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x

    • 资源ID:542796       资源大小:998.64K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x

    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规划编制单位:东莞市石排镇人民政府环评编制单位: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2023年7月目录第一章总论11.1 规划背景11.2 评价目的与原则31.2.1 评价目的31.2.2 评价原则31.3 价范围及年限41.3.1 评价范围41.3.2 评价年限51.4 评价重点51.5 区域环境功能区划51.6 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标10L7评价技术路线14第二章规划概述152.1 规划范围及规划时限152.1.1 规划范围152.1.2 规划期限152.2 规划目标162.3 功能布局172.4 产业规划方案172.5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规划182.6 园区开发现状与回顾性分析202.6.1 园区土地利用现状202.6.2 园区产业结构现状212.6.3 基础设施与相关配套项目22第三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环境制约因素分析233.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演变趋势分析233.1.1 石排镇地表水水质现状及趋势分析233.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演变趋势分析243.2.1 石排镇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演变趋势243.3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分析293.3.1 石排镇土壤环境质量现状293.4 规划实施资源环境制约因素30第四章环境影响识别、指标体系与环境压力334.1 环境影响识别334.2 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354.3 规划实施的环境压力37第五章.规划实施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385.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385.1.1 预测内容385.1.2 预测结果分析38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95.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5.4 土壤环境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5.5 声环境影响分析425.5.1 工业噪声影响分析425.5.2 交通噪声影响分析425.6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35.6.1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435.6.2 对陆生动植物的影响435.6.3 对生态结构与功能变化影响445.6.4 对附近生态敏感区的影响445.7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455.8 环境风险评价465.9 园区碳排放预测及优化建议47第六章规划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486.1 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论证486.2 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526.3 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566.3.1 规划发展定位的优化调整建议566.3.2 规划布局的优化调整建议566.3.3 规划规模的优化调整建议586.3.4 规划结构的优化调整建议586.3.5 园区环保措施的优化调整建议59第七章公众参与617.1 公众参与的内容与方式617.2 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情况617.3 产业园区环境管理与环境准入628环境管理体系628.1.1 环境管理体系职责628.1.2 设立专职环境管理部门628.1.3 积极推动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628.1.4 监督企业排污口规范化设置628.1.5 负责园区日常环境信息公开工作638.2环境准入分析63第九章综合评价结论66第一章总论1.1 规划背景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是石排镇重点开发建设和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产业载体,也是申报认定省级产业园的重要依托。“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作为破解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以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关键手段,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北交所成立及工信部、省工信厅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专精特新”企业迈入创新发展重要历史阶段。石排镇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贯彻落实东莞市委、市政府“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决策部署,积极融入“双区”建设和松山湖功能区“1+9”统筹发展,率先提出市镇共建专精特新业园区,按照省产业园标准全力建设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并同步启动镇中心区建设,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提供“石排样本”。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聚焦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专精特新产业园的建设,有助于抢抓“双区”建设机遇,承接中心城市资源外溢;有助于贯彻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战略部署,构建东莞“一心两轴三片区”城市发展新格局;有助于打造石排“专精特新名镇”城市名片,构建具有石排特色和优势的经济产业体系;有助于推进石排镇存量低效利用工业用地再开发,打造城产融合、生态宜居宜业城镇“石排样板”,为石排镇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探索形成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发展的“东莞路径”。为贯彻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精神,根据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组织申报省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的工作方案(粤工信园区函(2020)952号)的要求,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支持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把握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机遇,结合东莞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开展省产业园申报认定工作。