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8、7》教学设计.docx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摄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0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挂图,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白兔妈妈带着小兔也来了,你听它在考小猴子:“如果要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可是,小兔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你们能帮帮小兔吗?先说怎样列式?根据回答板书:158二你想怎样计算呢?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5个怎样减去8个?2、实物操作。讲述:如果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方法一:15-5=1010-3=7方法二:10-8=22+3=5方法三:8+()=158+(7)=155、算法优化:这么多种算法,小朋友觉得哪一种最容易算?6试一试。书上P5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这种最容易的方法来计算,好吗?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题。(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2)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集体交流算法。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题目所表示的意思。3、做“想想做做”第3题。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4、做“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交流时可以根据学会的错误说说计算方法。5、做“想想做做”第5题。游戏“过独木桥”: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就可以过桥了,看谁先过桥。(1)小组合作口算。(2)比较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8、7)板书设计:十几减8、715-8=7方法一:15-5=1010-3=7方法二:10-8=22+5=7方法三:8+(7)=15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P46的例7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能灵活运用数的组成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数数(39数到80)2、说一说数的组成(教师随意抽出一张数字卡,让学生说一说数的组成)3、师:看同学们都学得这么好,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板书课题)二、新授1、解决苹果问题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吃水果。这一天,有一位同学和妈妈去买了一些水果回来,却遇到了一个难题。什么样的难题呢?师出示:妈妈买回了20个苹果,每6个装一个保鲜袋,能装口袋,还剩口个。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求学生掌出20个圆片代替20个苹果摆一摆,分一分。教师巡视,个别演示分法。师小结:通过分一分,我们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板书:分一分)2、解决穿珠问题师:看同学们表现这么好,小丽也有问题要请教大家了。(出示主题图P47例7)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师:我们现在没有珠子,不能来分一分,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圈一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主圈一圈,集体讲评。师小结:看来圈一圈也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3、分书问题解决问题分页代码师:这个周末,老师去书店买了一些书,却遇到了一个问题,现在想和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来讨论讨论。师出示:45本书,每10本装一箱,能装满几箱?还剩几本?师: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个别汇报)师:我们没有这么多的圆片代替45本书摆一摆,也没有现成的图给我们圈一圈,又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引导学生能通过画圆片代替书来圈一圈解决问题)优化方法师:有一位小朋友不画图一下就算出了这道题,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算吗?教师介绍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师:对比这些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学生汇报)师小结: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如果我们能灵活运用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的知识,会使问题解决更方便。三、知识提升“我是小老师”师:有一位小朋友在学完了这节课的知识后,学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都没有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方便,所以遇到像今天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他都会用数的组成这种方法来解答。下面是他完成的一道练习题,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当一回小老师,帮他检查一下。出示题目:我是小老师一年级(5)班有45名同学,每7人一组,能分口组,剩口人。小明的解法:45里面有4个十和5个一,所以能分4组,剩5人。师:解答正确吗?为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借助直观图,让学生圈一圈,使学生意识到不是10个一组,不适合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师小结:看来只有10个分一组才能用数的组成来解决。如果不是10个一组,我们要用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才行。四、巩固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教师帮助学生理清题意,学生自主完成,个别汇报。