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中心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C县养老中心为例 社会保障专业.docx
-
资源ID:517090
资源大小:27.7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养老中心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C县养老中心为例 社会保障专业.docx
养老中心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C县养老中心为例摘要:在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且发展迅速,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对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开始提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以求医疗与养老的有机结合,在养老问题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江苏省C县某养老中心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文献检索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方式对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并从内外部各个层面上提出了当前该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深究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促进医养养老模式的融合和发展。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困境人口老龄化使得我国面临着愈演愈烈的银发浪潮,时代水平也提高了老年人的寿命,但老年人因年龄使得身体机能出现下降,“老年病”、“慢性病”等各种疾病的频繁出现也对养老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改善传统的养老方式从而满足老年人目前常发、易发、突发的健康问题,从而为老年人的健康、安全需求提供养护和康复计划。当前,我国的“医”“养”仍是分离的,养老机构很难在老人突发疾病或者慢性病康复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服务,救治或者康复老年人的需求,对医院来说,他们更重视医治,而非陪护。这就给老年人的患病造成了不好的效果,很多时候,老年人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周转,严重影响医养救治效率,增加了子女负担,甚至有可能导致治疗时机被延误,影响老人的生命安全。为此很多老年人选择在医院进行养老,使得“押床”现象频发,严重浪费了医疗资源,很多病人无法入院治疗。因此,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医养结合”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当中。一、医养结合相关概述(一)医养结合的概念“医养结合”顾名思义就是结合医疗和养老资源来合理化社会资源配置,该种结合理念对医疗、照护都进行了强调,对两个方面都予以重视,其中医疗层面的地位相对更高。在医养结合模式中,需要对老年人的日常起居、娱乐活动、精神层面提高具体的服务,还会给老年人带来医疗健康检查、疾病诊断治疗、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专业保健服务。其中前者指的是“养”,后者指的是“医”,医养结合,才能完善老年人的各种需求。(一)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三种不同衔接形式1 .整合照料模式整合照料模式是医养机构同时提供医疗和养老两个方面服务的一种医养结合模式。该模式包括增设基础医疗服务、拓展医疗机构养老服务两种形式。该模式强调机构的能力,对机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并且希望机构能根据养老服务的具体需求评估和调节自身所具备的资源条件。2 .联合运营模式联合运营模式是某家医疗机构与其他养老机构通过协议方式来进行联合运营的一种模式,两者基于协定内容,由养老机构来给医疗机构提供康复疗养、娱乐活动、健康管理等服务,医疗机构向养老机构提供医疗资源和服务的保障,以此达成双向转诊的目的。3 .支撑辐射模式支撑辐射模式,是指以地区的医院为中心,使其辐射周边每个养老机构都能为居家老人带来养老服务的一种模式。此模式的优势是资源利用率高、资源整合程度高,这片被支撑辐射覆盖到的区域能搭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大环境。二、C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运营情况(一)机构基本情况C县养老机构在2014年成立,投资者为C县政府,运营者是政府委托对象华都颐年园,该养老中心有1.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整体覆盖面积达30亩,其中床位有超过500张,主要针对对象为五保老人,对不能自理、半自理和完全自理的老人都同意提供社会养老服务。2018年,C县养老机构与当地人民医院北院进行了合作,运用了医养结合模式提供养老。当地人民医院是在2017年成立的,也是县医院为不断增强社会服务,提升服务质量而规划建设的二级医疗机构,是一家集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科研教学等为一体的医院。(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运营情况“医”:C县人民医院北院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9344平方米的业务用房面积,在院内现有的Ill人中,卫生技术人员为98人,其中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卫生技术人员分别占比为46%、45%和9%。该医院主要是给县养老中心的老人设立的,主要只能是为他们建立个人档案,提供必要的健康检查、宣传、救治和保健服务。对于养老中心内的老人来说,医院还会定期派遣医护人员进行每月体检,每周都会查房两次,及时掌握老人的个人状况,预防疾病的产生。在平时为老年人举办健康讲座,宣传健康知识,上门为老人提供推拿、针灸等中医保健服务。老人有小病小痛的,医院可以上门为老人做检查,老人突发严重一点的疾病,立刻将老人送院治疗,在治愈后再送回养老中心进行养老护理。“养”:县养老中心设有办公室,下设社工部、护理部、特护部、物业部、餐饮部。县养老中心现有自理老人357人,老人年龄主要集中在7080岁,许多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脉管炎、腰腿疼、颈椎病、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根据入院时评估的养老护理等级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表1C县养老中心收费标准南向房间北向房间自理单人间2600元/人/月2200元/人/月双人间1900元/人/月1800元/人/月不自理双人间3500元/人/月3300元/人/月“医”与“养”的对接:县养老中心与县人民医院北院签订合作协议,医院对养老中心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并为每个老人建立个人医疗档案,并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提供专业的养老护理建议。在平时为老人提供健康体检、健康讲座、中医保健等医疗服务。在老人需要检查身体或者突发疾病时,医院为养老中心老人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优先考虑养老中心老人的就医需求,节省就医时间,让老人能够迅速地得到诊断和治疗。在老人治愈或者需要康复疗养时,再将老人转回养老中心,在“医”与“养”的衔接中,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服务。