为推进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特编制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加快发挥园区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承接更多创新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和招商,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和“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园区。本规划旨在指导今后一段时间园区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园协调有序发展。项目在广东省位置图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环境影响评价制图单位:生存耳鼻部学期究条S图例 政府所“地 规讨愈用图1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在广东省的位置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在东莞市位置图图例制图单位:生25环境赧安南环境科学磷究所图2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在东莞市的位置政擀所地1.2 评价目的与原则1.2.1 评价目的(1)回顾分析区域开发建设以来,环境质量的变化,提出区域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2)预测分析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发展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方案。(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评价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规模、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是否合理,给出建议性意见。(4)本报告提出的建议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作为下一阶段规划编制的指导意见。1.2.2评价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分析,制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从而保证园区总体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城市的经济建设、社会环境建设和生态建设。(2)一致性原则规划环评工作深度尽量与规划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从而能够从宏观上把握规划的实质内容,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3)科学、客观、公正原则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保护与建设并重原则通过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地表水、空气、声环境和生态保护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景观环境建设、绿化等同步规划、同步实施。(5)整体性原则环境建设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视为一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本评价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项目联系起来,整体考虑。(6)公众参与原则:在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和主张。1.3 评价范围及年限1.3.1 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本次评价选取SO2、No2、PMl0、PM2.5、TVC)C作为大气影响预测因子。根据估算结果,规划实施后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中,TVoC的最大占标率PmaX:16.28%,最远影响距离(DH)%)为875m(本次评价取整数100O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规划区边界为起点,外延规划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o%)的区域”,因此,本次评价的大气评价范围为:以本规划区边界为起点,外延100Om的区域(最终形成1个边长为4.5km×6km的矩形)。2、地表水地表水评价范围为东莞市南畲朗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上游50Om至排放口下游Ikm的区域。3、地下水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即评价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确定。地下水评价范围为规划区各片区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4、声环境根据规划区周围声环境敏感点分布,本次噪声评价范围为规划区范围及其边界外200m,同时包括区域边界处近邻交通干道处的交通噪声。5、生态环境为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工作范围以规划区范围为主,兼顾与区域相邻边界交界区域。6、土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确定土壤评价范围为规划区范围及其边界向外延伸200mo7、风险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I69-2018),本次环境风险敏感目标的调查范围为规划区范围外扩3km的区域。评价内容包括识别规划区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分析大气、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风险影响;提出环境风险管理对策,明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其有效性;提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等。1.3.2 评价年限本次评价以20122021年为调查时段,对该时段内,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中已投产、在建和拟建(已批复环评报告书)项目进行回顾分析,评价建设项目运行以来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变化趋势。预测评价时段与规划时限一致,为20222030年。