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x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 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 思维的灵活性。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 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 些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 运算,力口、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1) 36X2+15(2) 5×6+7×3(3) 15× (34-27)二、新投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 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1) + ×(2) × -(3) - ×(4) X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 ×c=a× (b×c)乘法分配律:(a+b) Xc=aXc + bXc(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0. 36X101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 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 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4、教学例6(1)出示:X X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 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2)出示:+ × ,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 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4和X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 数据变小,方便计算)(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 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三、练习PI4“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说说怎样做简便? 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然后再独立完成练习。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 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中,还介绍了容积 的概念。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够辨别出长 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 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 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内容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 系,结合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进行安排,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教材内容还具 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教材内容的呈现体现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学习 掌握知识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自 主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同时也已经掌 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为学习立体图形作好了准备。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为学习 新的知识锻炼了能力方面的基础。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为学生 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教学中应 该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掌握知识的内涵,转化为自身的 能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 体图形。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3、能比较区别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 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宽、高。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纸盒; 长方体框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课件:书27页冰箱、砖、楼房、衣柜电视机、包装箱等)师:冰箱、砖、楼房、衣柜电视机、包装箱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师:像长城上的砖、高楼、衣柜、冰箱这些物体都是正方体(课件:由实 物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电视机包装箱这种物体都是正方体(课件:由实物抽 象出正方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呢?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长方体正方的 认识)二、长方体的认识1,课前就布置学生把课本后面的两个图剪下做长方体和正方体。2、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师:请同学们首先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物体和老师一起来仔细观察。、教师: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学生:面。(教师板书:面)师: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你能在各个面上分别标上、下、左、右、前、 后各个方位吗?(2)、教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学生:有一条边。教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数一数一共有几条棱?、教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学生:尖。教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点。(板书:顶点)一共有几个顶点?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观察、交流: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那长方体具体又有那些 特征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将结果填 在表格中。、汇报、展示:面:师: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有特殊情况吗?(相对两个面是正方形)师:那些面是完全相同的?棱:师: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长度相等?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长、宽、高师:相交于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_ 相交于二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着长方体的长、宽、高。(课件演 示长、宽、高)三、正方体的认识分页代码3、研究正方体的特征:1、观察、交流:师:刚才我们围绕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研究了长方的特征,你能用同样 的方法研究出正方体的特征吗?2、汇报、展示: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个。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比较1、师:让我们来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 点。2、学生讨论后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在 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3、师: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那我们可以说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关系是?