三、C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一)内部机制1.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性差,供不应求从管理人员那儿了解到,县养老中心的43名养老护理人员中,大部分都是50岁左右的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偏低,缺乏专业的知识,也很少有护理的经验。对于这种情况,管理人员也表示很无奈:“养老中心的养老护理人员大多是来源于社会招聘,大家都觉得护理老人又脏又累,工资水平还低,我们能招到的只有这些人,虽然达不到要求,但不招的话老年人就没有人照顾,我们就只能对他们进行一些养老护理方面的培训,可还是会有很多人干着干着觉得太累就辞职了,我们就只能重新招人,重新培训,这又给我们增加了不少成本。”导致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性差、供不应求状态的有很多原因。首先,国内开设较高层次的老年学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较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于专业护理人员的需求;其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的认可度偏低。通过与管理人员的访谈,我们了解到,提到养老护理,大家还普遍存在着“伺候老人”“脏累差”"没面子”的想法,很少人愿意从事,在问到“为什么选择从事这份工作”时,几乎所有的护理人员都会提到“没文化”“没能力”,找不到体面的工作,语气中尽是工作中的疲惫和无奈。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养老护理人员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在县养老中心,一个护理人员差不多要负责护理五六个失能、半失能老人,几乎没有节假日,工资水平低,薪酬制度起不到激励和留住职工的作用,晋升空间也小,导致拥有较高水平的养老护理人员“另择他业”,缺乏专业水平的养老护理人员也频频辞职,养老护理人员流动率大,流失情况严重。2.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层次较低,融合度不够管理人员表示,“医院那边儿也挺忙的,老人平时也没什么大事,有时候查房、体检、保健来的也就不那么勤,普及健康知识的讲座什么的,就更少了。”究其原因,一方面,县人民医院北院是全县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中心和业务培训中心,承担着全县妇女儿童的群体及个体保健任务,是全县婚前医学检查定点单位及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单位,承担了大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虽然与养老中心开展合作,但由于自身业务量较大,养老行业所获得的利润低,再加上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越来越差,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缺乏到养老中心开展上门巡诊、保健等服务的动力,制约了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另一方面,双方的合作协议中对于医院定期开展体检、健康宣传等服务并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惩罚机制,所以在实行过程中难免就会出现懈怠、随意的情况。(二)外部环境1.政府多头管理,监管难以落实到位按照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来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在运营过程中,需要接受民政部门、卫生部门、人社部门等的多头领导,比如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审批和管理养老机构,卫生部门主要负责医疗卫生服务,人社部门主要负责医保报销等,各部门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责任不明,容易造成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是养老和医疗两大领域的融合,而我国的制度安排是一种行政分割的多头管理体制,管理“部门化”和政策“碎片化”是导致医养不能有效结合的主要体制性障碍。2.长期护理费用较高,难以报销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的长期护理作用有限,护理费用难以报销。这一点对于失能、半失能或者因突发疾病短时间需要护理的老人十分明显,尤其是对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来说,护理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失能老人的养老护理费用却不在医保的范围内。导致护理费用难以报销问题的有两个原因,首先,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是保基本的,"只保不包”,而且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面对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需要长期护理,显然给养老和医疗保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长期护理保险虽然可以弥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长期护理中的不足,但现在还处于试点阶段,没有大范围的普及,且在试行过程中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四、完善C县医养结合养老发展的建议(一)加快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制定长效激励措施目前当务之急要解决养老护理人员供求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1.医养结合机构向院校“下订单”,对口培养输送护理人才应该鼓励、支持大中专院校开设老年学、老年护理学等相关专业,为医养结合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可以由政府牵头,医养结合机构向院校“下订单”的方式,为他们定向培养从事医养结合护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一毕业直接到医养结合机构工作,解决护理人员素质差的问题。2 .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养老护理员社会地位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明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养老服务行业的“朝阳”前景,可以通过对优秀、有突出事迹的养老服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的方式,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光荣的文化氛围,转变“从事养老服务脏累差”的传统观念,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养老服务行业中来。3 .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待遇为了能够长期留住人才,医养结合机构也该采取措施,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工作待遇。政府可以成立专项基金,为养老护理人员提供专岗补贴;机构内部也可以根据护理人员的需求,做好福利措施,每周评选优秀护理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为了吸引专业人才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可以借鉴苏州和青岛设立养老护理员专项基金,用于培训养老护理员,提高养老护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青岛还建立了养老护理员免费教育制度,专业人才在毕业后到医养结合机构从事工作5年以上,可以由专项基金分期返还学费。