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208-2016 人工制气厂站设计规范.docx
-
资源ID:544094
资源大小:335.71KB
全文页数:26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GB 51208-2016 人工制气厂站设计规范.docx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1208-2016人工制气厂站设计规范Codeofdesignonplantofproducingman-madetowngas高清完整版海量资源库最新标准全网首发群:1411604662016-10-25发布2017-07-01实施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人工制气厂站设计规范GB51208-2016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网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U号国宏大厦C座3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Olo)63906433(发行部)三河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刷850mm×1168mm1/325.25印张132千字2017年6月第1版2017年6月第1次印刷高清完整版I海量资源库最新标准全网首发群:141160466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4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人工制气厂站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人工制气厂站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1208_2016,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2.14、5.2.15、5.2.16、5.2.17、5.2.18、5.2.19、6.1,5、55.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16第4、5章内容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10月25日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要求,由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10章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燃气设计产量和质量、煤的干储制气、煤的气化制气、油(气)低压循环催化改质制气、净化和调质、厂址选择和厂区布置、节能与环保和辅助设施等。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冶金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七贤岭高能街128号,邮政编码:116085)。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赛鼎工程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大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参加单位: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科新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天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陈惠民于义林蔡承祐王昌遒张元荣马洪敬杨苏维崔玉叶毅伟成梅邦王明登郭国杰白玮杜连喜袁朝辉马广泉杨秀玉刘文燕曾秀陈芬瑜王满冯成喜主要审查人:郭启蛟李颜强杨铁荣杨在建朱大钧陶益新张秋民马希博董跃陈化新丁培明王金生1 总则(1)2 术语3 燃气设计产量和质量(4)4煤的干储制气(5)4.1一般规定(5)4.2焦炉制气(5)4.3直立炉制气(15)5煤的气化制气(21)5.1一般规定(21)1. 