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代码:790303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所属专业代码7903对应行业公共服务类主要职业类别服务业主要岗位类别养老护理员、养老机构管理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老年照护证书(初级)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初级)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行业企业,培养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踏实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养老及涉老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对老年人实施整体照护的能力,能胜任老年照护、养老护理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具应用等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应用型初、中级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1,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2)热爱养老服务事业,能脚踏实地地工作;热心公益事业。(3)具有“尊老敬老、以人为本、爱岗敬业、爱心奉献”的职业精神。(4)具有能够胜任养老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健康心理、完善人格及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5)具有必要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养老服务行业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专业知识(1)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相关知识。(2)掌握老年人照护基础知识。(3)掌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能够在养老服务和事务管理过程中遵纪守法,自觉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4)掌握老年人沟通技巧知识,具备良好的与老年人沟通的能力。(5)掌握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急救常识及自然灾害、安全危机处置的应对处理知识。3.专业能力(1)老年人健康评估能力。(2)老年人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能力。(3)老年人病情观察及应急处理能力。(4)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的能力。(5)老年社会工作实务的能力。(6)养老机构事务处理与管理能力。(7)较强的学习、沟通、信息处理及团队合作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公共基础课程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基本学时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密切结合。36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密切结合。363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密切结合。364职业道德与法治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密切结合。365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密切结合。2166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密切结合。1087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密切结合。1448历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密切结合。729信息技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144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密切结合。10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密切结合。14411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密切结合。36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6学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36学时)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3 .哲学与人生(36学时)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4 .职业道德与法治(36学时)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5 .语文(216学时)主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6 .数学(108学时)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7 .英语(144学时)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具备初级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8 .历史(72学时)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正确的民族观,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阐释、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方法与能力。9 .信息技术(144学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10 .体育与健康(144学时)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11 .艺术(36学时)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基础模块包括音乐与美术,掌握基本乐理、美术知识,提高学生音乐和美术的欣赏水平。(二)专业(技能)课程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基本学时1老年人生理结构与机能依据老年人生理结构与机能课程标准开设722药物应用基础依据药物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开设723老年人膳食营养依据老年人膳食营养课程标准开设364社区护理学依据社区护理学课程标准开设365老年人沟通技巧依据老年人沟通技巧课程标准开设366老年照护依据老年照护课程标准开设28871+X老年照护(初级)依据老年照护(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设1088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依据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课程标准开设1809康复护理依据康复护理课程标准开设14410老年人心理护理依据老年人心理护理课程标准开设5411保健按摩依据保健按摩课程标准开设10812急救护理技术依据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标准开设5413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依据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课程标准开设7214老年人活动策划与组织依据老年人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标准开设3615老年社会工作依据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标准开设7216养老机构事务管理依据养老机构事务管理课程标准开设361.老年人生理结构与机能(72学时)本课程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人体的各系统,系统阐述老年人各器官形态结构和人体机能,使学生掌握老年人生理结构与机能;熟悉老年人生理特点及变化,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2 .药物应用基础(72学时)护理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运用药物学的知识和技能,在护理工作中正确执行处方、医嘱、观察药物疗效、监护不良反应并能作出初步的应急处理。3 .老年人膳食营养(36学时)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以先进的科学证据为基础,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针对老年人存在的营养问题,借鉴膳食指南资料,建议老年人选择平衡膳食,注意食品安全,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预防慢性病,合理营养,对避免因不合理的膳食带来的疾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针对老年人的自身特点,提供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成功老龄化的作用。4 .社区护理学(36学时)使学生掌握社区常见病并熟悉社区不同人群的护理方法和特点;了解社区环境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社区流行病学的特征;同时使学生明确社区护理的性质、任务,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5 .老年人沟通技巧(36学时)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介绍自己,并且能主动与他人尤其是老年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掌握与老年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6 .老年照护(288学时)掌握老年人生活照料知识;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清洁卫生、睡眠照料、饮食照料、排泄照料、安全保护等服务。掌握老年人技术护理知识;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给药、观察、消毒、冷热应用、护理记录、临终护理、急救以及常见病护理等服务。7 .1+X老年照护初级(108学时)要求学生掌握对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照料,包括清洁卫生、睡眠照料、饮食照料、排泄照料、安全保护等服务。并参加职业技能相关考核,取得初级证书。8 .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180学时)研究老年人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预防和护理措施、治疗手段等。包括老人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高血压、脑中风、便秘、糖尿病、关节炎、老年性痴呆等。9 .康复护理(144学时)以全面康复为目标,重视疾病康复,注意开展预防保健有关的健康教育学习。书中主要内容包括康复医学理论、康复评估、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技术,以及神经系统常见病、骨关节病损、常见慢性疾病和并发症的康复护理。10 .老年人心理护理(54学时)掌握老年人心理护理知识;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沟通与协调的心理护理服务。11 .保健按摩(108学时)人体解剖知识、保健按摩基础知识、按摩的基本手法、全身保健按摩方法、各种按摩适应证、足部按摩基础知识和足部按摩的应用等。12 .急救护理技术(54学时)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及救护基本技能,医疗救护员对常见急性病症、呼吸心脏骤停、创伤、意外伤害及灾害事故的现场初步紧急救护知识,以及与医疗救护员相关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知识等。13 .老年人服务伦理与礼仪(72学时)具备良好的老年服务职业素养,掌握养老服务礼仪规范。14 .