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篇)2023学习首个全国生态日作出生态文明思想重要指示心得体会感悟.docx
2023学习首个全国生态日作出生态文明思想重要指示心得体会感悟【共十三篇第一篇】8月15日,我们迎来了首个全国生态日,标志着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迈出重要一步。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指出,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逶迤秦岭到葱茏红树林,深化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推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还需要在三方面下功夫。一、坚持理念先导,筑牢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根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来谋划发展。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贯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根本宗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下牢固的生态根基。二、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制度保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河(湖、林)长制、排污许可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得以修订。三、统筹战略部署,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在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要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要发挥好政府作用,利用政策制度约束资本市场对环境的破坏,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继续发挥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总结运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立实施以来的成果和经验,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抓紧研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久久为功,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中国贡献。【共十三篇第二篇】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借此良机巩固成果,扩大战果,讲好生态文明,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以信念、实干、为民“三笔”挥毫画出新时代山川秀美的“绿色画卷二执理想信念之笔绘“绿色画卷”,坚定不移跟随党的领导,“吾将上下而求索”。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内心的明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J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休闲惬意的轻描淡写,而是关系重大的国家工程,是我们实现永续发展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紧紧跟随党的步伐,在主题教育中积蓄气力,在以学促干中凝聚力量,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饱满的状态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以必胜的态势坚决守护生态文明长城,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思想为“良药”,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拥抱自然,走进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推动生态工程高质量发展,以理想信念为笔,书中华山水田林之美。执实干为要之笔绘“绿色画卷”,务实肯干造就建设实绩,“不破楼兰终不还务实笃行是共产党人优良的品格,创造出革命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以近待远,以逸待劳”,而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是需要我们勇攀高峰建功立业的阵地。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塞罕坝人三代治沙、不畏艰辛,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精神”,发扬红旗渠人众志成城、无私奉献,双手开天河的“红旗渠精神”,用汗水灌溉林木,用双脚丈量沃土,以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的品质,争当“塞罕坝”“红旗渠”们背后的行路人,“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倡导践行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模式,点餐适量,自备环保购物袋,用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以务实作风为笔,作辛勤务实作风之美。执为民担当之笔绘“绿色画卷”,肩负使命牢记鱼水深情,“一枝一叶总关情“。情系群众是共产党人根本的宗旨,奋斗出人民的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J生态文明建设是回报自然的事业,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民生大事。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勇担绿色发展的使命,以“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为价值导向,保护好我们绚丽多彩的万里河山,把绿叶带进村庄,把蓝天还给城市,开发生态绿色经济,切实将生态的经济效益和美好的环境效益带给人民,以长久的眼光看待生态建设,从根本上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巨大工程,开展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以为民担当为笔,绘人民幸福光景之美。【共十三篇第三篇】共促生态文明建设,共绘美丽中国画卷。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我们迎来了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我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充分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进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理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这充分表明,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就一定能够汇聚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目标任务。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动员全体人民一起来想、一起来干。以全国生态日为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就是要在全社会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身体力行、实干为要、久久为功,以实际行动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共十三篇第四篇】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决心。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为我们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根基提供了强大思想力量。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提前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全球退化土地零增长目标,提前达到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碳排放目标;长江经济带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路指引下,实现了生态优先下的绿色发展;毛乌素沙漠从“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让周边村庄走上绿色脱贫之路;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扎实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学、合理、有效地将生态价值转化成经济发展动力,给子孙后代不断开拓出新的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理念是我们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之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一方面,“两山”理念从发展视角和时代发展需求看待环境问题,致力于建设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在改善环境的过程中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两山”理念深切回应民众实际诉求,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们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中,切实感受发展带来的生态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坚定、系统地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迈上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要积极探索推广“两山”转化路径,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体来说,一是不断强化系统观念,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个要素,从全局角度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协同治理、源头治理,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二是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模式。在顶层设计上,探索建立以生态产品价值为导向的政策框架,培育新型生态产业化经营主体,推动形成目标一致、上下联动、共商共享的建设格局,以及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协同运作的可持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包括绿色银行、“生态+”复合业态等在内的转化路径模式,为“两山”理念创新实践积累经验。三是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完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制度修订,加强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衔接协调,为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生态文明发展新范式夯实法治根基。总而言之,不断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共十三篇第五篇】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心怀“国之大者”,当好生态卫士是一项终身事业,如何践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大有学问。广大年轻干部要争做小小“绣针”,解析“生态日”的核心“绣法”,织就美丽中国的生态画卷。