烈的意思,就可以用第一组这样的句子。)5、这时同学们都在笑爱因斯坦。可后来,他们为什么不笑了?(概括地说一说)6、分角色表演。要求:追求逼真,反映当时的真实状况,如同学门的反映等。7、老师当记者采访。采访同学:为什么发笑?为什么不笑了?采访爱因斯坦:你想告知大家什么?五、拓展延长:收集有关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收获与反思:1、上课伊始,“三只小凳子”娓娓道来,学生饶有兴致地听着,不仅感受了做好一只小凳子并不是一件简洁的事,也体会到了爱因斯坦做事细致、不怕失败的精神。为了使学生对这一体会更深刻,又在分角色表演的基础上,老师当记者采访“爱因斯坦”及“同学们”,把故事中人物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切身体会。因此,课堂上的这两个环节不是孤立的,在层层铺开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升华。课标中强调“应当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留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还应当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特性和健全人格。”我想,这两个环节就是课标精神的落实吧!2、课标中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在引导理解“老师为什么从一大堆作业中拿出了爱因斯坦做的小凳子?”时,随即出示:()的布娃娃依据学生的体会填写词语,并不局限于课文,丰富了语言的积累;在体会朗读文中老师说的两句反问句后,换个说法,进行比较。此举培育了语感,提高了语言运用实力。但在具体操作中,一些提问的方法不够恰当,如比较两句话(反问句和改写后的陈述句)哪句表达思想感情更猛烈些。我这么一问,学生就感到困难。有的说是第一句,有的说是其次句,各持所见,假如我能换种问法,效果就会不一样,如:请你读一读,哪句话的语气更重一些?学生就会坚决坚决地说是第一句。这时再适时点拨一下:语气重的句子作者往往要想表达的感情更猛烈。这样,就能水到渠成了。这样看来,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方式多么重要,要在比较中选择最恰当、最有效的一种方式。3、在指导朗读时,读老师指责的话,几个学生拍案而起:边拍桌边读。看起来这“老师”是生气到了极点。学生的朗读水平是提高了,可思想是否偏激了(原来,这就是他们眼中的“老师”)?在课堂上,我一时找不到“点子”来解决,只是说:“看来老师是真生气了。"我想,我是错过了一次教化的良机。课堂上的缺憾真是太多了。但有了反思就会有提高,新课标精神在今后的课堂上定会落实得更充分。

    注意事项

    本文(《三只小板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