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关于我区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情况的调查报告市场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 社会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提升经济内生动力、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为全面了解我区培育发展市 场主体情况,今年5月,根据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区人大 财经委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区市场监管局、区经信委等相关 部门,采取听取汇报、现场调研、座谈讨论和查阅资料等方 式,开展了我区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情况专题调研。现将有关 情况报告如下:一、市场主体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工作,近3年 新登记市场主体年均超过1万户,新发展率保持在17%以上 的高位水平。2021年全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093户,新发展率 17.47%,其中:公有制企业34户、民营企业2801户、外资 企业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5户;个体工商户7198户。市 场主体总量57874户,较2020年净增长4. 75%。企业、农 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占比分别为25.15%, 1.25%. 73. 60o2022年全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355户,新发展率17.89%,其中:公有制企业27户、民营企业2089户、外资 企业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3户;个体工商户8180户。市 场主体总量62375户,较2021年净增长7.78%。企业、农 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占比分别为23.68%, 1.21%. 75. llo2023年1至6月,全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021户, 同比增长34.92%;新发展率11.26%,较2022年同期增长 2. 27个百分点,排全市第8位。其中,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 业24户,民营企业1436户,外资企业2户;个体工商户5528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1户。市场主体总量66395户,排全市 第27位;较2022年底净增长4020户,净增长率为6. 44%, 排全市第8位;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占比分 别为 23.47%、L 16%、75. 37%o二、我区培育发展市场主体的作法(一)高位推动,科学谋划。一是坚持党政齐抓。党政 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定期听取市场主体发展 专项工作情况汇报,亲自推动市场主体培育工作。二是制定 规划。区人民政府制定了某市某区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 五”规划(20212025年),制定了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 质量持续提升、生命周期延长,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等措 施,明确到2025年,全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8. 6万户的目标。 三是纾困政策精准直达。印发某市某区培育市场主体高质 量发展十条措施(试行)及奖补资金兑付办法,投入财政资 金800余万元,助企纾困、助力发展。制定34条具体措施, 推动稳住经济一揽子措施落实落细。(二)搭建平台,做优服务。一是建立某市某区扶持个 体工商户发展部门联席会议,统筹推进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 工作。发挥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建立举 报处理回应机制、第三方评估机制和重大政策公平竞争会审 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 管。二是建立“以党建为统领,实施联动监管”机制,深入 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推行重点领域信用分级 分类监管,创新社会共治监管模式,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打 造公正透明法治环境。三是强化“全程帮办”的服务意识, 制发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帮办导办点服务规范,依托“某” 及无纸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系统,在全区28个镇街设置村 (社区)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帮办导办点122个,打造“多点 可办、就近能办、一次即办”的全程免费帮办代办服务模式,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党建联系制度,基层党支部 结对“小个专”党组织,常态化开展“党建引领、助企纾困” 系列活动,解决企业困难问题79件。(三)把握关键,重点突破。一是深入落实市市场监管 局出台的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35条“政策包”、支持市场主 体发展18条措施,制定并组织实施某市某区培育发展市场 主体奖补资金兑付办法等,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二是围绕 我区三大主导产业和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评选首批“20强” “20快”工业企业,强化企业升规储备库建设,兑现企业升 规升限、扩规上档资金,推动市场主体做优做强。三是全面 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制发注册许可工作管理暂行 办法,推行开办企业无纸全程电子化,实施住所(经营场所) 申报承诺制和标准化登记试点,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 畅通市场准入;严格落实首问首办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 办结、顶岗补位、延时服务等工作制度,提升服务效能。(四)健全机制,压实责任。一是建立责任分工机制, 对市场主体培育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围绕“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政策知晓率和落实属地责任”等 内容,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通过考核推动工作落实。二 是积极融入“885”工作体系,制定并印发了五个一百创万 新行动方案,建立常态化“三服务”工作机制。三是创新机 制,不断提升监管效能。为有效破解监管人员少、质效低、 能力弱等问题,区市场监管局将12个党支部设立在12个区 域联动组上,建立了 “以党建为统领,实施联动监管”的内 部监管机制,同时还建立了与镇街、部门的双网格监管、双 联动协作、双考核督查的外部联动机制。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市场主体存活期较短。从近年退市情况看,存活 期不足一年的市场主体占比呈上升趋势,2020年新登记市场 主体当年注销占比4.88%; 2021年占比7. 41%; 2022年占 比5.45%。2023年上半年占比已达2.91%。(二)市场主体结构不优。2022年全区净增个体工商户 4257户,净增企业214户,企业净增长率仅为1.47%,较 2021年同期下降10. 16%。2022年企业在市场主体总量中占 比从2021年占比25. 15%下降到23. 64%,较2021年同期下 降L 51%。到2023年6月,企业占比下降至23. 47%,呈持 续下滑趋势。规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较低。 