起针要正,领悟“利在千秋”的首创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日”的设立,旨在凝聚全社会的生态环保共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读懂“生态日”的首创性,广大年轻干部要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中“形”和“势”,要看清眼前的“形”,生态环境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此消彼长的矛盾,生态保护的根本是要治存量,求增量;也要把握长远的“势”,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环境,生态才会有回馈,文明的康续发展从来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增强高水平生态环境和高质量发展的关联性,才能实现发展与保护的良性互动。广大年轻干部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历史主动,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深刻领会“生态日”的真谛,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决心,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将生态文明理念发扬光大。运针要实,笃定“久久为功”的标志势能。“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生态日”是标志,更是动力。党的二十大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丽蓝图,美丽中国不只是涂脂抹粉,真正是从内而外的健康状态。生态文明建设现在正是吃劲的时候,这是滚石上山的过程,稍微放松就要从头再来。广大年轻干部当坚定“沧海横流显砥柱”的政治站位,不折不扣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神领会到位、贯彻到位,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当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清醒意志,更饱满的热情,常担当生态责任,常关注环境问题,常心怀民本思维,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为生态攻坚持续战做准备;当经受“重任千钧再奋蹄”的成长淬炼,将“生态日”作为践行生态环保的展示平台,作为坚定生态理念的重要检验,当先锋、亮职责、践承诺、作贡献,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收针要巧,把握“绿色发展”的独特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日”的独特在于“日新又新”的含义。只有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才能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子,广大年轻干部要千方百计“起”于创新,探索以“绿”生金,因“绿”惠民的好法子,建立生态价值变现的妙招子,构思绿色发展的金点子;要不遗余力“承”继法制,念好环保意识“紧箍咒”,拧紧环保思想“安全阀”,严禁触碰生态破坏的“高压线”,构建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法治合力;要慎终如始转变作风,保持“时时放不下”的责任感,主动接过“发展还是保护”的“烫手的山芋“,把握发展节奏、稳中求进,防止环保单兵突进、顾此失彼;要持之以恒合力建功,根据“生态日”的“任务书”制定出“计划图时间表”,广大年轻干部争做小小“绣针”,在美丽中国的绢布上,绣出色彩斑斓、万物绚丽的“锦绣图”。【共十三篇第六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优美生态环境承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立足新时代,我们应让生态与发展组成“高颜值CP",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美丽中国的统一,去顺应时代发展规律、顺应民心民意,让生态发展与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要不断激发“绿色动能”,加快绿色转型,打造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思路决定出路。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许多地方的生态改善实现了迈大步,要让良好的生态环境,变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变传统观念是根本。山清水秀、蓝天白云、鱼翔浅底、飞鸟成群这样的美丽画卷,不仅赏心悦目,更蕴藏发展大力量。我们要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要坚持环保与发展同行的原则,通过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坚定不移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始终坚守“绿色底线”,坚持污染防治,擦亮高质量发展“绿色窗口”。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中国的“面子”,不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窗口”,坚持在污染的“防”和“治”上双向发力。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开展山水林田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只有人人都行动起来,凝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才能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要持续拓展“绿色空间”,创新发展方式,蓄积高质量发展“绿色财富”。推动绿色发展是回应民生需求的有力回答,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资源”,关键在创新发展方式。从“苦瘠甲于天下”到绿意盎然的西海固,到点“绿”成金的“石材之乡”钟山,再到变身网红打卡地的四川凉山“悬崖村”他们依托生态资源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绿色财富”转化为了“经济财富”,助力人民群众鼓起“钱袋子”,以“绿色发展”托举“稳稳的幸福”。我们要用好“点绿成金术“,不断挖掘生态价值和家底资源,真正探索出绿色发展的致富路子,以思维之变充实“绿色财富”,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存续“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美丽家园。【共十三篇第七篇】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思路和举措。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兴则国家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一道必答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肩负这项重要历史责任,将良好生态环境建设成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执“务实”之笔,绘就“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智慧。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更是一个全领域、全过程、全参与的世界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致力于保护本国生态环境,而且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来自东方的智慧。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党员干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搏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一步一步将美好蓝图变成现实。执“合作”之笔,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在茫茫的星辰大海中,全人类相聚在地球这共同而唯一的小船里,应当如何风雨同舟、携手同行?中国的方案是统筹兼顾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始终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和谐共生状态。“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J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只有凝聚起“尊重自然万物、遵循自然规律”的共识,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谋划开展的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从阐释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到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积极作为和历史担当。执“创新”之笔,擘画“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的中国行动。“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前期,践行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充分表明了联合国对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高度肯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我们生态治理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必须要付诸更多的行动与探索,将理念贯彻到实践。其中的核心举措就是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要健全体制机制与政策制度,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大力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一系列行动,形成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合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使“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有机统一”的中国模式造福千家万户、子孙后代。【共十三篇第八篇】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生态兴,则国家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绘就生态文明建设“斑斓画卷”,要思想指引、坚定信念,制度护航、坚实步履,奋发作为、凝聚合力。思想指引、坚定信念,铺陈生态文明建设“初心底色“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具体路径,从“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高瞻远瞩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辩证思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航向”,为建设美丽中国确定了“坐标巴山蜀水、黄淮大地、黄土高坡、东南沿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讲到哪里。一个个辉煌成就的背后离不开“领路人”,一幅幅绿水青山“美丽画卷”的背后离不开“执笔人工绘就生态文明建设“斑斓画卷”,要遵循思想指引、秉持坚定信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守护“绿水青山”,铺陈坚韧的“初心底色”。制度护航、坚实步履,勾勒生杰文明建设“精妙轮廓”。“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基、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注重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实里走、向长效走,从实行最严格的制度,织就最严密的“法治网”,推动长江岸线保护、洞庭湖非法矮围整治、祁连山生态修复,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越织越密、越织越细,用制度文明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绘就生态文明建设“斑斓画卷”,要坚持制度护航、迈着坚实步履,焕发“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豪情壮志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执着,以钉钉子精神全力做好开发、防护、治理“同频共振”大文章,让环境优、家园美、空气甜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增量”,勾勒出山河锦绣的“精妙轮廓”。