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docx

    • 资源ID:544034       资源大小:447.92KB        全文页数:25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oiltransportationpipelineengineeringGB502532003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155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532003,自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8、3.4.3、4.1.3、4.1.4、4.2.4、4.2.13、4.4.1、4.6.1、4.6.4、4.6.5、5.2.K5.4.5(5)、6.1.1(3)(4)6.1.2(4)、6.1.3、6.1,4、6.3,10>6.3.12(4)、6.5.1(4)(6)(7)(8)(9)>6,5.4(1)(2)(4)、6.5.6、6.5.9、6.5.11(1)(2)(3)>6.7.1、6.7.2、6.7.4、6.8.1(3)、6.8.2、6.9.5、6.9.7、6.10.4、6.10.6(4)、6.107、9.1.8(1)(2)(3)>9.2.1、9.2.2、9.2.5、9.2.6、9.2.7s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1.0.1、ILO.2、E.0.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0三年六月十日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建设部建标200187号文关于印发"-OOO至二。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对原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94)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共分11章和10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线路,输油管道、管道附件和支承件的结构设计,输油站,管道监控系统,通信,输油管道的焊接、焊接检验与试压,健康、安全与环境(HSE),节能等方面的规定。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总结了多年的输油管道工程设计经验,借鉴了国内已有行业标准和国外发达工业国家的相关标准,并以各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经反复修改通过审查定稿。与原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94)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1 .增加了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输送系统方面的章节和条款,以及健康、安全与环境(HSE),节能方面的规定;2 .提高了安全防火标准;3 .内容更为全面、合理。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油气田及管道建设设计专业标准化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对本规范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1光道22号;邮编:065000;E-mai1:chfeng),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主要起草人:丰叶德韩学承严大凡刘惠文高红陈辉李正戴家林汇张海璧郁齐添山赵维李风吴烯孙正苑莉忠德瑛国钗陈王小董鲁王冰董枫林生怀旭胡柏赵桂付韩志梁敏松英明成华郭俊常亚朱坤张徐战华萍锋平强李忠王田彦1.0.1为在输油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以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及运行、管理、维护方便,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新建、扩建或改建的输送原油、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的设计。1.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应在管道建设、营运经验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设计参数,优化设计。1.0.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0.1输油管道工程Oilpipelineproject用管道输送原油、成品油及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建设工程。一般包括输油管线、输油站及辅助设施等。2.0.2管道系统pipelineSySt的各类型输油站、管线及输送烧类液体有关设施的统称。2.0.3输油站OiItransportstati0输油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统称。20.4首站initialStartion输油管道的起点站。2.0.5末站terminal输油管道的终点站。