从对比中优化算法。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解决这种问题有哪些方法?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时要注意什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索规律是一个发现关系、发展思维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开拓创新,更能体现数学思考,凸显过程与方法。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思考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形成积极地学习情感与态度。本课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直观的百数表中蕴含的规律,在探究与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数感,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向学生渗透位值思想、坐标思想和无限思想。教学背景分析(包括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百数表,探索并发现百数表中蕴含的数的排列规律,沟通数之间的关系。学生认识的数是“独立的”,通过本节课充分挖掘百数表中的规律,引导学生感受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感知了行和列的相关知识,在本学期初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初步了解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并会读、会写100以内各数,并填写整理了百数表,初步了解百数表中数的排列顺序,发现了百数表中数的简单的规律。教学目标1、在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百数表,探索并发现百数表中蕴含的数的排列规律,沟通数之间的关系。2、经历百数表的“解构一重构一变形”的全过程,使学生感知多角度解决问题,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3、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向学生初步渗透位值思想、坐标思想和无限思想。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百数表中蕴含的数的排列规律,沟通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百数表的“结构一重构一变形”的全过程,使学生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环节、层次清晰完整;重难点突出,设计详尽)一、复习1、课件出示数字精灵可爱的数字精灵来了,它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数学百花园。百花园中有许多同学们熟悉的数字宝宝,叫出它们的名字。2、课件出示百数表这就是数字宝宝们共同的家一一百数表3、回顾百数表中数的规律4、填数练习:(1)(2)(1)说一说:57的四位邻居分别是谁?(2)说一说:73的四位朋友分别是谁?说说自己的想法。二、探究活动(一)用行与列的知识确定数的位置123456789102131?411、出示百数表用彩色覆盖一个表格猜一猜:这是哪个数字宝宝的家?(35)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2、用行和列的知识猜出数的位置,强调第四行第五列相交的地方就是35的家。3、帮一对数字宝宝“5885”找家。比较58和85的相似之处。运用行和列的知识分别找到它们的家。12345678910112131415161?71?81?4、练习P88(上)用彩色覆盖一个表格猜一猜:这是哪个数字宝宝的家?(79)它的四位朋友分别是谁?独立完成集体订正5、教师小结在百数表中,我们用行和列的知识能够很快地确定数字宝宝的位置。(二)根据数字特点确定数所在区域1、出示划分好区域的百数表为了很快找到数字宝宝的家,数字精灵建议数字宝宝们粉刷房子,并将百数表分成四个不同颜色的区域。观察并发现每个区域里数字有什么特点?2、帮数字宝宝找到小区,找到家。21023495561779399数字宝宝“65”住在哪?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3、练习P88(下)“13、89”分别在哪个区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教师小结:在百数表中,我们可以根据数字特点确定数所在区域,再找到它的位置。(三)在数尺的形成过程中,感受数之间的顺序和位置关系。1、数字精灵充当摄影师,准备给数字宝宝们照一张全家福。2、出示百数表观察:每行有哪些数字宝宝?3、回忆第一行有哪些数字宝宝?第三行有哪些数字宝宝?第七行有哪些数字宝宝?4、摄影师请大家站成一排准备照相(1)数字宝宝太多,站不下了。大家站的紧凑一些。(2)演示数尺的形成过程。(3)观察数尺:提问:每一段的长度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一样长?(4)数尺上找数字“89”大约在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大于60的数在哪儿?小于60的数在哪儿?(5)完善数尺提问:有比“0”小的数吗?“100”是最大的数吗?(6)教师小结:数是无穷大的,是无限的,以后我们会继续在百花园中与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三、总结提问:今天在数学百花园中你学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教师总结板书设计数学百花园行列知识确定数的位置数字特点确定数的区域教学目标:1、正确熟练进行多位数减法计算。2、提高发现规律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感悟猜想、验证、常识等研究方法。3、感受数学的神奇与魅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观察表情导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新朋友,清同学们观察他的表情怎样?2、提出问题一一旅行箱设置什么密码?师:事情是这样的:小明将要参加一个夏令营,他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带有三位数的密码旅行箱。他跟高兴,但是他又想了想,万一不小心把密码忘了怎么办?这时他爸爸说:儿子,别着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玩了这个游戏你就知道密码要取什么比较好了,即使是忘记了也能很快的找回来。