1.4 评价重点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9),结合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开发特点和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工作的重点为:(1)规划方案的协调性分析,分析本规划与上层次规划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在发展目标、总体布局等方面的协调性;(2)对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的环境质量现状及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及分析,明确实现规划目标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3)分析确定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承载力及水、气环境容量及环境允许排放量,以园区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根据规划拟定的产业定位及规模、总体布局结构,综合论证规划方案实施对区域环境的整体影响和累积性影响。(4)对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方案(规划目标、规划范围、总体功能布局、产业定位及产业规划、基础设施、环保设施等)的环境可行性进行综合论证,提出规划调整建议和减缓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建议,为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1.5区域环境功能区划1 .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根据东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东莞市石排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修编(2021-2030),石排镇域范围属于二类大气环境功能区,因此拟建项目大气环境所属区域为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详见图1.5.1-1所示。2 .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11年)及东莞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功能区划整合,石排镇域范围内拟建项目东江石排段划分为二类功能区,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海仔河等内河涌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详见图151-2所示。根据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石排镇域范围内拟建项目属于分散式开发利用区水质目标为具有生活供水功能的区域,水质标准不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的11I类,现状水质优于HI类时,以现状水质作为保护目标;工业供水功能的区域,水质标准不低于IV类,现状水质优于Iv类水时,以现状水质作为保护目标;地下水仅作为农田灌溉的区域,现状水质或经治理后的水质要符合农田灌溉有关水质标准,现状水质优于V类时,以现状水质作为保护目标,详见图15.13所示。3 .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东莞市石排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修编(2021-2030),规划区及周边影响区域涉及2、3、4a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3类、4a类标准。规划区声环境功能区划见详见图151-4。4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根据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实施方案(粤环函(2005)Ill号)和东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生态控制分级情况,拟建项目位于石排镇专精特新产业园,生态控制分级为三角洲平原农业都市经济区,详见图151-5所示。5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粤府(2012)120号),广东省域范围主体功能区包括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生态发展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其中东莞市为珠三角核心区,为优化开发区域。该区域要与深圳市、惠州市一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制造业水平,构建深莞惠经济圈,打造区域服务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规划园区所在区域不涉及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不属于东莞市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详见图151-7所示。图L5.L2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图图例规划范第制图单位:生卷环境华羸环境科学研突所分败式开发利月区口地下水水源通葬区地怎灾害易发区口不宜开果区水功设区界县界水体图1.5.13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图图1516生态分级控制图1.6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标根据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的环境特征、产业布局特点,结合评价范围,确定主要敏感保护目标包括环境空气及风险、声敏感目标、地表水环境敏感目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敏感目标示意图见图。1 .大气、风险环境保护目标规划区内共涉及1个敏感点,为石排人才公寓。规划区边界外延5km共涉及村庄、学校、小区等136个敏感点。其中石排镇涉及50个敏感点,茶山镇涉及4个敏感点,横沥镇涉及26个敏感点,企石镇涉及敏感点11个,东莞市共涉及敏感点91个。惠州市博罗县涉及45个敏感点。2 .声环境保护目标园区范围内及园区厂界200米范围内的声环境保护目标为李屋、田寮村、黄家坐村、向西村、石排人才公寓、广东科技学院。3 .地表水园区附近河流为东江干流与18条河涌,分别是东江干流(石排段)、海仔河(内河涌)、独洲排渠、向西排渠、文庙排渠、埔心排渠、福隆排渠、田边排渠、李屋排渠、沙角内河、黄家星排渠、石崇排渠、东支渠、鸿运排渠、下沙一渠、中坑二渠、坑尾排渠。饮用水源分布:规划园区北侧为东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分布有东莞市第五水厂水源保护区、石排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和石龙黄洲水厂水源保护区。其中,规划园区最近处距离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石排水厂保护区)约为1.3km,距离二级保护区最近距离约为950m。4 .地下水根据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石排镇区域内属于分散式开发利用区水质目标为具有生活供水功能的区域,规划园区周边居民均使用市政供给自来水,调查区无使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的村庄,故规划园区及周边无地下水环境敏感区。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为保护评价范围内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维持地下水水质现状不退化,以现状水质作为保护目标。