2压力气化制气(21)5. 3常压气化制气(24)6油(气)低压循环催化改质制气(28)6. 1一般规定(28)6.1 轻油低压循环催化改质制气(28)6.2 液化石油气低压循环催化改质制气(30)6.3 天然气低压循环催化改质制气(31)7净化和调质(33)7. 1一般规定(33)1.1 2干偏煤气净化(33)7.3 压力气化煤气净化(39)7.4 常压气化煤气净化(41)7. 5一氧化碳变换(41)7.6煤气脱水(43)8厂址选择和厂区布置(44)(44)(46)(47)(47)(48)(49)(50)(50)(50)(51)(53)(53)(58)(60)(63)(64)(65)(67)(68)(71)8. 1一般规定8.1 厂址选择8.2 煤的干储制气厂区布置8.3 煤的压力气化制气厂区布置8 .5煤的常压气化制气厂区布置9 .6油(气)低压循环催化改质制气厂区布置9 IJ目匕与环保919.2 IJ目匕9.3 环保10 辅助设施10.2 电气与仪表自动化10.3 给排水与消防3:t二附录A煤的干储制气(含净化装置)室内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附录B煤的气化制气(含净化装置)室内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附录C碎煤加压气化典型指标本规范用词说明弓IJlJj<*»W寸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Designedoutputandqualityoffuelgas(4)4 Carbonizationandgasmakingofcoal(5)1.1 1Generalrequirements(5)1.2 Gasmakingbycokeovenbattery(5)1.3 Gasmakingbyverticalretort(15)5 Gasmakingbycoalgasification(21)5. 1Generalrequirements(21)6. 2Gasmakingbycoalgasificationunderpressure(21)7. 3Gasmakingbycoalgasificationunderatmosphericpressure(24)6 Preparationgasbylowpressurecirculatingcatalyzingreformationfromoil(gas)(28)6. 1Generalrequirements(28)7. 2Gasmakingbylowpressurecycliccatalystreformingfromlightoil(28)8. 3GasmakingbylowpressurecycliccatalystreformingfromLPG(30)9. 4Gasmakingbylowpressurecycliccatalystreformingfromnaturalgas(31)7 Purificationandreformation(33)7.1Generalrequirements(33)7.2Purificationofcarbonizedgas(33)37. 3Purificationofgasificationgasunderpressure(39)7.4Purificationofgasificationgasunderatmosphericpressure(41)7.5COshift(41)7.6Gasdehydration(43)8Selectionoflocationandplantarrangement(44)8. 1Generalrequirements(44)8. 2Selectionoflocation(46)8. 3Plantarrangementofcoalcarbonization(47)8. 4Plantarrangementofcoalgasificationunderpressure(47)8. 5Plantarrangementofcoalgasificationunderatmosphericpressure(48)8.6Plantarrangementoflowpressurecycliccatalystreformingfromoil(gas)(49)9Energysavingandenvironmentprotection(50)9. 1Generalrequirements(50)10. Energysaving(50)11. 3Environmentprotection(51)10Utilities(53)12. 1Electric,instrumentandautomation(53)13. 2Watersupplyandfirefighting(58)14. 