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新冠疫情背景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区域经济发展 工商管理专业.docx

    • 资源ID:518609       资源大小:50.9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冠疫情背景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区域经济发展 工商管理专业.docx

    摘要新冠疫情对我国居民的生产生活、企业的生存发展、国际间的贸易往来等各个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对我国区域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个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对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两个最能说明区域经济的数据,构建了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指数。选取这三个城市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及2020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对比分析新冠肺炎对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疫情爆发之初,长江中游地区整体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打击。随着国家应对新能肺炎的措施日趋成熟,疫情得到迅速控制,工作和生产有序恢复,城市经济发展指数呈现明显回升趋势。最后,对长江中游地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的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新戒疫情;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区域经济发展2. 识到了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宏观层面上的代表研究有,Alfani等(2019)研究了16291630年发生在意大利的鼠疫(PlagUe)对意大利城市发展的长期影响,运用经济地理模型(eco-nomicgeographymodel)分析发现,受鼠疫影响严重的城市表现出了较低的经济增长水平,且对于城市的人口和城镇化率具有长期影响。Barro等(2020)研究了19181920年爆发在西班牙的流感大流行造成的影响,发现该流感造成了世界2.1%的人口死亡,GDP因此下降6%,同时有证据表明高流感致死率降低了股票和短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Pamuk(2007)研究认为,早期现代欧洲(19世纪初)关键结构和制度的形成可追溯到1346年发生在欧洲的黑死病;黑死病作为一个外生冲击,激发了一系列制度性变革从而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导致的高工资环境对于欧洲经济的长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Boemer等(2011)提出了“流行病贸易“(epidemictrade)的概念,基于13461351年间欧洲黑死病在城市间传播的速度识别两城市间贸易强度,研究表明贸易强度与交通方式、政治边界、宗教制度等都有关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微观层次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Li等(2017)研究了19101911年发生在中国满洲地区鼠疫对移民长期财富积累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在疫情结束不久,移民到疫区的家庭比搬离疫区家庭和疫情前后很久移民至此的家庭拥有的财富至少多112%,原因可能在于新移民在疫情期间能够廉价获得土地,且能得到更高的初始工资。Beach等(2016)利用美国1900年和1940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发现,早年生活阶段远离伤寒病能够使后期生活收入提高1%,受教育时间增加1个月,且因消除伤寒而提高的收入能够完全抵消伤寒付出的成本。BleakIey(2007)通过构建了一个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1910年在美国南部消除钩虫病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来看,消除钩虫病提高了当地适龄儿童的入学率,长期来看,提高了这一人群的收入水平。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对中国及世界多国经济都造成了重大影响,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的危机:BaITerO等(2020)认为此次新冠疫情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冲击,他们利用美国商业不确定性调查数据预测了未来一年的公司层面的表现,发现42%的临时停工将转化为长期失业,通过采取失业救济金、政府补贴等措施能够阻止这种资源重配效应。3. 1.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2003年“非典”发生以来,国内经济学者对“非典”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研究。云鹤等(2005)通过引入转换系数的概念,利用数学模拟等工具,发现“非典”对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居民消费的减少和消费预期的变动,政府通过采取救市措施使经济增长比预期提高1个百分点。樊纲(2003)认为“非典”属于“需求抑制型危机”,减少经济活动且不会出现'重建需求”,对GDP增长率具有影响,政府应当采取扩大需求的政策,防止经济衰退。李正全(2003)分析了“非典”新冠疫情发生后,研究新冠疫情对中国区域经济影响的相关文献大量增加,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短期与长期影响,认为短期对国民经济冲击巨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长期来看,“非典”加快了医疗、社会保障甚至是政治制度改革进程,通过加速改革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张广瑞等(2003)还分析了“非典,对旅游业、金融业的影响。对于新冠疫情,刘世锦等(2020)基于投入和产出框架,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经济冲击途径,结果显示江苏等与湖北相关经济依存程度较高的国家和省份,面临着较大的直接经济冲击。何诚颖等(2020)则测度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疫情对中国产出、消费、外贸、投资、金融市场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预计全年GDP增速不足5%。另外,杨京钟(2009)认为在面对重大灾害尤其自然灾害时,受灾地区的援救、恢复等费用是各类商业保险机构或社会组织无力承担或者有效调配的,客观地看这些责任就需国家和政府来负担。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就有很大担当。3.1. 3文献综述评述因新冠肺炎疫情扩散速度、地理距离等因素,不同地区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呈现出时间滞后性和空间异质性,两者叠加导致各地受疫情影响有所差异。同时由于疫情造成的暂时性“封城”等措施具有明显的行政边界,因此疫情对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地区差异也更加明显。有学者从区域经济角度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对外交流少,增长恢复会比较明显,而东部地区对外依赖大,在全球疫情得不到遏制的情况下,经济会持续受到影响;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区域经济将产生较大影响。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综合分析了包括非典在内的人类历史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予了高度关注。