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计算经过时间》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532406       资源大小:89.15KB        全文页数:8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计算经过时间》教学设计.docx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7、28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自主尝试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2 .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完成某件事情经过的时间。3 .通过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事情,受到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教育,切身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4 学准备:课件、28页列车时间表每生一份。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教学目标:L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活动经验,感 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具准备:运动会体操比赛录像,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看,咱们鸡公岭小学的运动会开幕啦,小 朋友们多高兴哪,他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载歌载舞,迈着整齐的步伐整队入 场,这是二年级的同学,现在入场的是三年级的同学,向我们走来的是四年级 的同学。热闹的开幕式结束了,首先进行的是体操比赛,小朋友们列成3个整 齐的方阵,正展示着他们的风采。二、新课1 .提出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列成的方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A、每个方阵有多少人? B、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2个方阵有多少人?)2 .收集信息。小朋友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先来解决3个方阵一共有多 少人,要知道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学生汇报,老师课件:(每个方阵多少人,又从哪些信息能知道呢?)谁 能说得更准确更完整一些。横着有几个人,我们就说成是每行有几个人,(课 件闪烁行。)竖着有几个人我们就说成是有几行。(课件闪烁有几行。)大家 一起来数一数,每个方阵有几行,每行几个人?现在你自己能再说一遍吗?(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3 .独立试做。(课件展示完整题目: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 人?)需要的信息找到了,现在你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好,老师相信你 们能行,在草稿本上试着列式计算吧!(师巡视,抽生板演答案。)4 .交流汇报。好了,都完成了吗?我们来看黑板上的这几种解法,自己对照一下,还有 不同做法的请自己写到黑板上来。好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解法,你 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很有想像力,他先把这三个方阵的 同学集合在一起(课件),先求整个方阵每行的人数10乘3等于30人,有8 行,再乘8,就等于240人。还有什么疑问吗?他的回答你们满意吗?生的想法更是与众不同了,他 把队形作了这样的变换(课件),然后我们站到旁边来看,每一行是8乘3等 于24人,有10行,再乘10就等于240人。好了,还有什么疑问吗?那老师还有个疑问,一直憋在心里边很着急?就 是这种方法里的10X8是什么意思呢? 80X3又是什么意思呢?哦,我明白 了,你是先求的每个方阵的人数,再求的3个方阵的人数对吧,好,谢谢你。(大家还有疑问吗?)好了,刚才同学们找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都求出了三个方阵一共的人数, 那么这三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说说看?(好吧,请小组的四位小朋 友先讨论讨论。)第一种方法是先算的一个方阵的人数,再算的三个方阵的人 数;第二种方法是把这三个方阵拼起来,先算出每行的人数。第三种方法也是 把这三个方阵拼起来,先算出每行的人数,再算出一共的人数。嗯,你说得太 好了,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了。(我们再来看这几位同学的算式,他们全都是列 的综合算式对吧,那么他们的解题思路与上面这几种比较怎么样?这个和哪种 是一样的,这个呢?)同学们,明确了解题思路,你能用综合算式表示出这三 种方法吗?今后我们列式时也可以用综合算式。好了,同学们,刚才这几位同学积极开动脑筋,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问题,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种探究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让我们把掌声送给 他们。练习1.他们能想到不同的方法,你们能行吗?那好吧,这儿有个关于鸡蛋的问 题,李阿姨在超市上班,这么多的鸡蛋,李阿姨准备一个一个的数,你有什么 好办法能教教她吗?请同桌之间先说一说你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现在在 草稿本上试着做一做,看李阿姨最喜欢谁的方法。学生汇报:给大家介绍介绍?说说你的想法?同学们通过认真思考想出了 这么多的方法,李阿姨高兴极啦,因为不用一个一个的数啦,猜一猜李阿姨会 用谁的方法呢?为什么?(因为这种方法简单一些)对,李阿姨就是这样想 的,今后我们在想办法的时候怎么简单就怎么做,不必舍近求远。有了大家的帮助,李阿姨工作起来特别带劲,可是,不一会儿,她又愁眉 不展了,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她又遇到难题了:我们家一个人每月大约产生 37千克垃圾,我们家3 口人一年产生多少千克垃圾?这儿有三个算式,我该选 哪一个呢?1. 37X 12=444 (千克)2. 37×3×12=1332 (千克)3. 37X3=111 (千克)这儿有三个算式,我们用手势来帮李阿姨做个选择吧。大家都选的2哪, 李阿姨还是有点不明白,不是说一年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嘛,乘12就行了呀,应 该是1才对呀。噢,听了你的介绍,李阿姨总算明白啦!她们家一年要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呀?想想看,我们地球村有多少个李阿姨这样的家庭哪,你想对李阿姨说些什 么吗?你们说得太好了,李阿姨一定会照你们说的话去做的。4. 星期天,李阿姨家和朋友们一起到动物园去玩耍,成人票15元,儿童 票7元,这是李阿姨买票时计算票价的算式,你能根据这些算式猜一猜她们一 共有多少人吗?(图片)15×4=60 (元)7X2 = 14 (元)60÷14=74 (元)把你们猜的结果大大的写在草稿本上,1、2、3、举起来老师看看,你们都 是写的6个吗?谁来说说你的理由。你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路 清晰,吐字清楚,声音响亮,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掌声送给他。刚才,我们帮李阿姨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其实啊,我们也可以用今天的知 识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本每页有多少行,每行有 多少个字,你们没数过吧,哈哈,老师就数了,你看:5. 添上一个条件和问题,使他成为一道两步应用题。我们用的作文本纸每 页有20行,每行可以写15个字。9他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呀,同学们开动脑筋,编成了这么多的应用题,老师也想来编一个,可不 可以,可以呀,那注意听好了:这次上课呀,我写的教案有1500个字,猜猜我 怎么提问?(课件)要写几页?你能列式吗?草稿本上做做。完全正确,老师 为你鼓掌。好了,小朋友们,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谁来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是什么?谁来评分页代码价一下自己和别人学得怎么样?板书:厦门前埔南区小学李惠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下)pl09例2及练习二十四第 3. 4.题。教学目的:1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 思想。2 .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 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 数学问题。教具、学具:卡片学具、课件。