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docx
聊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聊城市人民政府二。一七年七月目录前言1第一章规划调整完善背景3一、区域概况3二、土地利用现状3三、现行规划实施情况5四、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13五、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6六、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17七、调整完善的必要性24八、机遇与挑战26第二章规划调整完善总则29一、指导思想29二、规划原则29三、规划依据31四、规划期限与范围34五、规划调整完善任务和目标34第三章规划目标与控制指标调整37一、发展总体目标37二、土地利用战略目标39三、主要控制指标分解情况40四、规划控制指标调整42第四章规划空间管控优化45一、土地利用总体格局45二、生态空间布局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46三、农业生产空间优化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49四、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53第五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55一、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原则55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56三、土地利用布局优化59第六章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布局调整64一、重点交通工程项目64二、水利建设项目64三、能源及电力建设项目65四、环保建设项目65五、其他重点建设项目65第七章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调整67一、土地利用功能分区67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调整71第八章土地综合整治75一、土地整治规划总体目标75二、土地综合整治安排75三、土地整治挖潜安排76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791*、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79二、中心城区规划调整方向79三、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80四、中心城区用地空间管制81五、县级中心城区调整情况83第十章规划实施与管理85一、建立行政保障措施8585二、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三、加强实施监管与基础建设,86附表:错误!未定义书签。支持性文件: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聊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于2009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以来,聊城市人民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的措施,在控制和引导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新型城镇化、耕地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方面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聊城市作为冀鲁豫三省交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地,现行规划与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发展需求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协调、不适应情况,迫切需要调整完善。为提高规划的现势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16)2号)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指标调整的通知(省国土资发(2016)10号)等法律法规、土地利用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依据聊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和2014年第二次土地调查变更成果,编制本规划调整完善方案。本规划方案以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引,与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等相关规划进行了协调衔接,重点对聊城市“十三五”期间区域发展与重大项目用地进行了调整完善,划定了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城市开发边界,是规划期内引导聊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各项建设,依法保障聊城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采用2014年现状数据,规划调整完善的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范围包括聊城市行政区内的全部土地,面积为871835.70公顷。第一章规划调整完善背景一、区域概况聊城市是位于中国山东省西部的一个地级市,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位于北纬35。47二37。02,和东经115。16UII6。32,之间,南北直距138公里,东西直距114公里,总面积8718平方公里。下辖冠县、莘县、阳谷县、东阿县、在平县、高唐县、东昌府区,代管省辖市临清市,下辖126个乡、镇、街道,6516个村委会。2014年聊城总人口593.57万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16亿元,增长9.4%,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2亿元,增长15.2%,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2位。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400亿元,达到446.6亿元。聊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聊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二、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全市土地总面积为871835.70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704438.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80.80%;建设用地面积为155451.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83%;其他土地11945.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7%。地类2014年面积比重(%)土地总面积100.00农用地耕地572181.2965.63园地10310.801.18林地55658.676.38牧草地0.000.00其他农用地66288.197.60农用地合计80.80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镇用地28223.703.24农村居民点106479.6012.21采矿用地4744.900.54其他独立建设用地0.000.00小计15.99交通水利建设用地交通用地铁路用地1117.750.13公路用地9803.551.12民用机场用地0.000.00港口码头用地0.000.00管道运输用地15.880.00小计1.25水利设施水库水面430.280.05水工建筑用地4080.010.47小计0.52其他建设用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555.710.06特殊用地0.000.00盐田0.000.00小计0.06建设J用地合计17.83其他±地水域8895.191.02自然保留地3050.180.35其他土地合计1.37单位:公顷表1聊城市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面积表三、现行规划实施情况(一)现行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聊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规划文本于2009年10月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查通过,同年12月形成规划成果,经聊城市政府报请省政府审议通过并以鲁政发(2009)315号文件批准实施。