同学们你们愿意一起玩这个游戏吗?3、游戏规则师: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写出三个不同的数字(请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三个自己心里所想的不同的数字)把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然后把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减二、练习三位数减三位数师:请同学把自己写的不同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然后把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减,接着把它们的差再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继续相减,按这样的规则,一步一步地算下去,咱们来比一比,看谁在在规定的时间内写的算式又对又多。(建议用竖式,不用横式)三、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帮助。1、发现问题一一疑惑算式954-459=495怎么老不停的重复?2、学生交流汇报3、发现规律4、千金难买回头看5、计算有误的查找原因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四、复习计算多位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五、介绍“数字黑洞”1、出示黑洞的图片2、理解(解释)黑洞六、再次练习多位数减法一一寻找四位数字的数字黑洞七、谈谈你的收获和体会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学生能在己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2 .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教学重点建立百以内数的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并掌握百以内数的组成。教学难点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清楚地理解数的组成。教具学具准备小棒、小正方体、皮筋、小纸袋、学具篮,每两人1份。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1、师:小朋友,请你们回顾一下,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了呢?谁能简单地说一说?(指名一学生说,020)师:谁能来数一数呢?(引导孩子多种方法来数:1个1个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2、师:有谁能接下去数吗?(请一学生来数从21数到30,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数法,比如“二二,二三)师:谁能2个2个地接着数呢?(指名一学生从32数到50。)师:谁能换一种形式接下去数呢?(引导5个5个地接着数,从55数到85)师:好多小朋友都想来数一数,那我们就接着一起数,从86开始,一个一个地数。当数到99时,注意观察孩子们能否出现100。若孩子们还想继续数,可以通过评价来示意暂停。3、揭示课题师:原来小朋友这么能干啊,已经能从0数到100了,而且还能以不同的形式来数数,真了不起。有些小朋友还能接着往下数,100以后的数啊,我们下次再来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的数数和组成。(课件出示课题)二、教学新课(一)多种形式数数1、看皮球图数数师:刚才小朋友出色地口头会数数了,现在老师想考考小朋友,你能看着图把图来数数吗?瞧!老师这有一幅篮球图,想一想,你准备怎么来数。(给学生半分钟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名数。要求学生到上面来点着数)引导孩子用多种方法来数。(1) 1个1个数一一指名上来数的时候,下面的小朋友可以轻轻地跟着数。(请后进生数,当有困难时,由下面的小朋友帮着数)(2) 2个2个地数一一竖着看,就出现两个同样颜色的球,可以两个两个地数。(3) 5个5个地数一一一排中同一种颜色的是5个,可以5个5个地数。(4) 10个10个地数行、一列、同一种颜色一堆都是10个。当出现这种数法时,直接引导孩子归纳出100里面有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中间衔接导语:除了这样的数法,谁还有别的数法?是吗?那请你到上面来数给大家看,其他小朋友想想看,你会不会用这种方法数,会的轻轻地跟着数起来。师:原来数数有这么多种方法啊?那这么多方法中,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数起来比较快呢?(10个10个地数)师:刚才我们10个10个数,数了几次啊?来,我们掰着手指头再来数一次,10、20有几个啊?(10个)师:那我们就可以说,100里面有()个十。我们也可以说,()个十是1000(板书)2、同桌合作数小棒或小正方体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数数,比如每天早晨,食堂的阿姨要为我们每个班分盘子时要数数,当我们到银行存钱或取钱时,工作人员数钱时要数数。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数数。小朋友想不想来学一学这一本领啊?师:你们看,老师这儿有一袋的小棒,你们猜猜这有几根呢?把你猜的数告诉你的同桌。(指名汇报,要求他汇报同桌猜了几根,你自己猜了几根)师:到底有多少根呢?怎么只要来数一数就知道了。可是这么多的小棒,怎样才能快速地把它数清楚呢?谁来介绍一下好方法?(指名学生回答。若学生答不上来,可以引导孩子:我们刚才数皮球的时候,怎么数最快啊?)师:是啊,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数出10根,咱们可以给他捆起来,这样就能很清楚地看清楚这有多少根小棒了。小朋友,你们能用这样的方法来数吗?师:好,老师为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份材料,等下同桌两人一起合作着把你们袋子中的学具数出来。咱们可以一个数,一个捆,比比哪个小组最先数好。注意,数好后请举手,把你们数出来的秘密悄悄地告诉老师。(给学生5分钟时间数,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小组。5分钟后,没数完地也停下)师:刚才已经有不少的小组悄悄地把答案告诉老师了,现在老师来揭开这个秘密,其实你们每个小组的学具袋中装的量都是100。有多少小组数对了,请举起手来。那没数完的小组,课后老师把材料借给你们,你们接着数,好吗?分页代码师:我们已经能把这么多的学具数清楚了。那谁有办法从这些小棒中快速地摆出35根小棒呢?同桌小朋友可以轻轻地讨论一下,用什么办法。想到的小朋友请举手。(请学生汇报,到大屏幕演示。)方法:直接从数好的小棒中取出3捆,然后拆开一捆,拿出5根。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摆吗?(3捆就表示30/3个十,5根就表示5/5个一)学生可能倾向于前一种表达,教师可以将其引导到后一种表达。师:刚才这么多小手都举起来,你们想到的是这个办法吗?那请同桌合作,快速地摆出35根小棒。(二)探索活动1、数的组成。师:通过摆一摆,我们已经发现了,3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师板书)谁能到上面再来给大家指一指,3个十在哪,5个一在哪。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计数器,我想在计数器上把35这个数拨出来,谁能告诉我,我在十位上该拨几,个位上该拨几呢?(指名汇报,教师拨)师:十位上的3颗就表示一一3个十(学生接),个位上的5就表示一一5个一。