5 .生态规划园区区块3南侧约Llkm为东莞月湖湿地自然公园,为石排镇生态保护红线,石排镇涉及东莞月湖地方级湿地自然公园的面积为0.02km2,石排镇涉及的生态红线保护类型为水土保持,为地方级湿地自然公园。表1.6-la规划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对应图中编号位于功能区内的环境敏感点名称属性保护对象规模(八)所在区块方位36石排人才公寓居民区居民约1500区块一E表162声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对应图中编号敏感点名称与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位置关系属性方位距离1李屋南912类区2田寮村北713类区12黄家老村西1602类区15向西村西512类区36石排人才公寓园区范围内02类区Ill广东科技学院西1022类区表L64a地表水环境敏感目标序号河流名称水质保护目标与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关系1东江干流(石排段)Il类规划园区北侧2海仔河(内河涌)V类后期雨水排入3独洲排渠V类4向西排渠V类5文庙排渠V类6埔心排渠V类7福隆排渠V类8田边排渠V类9李屋排渠V类10沙角内河V类11黄家星排渠V类12石崇排渠V类13东支渠V类14鸿运排渠V类15下沙一渠V类16中坑二渠V类17坊尾排渠V类表1.6-4b地表水环境敏感目标(饮用水源保护区)序D行政区保护区名水质保护保护区级水域陆域面积(km2)称目标别1企石镇、石排镇市第五水厂保护区Il类一级企石水厂取水口上游1500米、下游至S29从莞深高速东江大桥(江库联供取水口下游800米)之间的水域,长度30米。取水口一侧自一级水域保护区水域边界线向陆域至防洪堤临水侧的东莞市境内的陆域。2.6252石排镇石排自来水厂保护区H类一级石排自来水厂新取水口上游1500米,下游至石洲大桥(旧取水口下游约500米)之间的水域范围,长度约2600米。取水口一侧自一级水域保护区边界线向陆域至防洪堤临水侧的东莞市境内的陆域。1.844二级市第五水厂一级水域、石排自来水厂一级水域之间的水域范围,长度2400米。取水口一侧自二级保护区水域边界向陆域纵深至防洪堤临水侧的东莞市境内陆域。3.672二级石排自来水厂一级水域下边界下游2000米的水域。取水口一侧自二级保护区水域边界向陆域纵深至防洪堤临水侧的东莞市境内陆域。Il类准保护区石排自来水厂二级水域下边界下游3000米的水域。取水口一侧自准保护区水域边界向陆域纵深至防洪堤临水侧的东莞市境内陆域。2.3193石龙镇、石排镇、茶山镇石龙黄州水厂保护区H类一级石龙黄洲水厂取水口上游至罗浮山东江大桥(长度约IIoO米)、下游至石龙南二桥(长度900米)之间的水域,长度2000米。取水口两侧自一级水域保护区边界线向陆域至防洪堤临水侧的陆域。1.316Il类二级石龙黄洲水厂一级水域上边界上游2000米的水域。取水口一侧自二级保护区水域边界向陆域纵深至防洪堤临水侧的东莞市境内陆域。2.082表1.6-5陆域生态敏感目序号生态敏感目标名称保护级别与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关系1东莞月湖湿地自然公园市级在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块三南侧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敏感目标分布图M图单位:堂电环境M华i环境科学研究所区块三5k范困R 8 "Nvve人气敝盛点I I娓划范圉匚二5km葩阳区块5k范围'J.-匚f"*岁"1.lBi,:、漂-3»图1.6-1环境空气、风险敏感目标图1.7评价技术路线图1.71评价技术路线图第二章规划概述2.1 规划范围及规划时限2.1.1 规划范围本次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总规划面积2073.9亩,其中,工业用地为1681.3亩,工业用地占比为81.07%。产业园用地区域由三个区块组成,分别为:区块一面积574.83亩,东至向西公园,南至海仔北路,西至石洲大道,北至石崇大道;区块二面积693.55亩,东至石洲大道,南至海仔北路,西至龙腾路,北至独洲排渠;区块三面积805.52亩,东至文荟路,南至下沙刘屋工业一路,西至石横大道,北至福隆村工业三路。2.1.2 规划期限规划时限为2022-2030年,分为规划近期(2022-2025年)、规划中远期(2026-2030年)两个阶段。2.2 规划目标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的发展定位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指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同时把握市委市政府打造松山湖科学城参与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大机遇,承接更多创新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和招商,积极建设省级工业园,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和“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园区。此次规划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和中远期目标。1、近期目标:2022-2025年产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得到显著改善,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发展领域招商引资均取得较大突破,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主导产业的服务配套作用加强,园区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园区可持续发展具备坚实的物质和制度基础。到2025年,园区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突破80家。创新驱动能力稳步提升。通过企业培育和招商引资,园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产业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创新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到2025年,园区力争培育及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家,落户20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市后备企业5家以上,R&D经费投入强度突破4%。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加快推进园区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利用低碳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园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中远期目标:20262030年园区土地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资源和要素的利用更加充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2030年,园区产值突破500亿元,力争建设成为创新资源有效集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效益大幅提升、万众创新氛围更加浓厚,科技创新质量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开发区处于领先水平,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用突出的创新型产业园。