1、总量指标我市规划主要控制指标为:耕地保有量565190.9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97585.97公顷,园地面积20829.44公顷,林地面积47172.51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155969.72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40332.37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47649.75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15637.42公顷。见附表1。2、增量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11911公顷,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面积10382.02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10059.99公顷,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10060.01公顷。见附表1。3、效率指标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40平方米,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指标7440.72公顷。见附表1。(二)规划实施情况1、耕地保有量(1)规划控制指标规划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达到565190.97公顷。(2)实施情况规划实施期间,全市大力推进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2014年全市耕地面积为572181.29公顷,比规划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指标任务相比多6990.32公顷,耕地保护完成率达101.24%o进一步强化耕地质量管护和生态保护,使耕地质量有所提高,土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全面完成了耕地保护任务。2、基本农田保护任务(1)规划控制指标规划到2020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任务497585.97公顷。(2)实施情况规划实施期间,我市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力度,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部落实到地块,并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了基本农田质量。2014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497616.90公顷,比上级下达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多保护30.93公顷。超额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任务。3、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工矿用地规模(1)规划控制指标规划到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155969.72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140332.37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突破47649.75公顷。(2)实施情况规划实施期间,我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工矿用地均未突破规划控制指标。2014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155451.38公顷,比规划2020年指标少518.34公顷;2014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39448.20公顷,比规划2020年指标少884.18公顷;2014年,全市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32968.60公顷,比规划2020年指标少14681.15公顷。4、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1)规划控制指标规划到2020年,全市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为15637.42公顷。(2)实施情况规划实施期间,我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保障了邯济铁路扩能改造、京九铁路聊城站站房改造工程、高邢高速、德商高速聊城至范县段、济聊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徒骇河城区段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聊城段实现通水等交通水利建设项目。2014年全市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16003.18公顷,超出规划期末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365.76公顷。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规划控制指标规划到2020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1911.00公顷(2)实施情况通过对全市2006-2014年审批新增建设用地统计发现新增建设用地增长速度较快,全市新增建设用地面积达到8676.58公顷,与上级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1191LOo公顷相比,剩余3234.42公顷。规划实施期间正是聊城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对新增建设用地需求较大,同时建设用地有效供应也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发展。6、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指标(1)规划控制指标规划到2020年,全市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10382.02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10059.99公顷。(2)实施情况截止到2014年,全市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8676.47公顷,较规划目标年少1705.55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7047.06公顷,较规划目标年少3012.93公顷。7、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规划控制指标规划到2020年,全市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0060.01公顷。(2)实施情况规划实施期间,全市各县(市、区)土地整治工作有序开展,但依然不能满足规划期间建设占用耕地,不能达到占补平衡。2006-2014年全市通过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713.05公顷,比上级下达2020年规划指标10060.01公顷少补充耕地6346.96公顷,距离规划指标还有一定差距,在十三五期间需加强土地整治力度。8、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指标(1)规划控制指标规划到2020年,全市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分别控制在140平方米以内。(2)实施情况2014年总人口593.57万人,城镇化率37%,城镇人口219.62万人,城镇工矿规模32968.60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150平方米,距离规划确定的城镇工矿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随着聊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同时农村居民点腾退进展缓慢,且自2006年规划实施以来全市人口增长速度低于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速度,故人均城乡建设用地呈现粗放利用态势,未来用地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加强。9、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规模(1)规划控制指标规划到2020年,全市力争实现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7740.72公顷。