2022年我区的市场主体62375户,规上工业企业397家,占 市场主体总量0.64%,专精特新企业仅96家,占市场主体 总量0. 15%o(三)市场主体区域发展不均衡。新登记市场主体向城 区集中,2022年某、某、某街道办事处新登记市场主体占总 量的6L1%。上半年,全区新发展率11.26%,较去年同期 增长2.27个百分点,排全市第8位。其中,某、某等10个 镇新发展率达到15%以上;某、某、某、某、某等5个镇街 新发展率未达到10%。(四)市场主体培育保障不足。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发 展市场主体无专门工作经费,未达到市优化营商环境年度考 核要求,注册登记自助设备没做到网点全覆盖,难以为老年 申请人提供线上实名认证服务。受市场监管部门编制数量限 制,监管力度不够、服务市场发展的能力不足。四、下一步工作建议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岗位的主要提 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市场主 体就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角”,如果市场主体少、小、弱,就 不会有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经济,就不会有高质量发展。为 进一步做好全区市场主体培育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一)提高站位、加强领导。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站在“稳 定经济大盘”、推动某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和全局高度看待和认 识市场主体培育工作,不断提升抓紧抓实抓好市场主体培育 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市关于保市场主体、加强市场 主体培育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有关市场主体的法律法规, 把握搞准政策和法律法规边界,确保工作方向不跑偏。二是坚持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抓经济、促发展和做 好“六稳”“六保”工作的关键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党 政主要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统筹调度、压实责任,完善市 场主体培育方案和工作计划,细化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制 定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加快构建“党委领导、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部门协同、镇(街道)落实”的市场 主体培育工作格局。(二)政策引导、全面推进。一是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契机,强化 创新引领、数字赋能、绿色发展,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发展 信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和潜力。二是加大促进个体工商 户发展条例和某市“个转企”工作实施方案宣传解读 力度,从有利于降低风险、获取资金、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 打造提升品牌、吸引人才等多个维度推介企业优势,提升企 业化登记和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意愿,力争到2025年末,全 区企业在市场主体总量中占比提升到25%以上。三是全面贯 彻落实某区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某市某区培 育“20强”“20快”工业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和某市推 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 年),围绕我区“2 + 4”产业发展,开展“20强” “20快” 工业企业评选工作,强化企业升规储备库建设,用好某市 某区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措施,加大招商 引资力度,大力培育规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推 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优化环境,提升服务。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 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某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市 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快营造稳定公平 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推进市场主体登记制度化、规范 化。二是对标对表某市某区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 划(2021 2025年),以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抓手,高标 准推进某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某市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 条例某市稳经济政策包(第三版)和某区促进经济高质 量发展系列措施落地见效,用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组 合拳”和“工具箱”,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成长动力。 聚焦提升市场环境、创新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 环境,细化措施、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切实用一流的营商 环境吸引、集聚各类市场主体到某创新创业、在某发展壮大, 有力推动市场主体快速增长。三是完善定期调度机制。用好 市场主体培育暨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对各类市场进行精准 监测、定期组织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措施执行效果评 估,定期调度培育发展情况,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落 细,进一步提升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和水平。(四)督导考核,确保落实。一是加强督促指导,区级 分管领导、行业主管部门,要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适时 下沉镇(街道)指导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 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将市场主体培育 工作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定期督查、跟踪问效,以督查促落 实。二是建立完善市场监测和考核评价体系,把市场主体保 存量、促增量、提质量、控减量工作纳入镇街、部门年度目 标考核,夯实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健全督促激励机制, 鼓励各镇街、各部门创新工作举措,对推动市场主体量的合 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成效突出的予以激励,激发全区经济 高质量发展活力。三是强化人力资金保障,以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群众办事便利程度为导向,以推行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无 纸化、自助化改革为抓手,适度提升公益岗位人员派遣至政 务窗口数量,将人员经费及适老化、自助登记设备经费纳入 财政预算,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