2.0.6中间站intermediate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各类站场的统称。2. 0.7中间¾泵站intermediateheatingandpumping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加热、加压设施的输油站。2.0.8中间泵站intermediatepumping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压设施的输油站。2.0.9中间加热站intermediateheating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热设施的输油站。2.0.10输入站inputstati向管道输入油品的站。2.0.11off-takestati0在输油管道沿线,为分输油品至用户而设置的站。2.0.12ME站pressurereducingstation2由于位差形成的管内压力大于管道设计压力或由于动压过大,超过下一站的允许进口压力而设置减压装置的站。2. 0.13弹性弯曲elasticbending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弹性限度范围内的弯曲变形。2.0.14顺序输送batchtransportation多种油品用同一管道依次输送的方式。2. 0.15翻越点turnoverpoint输油管道线路上可能导致后面管段内不满流(SlaCkflow)的某高点。2.0.16站控制系统stationcontrolsystem对全站工艺设备及辅助设施实行自动控制的系统。2. 0.17管件pipefittings弯头、弯管、三通、异径接头和管封头等管道上各种异形连接件的统称。2.1 .18管道附件pipeaccessories管件、法兰、阀门及其组合件,绝缘法兰、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筒等管道专用部件的统称。2.2 .19最大许用操作压力maximumallowableoperatingpressure(MAOP)管道内的油品处于稳态(非瞬态)时的最大允许操作压力。其值应等于站间的位差、摩阻损失以及所需进站剩余压力之和。2. 0.20管道设计内压力pipelineinternaldesignpressure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管道或管段的设计内压力不应小于管道在操作过程中管内流体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压力。2.0.21线路截断阀Iineblockvalve为防止管道事故扩大、减少环境污染与管内油品损失及维修方便在管道沿线安装的阀门。2.0.22冷弯管coldbends3用模具(或夹具)不加热将管子弯制成需要角度的弯管。2. 0.23热煨弯管hotbends管子加热后,在夹具上弯曲成需要角度的弯管,其曲率半径一般不小于5倍管子外直径。2.0.24成品油products原油经加工生产的商品油。在石油储运范畴内,多指CS及Cs以上轻质油至重质油的油品。2.0.25公称管壁厚度pipenominalwallthickness钢管标准中所列出的管壁厚度。2.0.26钢管的结构外径structuraloutsidediameterofsteelPiPe钢管外防腐层、隔热层、保护层组合后形成的外径。2.0.27副管loopedpipeline为增加管道输量,在输油站间的瓶颈段敷设与原有线路相平行的管段。3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3.1 一般规定3.1.1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计算输油量时,年工作天数应按35Od计算。3.1.2 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输量(年输量、月输量、日输量)作为设计输量。设计最小输量应符合经济及安全输送条件。3.1.3 输油管道设计宜采用密闭输送工艺。若采用其他输送工艺,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说明其可行性。3.1.4 管输多种油品,宜采用顺序输送工艺。若采用专管专用输送工艺,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3.1.5 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方案应依据设计内压力、管道管型及钢种等级、管径、壁厚、输送方式、输油站数、顺序输送油品批次等,以多个组合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佳输油工艺方案。3.1.6 管输原油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出矿原油技术条件(SY7513)的规定;管输液态液化石油气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B9052.1)或液化石油气(GB11174)的规定;管输其他成品油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3.1.7 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总流程图应标注首站、中间站、末站的输油量,进出站压力及油温等主要工艺参数。并注明线路截断阀、大型穿跨越、各站间距及里程、高程(注明是否有翻越点)。3.1.8 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应包括水力和热力计算,并进行稳态和瞬态水力分析,提出输油管道在密闭输送中瞬变流动过程的控制方法。53.2原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3. 