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毗邻镇中心区,共享镇中心区强大配套。园区核心区拥有百亩产业用地,毗邻千亩农业生态公园,产城高度融合,形成“5分钟高品质城市生活圈”。园区内部采用“产业+服务+生态”融合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各个产业功能区的协调布局。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的功能布局主要分为三大区块,分别为区块一(新能源产业区)、区块二(核心区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区)及区块三(新材料产业区)。(1)区块一区块一位于园区东部,为新能源产业区,主要承担新能源产业研发、高端制造功能,是园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区域将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技术装备、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相关行业。(2)区块二区块二位于园区中部,为核心区和高端装备制造区。核心区设计为企业总部基地,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产业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总部基地,以及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社区服务等一体的生产生活服务高品质科创空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区围绕智能制造设备、智能检测设备、装备核心零部件等领域发力,着力打造集研发、制造、检测、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3)区块三区块三位于园区南部,为新材料产业区。重点围绕电子新材料、高分子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产业细分领域招大引强,进一步促进健全材料链条的本地配套,加快园区主导产业生态圈形成闭环发展。2.4 产业规划方案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的总体发展思路是聚焦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全力建设省产业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保障工业用地,提升产业园招商引资承载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和“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样板园区,为石排镇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主要发展规划产业见表2.1-2o表212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主要发展规划产业一览表序号所在区块产业功能分区占地(亩)主导产业规划发展重点规划发展方向1区块一新能源产业区574.83新能源新能源电池新能源电池关键部件与模组;新能源电池终端产品;新能源电池关键材(辅)料领域;电池回收利用。新能源技术装备可再生能源核心技术装备;氢能技术装备;新型电力系统关键设备、零部件及系统。2区块二核心区和高端装备制造区805.52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装备高端数控机床设备;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系统;自动化产线设计服务。智能检测装备半导体测试设备;电池检测设备;其他高精密测量仪器。3区块三新材料产业区693.55新材料电子新材料半导体材料;高频通信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高端胶粘剂;高性能膜材料;新型环保高分子材料。其他前沿新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氢燃料电池材料;包装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2.5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规划园区内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园区内大部分区域均已实现道路通、给水通、排水通、热力通、电力通、通讯通、土地平,“七通一平”完成情况良好。1、给水工程规划根据目前园区给水现状及规划情况,给水管道已通,园区内现有及规划企业用水主要来源石排镇田寮水厂和东江水务第五水厂联合供给,水源来自于东江干流。石排镇田寮水厂目前供水能力为8.6万立方米/天,东江水务第五水厂目前供水能力为65万立方米/天。规划石崇大道、石排大道分别新增一条DN800、DN600的供水管与现况石排大道DN400及石崇大道DN600供水管形成本规划区主供水环网骨架,各支管在此主环网再行成分环网,以提高整个供水管网的安全性。2、排水工程规划园区内无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本规划园区本着生活污水纳入市政管网,生产废水20%排放的原则进行排水工程规划。规划实施后园区内生活污水经企业预处理后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及相关流域标准或国家、地方行业标准指标的较严值,经管道收集后排入龙岗大道现状截污干管,由市政管道全部进入南畲朗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园区内企业生产废水经企业预处理后80%回用,20%生产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道后进入南畲朗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园区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附近排渠。规划沿石崇大道一公园南路铺设D1100-D1200污水干管收集海仔河以北的污水,规划十路D800污水管收集桥海仔河以南及旧城区污水,两污水管汇合后排至南畲朗污水处理厂处理。规划沿石崇大道铺设D800-D1100污水干管、沿石洲大道铺设D500-D800污水干管。其余污水支管就近接入污水干管,污水支管管径D300、D400o并且园区己按要求铺设了排水管网和雨水管网系统,排水工程规划可满足产业园正常生产的排水需求。3、电力工程规划石排镇专精特新产业园主要为市政供电,目前主要由石排IIOkV站、独洲IlOkV站提供。根据规划产业项目的用电负荷需求,园区所在的镇域负荷为34.85万千瓦39.90万千瓦,规划新建110千伏田边变电站。充分依托园区内及周边已建和规划的供电设施,园区内电缆已铺设完毕,规划实施后供电能力可以满足石排镇专精特新产业园区的用电需求。4、燃气工程规划目前园区内无集中供热设施,园区内企业现有和规划项目生产将使用天然气作为工业用气。规划实施后,园区所在的镇域远期天然气日平均用气量为5.12万立方米/日,年供气量为1865.6万立方米/年,管道气计算流量约为8009立方米/时。园区内已按要求埋设了燃气管道,燃气工程规划可满足产业园正常生产需要。根据规划,近期管道天然气来自石龙天然气次高中压高压站和石排镇高中压调压站,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均匀分布在镇区。石排镇输配系统属于天然气次高、中压两级系统。燃气管网采用环状管网,沿石崇大道、石排大道、龙腾路、中心路等城市主干道布置主干环网管,其它干管以此为基础相互成环。5、通信工程规划目前,园区内基本通讯设施畅通,己通电话、传真、宽带网络、光缆。规划实施后,园区所在的镇域固定电话用户量为13.74万16.51万线,移动通信用户10.45万10.95万部,有线电视用户约4.96万户。