预期目标通过“春游”这一情景引入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由于这一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所以让学生通过摆学具、及合作学习,可以 比较容易(直观)地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在原有例题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渗透“逆向”的思维方法。通过“做一做”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引导学生归纳小结。练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合作完成时,老师要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注, 给予他们适当的启发指导。教学设计说明:课的的开始通过“春游”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 意,并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老师引导学生发现 问题后,让学生观察思考,有条理地猜猜结果。由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 象难懂,所以教学时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教学, 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最后,在教学例题的基础上,设 计相关的练习,培养学生类比推移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教学时,要多关注 “后进生”的指导,培养他们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 惯。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4、15页教学目标:1.结合分课外读物问题,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 O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能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O的除法的计算。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 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探索新知识的愿望和信心。教学准备:1.了解学生知识储备情况。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52 54上的内容和 例3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钟面上时针的转动,使学生认识1日二24时,认识24时计时 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2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并能够解决 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 .经历观察、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有与伙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教学重点:认识1日里钟面上的时针走两圈,1日有24小时;用24时计 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L师:孩子们,咱们的家乡重庆可美啦,想看看吗? 一起来瞧瞧。(课件 出示重庆的标志性建筑及重庆百货的营业时间:9: 00-21: 30)4 .谁来告诉大家重庆百货的营业时间?(出示:早上9: 00晚上9:这两种计时的方法都能表示出重庆百货的营业时间。(指早上9: 00一晚 ±9: 30)是我们平时习惯的说法,用了 “早上、晚上”表示时间的词,这是 普通计时法。(指9: 00-21: 00)是用什么方法计时的?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 计时方法?(请学生说说。)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为什么要采用24时计时法来计时呢? 24时计时法又有什么优越性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和学习24时计时 法。(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利用钟面来认识24时计时法。二、新课1.学生动手拨钟感受一日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2圈,一天是24小时。(1)你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引起一天的开 始是1: 00和夜里12: 00两种答案的争论)(2)出示倒计时的场面:见过这个场面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起倒 计时,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一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几? 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一年开始 了。)(3)现在该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了吧?深夜 12时也叫做。时。0时是白天还是夜晚?(4)咱们一起将时针、分针拨到。时,听清老师的要求,第一:请在钟面 上拨出你一天的作息时间,并说说什么时候你在做什么;第二:请思考:时针 在一天里走几圈,一天共多少小时?另外:拨钟时只拨时针,分针不动。(学 生拨钟,师巡视)(5) 一天里时针走了几圈?第一圈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第二圈呢? 谁来拨给大家看看?请你拨给大家看看,说说哪个时刻你在干什么。(6)对,一天里时针走了两圈,一天共是多少小时?那你能在钟面上把 24小时数出来吗?(请一生上来拨、数。)2.课件演示和老师讲解一日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2圈,一天是24小 时。(1)咱们也来数一数。(课件演示一日里时针走动的情况,同时师生共同 数出一天有24小时。)2 2) 一天一共是24小时,我们把从O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 时法。(板书:从O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3 .研究两圈数的关系,得出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的方法。(1)孩子们通过拨钟知道了一天里,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那仔 细观察,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先独立思考,再四人 小组交流交流。(2)抽生汇报。(钟面外圈的数字表示中午12时到夜里的24时,是时针 走第二圈时对应的时刻。问:第二圈的数具体表示什么?你能找一个数举例 吗?(时针从O时起共走了几小时)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相差12。相差12是什么意思?(外圈比内圈多12)(3)在实际生活中,钟面上只有第一圈的数,咱们又怎样利用刚才找到的 两圈的关系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呢?(出示一个9时的钟面):这是什么 时候?(学生引起争论:上午9时和晚上9时)师:这个时刻既可以表示上午 9时,也可以表示晚上9时。板书(上午9时晚上9时)。(4)上午9时和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抽生回答,求证: 你们也这样认为吗?怎么想的?)(板书答案)(课件演示)上午9时是时针时走第一圈所指的时刻,表示一天过去了9 小时,所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直接说9时。(板书:9时)(课件演示):晚上9时是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从O时起,时针走过了 中午的12时,进入了第二圈后又走了 9小时,所以用9加上第一圈走了的12 小时就等于21小时,表示一天过去了 21小时,所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21时。(6)讨论、提炼方法:我们用24时计时法表示了上午9时,晚上9时, 还用不用说上午几时,晚上几时?(就直接说几时)。那么怎样用24时计时法 准确表示时针走第一圈的时刻和第二圈的时刻?(学生讨论)请学生回答。师小结: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针走第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指几就是 几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24时计 时法的时刻。(7)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几时?怎样算的?(板书)师小结: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时,这个时刻从O时起过了几小时,就直 接说几时。4 . (1) P53的“做一做”:认识了用24时计时法计时的方法,现在咱们 就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你连一连。学生翻书第P53页,先独立完成,再讲评:15时30分用普通计时法怎么 说?怎么知道的? 23时呢?(2)书P54第1题5 .