2.1应根据被输送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流变性,通过优化比选,选择最佳输送方式。原油一般物理化学性质测定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原油流变性测定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4. 2.2加热输送的埋地原油管道,应优选加热温度;管道是否需保温,应进行管道保温与不保温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方案。5. 2.3管道内输送牛顿流体时,沿程摩阻损失应按下式计算:式中L Vt h管道内沿程水力摩阻损失(m);(3. 2. 3-1)(3. 2. 3-2)水力摩阻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C计算;1.管道计算长度(m);d输油管道的内直径(m);V流体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ms);g-重力加速度呼1料步hq、一-输油平均温度下的体积流量(n?/s)。输油平均温度,应按下式计算:(3.2.3-3)式中ts一一计算管段的输油平均温度(°C);t:一一计算管段的起点油温(C);tz计算管段的终点油温()。注:对不加热输送的输油管道,计算管段的输油平均温度取管中心埋深处最冷月份的平均地温。3.2.4当管道内输送累律流体时,其沿程摩阻损失应按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计算。,63.2.5埋地输油管道的沿线温降应按下式计算:一%-b(3.2.5-1)b=去(3.2.5-2)KnD%(3.2.5-3)式中to埋地管道中心处最冷月份平均地温(C);1管段计算长度(m);i流量为qm时的水力坡降(mm);C输油平均温度下原油的比热容J(kg°C);K总传热系数W(m2°C);D管道的外直径(m);9m油品质量流量(kgs)。3.3成品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1.1.1 1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成品油输量、品种与各品种的比例,以及分输、输入数量,进行成品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1.1.2 输送多品种成品油时,宜采用单管顺序输送。油品批量输送的排列顺序,应将油品性质相近的紧邻排列。1.1.3 应在紊流状态下进行多品种成品油的顺序输送,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的沿程摩阻损失应按本规范式(3.2.3-1)计算。对于高流速的成品油还需进行温升计算和冷却计算。1.1.4 3.4在顺序输送高粘度成品油(如重油)时宜使用隔离装置。1.1.5 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在输油站间不宜设置副管。1.1.6 多品种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应采用连续输送方式;当采用间歇输送时,应采取措施以减少混油量。3.3.7油品顺序输送混油段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3. 7-1)Re>Rey:C=l1.75(dL)o5Re-0.17Re<RegC=18385(dL)°5Re-09e2-18d53.7-2)Rer=10000e272.85式中C混油段长度(m);(3.3,7-3)Re雷诺数;Rer临界雷诺数;e自然对数的底,e=2.71803.3.8采用旁接油罐输送工艺,当多种油品顺序输送混油界面通过泵站时,应切换成泵到泵输送工艺。3.3.9应根据油罐区的建设和营运费用与混油贬值造成的费用损失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后,确定最佳循环次数。3.4液态液化石油气(LPG)管道系统输送工艺3.4.1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液态液化石油气输量、组分与各组分的比例,进行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3.4.2输送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的沿程摩阻损失,应按本规范式(3.2.3-1)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乘以1.11.2的流态阻力增加系数。当管道内流速较高时,还应进行温升计算和冷却计算。3.4.3液态液化石油气在管道中输送时,沿线任何一点的压力都必须高于输送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沿线各中间泵站的进站压力应比同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力高IMPa,末站进储罐前的压力应比同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力高0.5MPao3.4.4液态液化石油气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但要注意因管内摩阻升温而需另行冷却的能耗,可取0.8“1.4ms,但最大不应超过3m/s。,8W4.1 线路选择4.1.1 输油管道线路的选择,应根据该工程建设的目的和市场需要,结合沿线城市、工矿企业、交通、电力、水利等建设的现状与规划,以及沿途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在营运安全和施工便利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线路总走向。