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也有少数学者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的影响。中国地域跨度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新冠肺炎疫情在不同地区的严重程度不同,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影响也不同。因此,有必要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审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文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个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的宏观经济数据,对比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区域差异的变化。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疫情后新常态下长江中游城市群调整区域经济政策的具体建议。3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3.1 研究方法介绍在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多变量的课题时,变量个数太多就会增加课题的复杂性。人们自然希望变量个数较少而得到的信息较多。在很多情形,变量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的,当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相关关系时,可以解释为这两个变量反映此课题的信息有一定的重叠。主成分分析是对于原先提出的所有变量,将重复的变量(关系紧密的变量)删去多余,建立尽可能少的新变量,使得这些新变量是两两不相关的,而且这些新变量在反映课题的信息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本文考虑使用多元统计知识中的主成分分析法。4. 2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对于较多变量(设为P)的多元统计问题,由于彼此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因而使得观测数据有一定成都的信息重叠。希望用较少的几个(设为个)综合变量在(主成分)来代替原来较多的变量,使得几个综合变量彼此互不相关,且尽可能多的反映原变量的信息。个变量的次观测可以简化为加个主成分的次观测,即主成分得分。主成分分析可归纳为如下几步:(1)设原始变量为不/,%,主成分分析后得到的综合变量为zl1z2tL9zm(m<n)f为了排除数量级和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X)=(X厂吊)*=12"=l,2,p,其中%.为第i个指标第j个分区的原始数据;兄和0,分别为样本均值与标准差.(2)由标准化数据表,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G)M,其中1nrii=-(-Z)(%一豆)/叩flIo(3)计算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将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列44n4,同时可得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场,出,o=AzAEj=E%/£4(4)计算贡献率W和累积贡献率>='EOPZj=XZ%xV(5)计算主成分六5o(6)综合分析.一般取与,85%的最小机(加<),得加个主成分,对Z个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3. 3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与各城市统计局官方数据。(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额自2017年之后就不再公布而只公布增长率,所以本文三个城市2019年及202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就由2017年计算得来)4实证分析与研究4.1指标选择为客观评价2019年疫情发生前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本着评价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和可比性原则,选取相关指标。选取了反映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7个评价指标,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各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其中:GDP增长率: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国内所新创造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额,即在一国的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值。在宏观经济分析中,GDP指标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GDP的持续、稳定增长是政府着意追求的目标。经济增长率也称经济增长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地方财政收入是衡量地方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地方财政收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的经济状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固定资产投资不仅通过消费投资品增加当年的GDP,而且本身会形成未来的生产和服务能力。,一方面可以弥补因折旧和技术落后而淘汰的生产能力,即维持简单再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增加未来时期社会财富的创造能力,可以实现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是反应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人均GDP:人均GDP虽然不能直接等同于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构成了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参照指标。人均GDP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地的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观察地区消费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是从企业的销售交易端入手,通过加总向个人、社会团体销售商品以及提供餐饮服务取得的收入金额得来;它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是研究地区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在经济生活中,人均现金收入水平越高,可支配的收入越多,人们的消费需求越多、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越强,消费动力越强。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经济状况,是衡量国家和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进出口总值: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进出口贸易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进出口总额已经成为判断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他们分别记为:表1:评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7项指标GDP增长率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出口总值X2从三个城市统计局公开数据整理得:表2:2019年三个城市的7项指标地区/指标再(%)X2(亿元)巧(亿元)(元)Xs(亿元)乙(元)当(亿元)南昌0.08902.986251.351004152369.33441361061.77武汉0.0741564.129559.251455457449.64460102440.20长沙0.081950.239290.311378795247.03552112002.034. 