(2)实施情况规划实施期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69个,周转指标规模3113.07公顷,安置区占农用地面积598.80公顷,节余建新区指标2514.27公顷;综合整治项目区4个,周转指标规模1547.67公顷,安置区占农用地面积591.20公顷,节余建新区指标956.47公顷。截至2014年底,共完成复垦农用地1345.07公顷、复垦耕地1342.07公顷,安置区占农用地面积177.33公顷,节余建新区指标1164.74公顷。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缓解了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但是因为城乡增减挂钩涉及资金额度较大,利益群体较多,项目实施时间较长等客观困难,总体进度相对缓慢。(三)规划实施成效1、促进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实施期间,我市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耕地保护监督检查、动态监测和考核制度,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纳入对各县(市、区)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在日常土地管理工作中,坚持各类建设项目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不占基本农田。确实无法避让耕地的,按照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要求,落实补充耕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和整理开发复垦项目的实施,耕地质量提高较为明显,确保了粮食安全。2、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用地,促进了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期间,我市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集约高效建设中心城区,引导乡镇合理发展,加强对土地利用方向、结构和布局的控制。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向城镇、社区和中心村集中,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容积率和经济产出率。为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我市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节约集约用地。一是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报征土地;二是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三是强化供地管理工作由过去的需求引导供给转变为供给引导需求,要求新建工业企业必须进入园区。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禁止供地的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3、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促进了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规划实施期间,我市积极稳妥地推进制度创新,建立了土地市场体系,土地供应结构更趋优化。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聊城市实际,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土管理政策措施和制度,促进了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四)规划实施存在问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已取得较好的成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规划的实施仍存在一定的问题。1、耕地保护压力仍然较大规划实施期间,我市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发展,建设用地增速不断加快,占用耕地不可避免,然而后备资源开发难度大,投资强度高,导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耕地保护与用地需求相冲突的情况,不仅制约了规划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导致耕地保护难度加大。2、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聊城市经济格局的变化,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显示出弹性不足的特点,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工业园区用地需求量大、选址不在规划范围内等现象已经成为其发展瓶颈问题,用地空间布局亟待优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3、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供给能力和社会需求不平衡2011-2014年,全市共减少耕地569.05公顷,平均每年减少142.26公顷。与此相反,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4年中建设用地共增加4290.38公顷,平均每年增加1072.60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共增加2873.20公顷,平均每年增加718.3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共增加1237.47公顷,平均每年增加309.37公顷,包括铁路用地、公路用地、水库水面和水工建筑用地。一方面要保护耕地,另一方面建设用地增加会占用耕地,保红线与保增长矛盾突出。虽然从近期来看,通过严格的用途管制,耕地总量减少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从长期来看,在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保护耕地总量稳定和质量不降低的难度越来越大。4、土地利用率和垦殖率高,可提升空间接近极限土地利用率是指已利用土地(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合计)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是从总体上概括说明土地利用的广度。2011年聊城市土地利用率为高达97.58%,到2014年,山东省土地土地利用率已高达98.63%,远远高于山东省90.86%的平均水平。土地垦殖率是指土地垦殖面积(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也称垦殖系数。土地垦殖率反映一定地区种植业的发达程度,同时也反映了种植业在土地利用中的所占的比重。2014年聊城市土地垦殖率为65.63%,高于山东省48.20%的平均水平。5、规划的引领调控融合作用尚未完全发挥现行规划着力于与相关规划协调与衔接,由于土地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规划、生态保护等相关规划分属不同的领域,规划之间统筹协调的机制不够完善,土地规划对各业的统筹能力偏弱,导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各相关规划的协调与衔接程度不够,未能发挥统筹调控作用。四、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1.建设适宜性单因子评价按土地资源、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等资源环境要素,分析耕地、生态红线区、地形坡度、地壳稳定性、突发性地质灾害、采空塌陷等因素对土地开发建设的影响,并根据影响程度对各要素进行评价分级。建设开发限制因素分为两类:强限制性因子和较强限制性因子。强限制性因子包括:永久基本农田、采空塌陷区、行洪通道。较强限制性因子包括:优质耕地、园地、林地、人工草地、地裂缝、地震活动及地震断裂带、地形坡度、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生态红线等。相同因素的不同级别对开发建设的影响也不同,如质量等级高的耕地对建设开发的限制性强于质量等级低的耕地,突发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对建设开发的影响高于中低易发区。因此,限制要素的单因子评价主要根据建设开发适宜性程度对评价因子进行量化分级。对于强限制性因子,直接予以。或1的赋值;对于较强限制性因子,则采用专家打分法对不同限制等级进行O-I(X)赋值。