师:现在请小朋友迅速地把小棒等学具放到篮子里,再让它到抽屉里好好地睡一觉,比比哪个小主人动作最快。(小棒肯定在感谢XX组小朋友了,让它最快地休息了)师:老师想从35继续拨,拨到42为止,你们能愿意帮老师一个忙吗?(帮什么?)你们帮我数,我来拨。(好)当拨到40时,问学生,个位上没有珠子了,怎么办?(个位满十,收回,在十位上拨一颗)师:看着计数器,谁能说说4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啊?(板书)。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4个十就是十位上的4颗珠子,2个一就是个位上的2个一。2、巩固练习师:老师这会儿要考考小朋友了。请小朋友把课堂作业本翻到19页,请看第3题,数一数,填一填。把羽毛球和小正方体下面的几个十和几个一填好。就做第3题,做完举手,比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投影校对孩子们的作业,并请上来的孩子找找几个十在哪,几个一在哪,再说说合起来是多少。数小方块的时候,质疑孩子有什么绝招很快就知道旁边是9块。(一列是10块,这一列少了一块,就是9块了。)师:请有错的小朋友立刻把错误订正过来,做对的小朋友赶紧让作业本睡觉。3、估数、圈十数师:老师这还有一幅难一点的图,想看吗?(课件出示百羊图)师:你们猜一猜,这儿有多少羊啊?(指名学生猜)师:有没有人猜10只的?为什么不猜10只呢?(这肯定比10只多,而且多很多)师:像这样比10只多很多,我们数学上把它叫做多得多。一起说:这儿的羊比10只多得多。板书:多得多。师:那到底有多少只呢?咱们数数来验证一下。可是,怎样数能比较快地数出来呢?(引导学生将羊分群,以10只为一群,教师出示课件)师:是啊,先这样10只一群圈一圈,再来数就方便多了。当我们看到这样杂乱无章地东西需要数数时,可以用什么秘诀来帮助啊?(圈10)师:我们已经圈好了,再一起来数一数,到底有多少只。(学生齐数)师:请小朋友把课堂作业本再翻开来,咱们来看第1题,这儿有这么多的糖,你们有什么办法很快地数出有几颗吗?(指名说一一圈十)那我们来动手圈一圈,数一数吧。这一环节看时间,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请学生来估一估,如果时间有限,那么就这么带过,直接圈十数投影校对。三、总结全课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都学到了哪些本领?(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数和组成,知道了数数可以1个1个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还可以10个10个数;数比较乱的东西,咱们可以先圈十再来数)三、翻书游戏(机动)巩固过十数,比如:翻到59的后一页,99页的后一页,61页的前一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2、初步学会简单的估计,从而发展数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3、与他人交流,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与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资源:课件、每组一袋糖、一袋花生、一袋黄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想知道是谁吗?看!(课件出示一只由“110”这几个数组成的猴子。)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新朋友,有什么发现?小猴身上有哪些数?除了这些数,你还认识哪些数?看来,小朋友认识的数还真不少。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着100以内的数呢?【“数猴的闪亮登场,令人耳目一新,课堂气氛就此奠定基调:轻松、有趣。】二、活动探究1、说一说(1)你会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吗?(如果学生说话涉及的面较狭窄,老师播放课件,让学生听听其余小朋友说了什么,引导学生拓宽思维面,而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2)说一说家中每个人的年龄。(3)请两个学生互猜对方爸爸、妈妈的岁数。如:一个人猜,另一个人用“大些”、“小些”或“大多了”、“小多了”提示。(4)同桌模仿上述两个学生进行互猜活动。(5)小明家有一个人,今年是64岁,这个人可能是谁?为什么?【说一说生活中的数,唤起学生“生活即学习”的意识。互猜年龄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地复习了“大些”、“小些”或“大多了”、“小多了”,并进行估计策略的初步渗透。】2、猜一猜(1)糖和花生每组桌上都有三个口袋,1号口袋,里面是糖。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把手张大了,抓一把糖,尽量多抓一些,数数有几粒,记在心里,然后放回口袋。2号口袋,里面是花生。如果像刚才那样抓一大把,大约有多少粒呢?先猜一猜。(提示:将花生的粒数与糖的粒数进行比较,并追问:为什么猜花生的粒数比糖的粒数多?)学生抓一把花生验证自己猜测。小结:花生的个儿小,糖的个儿大,同样抓一把,花生比糖的粒数多。【让学生猜一猜、抓一抓,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猜想,加深体验。】分页代码(2)黄豆3号口袋,里面是黄豆。请小朋友先估计一下,如果像刚才那样抓一大把,大约有多少粒黄豆?为什么?并实践验证。学生在音乐声中小组活动。实物投影出示三种实物各一粒,问:“抓一把糖大约有几粒?一把花生呢?一把黄豆呢?为什么同样抓一大把,有的只有几粒,有的十几粒,而黄豆有60多粒?引导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明。(3)根据教师所抓物体的粒数猜物体刚才,小朋友抓在把花生大约有10粒,如果老师抓一把大约有几粒呢?为什么?如果抓两把呢?现在老师又抓了一把东西,数数大约有十粒,担抓的不是花生,你猜猜可能是什么?为什么?【抓不同的实物猜数量一不同大小的手抓同样的实物猜数量一根据抓物体的数量猜可能抓到了什么,多种形式的“猜一猜”活动在无形中渗透了估计策略的培养。】(4)桔子猜一猜这只桔子有几瓣?(个儿较大)这只桔子又有几瓣?为什么?(个儿较小)学生很有可能猜:桔子个儿小瓣数就少,桔子个儿大瓣数就多。教师不给予答案,而是:“课后,小朋友吃桔子的时候留心数一数,说不定你还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到时别忘了告诉老师!”【猜测不同大小桔子的瓣数,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告诉学生:生活中有数学,在生活中自学锻炼估算意识和能力,估算能力需要生活积累。这是估计策略培养的进一步深,同时,又一次拉近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3、数一数(1)刚才,咱们一起用“我们认识的数”说一说、猜一猜,小朋友说了这么多,新朋友小猴也忍不住想说几句,听!(课件出示图片资料,如:东方明珠塔高468米,一只青蛙平均每天吃700只害虫)(2)小猴说的这些数中有些数我们己经认识了,但也有些数我们还不认识,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我们还没有学习,所以,小猴要对大家说:(课件:祝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十分健康,走进知识百花园,认识成千上万的数,享受学习的无穷乐趣。)