2应用主成分分析首先使用r软件对2019年三个城市的7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得表3。表3:经过r软件归一化处理的数据地区/指标X25南昌0.44-0.64-1.15-1.14-1.04-0.73-1.10武汉-1.141.150.650.730.95-0.410.86长沙0.70-0.510.500.410.091.140.24利用r语言求相关阵的特征值4和特征向量”,并计算出贡献率e和累积贡献率E,结果见表4.表4: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地)累计贡献率(%)Zl5.1156840.7308120.730812z21.8843160.2691881.000000z39.307024e-161.329575E-161.000000z44.458522E-176.369317e-181.000000z5-5.081695E-17-7.259564e-181.000000z61.405088e-16-2.007269e-171.000000z7-2.816637e-16-4.023767e-171.000000由表4看到,第一,第二主成分对方差的累积贡献率达到100%,并以该精度将变量由7维降到2维,可依2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可写为:BPZ=0.73z1+0.27z2o根据这2个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综合得分值,我们可以得到它们在2019年的城市经济发展指数,反映了疫情前三个城市的经济情况,见表4。可以看到,武汉的经济发展指数为负,实际上,从原始数据可以看出武汉有多项经济指标是领先的,但它的经济发展指数却是最小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武汉较低的GDP增长率,它说明武汉相较于长沙和南昌的经济发展更加缓慢。表5:三个城市2019年的经济发展指数城市南昌武汉长沙经济发展指数0.1484-0.52170.37334. 2疫情对于七大指标的影响情况由于广大民众扛起责任、众志成城,自觉参与抗击疫情。中国政府反应迅速,措施得当。危难面前,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信任,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取得抗疫胜利约束自我乃至牺牲自我。到2020年3月6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降至100例以下,11日降至个位数。国内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因此,要研究新冠疫情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对三个城市1月到三月的经济指标变化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武汉,长沙,南昌统计局提供的2020年13月以来的三个城市的数据表现,用七项指标数据的变化率来进行表示,以求更直观地体现国内疫情爆发的三个月期间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表6:2020年1-3月三个城市的7项指标变化率地区/指标再(%)%(%)(%)(%)(%)(%)(%)南昌-3.8-0.4-3.2-11.82.431.4武汉-40.5-44-81.6-45.7-16.1长沙-0.62.70.5-11.51.49.8显然,我们可以从2020年1-3月三个城市的7项指标变化率中看出,武汉作为国内疫情爆发的中心,经济几乎受到了全方位的致命打击,GDP下降了40.5%,地方财政收入下降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了8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了45.7%o而长沙和南昌虽然也明显受到了疫情影响,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但受影响的程度明显小得多,其中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个城市都在下降,本文猜想这和国家一开始的封城等防控措施有关,这些措施减少了人员流动和聚集,对于春节后的返工和春节期间的消费等都有很大抑制作用。4. 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国发动了抗击新冠肺炎的人民战争。形势逐步好转,经济发展有序恢复和推进。3月18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首次实现零报告。至19日,湖北省以外省份连续7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月8日起,武汉市解除持续76天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4月29日以来,境内疫情总体呈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出现散发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境外输入病例基本得到控制,疫情积极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从三个城市统计局公开数据整理得(其中人均GDP数据缺失):表7:2020年三个城市的7项指标地区/指标再(%)X2(亿元)(亿元)阮)5(亿元)(元)X(亿元)南昌0.036912.016801.472452.74467961151.46武汉-0.0471230.298431.266149.84503622704.3长沙0.0401100.099866.314469.76514782350.46可以看到,作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2020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15616.06亿元,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5.8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0.29亿元,下降21.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4.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1.8%,比一季度收窄69.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9.84亿元,比上年下降20.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4.8个百分点。其中12月当月增长2.2%,实现年内首次转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62元,比上年下降2.6%;进出口总额2704.3亿元,由一季度同比下降16.1%转为比上年增长10.8%o全年来看,全市经济从“按下暂停”到“重启恢复”再到“加快全面恢复”,主要经济指标逐月逐季向好,呈现出“V形”反弹的上扬曲线,稳住了经济总量能级。2020年南昌市地区生产总值5745.51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市财政总收入9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8%,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2.74亿元,比上年增长3.0%,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4.8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96元,比上年增长6.0%;进出口总值1151.46亿元,比上年增长8.4%o2020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42.52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0.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2%;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9.76亿元,比上年下降2.6%;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78元,同比增长5.7%;全市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为235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O可以看出南昌和长沙受疫情影响,各项数据增速都有所放缓。