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二.docx

    • 资源ID:540999       资源大小:282.06KB        全文页数:16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二.docx

    教学内容:p53-55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教具学具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若干,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李老师今天想知道你们最喜欢吃什么?那你们知道兔子喜欢吃什么吗?小猫喜欢吃什么呢?生:兔子喜欢吃萝卜,小猫喜欢吃鱼师:今天李老师带来了小兔子和小猫最爱吃的食物,请看(投影仪出示)并想一想:(1)4个萝卜,怎样分给两只兔子才公平?(2)2条鱼,怎样分给两只猫才公平?生:平均分才公平,只有平均分,他们的个数才相同。师:动画显示平均分的过程。师:两只兔子和两只猫都很满意的得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李老师今天也给我们的俩个班长带来了一块好吃的饼,请看李老师是怎样分的,你有什么看法?(投影出示一块大,一块小)生1:不公平。生2:老师偏心女生。师:那你认为老师怎样分才公平呢?生:从中间分,一人一半生:平均分成两份,两人要一样多才行。师:老师听取你们的意见,把这块饼平均分成两份。(投影仪动画显示分饼的过程)师:小兔和小猫得到的食物个数使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现在他们每人分到了一半,怎样表示?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3、用各种方式表示一半或半个。4、引入1/2。同学们,用了这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示了一半,真不错,有的说用0.5表示。有的说就用纸折,然后涂色。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表示,其实,一半的表示方式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就是刚才李老师听到有个同学说用二分之一表示。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板书:分数)(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认识1/2师:谁来说说1/2表示什么?师把意义说完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让不同的学生说分数的意义。2、折一折,并涂色师:拿出你喜欢的形状,折出这个形状的1/2,并涂色。同桌两人说一说,你这个1/2表示什么?生:有的用长方形纸、有的用正方形纸、有的用圆形、还有的用蝴蝶、金鱼等等。(同桌说意义,然后全班交流)分页代码3、涂一涂,说意义a要分别涂出他们的1/2,你认为首先应该怎样做?b其中六边形、圆、和正方形有几种不同的分法?c利用投影进行交流,每一个1/2分别表示什么?2、拿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1/4,并涂色(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3、,认识1/4、2/4、3/4、4/4c(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用你喜欢的方法,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2)涂一涂。P54a将其中的一份涂喜欢的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1/4,其余部分是这张纸的()。b将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c将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了这张纸的(),还有这张纸的()没涂颜色d如果将所有的4份都涂上颜色,那么就涂了整个正方形纸片的()。同学们,通过以上操作,你能说出1/4、2/4、3/4、4/4表示的具体意义吗?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分数表示,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像1/4、2/4、3/43/528oooooo的数都是分数)4、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和分数的读、写。(1)你发现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2)你知道各部分分别叫什么吗?一个分数应该怎么读?3分子板书:分数线读作四分之三4分母(3)你认为分数该怎样写?为什么?(4)由3/4读作四分之三,你认为3/4表示什么意思1/4、2/4、4/4呢?(5)想一想,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三、尝试运用(1)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投影仪出示)a读出每一个分数。b写出每一个分数(注意,先居中写出分数线,再写分母,后写分子)c说出每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含义如:1/3表示把一段绳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根绳子的1/3。(2)判断那些图形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是的画勾,错的打叉,并说出原因。(三)巩固与应用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图见55页第1题)(1)独立写出各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巡示指导分数的写法。(2)指名读出各分数(3)组内说一说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图见58页第2题)(1)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你为什么这样涂?3、判断: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各图的阴影部分对吗?(图见58页第3题)(1)独立判断。(2)交流判断的理由。(3)分数的产生和哪一种分法有关系?4、我来涂,你来说是几分之几(分数的意义)5、拓展题:涂色部分占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投影出示)(四)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并学会了有关分数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读分数和写分数的顺序有什么区别?一个分数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教学准备:1、教具:磁铁、三袋非四边形纸片、课本、投影仪。2、学具:每人一张点子图,同桌一份非四边形纸片、不干胶纸、八根小棒(4根一样长、2根一样,再各不相等的2根)。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通过摆一、找一找、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四边形的共同特征,分辨不同四边形的不同之处。课前准备:抽奖游戏。(摸图形:抽奖箱里备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直角梯形和一些普通四边形。摸出正方形是一等奖;摸出长方形是二等奖;其它没有奖。)教学过程:一、引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四边形。(板书:四边形)二、展开(一)摆一摆1、揭示“四边形”特点(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四边形”。闭眼想象下,四边形会是怎么样的呢?(2)现在睁开眼睛,同桌互相合作,选4根小棒在粘纸上摆出你喜欢的四边形。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3)观察四边形特点。同学们,刚才我们动手创造出了这么多的四边形,有我们认识的正方形、长方形,也有我们不认识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4)小结四边形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平面图形。