(3)确实,我们的身边还藏着很多数。看,(出示教材第23页插图)有的小朋友数校园里的树,有的小朋友数有几级楼梯,还有的小朋友数从篮球场的一头到另一头有几步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也藏着数呢?你准备数什么?(4)建议:先数一数,然后闭上眼睛想想刚才数的物体大约有多少。例如,像这位小朋友数从篮球场的这一头到那一头走了42步,数好之后,小朋友可以回过头去看看42步大约有多远。请小朋友把数到的、了解到的生活中的数写下来,下次再说给全班小朋友听。【“数后闭上眼睛想一想”,有利于加深对数的意义的认识,建立数感,有利于估计意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由认识的数到不认识的数,由学生有限的已知知识到无穷的知识世界,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的数学学习自学地延伸到课外,课尾画上了一个意味深远的省略号。】教学目标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2、能比较熟练地算连加、连减式题。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2、掌握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介绍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豆豆,听说啊,豆豆在家表现可好了,经常帮妈妈干家务活,做事情,今天,他又帮妈妈做什么事呢?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探索新知1、学习连加出示5只小鸡在地上觅食的画面问:豆豆在做什么?生:喂鸡师:现在有多少只小鸡?生:5只演示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的画面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完整地跟同学们说说并能提出问题呢?边演示生边说师: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2只,怎么表示生:5+2师:这时又跑来了1只,又该怎么表示?生:再加上1(5+2+1)师:这个算式跟我们前面学过的算式一样吗?或有什么不同?2、揭示课题一一连加3、学习计算顺序师:这个连加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先算前面再算后面问:第二步为什么用“7+1”生汇报演示计算过程并小结连加的计算顺序4、学习连减过渡语:刚才有8只小鸡在吃东西,现在他们吃饱了做什么呢?(1)出示8只小鸡的画面演示先跑了2只小鸡,又跑了2只小鸡的画面学生根据看到的用自己的话说图意根据图意列算式师:原来有8只小鸡,走了2只怎么表示(82)又走了2只,又该怎么表示(822)生汇报问:这个减法算式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减法算式又有什么不同呢?生汇报5、补充课题一一连减6、学习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师:这个算式又该怎么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汇报小结连减的计算顺序三、巩固练习1、课本p72做一做2、练习H一第2、5、6题思考:3+5+()=1010-6-()=2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计算方法是*K教学目标X1.经历用正方体搭简单物体,并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它的活动,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形状。2 .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K教材分析X“看一看(二)”是北师大版新世纪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二课。本节要求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同一个简单物体的形状,会找出表示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或者上面形状的图形。通过搭正方体积木的活动,体验不同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或者上面)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以某一图形为正面(侧面或者上面)形状的物体不是唯一的。这是学生将来进一步认识“三视图”必须具备的基础。K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n本班学生大多来自于城市,少部分来自于农村。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需要借助直观形象地操作或与生活实际有关的具体情境,来认识和把握与空间观念有关的内容;他们具有好动、好胜、好奇的特点,特别愿意在教师面前表现自己,并为得到教师的鼓励与肯定而激动。他们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方法不明确,观察比较笼统,观察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学生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倾听意识不强,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高。学生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已经学会从两个、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还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K课堂实录X(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平常喜欢玩什么?生:积木、健子等。师:今天我们来玩积木,好吗?师: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积木)谁能说出它的正面、侧面及上面的形状?同桌互相指着说一说。师:同学们说得很对。今天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朋友智慧老人要过生日,请我们去他家做客,笑笑、淘气已经去了,我们快点走吧。(电脑演示:智慧老人的家,笑笑、淘气、机灵狗把三个正方体积木一字摆在桌子上。)(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师:同学们,你们敢和笑笑他们比比,看谁摆得更好吗?(学生开始摆物体)师:看,我们摆得也很不错。今天我们就与笑笑他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由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活动1:看一看,连一连。师:请认真观察自己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生:长方体。