3Ventilationandde-dusting(60)AppendixAClassificationofindoorexplosiveareaofcoalcarbonizationunit(includinggaspurificationfacilities)(63)加PendiXBClassificationofindrexplosiveareaofcoalgasificationunit(includinggaspurificationfacilities)(64)AppendixCTypicalindexesforcoarsecoalpressurizinggasification(65)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67)1.istofquotedstandards(68)Addition:Exp1anationofprovisions(71).o.为了规范人工制气厂站设计,保证工程设计质量、安全和环保,综合利用资源和节能减排,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向城市、乡镇和居民点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生产等各类用户作燃料用的新建、改建人工制气厂站工程设计。1.0.3人工制气厂站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高清完整版海量资源库最新标准全网首发群:1411604662.0.1葛金指数Gray-kingindex表示煤的结焦性的一项指标。2.0.2煤的化学反应性chemicalreactivityofcoal表示在一定温度下煤与二氧化碳相互作用,将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能力的指标,是我国评价气化用煤的质量指标之一。2.0.3煤的热稳定性thermalstabilityofcoal指煤块在燃烧或气化高温作用下保持原来粒度的性质的指标,是我国评价块煤质量指标之一。2.0.4变换shift指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C0+H20=C02+H2÷Q(热量)0.4)2.0.5湿式氧化法脱硫wetoxidationdesulphurizationprocess以含氨或含碳酸钠的水溶液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空气对脱硫液进行氧化再生的方法。2.0.6氨水法脱硫ammonialiquordesulphurizationprocess采用含氨水溶液脱除煤气中硫化氢的方法,也称氨硫联合洗涤法脱硫。2.0.7真空碳酸盐法脱硫VaCUUmcarbonatedesulphurizationprocess采用含碳酸钠或碳酸钾水溶液脱除煤气中硫化氢,并在真空状态下对脱硫液进行解吸的方法。2.0.8循环催化改质cycliccatalystreforming2用轻油、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为原料,以加热、改质为主要生产过程的循环操作方式,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产改质气的生产工艺。2.0.9煤气水gasliquor指来自压力气化工艺的冷凝水和洗涤水,煤气水中含大量的溶解气、悬浮物、焦油、脂肪酸、酚、氨等。2.0.10下喷式焦炉Underjetcokeoven加热用煤气或空气由炉体下部垂直进入炉内的焦炉。2.0.11侧喷式焦炉gunfluetypecokeoven加热用富煤气由焦炉机、焦两侧的水平砖煤气道引入炉内的焦炉。3燃气设计产量和质量3.0.1人工制气厂站的燃气设计产量,宜根据城镇燃气输配系统计算的月的最大日用气量确定。3.0.2燃气设计产量应由基本气量和调峰气量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本气量应按厂站选定的主气源炉型制气能力确定。2调峰气量可在下列措施中选择,经综合比较后确定:1)在选定主气源炉型时,留有一定余量的制气能力;2)增设备用、辅助和掺混的气源装置;3)建立替代厂站内自用燃气的能源设施。3调峰气量应与外部调峰能力相配合,并应根据燃气输配要求确定。3.0.3燃气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工煤气GB/T13612的有关规定。制取代用天然气时,其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GB17820的有关规定。