学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2、书本:31页、和a平行的棱有几条?、和a相交并垂直的棱有哪几条?、和b平行的棱有几条?3、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J ,错误的画X。(投影片)(1) 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点。O(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相等。O(3)、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4)、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5)、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6)、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4、书本:32页第7题小卖部要做一个长4米、宽2,高1米的玻璃柜台,现要在柜台各边上都 安上铁皮,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铁皮?教学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 渡,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学生对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它 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从计算面积到计算体积,而且对于学生空间观念 的发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学生在空间方面的认识从二维发展到了三维。虽然 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 特别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回顾整个 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值得自己回顾和总结。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正确把握教学起点本节课我是在充分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充分尊重了 学生的已有知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经验、学习兴趣,恰当地把握了 教学起点。例如本课在导入时,以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开门见山设 计了辨认生活中那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然后直接转入长方体正方体特征 研究,避免了教学拖沓、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重点。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在几何形体知识属于直观几何阶段,教学时我注重引 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等实际操作中,使自 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 累空间观念。3、教会知识,更要教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本节课的题目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但在教学设计上我把重点放在长 方体的研究上。教会学生研究的方法、得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让学生用类比 法参照长方体特征研究过程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最后进行两者之间的异同比较 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这种过程的设计既留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同 时又教会了一种知识探究的方法。学生学会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4、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老师对学生引导太多,放手太少。在研究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的 过程中给出的时间太过仓促,部分学生研究的不够从分。(2)、课堂中老师学生之间的倾听与反馈以及教学中的自然生成的把握,还 要从细微处去观察去扑捉。、练习的设计要更全面、更扎实、更巧妙。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正确地 读、写百分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2、感受百分数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教学重难点: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一、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瓶果汁饮料,如果是你,你会选购哪瓶 呢?(出示两瓶果汁:一瓶60%橙汁,一瓶45%橙汁)。指名回答,提问:为什 么? 2.像60%、45%这样的数我们叫它?3 .从百分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哪瓶果汁好喝,看来百分数还真厉害,4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百分数的知识。(板书百分数)二:探究新知1、百分数含义新授:L李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百分数的信息,一起来看看5 .你能找到那几个百分数6 .师:这些百分数表示的是什么含义呢?生1 : 18%表示每100个小学生就有18个小学生近视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生2:把所有小学生分成100份,近视的人数占了 18份生3:小学生中近视的人数占所有小学生的18%(教师展示幻灯片)师:同学们理解的非常好,小学生中近视的人数占所有小学生的18%中数 字18表示的是什么? 益表示的是什么?生:这里的18表示的是小学生中近视的人数;%表示的是全市所有小学生师:请你按照这种方法理解一下这幅图中剩下的两个百分数的含义生1:每IOO个初中生就有49个初中生近视,也就是说近视的初中生人数 占所有初中生人数的49%生2:近视的高中生占说有高中生人数的64、2%3到底什么数叫百分数呢?7 .生: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学生说时教 师板书)8 .百分数表示几个数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生:(表示两个数之间相除的关系表示的是两个数倍比关系)9 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7.我们知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那2瓶果汁中百分 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同桌之间说一说)8.请你说一说下面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生:1: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8%的含义是:这批产品中合格的产品占所有 产品的98%生2:我们学校有60%的学生参加了兴趣小组中的60%意思是:学校参加兴 趣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0%.生3:我们班差不多达到65%的含义是:我们班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占全 班总人数的65%生3: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8%的含义是:这批产品中合格的产品占所有产 品的98%生4:这瓶饮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占整瓶饮料的1、0%师: 是什么意思分页代码生:有可能多余1、0%生4:果汁的含量占整瓶饮料的15%或多余15%生5:在这件毛衣中羊毛的含量占了整件毛衣的50%,懵纶的含量占了这件 毛衣的50%师:占了 50%也就是什么意思呢?生:也就是在这件毛衣中一半是羊毛,一半是懵纶1、百分数的读写:1 .我们知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2 .我们已经理解百分数的意义,那百分数怎样写呢?百分之十八写作:18%3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生答)4 .写百分数要注意什么?完成书78.15 .百分数你会读吗?教读会读的站起来读78. 26 、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百分数与我们以前学的哪种数比较相似?生:下列哪些可以用百分数来替换?(小组说一说)生:分数表示一个具体量,有单位名称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三、拓展应用同学们今天表现真不错,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敢挑战吗?1 .