师:你们能指着说出自己搭的长方体的正面、侧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吗?生:长方体的正面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侧面是一个小正方形;上面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师:针对观察到的形状,你们有什么发现?生: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师:观察得很仔细!想一想,笑笑、淘气、机灵狗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呢?请试着连一连。(电脑验证结果)活动2:搭一搭、看一看。师:同学们搭得好,看得细,下面请你用3个小正方体搭一个你喜欢的物体,看一看所搭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请在小组内交流,比比看,哪一组动作最迅速,搭的形状最多,观察得最准确。(全班汇报,用实物投影演示各种搭法。)(三)巩固新知,创新发展师:(电脑出示,教材28页练一练第1题)笑笑也搭了2个物体。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试着连一连。(集体汇报)师:(出示28页练一练第2题)这是淘气搭的,你能回答淘气的问题吗?师:看看所搭物体,从上面、正面、侧面看,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告诉你的同桌。师:(出示29页练一练第3题)智慧老人也搭了很多形状的物体。(语音出示智慧老人的话:同学们,欢迎你们的到来,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来辨认一下吧!)师:同学们好眼力!老师为你们的表现感到骄傲!看智慧老人还有什么要求。(语音出示:小朋友们,你们能用正方体搭一搭、想一想,还有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分页代码生: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可以这样搭:(图略)生: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可以这样搭:(图略)(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五)思维拓展用自己的画笔把这个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三个面分别画下来,送给今天的老寿星一一智慧老人,感谢他帮我们学会了知识,增长了智慧。*K教学反思X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1.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利用课件创设智慧老人过生日这一主题情境,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了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形式新颖的活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生活实际引入,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2.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把自己放在了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使学生能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搭一搭、看一看、连一连、想一想、画一画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拼搭、观察、感知,使学生建立起丰富的表象,在抽象的立体图形前,大胆想像,正确辨认所搭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形状。本节课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轻松、快乐地搭、摆积木中,完成对本课的学习。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小组汇报时,学生有时所说的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想,被我忽略,继续进行下面的教学,存在着被教案束缚,放不开的情形,这说明:本人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理念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努力学习,巩固新教育理念,不断实践反思,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力争把课改实验工作做得更好。*K案例点评U1.“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着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充满了生命活力。2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为学生提供环境条件、刺激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一个积极的鼓励者和参与者。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了一个立体信息交流网络。教师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脉搏,进入学生的心灵和学生产生共鸣、撞击,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3 .重视动手操作,促进合作交流。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与整合。“看一看(二)”的内容,比较适合运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经历考虑,在看一看中连一连,结合情境搭一搭,通过小组活动合作探究,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流的机会。学生在与同伴交流、协作、共同选择中,不断地评价自己与同伴的学习行为,提高了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发展了学生空间想像能力,为培养形成空间观念铺平道路。4 .知情交融,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本课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生个性发扬时给予鼓励,用词不当时委婉纠正,发表不同意见时肯定赞赏,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的体谅、尊重、鼓励、欣赏,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潜能得以开发。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