3.0.4供气调峰时,出厂站的燃气发热量和组分的波动范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分类和基本特性GB/T13611的有关规定。3.0.5人工煤气加臭剂的最小量应根据下列条件计算后确定:1燃气中臭味物种类、特性和含量;2燃气中一氧化碳含量;3燃气爆炸极限的下限值。3.0.6人工煤气加臭剂的选择和加臭装置的设计宜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CJJ/T148的有关规定执行。4煤的干储制气4.1 一般规定4.1.1 本章适用于焦炉和直立炉制气厂站的工程设计。4.1.2 焦炉和直立炉制气厂站设计,应按本规范的要求落实原料及燃料的数量、质量和供应条件。4.1.3 干储制气工艺、炉型和孔数(门数)的选择,应根据供气规模、建设条件、煤炭资源和品种、产品的市场需求、技术装备水平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4.1.4 煤干储制气室内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高清完整版海量资源库最新标准全网制1气.1604664.2.1 备煤工艺流程应根据配煤试验报告的煤质确定,宜采用硬度高的煤预粉碎、配煤后分组粉碎工艺流程。4.2.2 进厂煤车应设置计量装置,输煤系统带式输送机上宜设置计量装置。4.2.3 严寒地区煤气厂应设置来煤车辆解冻装置。4.2.4 备煤系统输送设备应设联锁集中控制。4.2.5 备煤系统宜采用三班制操作,系统日最大作业时间宜小于18h。4.2.6 焦炉制气厂应设置入厂煤在线采制样装置。4.2.7 受煤设备、台数及能力应满足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同时进厂车辆全部卸完的要求。根据来煤方式不同,受煤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年用煤量大于130万t的制气厂,宜采用翻车机自动作业5线,并宜在空车线上设置备用机械卸车装置;小于130万t的制气,宜采用机械卸车受煤坑;2 自卸汽车宜采用自卸车受煤坑,非自卸车应采用机械卸车受煤坑;3 采用自卸汽车受煤的,受煤坑的卸煤侧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挡墙。4.2.8 煤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煤场操作储量应根据来煤方式确定,铁路来煤宜按焦炉15d20d用煤量,汽车来煤宜按7d15d用煤量,煤场操作容量系数宜取0.7;2 露天煤场宜设洒水抑尘设备;3 煤场宜采用混凝土预制块地坪或下部碎石、上部煤肝石压实地坪,两侧应设排水沟;4 煤场堆取煤作业宜采用斗轮堆取料机,其堆煤能力应为卸车能力的1.2倍;5 煤场应配备辅助作业设备,并应在附近设辅助作业设备检修设施;6 寒冷地区,煤场至配煤装置的输送线上应设置破冻块装置。4.2.9 室内煤库储煤宜采用储配合一形式。4.2.10 配煤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配煤槽总容量宜按焦炉日用煤量计算;2 配煤槽数量应根据采用的煤种数量及单种配比确定,一种煤至少一个槽,总数中宜设置1个或2个备用槽;3 配煤槽的槽体应采用双曲线斗嘴,斗嘴宜设置风力振煤装置;4 配煤室应采用自动配煤装置。4.2.11 粉碎机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粉碎机应采用独立基础;2粉碎机应采用减振、隔音以及控制噪声等措施;3粉碎机前带式输送机宜与粉碎机轴中心线垂直布置,输送机头部应设置除铁器;4粉碎机入口宜设均匀布料装置。4.2.12 进配煤室带式输送机和粉碎机后的带式输送机上应设取样点。4.2.13 装炉煤的质量要求宜符合表4.2.13的规定。表4.2.13装炉煤的质量要求指标序号项目符号顶装焦炉捣固焦炉1水分(%)Mi119-112细度(<3mm)(%)76822903灰分(%)Ad11.110.54硫分(%)St.d<1.14<1.085挥发分(%)Vdaf263128366黏结指数G588255727胶质层指数(mm)Y142212158焦块最终收缩度(mm)X28332833注:当焦炉炼制气焦时,配合煤灰分(干基)可小于16%。4.2.14 焦炉加热用煤气的低发热值、质量指标及压力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炼焦工艺设计规范GB50432的有关规定,其中加热煤气中硫的含量应确保焦炉烟囱排放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的有关规定。