判断(1) 一堆煤重20%吨.()(2)鸡的只数是鸭的75 % .()(3)绳长是铁丝长的51/100。()(4) 一条路长87/100千米。()2 .涂一涂3 .写出成语中的百分数。百发百中O百里挑一 O十拿九稳()事倍功半()大海捞针()一箭双雕()1%是最小的百分数吗? 100%是不是最大的百分数?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要知道一个人的收获不仅来自1%的灵感,更重 要的是来自99%的勤奋如果每一节课同学们都有一点收获,日积月累你们100% 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最后老师送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成功=99%的勤奋+ 1%的灵感复习内容: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的应用题。(练习三十四第1、3、4题)2、折扣、纳税、利息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 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 答。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复习过程: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1) 10万元的5%是多少? (2) 一个数的80 100,求这个数。(3) 500减少20%后是多少? (4) IOOO元增加2%后是多少?(5) IOO比某数多10%,求某数?二、知识梳理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谁是单位“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2、把、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3、课本104页第3题,105页第1题。二、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二本金X利率X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 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三、巩固与深化练习1、课本104页的第4题。2、课本105页的第6题。四、作业课本105页练习二十四第2、3、5题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 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 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 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对个人也有好处,既 安全和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 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二、新课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2、阅读P99页的内容,自学讨论例题,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 率和含义。(例如:小丽2001年月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 年,到2002年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 付给的确1. 8元,共101. 8元。)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小丽存入的100元就是本金。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税后利息: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小丽实际得到的1. 8元是税后利息。国债的利息不纳税。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1)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 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2)阅读P99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把存款凭条画在黑板上,请学生尝试填写。然后评讲。(要填写的项目: 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4、利息的计算。(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二本金X利率X时间(2)计算方法:按照以上的利率,如果小丽的IOO元钱存整取三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 学生计算后交流,教师板书:100X2.70%X3=8. 10(元)(3)三年后取款,小丽能得到8.10元利息吗?为什么?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1999国家规定存款时,要按利息的确20%缴纳利 息税,你能再算一算如果你存入100元,3年后实际能得多少利息吗?(4)学生计算后回答,教师板书:利息税金:8. 10X20%=L62元 税后利息:8. 10T. 62=6. 48元加上她存入本金100元,到期时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 106. 48 元。5.练习。1、完成二十三的第6题,学生读题后,提问:贝贝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利 率是多少?存期是多少?然后由学生解答,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9题。课后反思:折扣、纳税、利息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 关。其中,折扣是学生们日常生活最熟悉的,教学中,我没有剥夺孩子们想说 的权利,让他们自由地来说说他们对折扣的理解,并引入商品打折销售的情 境,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但教学中我没有说清楚几折就是十分之几,因 此个别孩子对于七五折这样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而纳税和利率,则主要是通 过公式的掌握教给孩子解题的方法。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发展。它是在求 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种题实际上 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只是有一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 来,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通过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 用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学情分析: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通 过“想”帮助学生弄清,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 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然后鼓励学生寻找不同 的解决方法,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 断的改变题中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认识,看到题 里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目标:1 .认识“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2 .理解和掌握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正确解答。教学难点:理解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出下面各题中表示单位“1”的量,并列出数量关系式。(1)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2)故事书的本数相当于连环画本数的百分之几?(3)实际产量是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2、只列式,不计算。(1) 140吨是60吨的百分之几?(2) 260吨是40吨的百分之几?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 的百分之几?【教学过程说明:通过复习,为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做好必要的准备: 明确题目中哪个量是单位“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也就是单位“1”)的 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模式。】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 百分之几?2、讨论:(1)这道题与上面的复习题相比较,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什么发生了变 化?