表2建设适宜性评价因子表因子频因子因子权重S144Ht强限制因子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0其他地区1采空塌陷区严重区0严重区1彳揪蝇行洪通道0其他1较强限制因子地震活跃及地震断裂0.13地震设防区40其他100一般农地0.08高于平均等耕地60低于平均等耕地80园地、林地、人工草地90其他100W0.06>20°40IO0-20°6050-IO0800°-5°100土也质灾害易发度0.32高易发40中易发60无地质灾害风险100生态红线0.41I级生态红线区0II级生态红线区40非生态红线区1002、建设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主要采用限制系数法计算建设开发的综合适宜性分值。计算公式如下:mE=PZWJi7=1M=I式中,E为综合适宜性分值;j为强限制性因子编号;k为较强限制性因子编号;同为第j个强限制性因子适宜性分值;园为第k个较强限制性因子适宜性分值;圆为第k个较强限制性因子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m为强限制性因子个数;n为较强限制性因子个数。根据建设开发适宜性程度,结合所获取数据基于以上方法计算得到的适宜性综合评价分值结果,采用专家打分法对筛选出的评价因子进行量化分级并赋值,测算适宜性评价分值结果,结合聊城市具体情况及专家意见,将建设开发适宜性划分为最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和特别不适宜四种类型。将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中得到的最适宜与基本适宜空间与现状建设用地进行空间关联分析,得到聊城市各县(市、区)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面积,结果见表3。可见,全市不适宜及特别不适宜建设的面积为586137.30公顷,占比约为67.23%。表3聊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单位:公顷行政名称行政代码最适宜面积基本适宜面积不适宜面积特别不适宜面积聊城市371500112169.49173528.9661029.19525108.06东昌府区37150217471.4435399.9120720.7771868.01阳谷县37152114414.0919720.864134.563615.36莘县37152221038.1230533.963311.9585029.27行政名称行政代码最适宜面积基本适宜面积不适宜面积特别不适宜面积在平县3715237954.8915960.3516307.961247.93东阿县3715247328.3116337.533388.9846720.58冠县37152519072.9119727.832754.0775702.59高唐县37152611910.621077.183883.5459012.33临清市37158112979.1314771.346527.4961911.99从评价结果来看,聊城市各县区不适宜建设面积均较大,最大的是莘县和冠县,主要受其自然地理因素更多承担生态保护的功能和粮食安全的功能导致不适宜建设,最小的是东阿县,主要受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用地分工影响,大力完善城镇和产业的基础设施,所以面积较小。五、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是遏制生态环境退化严峻切实的迫切需要和有效手段。生态红线的划定旨在强制性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促进资源与能源的高效利用,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力度,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和环境质量状况,缓解经济社会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和不利影响,力促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将森林公园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为禁止建设区,禁止一切破坏当地生态的生产建设活动。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聊城市定位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依托聊城市现有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通过规划完善,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城乡生态全格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聊城市规划调整完善建设用地局部调整及重点项目的落实,不可涉及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及基本农田保护区,不涉及压覆矿产资源、不存在地质灾害、防洪隐患。六、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一)土地资源承载力1、建设用地压力状态综合考虑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现状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及建设开发程度阈值之间的关系,通过偏离度计算确定建设用地压力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式中,D为建设用地压力状态指数,P为现状建设开发程度,CLRI为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T为基于发展阶段分析测算的建设开发程度阈值。结合区域发展阶段及发展目标,采用德尔菲法,最终确定城市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的建设开发程度阈值。土地资源压力指数越小,即现状建设开发程度与适宜建设开发程度的偏离度越低,表明目前建设开发格局与土地资源条件趋于协调。当D>0时,建设开发压力大,为超载;当D=O时,建设开发状态为临界;当DVO时,建设开发压力小,为可载。土地资源压力指数的划分标准可结合各类主体功能区对国土开发强度的管控要求进行差异化设置。表4聊城市建设用地开发承载状态情况行政名称行政代码资源类型建设用地压力状态指数东昌府区371502城市地区0.38阳谷县371521农业地区0.29莘县371522农业地区-0.40在平县371523城市地区-0.35东阿县371524农业地区-0.39冠县371525农业地区0.33高唐县371526农业地区-0.38临清市371581农业地区0.232、耕地开发压力状态采用专家咨询和打分方式确定当地人均耕地生产能力预警阈值。阈值的选择根据德尔菲法确定。具体确定步骤如下:选择土地规划、土地管理、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相关领域的专家10人,将本次调研所获取的所有数据资料以及相关文件发送给各专家,通过背靠背的形式进行估计,最后经过反复三轮估计,专家的估计结论为城市地区和农业地区两种资源区的阈值分别设置为300千克/人和500千克/人。指标的计算。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A=fP,阈式中,A为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PC为人均耕地生产能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基于专家打分确定的人均耕地生产能力预警阈值,P为耕地开发利用程度。耕地开发利用承载状杰判断。由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计算结果,并依据A>0可载,A=O临界,AVO超载的判断准则,对山东省137个县(市、区)进行计算及判断。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农地产能测算成果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2014年,全市耕地总面积572181.29公顷,全市平均质量等别7.94等。按照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要求,考虑未来粮食需求(包括直接的口粮需求和间接的粮食转化需求)、粮食单产水平、粮食自给保障率和粮播比等因素,预测2020年全市耕地面积可保持在563092.40公顷。“十三五”期间,全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均建成高标准农田5946.67公顷,耕地生产力将会进一步提高。见表5表5聊城市耕地开发利用承载状态统计表行政名称行政代码资源类型阈值耕地开发利用程度耕地亩均生产能力(千克/人)耕地开发状态压力指数耕地开发利用承教状态东昌府区371502城市地区3000.99703.591.14可载阳谷县371521农业地区5000.99756.610.51可载莘县371522农业地区5001.00842.610.68可载在平县371523城市地区3000.991179.562.49可载东阿县371524农业地区5000.98958.490.90可载冠县371525农业地区5000.99859.020.71可载高唐县371526农业地区5000.991137.721.26可载临清市371581农业地区5001.00748.360.50可载3、土地资源承载状态当各评价单元的建设开发与耕地开发有一项超载,或者两者均为临界即判定为土地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态为超载;两者有一项为临界,另一项为可载即判定为土地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态为临界;其他情况土地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杰为可载。