4.2.15 焦炉制气主要产品的产率应按实际生产数据或配煤炼焦试验结果确定。无配煤炼焦实验结果的,可按表4.2.15选用。表4.2.15焦炉制气主要产品的产率序号配合煤挥发分全焦产率(%)煤气产率(m3t-l)干煤焦油产率(%)粗苯产率(%)Vdf()Va(%)125.5623792903.000.85226.6724783003.300.90327.7825773103.500.90428.8926763203.701.00530.0027753304.001.00631.1128743404.201.00732.2229.733504.451.05833.3330723604.701.10934.44高清完整版社海量资源库4.901.101035.5632703805.101.104.2.16计算焦炉制气设计能力的主要指标宜符合表4.2.16的规定。表4.2.16计算焦炉制气设计能力的主要指标序号项目名称指标1年工作日(d)365焦炉顶装焦炉炭化室平均宽度564mm24.0-24.5炭化室平均宽度542m23.5-24.0炭化室平均宽度50Omm21.0-22.0炭化室平均宽度45Onnn18.0-19.02周转时炭化室平均宽度574(或554)mm,煤饼宽度50Omm25.526.0间(h)捣固焦炉炭化室平均宽度540(或530)mm,煤饼宽度470Inm24.5-25.0炭化室平均宽度500mm,煤饼宽度45Omm22.5-23.08续表4.2.16号项目名称指标3 焦炉紧张操作系数1.07装炉煤散密度(以干煤计,顶装焦炉)(tm-3)0.73“0764煤饼密度(以干煤计,捣固焦炉)(tm-3)LOO1.055 炉组检修时间(hd-l)234.2.17 顶装焦炉制气的热工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炼焦工艺设计规范GB50432的有关规定;捣固焦炉制气的热工指标应符合表4.2.17的规定。表4.2.17捣固焦炉制气的热工指标(kJkg)指标序号项目名称湿煤耗热量相当干煤耗热量按设计周转时间,含水分7%的每公斤捣固煤料的炼焦耗热量计算生产焦炉煤气加热243026131消耗定额用混合煤气加热27602968计算焦炉加热系统用焦炉煤气加热26502850混合煤气加热298032042煤料水分以7%为基准,每增减1%水分时,相应的耗热量增减量焦炉煤气加执2958贫煤气加热33674.2.18 焦炉工艺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炼焦工艺设计规范GB50432的有关规定,并应根据选定的炼焦工艺、焦炉炉型、炉孔组成、焦炉机械及维修设施的配置等综合确定。4.2.19 焦炉制气宜采用捣固炼焦工艺,并宜采用炭化室高6m及以上的大容积捣固焦炉。4.2.20 焦炉制气宜采用双联火道、废气循环、焦炉煤气下喷、蓄热室分格、贫煤气和空气分段供入的复热式下调焦炉。焦炉炉体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炼焦工艺设计规范GB50432的有关规定。4.2.21 焦炉集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焦炉桥管、水封阀的结构与配置以及集气管的压力制度,应能满足焦炉荒煤气冷却和装煤烟尘治理的要求;2顶装焦炉的集气系统宜布置在机侧,捣固焦炉的集气系统应布置在焦侧;3集气管应设置荒煤气放散管,放散管的排出口应设置自动点火装置;4集气管应设置压力自动调节装置,且应将集气管压力信号传输给煤气鼓风机控制系统;5采用多吸气管时,集气管应分段设置,且相邻两段集气管间宜设置连通管;6采用烟气转换车的装煤烟尘治理方案时,捣固焦炉导烟孔盖与座应采用水封结构;7上升管水封盖、水封阀的开闭及高低压氨水三通球阀的切换,宜由焦炉机械液压执行机构或气动执行机构操作;8应设置冷却荒煤气的低压氨水系统和治理装煤烟尘的高压氨水系统,且低压氨水系统应设置氨水停止供应时使用的事故用水补充系统;9桥管上设置的氨水喷嘴宜采用能实现实心锥体喷洒的结构;10低压氨水在炉顶主管末端的压力不应低于0.15MPa,高压氨水在顶装焦炉炉顶的压力应为L8MPa2.8MPa,高压氨水在捣固焦炉炉顶的压力应为2.8MPa3.6MPao4.2.22焦炉加热交换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热煤气入炉总管宜采用架空方式引入;2加热煤气管道的组成应根据焦炉加热用煤气种类、煤气热值、炉体结构以及焦炉加热对煤气热值的要求等确定;煤气掺混装置宜设置在焦炉外线管廊,煤气预热器应设置在炉间台;103焦炉煤气加热宜采用下喷式,贫煤气加热宜采用侧入式;4加热煤气管道宜设置低压自动充氮保护装置;5地下室焦炉煤气管道末端应设置放散水封阀和爆破片,贫煤气管道末端应设置放散泄爆阀;6加热煤气管道应设置蒸汽或氮气吹扫设施;7地下室加热煤气主管交换旋塞宜设置集中润滑系统;8贫煤气可采用交换旋塞或废气开闭器中的煤气泥交换;9需要频繁进行加热煤气种类切换的焦炉,宜设置具有远程切换加热煤气种类功能的液压交换机和交换传动装置。