教学24时计时法的优越性。(1)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一个小节目呢:(视频:大风车),是什么 时候播出?对于这个节目的播出时间有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争论:(课件出示) 谁说得对?谁又不对呢?学生判断。再出示第三个用24时计时法的,这样说对 吗?他也没说是上午还是下午啊?(2)师:孩子们想一想,24时计时法的优点在哪一点?(简洁,不易出 错)所以,生活中好多地方都用24时计时法来计时。(课件出示)24时计时 法的简洁、不易出错的特点使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国际通用的一 种计时法。6 .教学P53、例3 (计算经过的时间)(1)我们工作室的老师们今天下午2时40分乘车从石柱出发,离开咱们 美丽的石柱回渝中区,在19时45分正点就能到达渝中区。(出示两个钟 面),算一算,乘汽车从石柱到渝中区要用多长时间?(2)要求乘汽车从石柱到渝中区要用多长时间就是求什么?你打算怎样解 决?(让学生思考一下)同桌的孩子讨论讨论。(板书:下午2时40分一 >19时45分)(3)谁来说说你怎样解决?(3)学生回答,师:对,你的方法可以分页代码用图来表示:(出示线段图)。师在线段图上说详细点:出发时 刻是14时40分,到达时刻是19时45分,要求乘汽车从石柱到渝中区要用多 长时间就是求14时40分到19时45分中间这一段经过的时间,就用结束时刻 减开始时刻。(4)你能算出重庆百货全天的营业时间吗?三、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收获?四、你知道吗?1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一天有24小时,那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 呢?这可是一个科学常识,看看吧。(课件演示)2 . 一天有24小时,所以我们经常采用24时计时法来计时,那么,从古到 今,都出现过哪些计时的方法呢? 一起来看看吧!(介绍资料:日唇计时,铜 壶滴漏,燃香计时,漏沙计时,水轮钟。)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时间的要求越来越精确,计时法 也越来越先进,小朋友们未来社会的计时法正等着你们去发明,创造呢。西南舁小学高瑞珍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目标:1 .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 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 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 作交流。教学准备:例1用: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 的格子图。例2用:师准备一些不同单位的空白统计图。(1小格分别表示1 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空白统计图。)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教学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1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A:出示情境图及统计表,让学生说说统计表上收集到的数据。B:根据这些数据,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师事先准备的空 白统计图)C:师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2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A:师谈话: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 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 么办呢?B: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 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 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3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A:师问: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B: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C: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I):师肯定孩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E: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F: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4 .分析数据,解决问题。A:师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B:你能提出什么问题?C: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D: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5 .巩固练习。P40第1题。A: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B: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二、学习例2一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1 .看统计表,分析数据。A: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统计表。B:师提问:从统计表上,你知道了什么?2 .发现矛盾,引出新课。A:如果让你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一个学生身高统计图,你准备一小格 表示多少厘米?(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B: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不同空白统计图,让四人小组合作画完。C:出示学生画的统计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学生可以发现:如果每 格表示较少的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如果每格表示10个单位或20个单 位,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但是从图中很难直观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 几厘米。)D:师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F:引出新课:出示书上的统计图。3 .学看统计图,尝试画统计图。A: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发现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B: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 有什么好处?C: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他两人的条形补充完整。D: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 是什么?E:引导学生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 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F: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该统计图。4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A:师问: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你 能解决吗?B: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哪些 同学的身高、体重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同学在正常值以上?C:引导学生为这些体重超正常值的同学出谋献策。D:师提问:刚刚在比较时,你是怎么看出他们在正常值以上还是在正常值 以下的。E: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了然地看出每个学生的身高、体 重是在正常值以上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出正 常值,再直观地比较。)5 .巩固练习。P4041的练习。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 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有什么评价?教学设计说明:1 .