4.1.2 中间站和大、中型穿跨越工程位置应符合线路总走向,但根据其具体条件必须偏离总走向时,局部线路的走向可做调整。4.1.3 输油管道不得通过城市水源区、工厂、飞机场、火车站、海(河)港码头、军事设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输油管道受条件限制必须通过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4.1.4 输油管道应避开滑坡、崩场、沉陷、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区、矿产资源区、严重危及管道安全的地震区。当受条件限制必须通过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选择合适位置,缩小通过距离。4.1.5 1.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原油、CS及CS以上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离,不宜小于15m。2原油、CS及CS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飞机场、海(河)港码头、大中型水库和水工建(构)筑物、工厂的距离不宜小于20m。3原油、液化石油气、CS及CS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平行敷设时,其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范围边界不宜小于10叫三级及以下公路不宜小于5m。4原油、CS及CS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距离铁路用地范围边线3m以外。5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中心线与国家铁路干线、支线(单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分别不应小于25m、IOmo6原油、CS及CS以上成品油管道同军工厂、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最小距离,应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但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上述设施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7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城镇居民点、公共建筑的距离不应小于75m。注:1本条规定的距离,对于城镇居民点,由边缘建筑物的外墙算起;对于单独的工厂、机场、码头、潜口、仓库等,应由划定的区城边界线算起。公路用地范图:公路路堤侧坡脚加护道和排水沟外边缘以外1m;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坡顶(若未设截水沟时)外边缘以外1m。2当情况特殊或受地形及其他条件限制时,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相邻建(构)筑物和管道安全后,允许缩小4.1.5条中13款规定的距离,但不宜小于8m(三级及以下公路不宜小于5m)。对处于地形特殊困难地段与公路平行的局部管段,在采取加强保护措施后,可埋设在公路路肩边线以外的公路用地范围以内。4.1.6 敷设在地面的输油管道同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按本规范第4.1.5条所规定的距离增加1倍。4.1.7 当埋地输油管道与架空输电线路平行敷设时,其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及国家现行标准U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的规定。埋地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其距离不应小于上述标准中的规定外,且不应小于IOm。4.1.8 埋地输油管道与埋地通信电缆及其他用途的埋地管道平行敷设的最小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Ooo7)的规定。4.1.9 埋地输油管道同其他用途的管道同沟敷设,并采用联合阴10极保护的管道之间的距离,应根据施工和维修的需要确定,其最小净距不应小于O.5mo4.1.10 管道与光缆同沟敷设时,其最小净距(指两断面垂直投影的净距)不应小于0.3m。4.2管道敷设4.2.1 输油管道应采用地下埋设方式。当受自然条件限制时,局部地段可采用土堤埋设或地上敷设。4.2.2 当输油管道需改变平面走向适应地形变化时,可采用弹性弯曲、冷弯管、热煨弯头。在平面转角较小或地形起伏不大的情况下,首先应采用弹性弯曲。采用热煨弯管时,其曲率半径不宜小于5倍管子外直径,且应满足清管器或检测器顺利通过的要求。冷弯管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本规范表5.4.3的规定。4.2.3 当输油管道采用弹性弯曲时,其曲率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弹性弯曲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钢管外直径的IOoO倍,并应满足管道强度的要求。竖向下凹的弹性弯曲管段,尚应满足管道自重作用下的变形条件。2在相邻的反向弹性弯曲管段之间及弹性弯曲管段与人工弯管之间,应采用直管段连接,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管的外径,且不应小于0.5m。