2、学习“正方形”的特点分页代码(1)出示正方形,谁来介绍下,你刚才摆正方形时是怎样挑小棒的呢?(2)为什么要挑一样长的?(3)是不是只要挑4根一样长的小棒就一定能摆出正方形呢?(4)那可能会出现哪种图形?(5)小结: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且有四个直角。3、学习“长方形”的特点(1)出示长方形,谁来介绍下,你刚才摆长方形时是怎样挑小棒的呢?(2)为什么要挑两根一样长,两根一样短的?(3)是不是只要挑两根一样长,两根一样短的小棒就一定能摆出长方形呢?(4)那可能会出现哪种图形?(5)小结:长方形对边相等,且有四个直角。4、整理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四边形的很多知识,谁能帮我们把四边形的知识作一个整理?(二)找一找现在你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四边形吗?为什么?哪些不是四边形?为什么?(三)分一分看来,大家对四边形的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现在你能根据他们的特点分分类吗?想想可以按照什么分?同桌合作,选择一种分法分分看。教师巡视指导。交流:谁听懂他的这种分法了?(四)画一画1、请你们在点子图上画一个你喜欢的四边形。画完后,请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然后相互介绍一下画的四边形。2、各自画、同桌检查、介绍。分页代码3、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的四边形,并作介绍。(五)剪一剪学到这儿,老师发现301班的同学表现真出色,现在轻松下,咱们来玩个“变一变”的游戏,看谁变得快。宣布游戏要求:把一个图形剪一刀,让它变成四边形。听明白了吗?同桌合作,拿出小纸片,挑你最喜欢的图形变变看。学生操作。汇报交流:请把小纸片全部放回袋子,人坐端正,老师要请坐端正、听仔细的同学回答。一个个汇报。三、课堂总结1、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2、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的都是数学中的四边形,其实生活中四边形也是无处不在,课后你可以去试着找一找,和你的同学、家长一起去分享。板书设计: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平面图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来自于教材第三单元“四边形”的主题图、例1和例2o“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活动中体验是我的这节课的一大特色。四边形这个内容是一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我对教参和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学生亲自实践的活动,让学生在想一想、摆一摆、找一找、分一分、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认识四边形、感受四边形,从而获得新知。这节课,我基本能做到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导学得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具、学具也恰到好处的发挥了作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下进行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认识了四边形这个新朋友,真正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分页代码评课: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主要谈谈以下四方面的认识: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国家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图形的问题了,对图形知识感到有些陌生,在导入时恰当的复习图形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本课通过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使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四边形,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意识。三、多样化的教学才是智慧的。本课中,我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剪一剪等多种活动,在同桌合作活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四边形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本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张扬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学生的智慧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四、可以改进之处:1、为了让同学们对四边形的特点有更清楚的认识,在操作摆小棒时可以把准备的小棒的长短更明显些,使黑板上呈现的效果会更清楚,同时多收集学生的不同类型的四边形,让素材丰富些。2、在巩固阶段,可以让学生进行画一画的活动,帮助他们进行知识内化。K教学目标X1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2 .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3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K教材分析X本节是在学生了解乘法意义,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乘法意义”“找规律”等多种方法探索并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全面说明对“一个因数中间是0乘法”中“0”的处理,在教材原有“试一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题,成为130X5,402×3,307×8o以便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后,能对后2题进行对比交流,进而发现402X3中间是。的那位,因为没有进位,所以这一位写0,积当中就保留了0;而307X8因为进位了,所以积当中的。就不见了。K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仓山实验小学位于城乡结合处,是一所省级示范学校,教学条件较为良好。学校于2000年9月作为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参与课改,至今已3年。任教班级学生参与课改两年来,对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有所体会、适应。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逐步提高。K课堂实录X(一)讨论OX5=?发现规律1.算一算:3X5=()2X5=()1×5=()2 .找规律:在这一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生1:都是5的乘法。生2:第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小1,积一个比一个小5。师:按这样的规律0X5=?全班同学高声齐答:等于0。3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说明0X5为什么等于0吗?生1:我知道5个0相加等于0,就是0+0+0+0+0=0°师:“0”是不是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呢?咱们再来算几题看看。(师板书:0X3,7X0,1999X0)生l:0X3=0。师:为什么?生1:因为3个。相加等于0,0+0+0=Oo生2:7X0=0。师:为什么?生2:因为7个0相加等于0。生3:1999X0=0。师:1999可是个大数,它与0相乘也只得0吗?生3:没错,因为1999个0相加,虽然0很多,可是相加后结果还是0。