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 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 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2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旧 的条形统计图已经无法满足需要,或者出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这时候,老师 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起动脑,思考解决的方法,最后引出新课的条形统计 图,让学生感受到每种条形统计图都是因为生活、统计的需要而产生的。3 .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不同统计图的优点,让学生 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并能联系实际说说在什么时候选择 什么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学,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西南舁小学高瑞珍平均数教学内容:平均数第42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准备:展示台,情景图。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理解平均数1 .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 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2 .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 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 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3 .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 糖果的平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4 .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二、学习计算平均数1 .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 .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3 .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 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4 .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 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 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5 .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 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6 .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三、巩固训练1 .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 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 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2 .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班级 三(1)三(2)三(3)三(4)踢的次数632654668646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练习H 1、2、3教学设计说明:1 .从生活入手,激发学习的欲望: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虚 拟的数,对学生来讲挺抽象的,不容易理解。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选取一 些学生的遇到的一些分东西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求平均数的意义,也形象地 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2 .自主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从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 作中形象地理解“移多不少”的方法,并在解决中学习“总合均分”的求平均 数的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教学内容: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教学目标:1 .在以前学习上下左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主动构建出东、南、西、 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2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 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3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目标,学会合作交流中学习。经历辨别方向 和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的体验,学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体验。教学重难点:学会利用一定的参照物,识别东、南、西、北、东北、西 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教学准备:1 .实物:东西南北的方位标,太阳的图片、导游牌等。2 . CAI:学校的平面图:大操场、教学楼、综合楼、篮球场。生活中怎样辨认方向。(几幅图)岳阳步行街部分景图。(新世纪商场、肯德基、广场、大桥)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蜡笔小新将到我们学校来参观,还想到我 们岳阳的步行街去看一看呢。L师:大队部将招聘部分同学作为小导游带领蜡笔小新参观,你们想报名 参加吗?3 .问:怎样才能准确找到想游览的景点的位置呢?师:看来认清方向是十分重要的。会看地图是本次竞选小导游的重要条 件。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认识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二、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方向的用途问:你会认方向吗?你们都有哪些辨认方向的好办法?师:同学们,你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我在网上也找到了一些资料,想 看看吗?(出示年轮、树林、动物图片)教师作简单的介绍。三、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L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利用太阳来辨认方向。看着大屏幕 (课件演示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板书:东2 .师问:我们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呢?还有左前方、右前 方、左后方、右后方是什么方向呢?3 .师:这儿有一些小动物,他们迷了路,你们能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 请贴在教室相应的墙壁上。4 .师:你知道吗:我们的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到了下午的时候,面向太 阳,我们的前(西)、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还有左前方、右前方、左 后方、右后方是什么方向呢?5 .师:我们已经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 向,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闭上眼睛,我说出方向请用手指出相应的方向。6 .游戏:找礼物。请几位学生从座位出发,按照师所说的路线找到各自的 礼物。四、模拟招聘:1 .师:课前我说了关于招聘小导游的事,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现在我们 就来一次模拟招聘,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是评委,如果他们的表现非常好,就请 为他们鼓鼓掌。问:谁愿意第一个来试一试?(课件:小明上学路线图)问:还有谁想试一试?(多人练习)2 .(课件)师: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图,这可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啦!这 是教学楼,这是我们的综合教学楼、小操场、大操场、植物园和乒乓球台等。师:谁愿意来试一试?3 .问:综合楼在教学楼的哪一面?小操场在教学楼的哪一面?校长办公室 在小操场的哪一面?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五、小结:问:你们这节课有了什么收获?