各县(市、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基础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Q从表中可以看出,聊城市阳谷县、冠县、在平县和临清市建设用地开发处于超载状态,其他各县处于可载状态,耕地资源均处于可载状态,见表6o表6土地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态统计表行政名称行政代码资源类型建设用地开发承我状态耕地开发利用承载状态土地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态东昌府区371502城市地区可载可载可载阳谷县371521农业地区超载可载超载莘县371522农业地区可载可我可载在平县371523城市地区可载可载可载东阿县371524农业地区可载可载可载冠县371525农业地区超载可载超载高唐县371526农业地区可载可载可载临清市371581农业地区超载可载超载(二)水资源承载力全市现有供水设施实际供水量为199663万11其中地表水13310万ri?,占总供水量的6.67%;地下水供水量75137万11占总供水量的37.63%;跨流域供水量109741万m3,占总供水量的54.96%;其他水源供水量(污水)1475万11占总供水量的0.74%。全市总用水量199663万11其中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城镇和农村)和生态环境用水分别为156415万m3,15865万m3,12235万m3,1938万n?。分别占总用水量的78.34%、7.95%、6.13%、0.97%o根据水资源规划,全市2020年缺水量4.2亿nA缺水率17.05%o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瓶颈要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用水需求,重点要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全市当地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0.7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81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IOoO立方米水资源量的临界值。从人均水资源量上看,我市属资源性缺水地区。(三)生态环境承载力1、生态环境质量现状通过对2012-2014年卫星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分析评价,2012年聊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9.32,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适合人类生存。与2011年相比,生态环境总体质量状况略有提升。2013年聊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9.60,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适合人类生存。与2012年相比,聊城市生态环境总体质量状况略有提升。2014年聊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50.36,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一般,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存。与上年度相比,聊城市生态环境总体质量状况略有降低。见表7o表7聊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统计表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环境质景指数生态环境质曷级别2012年62.6764.242.638.7693.5869.32良2013年62.5864.0844.388.3792.9469.6良2、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1、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AirQualityIndex,简称AQD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规定: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一级优)、51-100(二级良)、IOl-150(三级轻度污染)、151-200(四级中度污染)、201-300(五级重度污染)和大于300(六级严重污染)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就越大。通过评价,聊城市空气质量一般。各县(市、区)空气质量指数评价结果见表8。2、生态用地面积变化指数生态用地包括林地、园地、牧草地和水域及未利用土地。生态用地面积变化指数是指近年来区域内年均生态用地面积变化量占评价区域生态用地面积的比重。通过评价,聊城市生态用地面积变化指数较弱。各县(市、区)生态用地面积变化指数评价结果见表8。3、劣V类水体比例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是指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功能水体要求,区域内跨界断面出境水质达到国家或省考核目标。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能够整体反映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数据从省级环境状况公报及省级水资源公报获取。全市境内河流断面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各县(市、区)劣V类水体评价结果见表8。表8聊城市生态环境条件承载力评价结果表单位:公顷行政名称行政代码生态用地面积变化指数空气质量指数(AQI)劣V类水体比例东昌府区371502较弱一般强阳谷县371521弱一般强莘县371522较弱一般一般在平县371523弱一般强东阿县371524弱一般强冠县371525较弱一般强高唐县371526较弱一般强临清市371581较弱一般强综合评价修正评价因子情况,结合耕地承载力与建设用地承载力评价结果,我市资源承载力状况良好,资源承载力为可载。环境承载力较弱,在规划调整完善中应优先强化生态用地布局的调整,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七、调整完善的必要性(一)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美丽聊城的必然选择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2016年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公布实施。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聊城市资源承载力可载,环境承载力较弱,必须对生态用地进行优先保护,规划亟需调整完善。(二)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市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冀鲁豫三省交界经济社会发展新高地、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区、中原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中国北方高品质示范城市的重要阶段。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在支撑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肩负重要使命。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也需要通过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规划空间布局,实行有保有压的用地政策,提高土地供给质量和效率。(三)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要求二次调查成果数据显示,我市耕地面积虽然有所增加,但实有耕地面积并未增加,现在的粮棉油及其他农产品就是在这些实有耕地上生产的,不能因为二次调查确认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就放松耕地保护工作。落实藏粮于地的战略,保障粮食安全,需要通过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从源头上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实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是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实事求是确定的。需要通过调整完善规划,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