老年人活动策划与组织(36学时)掌握老年人活动策划与组织的知识;能够在养老机构中从事赛事类活动、学习类活动、庆典类活动的活动策划与组织工作。15 .老年社会工作(72学时)了解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树立为老服务的理念,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养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6 .养老机构事务管理(36学时)掌握养老机构事务管理知识;能够在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各项接待工作、办公环境管理工作、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办公用品与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工作、信息管理工作等。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教学进程安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时学分考核模式学名二学期安排课程时数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总学时理论课实践课考试考查123456公共基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36362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必修363622哲学与人生必修363622职业道德与法治必修363622语文必修216216124422数学必修108108642英语必修144144844历史必修7272422信息技术必修1447272844体育与健康必修1111812682222艺术必修36181822小计100879221656222086专业技能课老年人生理机构与机能必修7272422药物应用基础必修727244老年人膳食营养必修363622社区护理学必修36181822老年人沟通技巧必修36181822老年照护必修2881441441644441+X老年照护(初级)必修108367266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必修1801443610442康复护理必修14454908224老年人心理护理必修545433保健按摩必修1083672624急救护理技术必修54243033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必修72363644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必修36181822老年社会工作必修723636422养老机构事务管理必修36181822小计14048165887868222220实践课入学教育(军训)必修307923011周认识实习必修303011周专业综合实训必修303011周技能考证训练必修303011周跟岗实习必修303011周顶岗实习必修5405403018周毕业教育必修303011周小计72072036合计313216081524170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0名,其中专任教师3人,高级职称教师5人双师型”教师3人,专任教师均具有专业学历且有行业工作经历。兼职教师7人,他们都是医院业务骨干。目前,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二)教学设施该专业已建成的校内实训基地,能够完成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师资培训等任务。为本专业师生“工学结合”提供良好的平台。目前拥有校内专业标准实训室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个。1.校内实训室序号实训室名称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名称数量1计算机基础实训室计算机60台计算机操作系统60套办公应用软件60套2养老护理技术实训室(一)多媒体系统1套护理床(配备床头柜、床旁椅、床垫、床上用品)20套护理模拟人10个护理车20台轮椅10辆多功能翻身床1个仿真血压模型10个氧气筒2个移动餐桌6个3养老护理技术实训室多媒体系统1套护理床(配备床头柜、床旁20套(二)椅、床垫、床上用品)护理模拟人10个护理车20台轮椅10辆多功能翻身床1个仿真血压模型10个氧气筒2个移动餐桌6个4康护实训室医用慢速跑台1套轮椅10辆手杖10个拐杖10个步行器5个下肢训练器1台2.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与*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养老公寓、*夕阳红老年公寓等多家企业广泛联系,结合专业内容,在相关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作为教学设备和实习内容的补充。(三)教学资源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图书和数字资源在不断丰富中,本专业严格执行教材选用的相关要求,具有新、特、优等特点,用以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同时,重视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资源的运用。本专业教材应积极采用获得广泛认可的优秀教材,尤其建议专业课教材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育部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资源库和教育部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规划教材。其中,教育部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应达到50%以上。(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主要应用于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初级阶段,要为学生学习创设一个较为活跃的情景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识。2 .启发式教学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采用灌输理论知识的方式,而是采用提问和分析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讨论,再由教师总结、答疑,做到深入浅出、留有余地,给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输国内外有关老年服务与管理的新理论、新思想、以及发展动态。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其求知欲。3 .参与式教学法。改变传统的单纯依赖教师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就教师的讲授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问题和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而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汇报、小组辩论、情景模拟、课程作业等方式,学生可以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4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或现象,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实现教学互动;而小组讨论、角色模拟的方式则可以起到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的作用进而又促进了教学。教学相长,扩展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为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情况,针对养老院目前发展动态和敏感问题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案例教学法。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案例,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将案例分析作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同时也能起到相互启发的效果。6 .操作示范法。通过教师现场示范、演示,提高了学生对专业服务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注重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7 .其他教学手段:现场参观、交流互动、观看多媒体、岗位体验、项目作业等教学方式。(五)学习评价创新评价方式,改革学校、机构参与评价的多元质量评价方式。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采用口试、笔试、技能测试和答辩等考核方式,实现对专业课程、实习实训、职业素质行为、职业技能鉴定、个性特长表现等全过程考核,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素质等职业技能、创业就业能力。建议考核评价方法呈现“四多”特点:(1)多元评价主体考核评价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包括企业技术专家评价b(2)多种评价方式根据不同的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采用口试、笔试、技能操作、上交作业、完成规定任务等多种评价方式。借助专业资源库云课堂,采用在线实时评价为主的方法进行。(3)多个评价环节课堂引导训练评价:学生对课堂示范内容掌握程序;课堂同步训练评:评价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所具备的技能独立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课外拓展评价:评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借助于各种参考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4)多样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分为三类:态度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将组织纪律、团队合作、时间观念、规范操作纳入考核评价内容。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以终结评价为辅,过程评价以项目为评价单元,各个项目得分的累计即为过程考核成绩。实践性课程(含学期实习与实训、假期社会实践、毕业顶岗实习等)的考核以行业或企事业单位指导教师(行业专家)的考核为主,校内指导教师或课程授课教师为辅。通过测试方法改革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创建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学生个性化为发展中心,根据本专业学生特点、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职业信心、学习动力、服务潜能;实行情景教学、过程式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六)质量管理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九、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是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毕业时应达到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1 .了解养老护理员的角色、功能及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2 .了解老年人的一般需求和问题。3 .了解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社区照顾、居家养老)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及管理。4 .能实际运用视诊、触诊、问诊等身体评估技巧,并配合专业医护人员对老年人的健康形态给出准确的评估。5 .能正确完整的执行身体各大系统的评估项目并依据身体检查评估的结果,确认老年人(个案)身、心、社会各层面的问题及特别需求。6 .能依据老年人(个案)的需求拟定护理方案,以改善其的健康问题或生命状态。7 .能了解并参与老年人的休闲、社交、运动、康复、娱乐等各个层面。8 .具有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9 .了解养老机构管理和运营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