克服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增长稳定恢复,基本面持续稳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多,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仍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同样根据2019年数据得出的权重计算这三个城市2020年的城市经济发展指数,见表8。表8:三个城市2020年的经济发展指数城市南昌武汉长沙经济发展指数0.1107-0.58840.485结合2019年的指数可以看出,长沙近两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最好,受疫情影响也最小。5总结和分析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从未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重大时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以对人民负责、对生命负责的鲜明态度,准确分析和把握形势,既多方考量、慎之又慎,又及时出手、坚决果敢,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全力保障人民生命权、健康权。在人民生命和经济利益之间果断抉择生命至上。疫情暴发后,以宁可一段时间内经济下滑甚至短期“停摆”,也要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的巨大勇气,对湖北省和武汉市果断采取史无前例的全面严格管控措施。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严控人员流动,延长春节假期,停止人员聚集性活动,决定全国企业和学校延期开工开学,迅速遏制疫情的传播蔓延,避免更多人受到感染。英国柳叶刀社论认为,“中国的成功也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代价,中国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从而在国民健康与经济保护之间获得最佳平衡”。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变化,作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推动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最大限度保障民生和人民正常生产生活。随着本土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及时采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坚决防止来之不易的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坚决防止人民生命安全再次面临病毒威胁。疫情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无疑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现在,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5.1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合作,积极创新共饮一江水,合作一体化,协同合作可以解决许多单一城市依靠自身不能解决的难点和问题。面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压力,三个省会城市应当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场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深化开放合作”六大行动,发挥重点合作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市场融通,打破区域行政壁垒。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一体化大市场,在公共资源共享、信用体系共建、工商监管执法联动、食品药品安全、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武汉以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型重点。其中,武汉东湖高新区建立以创业服务业为特色,带动武汉、辐射全国的科技服务业产业体系,助力“中国光谷”走向世界。长沙主打产业园区发展,形成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9个省级园区。其中,长沙高新区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重点实施科技服务机构聚集工程、科技服务平台提升工程、科技服务业态建设工程、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形成工程。南昌主要布局电子信息、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5.2 多方协作,保障中小微企业的生存性经营面对疫情造成的冲击,政府部门、金融体系、国有企业要协同合作,通过各种办法进行救助,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压力,保障其在复工后能持续经营。一是建议地方政府因地施策,减税降费,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生存成本。目前工信部出台20条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复产复工,建议在此基础上,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中小微企业的行业分布以及经营情况给予差异化的补贴和支持,对中小微企业减免或减半2-3个月的社会保隙支出;对第一季度中小微企业缴纳的税收按一定比例进行返还;对于租用大型国企物业的中小微企业减免或减半2-3个月的房租,对于租用民营或私营业主物业的中小微企业,允许其凭有效租赁合同去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申请减免或减半2-3个月房租。二是建议各地金融体系因地制宜地出台一系列保障中小微企业生存的支持措施。对在疫情期间到期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适当给予6-12个月的展期;灵活运用资产证券化、外部担保等多种方式保障中小微企业的现金流不断裂。三是建议国有企业带头减租降费,让利于民。建议水、电、煤气、电信等大型国有公共事业单位主动让利,减免中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的相关费用。5.3 保持信息公开,做好预期管理,提振公众与市场信心一是实事求是,保持疫情信息准确、畅通、公开。要及时应对社交网络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通过权威机构和专业人士发声来及时消除不实言论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效引导社会形成正确预期。二是做好对国际社会的沟通工作。目前全球都高度关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不断深化,中国金融市场与全球的关联也日渐紧密,在做好国内预期管理的同时,也要同步做好国际社会的沟通工作,为复产复工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三是建议统计局在后续公布一季度经济增速时可以同步发布剔除疫情影响的GDP增速,此做法既符合统计数据实质可比原则,又与疫情一次性外生冲击性质吻合,有助于市场更全面地了解经济现状,提振公众与市场信心。5.4 坚持市场化改革,释放明确的改革信号除出台短期政策以外,建议更坚定地推进市场化改革。一是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改革。为补短板、促发展,当前要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明确的改革信号。二是要让民营企业树立改革的信心。要坚定地推进市场化改革,贯彻竞争中性原则,打破行业垄断,消除民营企业“不敢投”的顾虑,提升民营经济的活力。