3输油管道平面和竖向同时发生转角时,不宜采用弹性弯曲。4.2.4 当输油管道采用冷弯管或热煨弯管(头)改变平面走向或高程时,应符合本规范第5.4节的规定。不得采用虾米腰弯头或褶皱弯头。管子的对接偏差不得大T3o4.2.5 5埋地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根据管道所经地段的农田耕作深11度、冻土深度、地形和地质条件、地下水深度、地面车辆所施加的荷载及管道稳定性的要求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一般情况下管顶的覆土层厚度不应小于O.8mo在岩石地区或特殊地段,可减少管顶覆土厚度,但应满足管道稳定性的要求,并应考虑油品性质的要求和外力对管道的影响。4. 2.6管沟沟底宽度应根据管沟深度、钢管的结构外径及采取的施工措施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管沟深度小于5m时,沟底宽度应按下式计算:B=D0+b(4.2.6)式中B一一沟底宽度(m);D0钢管的结构外径(m);b沟底加宽裕量Gn),应按表4.2.6的规定取值。表4.2.6沟底加宽裕b值(In)条件因素沟上焊接沟下手工电弧焊接沟下半自动焊接处管沟沟下焊接弯管及碰口处管沟土质管沟1X1石石爆破管沟热煨弯管冷弯管处管沟土质管沟UU有石爆破管沟沟中有水沟中无水沟中有水沟中无水b值深以内沟3m以内0.70.50.91.51.00.80.91.62.0沟深35m0.90.71.11.51.1.01.11.62.02当管沟深度大于或等于5时,应根据土壤类别及物理力学性质确定管沟沟底宽度。3当管沟开挖需要加强支撑时,管沟沟底宽度应考虑支撑结构所占用的宽度。4用机械开挖管沟时,管沟沟底宽度应根据挖土机械切削尺寸确定,但不得小于按本规范式(4.2.6)计算的宽度。5管沟沟底必须平整,管子应紧贴沟底。4.2.7 管沟边坡坡度应根据试挖或土壤的内摩擦角、粘聚力、湿12度、密度等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当缺少土壤物理力学性质资料、地质条件良好、土壤质地均匀、地下水位低于管沟底面标高、挖深在5m以内时,不加支撑的管沟边坡的最陡坡度宜符合表4.2.7的规定。表4.2.7沟深小于5m时的管沟边坡最陡坡度土壤类别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荷载坡顶有动荷载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751:1.001!1,25硬塑性的轻亚粘土1:0.671:0.751:1.00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0.501:0.671:0.75硬塑性的亚粘土、粘土1:0.331:0.501:0.67老黄土1:0.101:0.251:0.33软土(经井点降水后)1:1.00硬质岩1:0ItO1:0注:1静荷载系指怛蜀耳堆等;动荷载系指有机械挖土、吊管机和推t机作业。2轻亚粘土现称为粉土,亚粘土现称为粉质粘土4.2.8 管沟回填土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岩石、砾石、冻土区的管沟,应在沟底先铺设0.2m厚的细土和细砂垫层且平整后方可用吊带吊管下沟。2 回填岩石、砾石、冻土区的管沟时,必须先用细土或砂(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mm)回填至管顶以上O3m后,方可用原状土回填,但回填土的岩石和碎石块最大粒径不得超过0.25m。3 管沟回填应留有沉降裕量,应高出地面0.3m。4 输油管道出土端、弯管(头)两侧非嵌固段及固定墩处,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0.3m。4.2.9管沟回填后应恢复原地貌,并保护耕植层,防止水土流失13和积水。4.2.10 当埋地输油管道通过地面坡度大于18%的地段时,应视土壤情况和坡长以及管道在坡上敷设的方向,采取防止地面径流、渗水侵蚀和土体滑动影响管道安全的措施。4.2.11 当输油管道穿跨越冲沟,或管道一侧邻近发育中的冲沟或陡坎时,应对冲沟的边坡、沟底和陡坎采取加固措施。4.2.12 当输油管道采取土堤埋设时,土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输油管道在土堤中的径向覆土厚度不应小于LOm;土堤顶宽不应小于LOmo2土堤边坡坡度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填土类别和土堤高度确定。对粘性土堤,堤高小于2.Om时,土堤边坡坡度可采用1:0.751:1;堤高为25m时,可采用1:1.251:1.5。3土堤受水浸淹部分的边坡应采用1:2的坡度,并应根据水流情况采取保护措施。4在沼泽和低洼地区,土堤的堤肩高度应根据常水位、波浪高度和地基强度确定。5当土堤阻挡水流排泄时,应设置泄水孔或涵洞等构筑物;泄水能力应满足重现期为25年一遇的洪水流量。6软弱地基上的土堤,应防止填土后基础的沉陷。7土堤用土,应满足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4.2.13地上敷设的输油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取补偿管道纵向变形的措施。2输油管道跨越人行通道、公路、铁路和电气化铁路时,其净空高度应按有关规范执行。3地上管道沿山坡敷设时,应采取防止管道下滑的措施。4对于需要保温的管道应考虑保温措施。4.2.14当埋地输油管道同其他埋地管道或金属构筑物交叉时,其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3m;管道与电力、通信电缆交叉时,其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5m,并应在交叉点处输油管道两侧各IOnl以上14的管段和电缆采用相应的最高绝缘等级防腐层。