4.2.23护炉设备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捣固焦炉护炉设备施加给砌体的保护力,应考虑装煤操作煤饼前端局部掉角或倒塌对护炉设备施加的附加力的影响;2焦炉炉柱施加给保护板的力应为弹性力;3纵、横拉条端部弹簧的调节宜采用可测力的液压装置;4焦炉炉门应采用弹簧门栓、弹性刀边、腹板可调、悬挂式空冷结构。4.2.24煤塔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顶装焦炉制气时,一个炉组的两座焦炉之间应设置一座煤塔;煤塔的有效贮量应满足两座焦炉连续生产8h16h的用量;2采用固定捣固站式捣固焦炉制气时,煤塔应布置在炉组中部机侧推焦机轨道上方;采用捣固装煤推焦机时,宜在焦炉机侧设置两条互为备用的带式输送机向捣固装煤推焦机上设置的煤斗给煤;3煤塔下部斗槽应采用双曲线结构,并应设置压缩空气振煤装置;4煤塔下缘的高度应保证煤塔两侧工作的焦炉机械能安全通过;5煤塔内炉顶以下各层房间应优化布置,并应满足生产操作和集中控制的需要。4.2.25 熄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焦炉熄焦宜采用干熄焦为主、湿熄焦备用的方式;2干熄焦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炼焦工艺设计规范GB50432的规定;3熄焦塔中部应设置水雾捕集装置,且水雾捕集系统应在熄焦车进入熄焦塔前提前启动;4熄焦塔顶的粉尘捕集装置应设置焦粉清洗系统5熄焦水应循环使用,熄焦补充水可按0.4m%干煤计算;6采用高位槽熄焦时,应在熄焦水泵出口设置消声缓闭止回阀或采用变频调速控制熄焦水泵;7采用低水分熄焦或稳定熄焦时,应在熄焦塔内熄焦车的上方设置挡焦罩。4.2.26 焦炉机械的装备水平及配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炭化室高6m及以上的大容积捣固焦炉宜配置集受煤、捣固、装煤和推焦等功能于一体的捣固装煤推焦机;2捣固焦炉炉顶应配置U形管式烟气转换车或燃烧式导烟车;3拦焦机的车体不宜采用两条走行轨道均作用在焦侧操作台上的结构形式;4焦炉的机焦侧炉门上方、炉门清扫装置上方及顶装焦炉的平煤小炉门,应设置逸散烟尘收集装置;5推焦机及拦焦机应设置炉门清扫装置,并宜采用机械清扫与高压水清扫相结合的方式;6拦焦机宜采用可在焦侧操作台边缘设置栏杆的翻转接斗式头尾焦收集装置;7捣固焦炉的装煤机构应设置机侧炉门装煤烟尘密封装置8煤料捣固系统应采用自动连续给料、多锤快打、薄层自动捣固技术;129寒冷地区捣固煤饼的煤箱应设保温装置;10设置在固定煤塔式捣固站内的捣固机应与装煤推焦机或(捣固)装煤车、摇动给料器等设置联锁;H焦炉机械中各移动车辆的配置数量,应满足炉组的生产操作和检修的要求。顶装焦炉炉组的焦炉机械配备宜符合表4.2.26-1的规定,捣固焦炉炉组的焦炉机械配备宜符合表4.2.26-2的规定。表4.2.267顶装焦炉炉组的焦炉机械配备(台)炭化室高度及炉孔数6.98m4X65"4X556.98m2X652×556.Om4X50、4X556.Om2X50"2X55焦炉机商、名称及配备×.操作备用操作备用操作备用操作备用装煤车高清完罄2海12111推焦机2111211拦焦机221211湿法熄焦21112111蟆车干熄焦为主,湿法熄焦备用01010101电机车21112111液压交换机40204020炉门服务车8040表4.2.26-2捣固焦炉炉组的焦炉机械配备(台).炭化室高度炉孔数焦炉机械、名称及配备x×6.25m4X524×566.25m2X522×565.5m4X604X655.5m2X602X655.5m2X50"2X55操备操备操备操备操备续表4.2.26-2×炭化室高度×及炉孔数焦炉机械6.25m4X52"4X566.25m2X52"2×565.5m4X604X655.5m2X602X655.5m2X502X55名称及配备操作备用操作备用操作备用操作备用操作备用捣固装煤推焦机2111装煤推焦机4O2O20装煤车4O2O4020推焦机4O2O4020拦焦机2211402011电机车2111211111熄焦车湿法熄焦2111211111干熄焦为主,湿法熄焦备用O2O1020101液压交换机4O2O402020煤饼捣固机4O2O402020注:1焦炉配备捣固装煤推焦机时,不需再配置煤饼捣固机、装煤车、推焦机或装煤推焦机。2焦炉配备装煤推焦机时,不需再配置装煤车及推焦机。3炭化室高5.5m捣固焦炉为宽炭化室捣固焦炉,其炭化室平均宽度为554mm,4煤饼捣固机的单位为套。