师:从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4: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全班齐读规律一遍)(评析这一阶段引导学生借助“找规律”“乘法意义”这些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并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二)试一试一一探究算理师:掌握了这一规律,那么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如,130×5,402×3,307X8,你们能独立解决吗?全班学生信心十足地回答:能。师:行,打开课堂练习本试一试,算一算。全体同学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搜集同学们多样化的算法,并请个别同学将解答板书。130X5=650(1) 13×5=65,130×5=650o(2) (3)(4)13013030X5=150,×5×5100X5=500,150+500=650o650650402X3=1206分页代码(1)400X3=1200,(2)4022×3=6,X31200+6=1206o1206307X8=2456(1)307(2)402(3)7X8=56,×8×3300X8=2400,2405612062400+56=2456。(评析在掌握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练习,尊重每位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倡计算策略的多样化,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对板书的307X824056307×82456两竖式产生争论,两竖式赞成者各占一半。生1:我赞成第一种写法,因为第二种写法把因数中间的0弄丢了。师:是啊,因数中间的0哪去了?全体同学情绪高昂,议论纷纷。教师建议小组内讨论后统一意见。讨论结束,全班交流,请刚才赞成第一种写法的同学说说讨论后的看法。307×8生:现在我赞成第二种写法。因为一,7X8=56,个位写6,向十位进5,0X8=0进5得5,要在十位上写5。所以。才不见了。师:你们赞成这位同学现在的说法吗?生:赞成。(评析针对黑板板书,组织学生比较、讨论,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并深刻理解了“一个因数中间是0”的不同处理。)(三)练一练一一掌握算法师:打开课本,看看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完成练一练。240×2302×515×325X4204×2320×5150×3250×4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比较每两列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1:前两列的第一个因数只是几个数字交换了位置,第二个因数都一样。生2:一题是因数末尾有0,一题是中间有0。生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积的末尾也有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生4:后两列下一个算式比上一个算式第一个因数多了个O0生5:因数多了个0,积也会多个0。生6:注意。不要漏了,多了个0得数会多很多。K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为了更全面说明对“一个因数中间是0乘法”中“o”的处理,也为了给学生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及讨论的机会,在教材原有“试一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富有挑战性的一题,从而便于学生比较、讨论,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在教学中也得到一些启发。1.课堂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适当调整教材,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和讨论机会的情境,这样才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增添浓厚的兴趣。2.充分相信学生学习潜力,教学重、难点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讨论、解决,使课堂充满生机。学生自己探讨过的问题,对其结论才会理解深刻。教学内容:认识吨(1吨有多重)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2、掌握1吨二100O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吨二100O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吨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教学过程:一、复习。在上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千克、克两个质量单位,那同学们能告诉我你对这两个质量单位有哪些了解呢?我们还知道了自己的体重,动物园的小象贝贝想让大家猜猜它的体重,同学们能猜出来吗?二、新授。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我们以前学过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如果要计算一头大象有多重,要知道一艘轮船能装多重的货物,用千克和克做单位就会感到不太方便,所以人们又规定了一个比较大的重量单位吨。2、感知吨。(1)请一位体重为25千克的学生,再请一位学生背一背这位学生,感知25千克有多重。(2)想象1吨。一位同学重25千克,多少名同学的体重之和为1吨。(3)想一想1吨与40名25千克重的同学的体重一样吗?3、看一看,算一算。(1) 一头水牛重350千克,3头水牛大约1吨重。(2) 一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大约重1吨.(3) 一袋面粉约重5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吨.(4)我们每人大约重25千克,40人大约重1吨.(5)吨的国际单位符号是J4、简单的换算。(1) 10个100千克是多重呢?10个100千克就是100O千克,也就是1吨。1 吨二Iooo千克It=IooOkg1千克=IOoo克Ikg=100Og(2)观察吨、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进率都为1000)(3)我们知道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后,你们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吗?5吨=()千克8000千克二()吨5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如第1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6吨;()千克9吨;()千克4000千克二()吨27000千克二()吨2、曹冲称象。第几次12345678质量/千克280220250300230250270350船上的石头称了8次才称完,你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吗?四、作业。书上第22页的第2题。思路:估计重量一引出1吨概念的必要性一寻找1吨的参照物一确定不同物体重量单位一重量单位间的换算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2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设计:一、复习完成口算除法的练习题一组。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二、情境导入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三、探索新知1、 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学生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或信息及问题,并与同伴说一说。2、 指名列式,板书。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3、 组织学生讨论算法。将学生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分页代码可能出现的方法:1、 2X30=6060÷2=302、 6÷2=360÷2=304、 将答案写在书上。5、 完成试一试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6、完成试一试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三、拓展应用1. 