4.2.15 当输油管道通过杂散电流干扰区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OoO7)和埋地钢质管道直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SY/T0017)的规定采取防护措施。4.2.16 输油线路同直径段的管道壁厚种类不宜过多。4.2.17 输油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设计规范(SY/T0015)的规定。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的穿跨越管段的设计系数按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选取。4.3管道的外腐蚀控制和保温4.3.1 输油管道的防腐蚀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OOO7)、埋地钢质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SY/T0036)和埋地钢质管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SY/T0019)的规定。4.3.2 输油管道保温层的结构应由防腐层、隔热层和保护层组成。隔热层的厚度应根据工艺要求并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4.3.3 隔热层材料应具有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具有一定机械强度、耐热性能好、不易燃烧和具有自熄性、对管道无腐蚀作用的性能。4.3.4 保护层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韧性、化学性能稳定、耐老化、防水和电绝缘的性能。4.3.5 管道敷设采用套管时,输油管与套管之间应采用绝缘支撑。套管端部应采用防水、绝缘、耐用的材料密封。绝缘支撑间距根据管径大小而定,一般不宜小于2m。4.4.1输油管道沿线应安装截断阀,阀门的间距不应超过32km,15人烟稀少地区可加大间距。埋地输油管道沿线在穿跨越大型河流、湖泊、水库和人口密集地区的管道两端或根据地形条件认为需要,均应设置线路截断阀。输送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线路截断阀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表4.4.1的规定。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截断阀之间应设置放散阀,其放散管管口高度应比附近建、构筑物高出2m以上。需防止管内油品倒流的部位应安装能通清管器的止回阀。M4.1液态液化石油气管蹴路敞断阀间距地区等级线路截断阀最大间距(km)32二24三16四8注:地区徽的划分详见附录Eo4.4.2 截断阀应设置在不受地质灾害及洪水影响、交通便利、检修方便的位置,并应设保护设施。4.4.3 选用的截断阀应能通过清管器和管道内检测仪。4.5管道的锚固4.5.1 当输油管道的设计温度同安装温度之差较大时,宜在管道出土端、弯头、管径改变处以及管道和清管器收发装置连接处,根据计算设置锚固设施,或采取其他能够保证管道稳定的措施。4.5.2 当管道翻越高差较大的长陡坡时,应考虑管道的稳定性。4.5.3 当输油管道采取锚固墩(件)锚固时,管道和锚固墩(件)之间应有良好的电绝缘。4. 6.1输油管道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阴极保护测试桩和警示牌等永久性标志。164.6.2里程桩应设置在油流方向的左侧,沿管道从起点至终点,每隔Ikm设置1个,不得间断。阴极保护测试桩可同里程桩结合设置。4.6.3在管道改变方向处应设置水平转角桩。转角桩应设置在管道中心线的转角处左侧。4.6.4输油管道穿跨越人工或天然障碍物时,应在穿跨越处两侧及地下建(构)筑物附近设立标志。通航河流上的穿跨越工程,必须设置警示牌。4.6.5当输油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行人较多和易遭车辆碰撞的地方,设置标志并采取保护措施。标志应采用具有发光功能的涂料涂刷。175输油管道、管道附件和支承件的结构设计5.1荷载和作用力5.1.1输油管道、管道附件和支承件,应根据敷设形式、所处环境和运行条件,按下列可能同时出现的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的组合进行设计:1永久荷载:1)输送油品的内压力;2)钢管及其附件、绝缘层、隔热层、结构附件的自重;3)输送油品的重量;4)横向和竖向的土压力;5)静水压力和水浮力;6)温度作用以及静止流体由于受热膨胀而增加的压力;7)由于连接构件相对位移而产生的作用力。2可变荷载:D试运行时的水重量;2)附在管道上的冰雪荷载;3)由于内部高落差或风、波浪、水流等外部因素产生的冲击力;4)车辆及行人荷载;5)清管荷载;6)检修荷载;7)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作用力。3偶然荷载:1)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或大于O.l0.15g(基本烈度七度)地区的管道,由于地震引起的断层位移、砂土液化、山体滑坡等施加在管道上的作用力;182)由于振动和共振所引起的应力;3)冻土或膨胀土中的膨胀压力;4)沙漠中沙丘移动的影响;5)地基沉降附加在管道上的荷载。5.1. 2输油管道设计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任何一处管道及管道附件的设计内压力不应小于该处的最高稳态操作压力,且不应小于管内流体处于静止状态下该处的静水压力。