规划新建9个电信模块局、7个邮政所、1座有线电视片区管理站。按照东莞市相关要求,石排镇积极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打造1个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示范带动两大产业集群升级;支持一批企业建设“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开展2个“两化融合”应用项目。2.6 园区开发现状与回顾性分析2.6.1 园区土地利用现状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用地区域由三个区块组成。规划范围涉及多个行政村,分别为水贝村、黄家里村、福隆村等。园区总规划面积2073.9亩(含科研设计用地235.18亩),园区已供应土地面积1295.3亩,尚可供应土地面积778.6亩。园区用地现状主要包括耕地、牧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等。其中工业用地面积最大,为1681.3亩,工业用地占比为81.07%。图3.11园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62园区产业结构现状石排镇的主要产业发展指引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新能源,重点发展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装印刷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并形成“2+3+N”产业空间布局,其中“2”指的是通信部件、包装印刷等主导产业组团、“3”指的是集成电路、高性能电池、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组团、“N”指的是塑胶五金、电气机械、家居用品等传统产业组团。目前石排镇主要的工业园共划分为10个,分别为燕窝-田边-横山产业集聚区、塘尾-中坑产业集聚区、埔心-李家坊产业集聚区、石崇产业集聚区、田寮-赤坎-黄家垩产业集聚区、莞民投资城市更新战略合作区、东园大道沿线产业集聚区、庙边王石排村产业集聚区、石鑫产业集聚区、沙角-福隆产业集聚区。工业园相关情况详见表3.2-1和图3.2-I0各产业园相关情况介绍如下:燕窝田边横山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共119.23公顷,该产业园主要坐落于田边村,规划的主导产业为新一代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包装印刷,根据规划实施路径主要通过综合整治、城市更新、空地新建。塘尾-中坑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共160.23公顷,该产业园主要涉及的村落包括中坑村、田边村、李家坊村、塘尾村,规划的主导产业为新一代电子信息、塑胶五金、家居用品,实施路径主要通过综合整治、城市更新、空地新建。埔心.李家坊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共93.55公顷,该产业园主要涉及的村落包括埔心村、李家坊村,规划的主导产业为通信部件、包装印刷、塑胶五金,实施路径主要通过综合整治、城市更新。石崇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最大,共355.68公顷,该产业园主要涉及的村落包括田寨村、向西村、水贝村,规划的主导产业为通信部件、塑胶五金、新能源,实施路径主要通过综合整治、城市更新。田寮一赤坎黄家里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在所有产业园区位列第二,共282.65公顷,该产业园主要涉及的村落包括赤坎村、黄家星村,规划的主导产业为通信部件、家居用品、包装印刷、现代物流,实施路径主要通过综合整治、城市更新。莞民投资城市更新战略合作区占地面积最小,为39.38公顷,该产业园主要涉及的村落包括石排村,规划的主导产业为集成电路,实施路径主要通过城市更新。东园大道沿线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为231.1公顷,该产业园主要涉及的村落包括谷吓村、庙边王村,规划的主导产业为工业机器人、通信部件、集成电路,实施路径主要通过综合整治、城市更新、空地新建。庙边王-石排村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为84.74公顷,该产业园主要涉及的村落包括石排村,规划的主导产业为通信部件,实施路径主要通过综合整治、城市更新。石鑫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为240.41公顷,该产业园主要涉及的村落包括下沙村、福隆村,规划的主导产业为通信部件、集成电路、家居用品,实施路径主要通过综合整治、城市更新、空地新建。沙角福隆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为130.25公顷,该产业园主要涉及的村落包括沙角村、福隆村,规划的主导产业为集成电路、塑胶五金,实施路径主要通过综合整治、城市更新。此次规划的“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主要石崇产业集聚区、石鑫产业集聚区的部分区域,不涉及其他聚集区。石崇产业集聚区目前以通信部件、塑胶五金、新能源等相关企业为主,石鑫产业集聚区以通信部件、集成电路、家居用品等相关企业为主。2.6.3基础设施与相关配套项目供热:园区无集中供热处理设施。供水:园区主要由石排田察水厂和东江水务第五水厂联合供水,通过石排大道DN400及石崇大道DN600给水主干管进行供水。供电:石排镇专精特新产业园区主要为市政供电,主要由石排IIOkV站、独洲IlOkV站提供。目前供电能力可以满足石排镇专精特新产业园区的用电需求。污水处理厂:石排镇境内无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有4个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石排镇内污水全部进入东莞市南畲朗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第三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环境制约因素分析3.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演变趋势分析3.1.1 石排镇地表水水质现状及趋势分析石排镇地表水主要是东江石排段,属于东江流域,东莞市东江流域共设置了4个国考监测断面(石龙南河、沙田泗盛、黄大仙、大墩),均不在石排镇管辖范围内,东江石排段水环境功能为II类水质标准。根据东莞市石排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修编(20212030)研究报告的监测结果显示,2016-2019年的东莞市石排镇地表水水质均达到HI类水质标准,总体水质较为稳定,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总氮。2021年据东江石排段下游最近监测断面“茶山镇西湖公园”2021年1-12月监测数据均值,地表水水质稳定达到11类水质标准。表4.3-3东江下游石排河段水质监测结果断面类型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东江石排段In类In类In类Hl类II类备注:2017-2019年数据源自东莞市石排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修编(2021-2030)研究报告;2021年数据源自据东江石排段下游最近监测断面“茶山镇西湖公园”2021年1-12月均值。石排镇内18条河涌,“十三五”期间河涌已完成清淤工作,2019年海仔河、田边排渠、埔心排渠、文庙排渠、福隆排渠等5条河涌完成综合整治,沙角内河、向西排渠、独洲排渠、黄家星排渠正在开展综合整治。根据调查2021年末,石排镇内18条内河涌均完成

    注意事项

    本文(石排专精特新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