60÷3200÷5240÷8120÷4560÷7900÷3180÷6270÷92. 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平均每人人数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2 80÷2=48你发现了什么3 .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还剩多少页每看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验算。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验算。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1、出示“送温暖”具体情境华夏小学的同学要捐书给希望小学,想要小朋友们帮帮他们,你们愿不愿意?2、提出问题教师出示问题:“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3、列出算式:576÷64、探讨估算方法(1)、学生独立估算商是多少?(2)、组内讨论估计的过程。5、探究竖式计算方法。(1)学生列出竖式。(2)提出问题: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3)交流反馈(4)教师小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5)学生独立计算后,引导学生理解商“9”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二、学习验算方法。1、教师提出探索性问题。要检验商是否正确该用什么方法验算?分页代码2、学生独立思考3、同伴交流4、全班汇报,教师归纳小结: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5、尝试解决问题问题(1)如果把这些书送给4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多少本?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独立计算后集体讨论计算方法。问题(2)王老师有100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小组代表汇报,集体解决问题。6、质疑: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三、巩固练习1、出示教科书P62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比较分析法做。(3)集体订正。2、摘苹果游戏(1)出示试题,贴上苹果。846÷6156÷4364÷7432÷6389÷9872÷4(2)摘下商是两位数的算式上的苹果(3)算一算,集体练习,指名部分学生板演。四、应用1、出示教科书P62第4题,按如下过程进行思考。(1)说出题中的数学信息。(2)找出题中的数学问题。(3)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4)独立完成2、出示教科书P62页第五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第一课时【知识点】:1、举出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让学生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2、引入由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给学生示范书中提供的搭建活动,边操作边讲解。3、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所搭建的立体图形。4、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第二课时【知识点】:1 .示范书中提供的第二个搭建活动。2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 .对学生搭建活动予以指导和肯定,让学生在搭建的过程中学会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4 .指导学生多做几次搭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一、教材依据苏教国标版数学三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第3940页的内容。二、设计思路提到口算,首先刺激我们神经的就是:算法多样化。关于如何处理好算法多样与优化的问题也一直捆绕着我们一线教师,看了沈重予先生关于本单元教材的分析,我似乎有所顿悟。我感觉教材编写的意图首先是倡导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算法的优化,而优化的过程不是他人强加于己的过程,是在逐层的练习与对比中体悟出来的;不是在一节课内一蹴而就的,而是贯穿在计算教学的整个单元中的。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流程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计算定位”的问题,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落在“体悟”上,希望通过教材与教师所呈现的不同刺激源来引发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的思维习惯的碰撞,在不断的对比与反思中“体悟”哪种算法更适合“我”,进而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及有用性。三、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四、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五、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出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六、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积分卡。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探索新知(游戏连连看)1、谈话:“老师知道小朋友们很喜欢电脑游戏,我这里也带来了3个,给大家介绍一下:猴岛大冒险、阿达宠物园、什么东东球,想要吗?看到上面的分数了吗?只要你这节课开动脑筋,想办法得到这些积分,你就得到它们了。”出示得分标准:算对一题得1分,回答问题对得2分。谁来读一读它们的积分各是多少?你能提一道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2、学生提问题并口头列式,教师板书。(1) 44+25=(2) 44+38=(3) 38+25=(4) 44+38+25=(这一题我们以后在解决)师:观察我们所列出的算式,都是什么类型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口算的机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3、探索44+25的算法。师:先独立想一想可以怎样算,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认真听的得1分。父流:再算 64+5=69再算 40+20=60再算 49+20=69最后算9+60=69(1)先算44+20=64(2)先算4+5=9(3)先算44+5=49(教师适当辅以说明)师: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己说一说。4、探索44+38的算法。师:这一题会算吗?用你喜欢的方法试着算给同桌听。师:除了你喜欢的方法,再找一种方法说给同桌听,说得好的加一分。5、比较两道算式在计算过程中的不同处和相同处。小结:相同的是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的思路都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第一题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题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6、练习:38+25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二、巩固深化(积分等你拿)(一)进入阿达宠物园游戏区。1、做“想想做做”第1题。(1)白兔带我们采蘑菇,每个蘑菇上有两道算式,算对了,蘑菇就采到了。