当设置反输流程时,输油管道任何一处的设计内压力,不应小于该处正、反输送条件下的最高稳态操作压力的较高者。2输送流体的管道及管道附件,应能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外压与内压之间最大压差。5.1.3输油管道的设计温度,当加热输送时应为被输送流体的最高温度;当不加热输送时,应根据环境条件确定流体的最高或最低设计温度。5.1.4输油管道的设计应作水击分析,并应根据分析结果设置相应的控制和保护设备。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由于水击和其他因素造成的瞬间最大压力值,在管道系统中的任何一点都不得超过输油管道设计内压力的Ll倍。5.2 许用应力5.2.1输油管道直管段的许用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许用应力应按下式计算:M=Ko,(5.2.1)式中。许用应力(MPa);K设计系数,输送Cs及Cs以上的液体管道除穿跨越管段按国家现行标准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SY/T0015)的规定取值外,输油站外一般地段取0.72;输送液态液化石油气(LPG)管道设计系数取值,见本规范附录E;焊缝系数。«5.2.1钢管的最低屈服强度和焊缝系数钢管标准名称钢号或钢级最低屈服强度a8(MPa)焊缝系数备注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Q295295(S>16mm为285)10S为钢管的公称壁厚Q3453255>16mm为315)20245(S>16mm为235)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GB/T9711.11997J.175(25)175(172)10L210A)210(207)L245(B)245(241)L290(X42)290(289)L320(X46)320(317)1.360(X52)360(358)L390(X56)390(386)L415(X60)415(413)L450(X65)450(448)L485(X701485(482)L555(X80)555(551)L245NB1.245MB245440*L290NB1.290MB290440°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分部:B级钢管GB/T9711.21999L360NB1.360QB1.360MB360510*10B级管的质量和试验要求高于A级管L415NB1.415QB1.415MB415565L450QB1.450MB450570L485QB1.485MB485605*L5550BE555MB555675*注:1NB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用钢,QB为无缝钢管用钢,MB为焊接钢管用钢。2括号内的钢级及屈服强度为API5L标准的数值。3带*数值为0.5%总伸长下的应力值,在此值范围内,由用户在合同书中提出具体要求。2输油站内管道的许用应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150)和现行美国标准工艺管线(ASMEB31.3)的规定选取。3对于旧钢管,如有出厂证明及制造标准资料,经鉴定及试压合格后,可按公式(5,2.1)计算许用应力。对使用过的,没有出厂证明及制造标准不明的旧钢管,应降级使用,计算许用应力时,管材最低屈服强度可取165MPa。4对于为了达到规定的最低屈服强度要求而进行过冷加工(控轧、冷扩),并在其后曾经加热至大于等于300°C(焊接除外)的钢管,其许用应力应按公式2.1)计算值的75%取值。5钢管的许用剪应力不应超过其最低屈服强度的45%;支承外载荷作用下的许用应力(端面承压)不应超过其最低屈服强度的90%。5.2.2 结构支承件和约束件所用钢材的许用拉应力和压应力,不应超过其最低屈服强度的60%;许用剪应力不应超过其最低屈服强度的45%;支承应力(端面承压)不应超过其最低屈服强度的90%o5.3 .3管道及管件强度验算的应力限用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设计内压力计算出的应力值不应超过钢管的许用应力。2对于输送加热油品的管道,当管道轴向受约束时,其当量应力不得超过钢管最低屈服强度的90%;当管道轴向不受约束时,热胀当量应力不得超过钢管的许用应力。3穿越等级公路未加套管的钢管,由设计内压力和外部载荷作用所产生的环向应力之和不得超过钢管的许用应力。4架空结构构件的强度验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跨越工程(SY/T0015.2)的规定;对于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跨越强度设计系数,应按输气管道数据取值。21钢管的最低屈服强度,应按表5.2.1的规定取值;焊缝系数。表5.2.1钢管的最低屈服强度和焊缰系数钢管标准名称钢号或钢级最低屈服强度。s(MPa)焊缝系数备注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Q295295(S>16mm为285)1.0S为钢管的公称壁厚Q345325(S>16mm为315)20245(S>16mm为235)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GB/T9711.11997L175(A25)175(172)1.0L210(八)210(207)L245(B)245(241)L290(X42)290(289)L320(X46)320(317)L360(X52)360(358)L390(XS6)390(386)L415(X60)415(413)L450(X65)450(448)

    注意事项

    本文(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