【教学过程说明:从题目对比中引导学生找出异同点,通过不同点,引入 新知,构建新知。】板书课题: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2)出示线段图:提问:题目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指的是什么? 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哪一个量和单位“1”量比较? 要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百分之几”可以理解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百分之几”吗?你能说说?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用什么方法计算?那要先解决什么问题?【教学过程说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将问题转化 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出的面积是原计划的造林面积的百分之几,弄清题目中 的数量关系。】(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回辅导,注意观察学生列式有没有不同。列式解答:(14-12) ÷12= 2÷120. 167= 16. 7%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 7%。分页代码如果发现有不同的解法,引导学生想一想:这道题目还有其它解法吗?学 生小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原计划造林数量看作单位“1”,例3还可以有以 下解法:14÷12-11. 167-1=0. 167=16. 7%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教学过程说明:在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 题,并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学生可以从中体验解题思路的多样性。】(4)独立练习我校在创建规范化学校中,队部室进行装修,计划投入0.4万元,实际投 入0.5万元,实际投入超过计划百分之几?3、思考:如果例3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 几?”该怎样解答?问:与例三相比较,又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解答百分数应用题时,要弄清楚谁与谁比,比的标准不同,单位“1” 也不同。解题时要注意找准谁是单位“1”。由于比的标准不同,甲比乙多百分之几,乙并不比甲少相同的百分之 几。学生独立列式解题:(14T2) ÷141T2÷14【教学过程说明:鼓励学生= 2÷141-0. 857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0. 143 = 1-85. 7%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 14. 3%= 14. 3%和创新精神。】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14. 3%。小结:(1)找准单位“1”量,和“哪一个量”与单位“1”量进行比较。(2) 依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进行解答。三、巩固练习1、分析下列问题,指出所求问题是什么量与什么量比,把哪一个量看做单 位 “1”。(1)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2)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3) 一种商品,降价了百分之几?2、选择题。果园里有荔枝树50棵,苹果树比荔枝树多10棵,苹果树比荔枝树多百分 之几? OA. 50÷10B. 10÷50C. (50÷10) ÷50D. (50-10) ÷503、做一做某工厂九月份用水800吨,十月份用水700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 百分之几?四、小结解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时:1 .找出谁是单位“1”。2 .由问题找出谁与谁比(数量关系)。3 .依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进行解答。教学内容: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85-86页,完成做一做和练习 二十的卜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能理解达标率、发芽率、出油率等这些百 分率的含义,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能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2、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数学 的应用意识。3、使学生了解求百分率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初步渗透概率统计思想。教学重点:掌握常用的百分率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达标率、发芽率、出油率等一些百分率的含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提问:百分数表示什么?2、说出以下百分数的含义:我们班第三单元测验,有97%的人达到了优秀。我们有45%的人近视。师:由于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所以解决百分数的问 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 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教学达标率1、出示信息: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己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 组)的有120人。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2、学生解答,反馈:板书:=3、问: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百分数表述出来吗?4、师: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也叫做达标率。(请12人 复述什么叫达标率。)板书:达标率: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5、引导学生总结达标率的计算公式。板书: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学生总人数×100%问:公式中为什么要乘100%?(因为达标率是百分率的的一种,公式本 身应该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如果公式单写成“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 /学生总人数”只是分数形式,而不是百分数。如果在“达标率=达标学生人 数/学生总人数”的后面添上“X100%”(相当于XI),就可以既使数值不 变,而又是百分数的形式。)6、在题目中再加上一问: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让学生解答。板书:120160×100%=0. 75×100%=75%问:“达标率是75%”是指什么?后面要不要写单位?为什么?(百分率 是表示两个数的比,没有单位名称。)7、比较一下求达标率和求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有什么相同 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二)教学发芽率1、创设情境,出示例1第(2)题,问:发芽率的含义是什么?(发芽率 是指发芽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分页代码2、学生尝试算出绿豆种子的发芽率。3、反馈算法,问;你能不能像计算达标率一样,也总结出一个计算发芽率 的公式呢?让学生把书85页的公式填完整。板书:发芽率=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 100%4、让学生继续算出花生和大蒜种子的发芽率。5、教师说明:发芽率对于农民种田是十分重要的。农民伯伯需要根据发芽 率的高低来选择种子品种和决定播种面积。这样,既可以保证所需苗的棵数不 多不少,又可以避免种子的浪费。所以求发芽率对农业生产丰收有重要作用。(三)其它百分率的计算1、师:生活中用百分率进行统计的还有很多,像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 粉率等等,你还能说出一些百分率的例子吗?(出勤率、出米率、出油率、及 格率、优秀率、成活率、命中率、升学率)2、你知道这些百分率的含义吗?可以怎样求出这些百分率呢?小组讨论、 交流。3、全班交流,总结一些常用的百分率的计算公式。三、巩固应用1、完成书86页“做一做”第2题。2、书第87页第1题。完成第1题后,可提问:我们班某天的出勤率为100%,说明了什么?有 人预测我们班明天的出勤率为120%,可能吗?让学生思考、讨论。