()明确双方义务,建立惩罚机制一方面,一个机构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明确的规章制度,同样,两个机构之间的合作更是如此。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要想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就必须要制定两者之间衔接的具体的规则,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双方的合作协议和机制,这样既能保护双方的权益,也能使得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良好运行,真正使老人受益。另一方面,有了具体可行的规则之后,接下来就是去执行,这个时候就需要有适当的惩罚机制来保障双方的合作权益。试想如果双方协议规定了医院要做到每月一次体检,每周两次查房,但是即使医院没有按规则履行义务也不会承担任何责任,那这样的规则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三)建立统筹管理部门,打破行政体制壁垒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大大降低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实施的效率和效果,如何能够搭建一个统筹管理的运作平台,是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现有的行政体制里,各部门职业分明,但缺乏统筹的规划,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部门都有涉及,到最后出现哪个部门都不做的现象。如果可以由一个部门牵头统筹管理,其他相关部门协作,建立一个协同推进机制,那这种现象会不会有所改变。为了提高各部门的协同合作的积极性,可以采取绩效考核的办法,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打破行政体制壁垒,保证政策的有效对接,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良好健康发展。(四)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扩大覆盖范围长期护理险是社会第六险,是对达到护理需求的长期失能人员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或者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该制度的资金筹集方式一般是社会互助共济方式。该制度源于美国,并且在国外的长期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成果,美德日等国家都具备已经相对完善的长期护理险体系。而我国还在不断探索之中,2016年,人社部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开始进行试点运行,并且公布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上海、苏州、青岛为主要代表的城市和地区也根据意见开展了工作。这段时期,长护险的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是医保基金,覆盖范围也并不全面,只是涉及到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但覆盖重点仍是失能老人,根据各地的情况不同,服务形式主要分为医疗机构护理、养老机构护理和居家护理,报销的项目和给付水平也不一,但主要集中于对生活护理费和医疗护理费的报销,给付水平大多在70%左右。长期护理保险可以弥补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在长期护理中的不足,通过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有效整合医养资源,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提供助力。但长期护理保险在现阶段还存在保障水平较低,筹资方式单一等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的配合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五、结论综上所述,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成为大的趋势,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C县养老中心为例,对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发现该机构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性较差、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层次较低、政府监管落实不到位、护理费用偏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快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明确双方义务、建立管理部门、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等建议,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会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真正为我国的老年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参考文献:1陈菽,吴长海.新时代“医养结合”模式视角下养老产业发展探究J.中国市场,2019(29):59-60.2张阳.“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3郭丽君,鲍勇,黄春玉,张瑾,王海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国际成功制度与政策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04):975-981.4楚存.多元主体协同下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12):15157518.5付诚,韩佳均.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8(01):28-35.6邓大松,李玉娇.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制度理性、供需困境与模式创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1):107714+2.刀朱凤梅,苗子强.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的内涵、现状及其困境J中国卫生经济,2018,37(03):1175.8顾国爱.从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现状谈医养结合的发展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6(06):112-114.9田原,徐广浩,杨广杰.青岛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特点及经验启示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09):181784.10郑函,王梦苑,赵育新.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04):512-515.11马姗伊,李阳.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与中国养老现实的契合J.税务与经济,2016(06):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