5表中4座焦炉的机械配置是指4座焦炉布置在同一中心线上、通过大间台连在一起,且焦炉机械走行轨道连通的情况下的配置。4.2.27 捣固焦炉应配置煤饼掉角或倒塌时快速处理事故余煤的系统。4.2.28 两座焦炉宜配置一座焦台,焦台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焦台水平倾角不应小于28°,斜面宽度宜为焦炉炭化室高度的2倍;142焦台长度宜保证焦炭在焦台凉焦时间不少于30min;3焦台应采用机械化放焦;1.1.1 补充熄焦水管。4.2.29 筛焦楼、储焦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筛焦楼筛分设备应根据系统能力及焦炭分级情况选择;2焦炭分级应根据用户要求确定,用户无明确要求时宜按下述分级:1)高炉焦宜分为大于25i25mm1Omm>IomnrOmm,共3级;2)铸造焦宜分为大于80mm、80mm60mm>60m25mm>25mm10mm>10mm0mm,共5级3筛焦楼筛下储槽容量宜按焦炉6h8h产焦量计算;4储焦槽容量宜按焦炉.2d7d产量计算。4.2.30 设露天储焦场时,储量宜按焦炉10d20d产量计算。焦场应做人工地坪及排水设施,四周宜设挡风抑尘装置。4.3直立炉制气4.3.1 备煤应根据直立炉装炉煤的质量要求,设置相应的破碎、筛分及配煤等装置。4.3.2 原料煤的接受及储存应符合本规范第4.2.7条及第4.2.8条的规定。433焦炭分级应根据用户要求确定,用户无明确要求时宜按下述分级:1气化焦宜分为大于40mm、40mm25mm25mm10mm和小于Iomn1,共4级;2铁合金焦宜分为大于40mm、40mm25mm>25m10mm>10mm5mm和小于5m,共5级。4.3.4 筛焦楼各级焦炭储仓容量宜按6h12h产焦量计算。4.3.5 直立炉应设开工及烧空炉后的供焦系统。4.3.6直立炉装炉煤的质量指标,应符合表4.3.6规定。表4.3.6直立炉装炉煤的质量指标项目气焦挥发分(干基)>25%生期膨胀序数11/2-4葛金指数FG硫含量<1%灰分(干基)<25%粒度<50rmn(其中小于IOnnn的含量应小于75%)注:1生产铁合金焦时,应选用低灰分、弱黏结的块煤;灰分(干基)应小于1佻;粒度宜为15m50mm;热稳定性(TS+6)应大于60%。2生产电石焦时应采用灰分小于10%的煤种,粒度与生产气焦装炉煤粒度相同。3当装炉煤质量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做工业性的单炉试验。4.3.7 每座直立炉顶层的储煤仓总容量,宜按16h20h用煤量计算。辅助煤箱的总容量,应按2h用煤量计算。烧空炉用储焦仓的总容量,宜按一次加满四门炭化室的装焦量计算。4.3.8 直立炉制气主要产品的产率应按配煤试验结果确定。当无配煤实验结果时,直立炉制气主要产品产率可按表4.3.8选用。表4.3.8直立炉制气主要产品产率炉型项目有蓄热室直立炉无蓄热室直立炉煤气400m3/1煤420113t煤低热值为14.6MJ/m315.5MJm3350M/t煤380113t煤低热值为16.3MI/m3全焦62%71%71%74%注:直立炉制气,焦油产率一般在3.0%3.7%;粗苯产率一般在0.6%0.8%°4.3.9 直立炉煤干储耗热量宜按表4.3.9选用o16表4.3.9直立炉煤干tg耗热量炉型项有蓄热室直立炉无蓄热室直立炉煤干储耗热量(计算生产消耗用)回炉煤气加热1672kJkg湿煤2132kJkg湿煤发生炉煤气加热2216kj/kg湿煤2425kJkg湿煤2580kj/kg湿煤3010kj/kg湿煤注:湿煤系指装炉煤水分为7%4.3.10 直立炉加热用煤气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蓄热室直立炉加热用发生炉冷煤气:1)低发热值Qnet不应小于4915kJ11)3;2)含尘量不应大于15mgm3;3)含焦油量不应大于20mgm3;4)接点压力.P不应小于4.OkPa;5)冬季温度宜小于35,夏季温度宜小于45。2有蓄热室直立炉加热用回炉煤气:1)低发热值Qnet不应小于14635kJ113;2)含尘量不应大于15mgm3;3)含焦油量不应大于50mgm3;4)接点压力P不应小于35kPa°3无蓄热室直立炉加热用发生炉热煤气:1)低发热值Qnet不应小于4909kJ113;2)含尘量不应大于350mgm3;3)温度不宜小于350;4)压力应为50Pa-100Pao4.3.11 有蓄热室直立炉加热交换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热煤气管道:1)煤气总管应设置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