(学生独立完成)(2)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如:25+44=69,25+49=74,两道题都是25加四十几,为什么得数分别是六十几和七十几呢?2、做“想想做做”第2题。(1)斑点狗们在比聪明,都说自己最善于发现,其实最善于发现的人是我们的小朋友,就让我们擦亮眼睛,开动脑筋,看看这些算式中藏有什么秘密吧。(2)先算第1组,说说有什么体会。(3)再算第2组,说说有什么计算快的秘密。(4)独立完成3、4组,集体校对答案。(二)进入猴岛大冒险游戏区。分页代码1、做“想想做做”第3题统计表的统计内容改为统计大猴、小猴采集的香蕉、椰子、芒果的个数。(1)指导理解统计表,出示问题:哪种水果采集的数量最多?你能不算直接找到答案吗?有什么好办法?(估计得数几十多)(2)学生独立完成估计过程,指名汇报方法。(3)验证,再次计算,看估计得对不对。(4)统计分析: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2、做“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估计得数是几十多,独立完成后汇报。3、做“想想做做”第6题。本题改为猴岛活动中心的名称,如:保龄球中心、九宫格中心、九子连珠中心、扑克Pk中心,幸福休息室。师:这是猴岛各个活动中心的分布图以及线路图,能看懂吗?提出问题:(1)从保龄球中心到九子连珠中心可以怎样走?走哪条路最近?让学生看一看,估一估。(2)大猴从幸福休息室到九宫格中心,小猴从幸福休息室到扑克Pk中心,谁走的路近?先估一估,再算一算。(三)进入什么东东球游戏区。做“想想做做”第4题。前面增加一组几加几的算式:6+7=5+9=8+4=(1)引导学生先口算第一组题。(2)口算后交流方法。(3)让学生说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三、全课总结1、算一算你的积分卡上一共有多少分?大约能得到哪个游戏?在积分卡后面写上你的电子邮箱,下课后教给老师。算完让个别学生汇报一下自己的得分情况,以及选择趋向。2、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和遗憾。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44+25=6944+38=8438+25=6344+20=6444+30=7464+5=6974+8=8244+5=4944+8=5249+20=6952+30=824+5=94+8=1240+20=6040+30=7060+9=6970+12=82八、教学反思:1、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倡导算法多样化。例题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子游戏入手,开放式的呈现,激活了学生的旧有知识,学生们从自己的个性化的思维习惯出发,向我们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但无论哪种算法,在本质上的共同点都是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题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己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题。但个别学生也出现的杂乱无序的思考,对于这样的思考,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帮其步入正途。我感觉教师教学最关注的应是学生转化过程中对数的分解与组合的合理性,思维活动的连贯性、灵活性,而非谁的算法好。2、在对比中优化算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本课设计了四次对比,感觉都很好地起到了作用。例题的对比帮助学生理清了这类口算思路的共同点和具体处理上的不同点;想想做做第1题的对比引起学生对进位的注意,能有效减少口算的错误,同时,这些对比还为估算作了充分准备;想想做做第2题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联系,还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多了40,得数也多了40”,其实就是加法的变化规律,这是我始料未及的;第4题的处理完全是让学生以旧带新,在对比中学习,始学生的计算思路又有了新的拓展。四次对比层层递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3、结合口算,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想想做做第3题,设计成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填表,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有效地点拨了估算的方法,发挥了估算的实际效用。想想做做第6题的内涵非常丰富,两个问题的依次出现教师不仅仅要求学生用“估”的方法,同时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看”,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估算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解决问题有多种策略,哪种更直观、简单哪种就更好。以上是我感觉自己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当然也有许多值得商榷和进一步思考的地方,比如第4题到底什么时候呈现好?为什么算“44+38”很多孩子都喜欢用“44+40-2”的方法?积分评价的方式是否能真正起到过程监控的作用等等,这一切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日照市实验学校陈萌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教学教具:软尺、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圆形、月牙形、五角星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过程:一、认识周长1 .活动一出示圆形、月牙形、五角星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让学生说分别是什么图形。(多个同学回答)老师将着写图形镶上金边,放上照片送给大家。请同学帮老师镶上金边,说说你是怎么镶的,最省材料。为什么?找几名同学上台,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镶上金边。2 .活动二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3 .活动三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全班汇报、互相指正。4 .活动四强自己准备好的(圆形、月牙形、五角星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拿出。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4.周长的概念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学生说一说分页代码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1 .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圆形、月牙形、五角星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2 .学生活动3 .汇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三、联系生活,概括总结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四、练习1.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1)(2)(3) 考题: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五、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大量时间在探究周长的策略,观察各种图形的特征,学生利用手中的尺、绳子、等工具,寻找、发现、观察和经验加以推测,提出了“绳测法”“滚动法”“折叠法”等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针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使方法优化。这样的教学,体现了教学过

    注意事项

    本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二.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