5.5 完善治理体系,提高应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一是合理界定政府权责,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增进相互信任,让社会公众和政府形成相向而行的合力;二是建立起各司其职的治理体系,优化问责机制,鼓励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风气;三是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尽快建立健全体系性的公共卫生保障和疾病预防机制,加大对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资源投入;四是加快建立和完善跨部门、跨层级的应急机制,提高我国对重大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五是加快培育民间社会组织,在灾害发生时发挥民间组织力量,与政府通畅沟通、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疫情及其他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参考文献1云鹤,舒元.财政分权、转换系数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5,(6):40-50.2樊纲.危机应对的经济学原理.北京社会科学,2003,(3):3-6.3李正全.SARS影响国民经济的短期与长期分析.经济科学,2003,(3):25-31.4张广瑞.SARS后关于中国旅游发展的冷静思考.财贸经济,2003,(11):65-69.5刘世锦,韩阳,王大伟.基于投入产出架构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路径分析与应对政策.管理世界,2020,36(5):1-12.6何诚颖,闻岳春,常雅丽,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测度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5):3-22.7叶振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应对J.中国发展观察,2020,(Z3):134-140.8孙久文.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探J.区域经济评论,2020,(2):8-11.9白永秀.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应对措施J.区域经济评论,2020,(2):14-17.10黄剑辉,王静文,应习文,徐继峰,董运佳,张丽云.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UL华北金融,2020,(2):1-9.11智艳,罗长远.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思考J/0L.学习与探索:1-72020-05-06.12李迅雷.全球疫情蔓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之策J.新金融,2020(04):4-6.13廖茂林,张明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UL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25-33.14赵放,刘一腾.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效应差异研究: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41-50.15覃东海.金融发展、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不同资金来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E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035.16刘丽波.基于区域差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进程监测J.统计与决策,2020(8):110-114.17赵可金.疫情冲击下的全球治理困境极其根源J.东北亚论坛,2020(4):2742.18宋巨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化J.当代财经,2003(2):111-113.19朱厚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化,2004:1819.20魏后凯,成艾华.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口.江汉论坛,2012(04);5-1521马琬清.新冠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09):34-3722韩永文.扩大有效投资对冲疫情影响N.经济日报,2020-03-26(012).23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课题组,石英华,苏京春,王志刚,等.疫情冲击叠加,启动危机应对模式是当务之急一2020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J.财政科学,2020(06):5-45.24黄益平.新冠肺炎的经济影响与政策应对J.企业观察家,2020(1):76-77.25Brennan.PandemicInfluence:PublicHealthPreparednessfortheNextGlobalHealthEmergencyfJ.TheJournalofLaw,Medicine&Ethics,2005,32(4):565-573.26 KeyC.SmallpoxasaBiologicalWeapon:MedicalandPublicHealthManagementJ.Jama,2009,281(22):2127-2137.27 Mitchell.ThePublicHealthBurdenofEmergencyGeneralSurgeryintheUnitedStates:a10-yearAnalysisoftheNationwideInpatientSample-2001to2010J.JournalofTrraumaandAcuteCareSurgery,2013,77(2):202208.28 AlfaniG,PercocoM.Plagueandlong-termdevelopment:thelastingeffectsofthe162930epidemicontheItaliancities.TheEconomicHistoryReview,2019,72(4):1175-1201.DOI:10.111lehr.12652.29 BarroRJ,UrsuaJF,WengJ.Thecoronavirusandthegreatinfluenzapandemic:LessonsfromthewSpanishFlu“forthecoronavirus,spotentialeffectsonmortalityandeconomicactivity.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WorkingPaperSeries,2020,No.26866.30 Pamuk$.TheBlackDeathandtheoriginsoftheiGreatDivergence,acrossEurope,1300-1600.EuropeanReviewofEconomicHistory,2007,11(3):289-317.DOI:10.1017S1361491607002031.31 BoernerL,SevergniniB.Epidemictrade.AvailableatSSRN1896603,2011.32 1.iD,LiN.Movingtotherightplaceattherighttime:EconomiceffectsonmigrantsoftheManchuriaPlagueof1910-ll.ExplorationsinEconomicHistory,2017,63:91-106.DOI:10.1016j.eeh.2016.11.001.33 BeachB,FerrieJ,SaavedraM,etal.Typhoidfever,waterquality,andhumancapitalformation.TheJournalofEconomicHistory,2016,76(1):41-75.DOI:10.1017S0022050716000413.34 BleakleyH.Diseaseanddevelopment:EvidencefromhookwormeradicationintheAmericanSouth.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007,122(1):73-117.DOI:10.1162/qjec.121.1.73.35 BarreroJM,BloomN,DavisSJ.COVID-19isalsoareallocationshock.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WorkingPaperSeries,2020,No.27137.17致谢

    注意事项

    本文(新冠疫情背景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区域经济发展 工商管理专业.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