3、判断:(I)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105%o(2)六年级共98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六年级今天的学生出勤率是 98%0(3) 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机4、解决问题:六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今天出席48人.求六年级一班今天的出勤 率.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六年级一班同学一共做了 400题,错误了 16题,求 错误率。5、变式练习(1)种了 100棵树,死了 1棵,求成活率(4) 25克盐和100克水,求盐水中的含盐率四、全课总结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求“百分率”,联系生活实际,我列 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回答问题有了一定的基 础,突破了重点,难点。课堂上我设计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都 来自生活,一环扣一环,层层加深,既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 生都学有所得,也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真正享受数学带来的 快乐,让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比如从例题求一对有着相对关系的出勤率和 缺勤率,了解它们之和是100%,到基本练习达标率、发芽率等从单一的计算百 分率,到“种了 100棵树,死了 1棵,求成活率”、“25克盐和100克水,求 盐水中的含盐率”等变式练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 方法。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0.631.0870.044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 把谁看作单位“1”)(1)某种学生的出油率是36%。(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机二、新授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 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1)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2)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3)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4)计划早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2、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提。解决这类问题要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 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3、学生自主解决“实际早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1)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线段图表示出来。(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求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与原 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分页代码(3)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 计算出结果。方法一:(14一12) ÷12 = 2÷120. 167=16. 7%方法二:14÷121. 167=116. 7%116. 7%-100%= 16. 7%(4)小结解题方法: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注意什 么?(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直接求 一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 比较,谁是单位“1”,但是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 们,必须先求出。(5)改变问题:问题如果是“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 么解决呢?学生列出算式:(1412) ÷14(再次强调两个问题中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使学生体会到,用百分 数解决问题和用分数解决问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 O )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课本第90页“做一做”的题目。2、练习二十二第1、2题。四、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二第3、4题。课后反思:求“相差率”的应用题,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基础上” 发展的。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 一个条件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教学中,我充分让学 生理解这一点,理解了这个道理,对于学生的解题起到了不小的帮助作用。同 时,我紧扣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通过讨论学习的方 式,让学生自主尝试,并理解两种不同解法的含义。复习内容: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以 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整理和复习第1-3题)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写法。2、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复习过程:一、基本练习1、完成下面表格。小数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98-99例5及练习二十三的第4、5题二、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税收的意义,了解主要的纳税种类。2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 实践能力。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三、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分组深入社区、家庭,了解有关纳税的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教学重难点:理解纳税的意义和应纳税额的正确计算。难点:理解税种。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提出学习目标.1、出示美丽的城市挂图。师:同学们,我们的城市美不美?师:对呀!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 环保卫生城市、花园式城市市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投入需要 很多钱,可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进行猜测。)师:这是城市里的一个 财政部门拨的款,财政部门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师: 什么是税收?国家将征收来的税派什么用场呢?学生自学:读一读,议一议书上第1段。师:如果没有税收,国家能发展吗?国家的税收政策是:取之于民,用之于 民。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纳税”。2、提出学习目标:什么是纳税?主要的纳税种类有哪些?什么是应纳 税额、什么叫税率?自学例5,怎样计算应纳税额?二、展示学习成果。1、以小组为单位,先让学生自己学习。2、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1)、理解纳税、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师:在生活中,你们知道有关纳税方面的哪些知识?学生展示:纳税就是国家根据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 体或个人税款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师: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谁向谁缴税?是把所有的收入都交给 国家吗?每个集体和个人纳税的比率都相同吗?生L是集体和个人向国家缴税。生2:是将一部分税收上缴国家。生3:不相同,是按一定的比率纳税。师:”一定的比率”就是下面我们讲到的税率。学生继续展示:缴纳的税款就是应纳税额。师:应纳税额就是上面所说收入的一部分。学生继续展示: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税率。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