六、作业:蜡笔小新想去我们岳阳的步行街玩一玩,请你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为小 客人设计从6路车站(一人民医院站)到步行街的游玩路线图或者步行街的主 要场所所在地的位置。第二课时情境模拟:陪蜡笔小新逛步行街活动过程:一、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同学们都设计好了没有?大家一起来交流一 下。(分小组检查作业,并改正不对之处。)二、小组派代表上电脑显示台来展示自己的设计,并且介绍游玩路线图或 者步行街的主要场所所在地的位置。三、1.欢迎蜡笔小新的到来。4 .活动:陪蜡笔小新逛步行街。边走边说出所在地的方向,用上第一课时 所学的知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并能够使 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四、小结:小客人蜡笔小新在岳阳玩得很开心,谢谢你们小朋友。蜡笔小 新欢迎你们去日本旅游,他也会当好你们的小向导。西南舁小学高瑞珍平均数教学内容:平均数例2教学目标:1 .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2 .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3 .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情景图,展示台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复习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 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 重量吗?4 、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1 .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 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 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 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 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2 .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 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3 .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 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4 .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 较哪一队高?5 .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6 .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 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三、拓展与应用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 吗?五、作业练习H一4、5教学设计:1 .通过解决问题,复习了上节课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 数在生活中的意义。2 .创设生活中分糖果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并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每组数据的总合不能反映总体的情况,而是用平均数才 能反映每组数据体现的情况。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并验证,感受,某个数据不能反映真实的情 况,而平均数才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4 .在最后的环节,安排了交流生活中有哪些事需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册P8889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 义。2 .知道十分之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3 .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教学重点:认识小数。教学难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 表示。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商标标签。教学过程:一、引入小数1 .出示文具标价牌。开学了,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书包45元文具盒18元圆珠笔3. 50元铅笔0.20元橡皮0.15元日记本3元(在黑板上依次贴出商品的标价牌。)2 .区别整数与小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黑板的上文具标价牌分成两类。书包45元圆珠笔0. 50元文具盒18元铅笔0.20元日记本3元橡皮0. 15元左边这组数45、18、3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准还能举出其他整 数的例子?3 .引入课题。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 数叫做小数。(拿走黑板上三个整数标价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 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二、认识小数1 .你会读小数吗?让学生试读文具标价的三个小数。2 .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哪些同学已知道,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元角分3 . 5 O 3元5角0. 202 角0. 151角5分3 .完成88页表格中的填空。4 .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三、教学例15 .出示例1情景图。让学生说出图意和图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6 .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1/10 米,还可以写成0.1米。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7 .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指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18厘米呢?让学生把答案填在课本上。8 .小组讨论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O米。全班交流,写成L 30米和L 3米都对的。9 .学生类推:完成89页的“做一做”。四、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二H一的第1、2题。板书设计:元角分3. 5 O 3元5角0. 202 角0. 151角5分Copyright?2006-2022 新教案网 xinjiaoan. com 版权所有背景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求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方法,在日常生 活中应用很广。新课改强调: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 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 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 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我选取了学生身 边和社会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进行了如下教学。案例一、情境激趣,引出问题。师:同学们,在欢庆节日的时候,我们总喜欢挂上气球,渲染出浓浓的节 日气氛,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吹气球比赛,怎么样?生:好!师:一、二组作一队,三、四组作一队,你们商量起个名字吧。一、二组:我们叫希望队。三、四组:我们叫英雄队。师:怎么比呢?生:两队同学都来吹,在规定的时间里,哪队吹的气球多,哪队就获胜。师:可老师没带那么多气球来,怎么办?生:每队选几个代表吧。师:各选几人?生:选两人。师:好,各队再派两个人拿好他们吹的气球,时间为一分钟。比赛结果:希望队:4个6个英雄队:5个3个希望队(欢呼起来):我们赢了。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胜负的?生:比总数,希望队共有10个,而英雄队一共只有8个。师:还有别的比较办法吗?生:从希望队的6个里拿出1个,将4个补齐5个,就正好与英雄队的5 个相等,而希望队剩下的5个比英雄队剩下的3个多,所

    注意事项

    本文(《计算经过时间》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