奋发作为、凝聚合力,增添生态文明建设“缤纷亮色“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生态环境保护非一日之功,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持续行动,需要亿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吹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奋斗号角”,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持续发力,生态环境得到有力保护和修复。为全局计,为长远谋。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也要充分认清一些“硬骨头”和“老大难”问题尚在,需要我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党的二十大擘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绘就生态文明建设“斑斓画卷”,要矢志奋发作为、广泛凝聚合力,让“橹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的积极主动激荡“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良好氛围,让生态文明建设“斑斓画卷”绚丽多彩、流芳传世。【共十三篇第九篇】今天,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18年前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8年后的今日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指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深刻改变中华大地。把首个全国生态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起点,势必激励全民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行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这是系统推进生态保护的新起点。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务必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坚持统筹兼顾、科学施策、多措并举,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J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尤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加普惠、公平的生态产品。全社会都要共同参与进来,协力构筑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这是久久为功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起点。生态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从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唯有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像钉钉子一样,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一年一年地推进,方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情况新任务,每个人都应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余村村口的石碑上,那红色字迹鲜艳醒目。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一让我们从新起点出发,持之以恒建设生态文明,共同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着力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加快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才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一竿翠竹撑起一县经济,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一颗果子撑起一片产业多地的积极探索证明,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是可以做到的。当前,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我们要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我们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共十三篇第十篇】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18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于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县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18年后的今日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深入人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深刻改变中华大地。通过全国生态日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让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坚持系统治理,有序发展,擘画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文明新画卷。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筑牢信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人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塞罕坝”的启示告诫我们,若不珍惜和保护,昔日木兰围场就会变为荒弃的高岭,而复原林海,需要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全身心投入。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能答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考卷。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保护优先,让“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本底绵延生长。这些年来,全国上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行最严格的制度,织就最严密的“法治网”,推动长江岸线保护、洞庭湖非法矮围整治、祁连山生态修复;到把群众的小问题当作关注的大事情,积极回应和受理转办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上下联动治理的强大合力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坚持用“法治利器”守护生态文明,不断挤压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空间”,以“零容忍”姿态坚决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擘画“万里蓝天白水游,绿野繁花无尽头”的生态文明新画卷。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有序发展,让“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模式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从巴宜区立定村挖沙采石的荒草滩变成鸟掠芳洲的大公园,从浙江安吉县余村发展“石头经济”到发展“美丽经济”,从宜宾化工产业转变为新材料和新能源电池材料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大力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用好“生态+科技”“网络+人才”“文化+产业”“农业+旅游”新增变量,让产业不断回归生态“本色”、提升生态“纯色”、凸显生态“特色”让结构更优、动力更足、实力更强、效益更高。为全球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产业绿色转型、技术创新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共十三篇第十一篇】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纪念日里,让我们胸怀生态环境保护这个“国之大者”,把绿色环保、低碳节约践行到生活点滴中,倾注到日常习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全国生态日是我国生态文明领域的综合性活动日。设立这样一个首创性、标志性、独特性的纪念日,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的国家意志,反映出让祖国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的全民愿望,为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凝聚了思想共识和行动合力。全国生态日既是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的重要途径。生态环境保护不能只喊口号不见行动,也不只是政府和企业的事,而需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从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到与生活中的节约同行,从积极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到在节能降碳上尽一份力、多一份心,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也应该成为保护者、建设者。以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活动为载体,发挥好全国生态日的引领带动效应,更好唤起公众建设美丽中国的成就感、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从实践层面看,全国生态日也是让思想力量生成物质力量的重要契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些耳熟能详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思想、理念,正有力指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践。要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经济财富,就必须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深入地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融合。全国生态日不仅是一个鲜明的理念符号、文化符号,也是一个鲜明的实践信号,有助于扎实践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从国际上看,全国生态日还是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的重要契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生态环境保护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不仅做实做好自身生态文明建设,而且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主张,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在全国生态日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传播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案例和声音,将让生态文明的中国贡献更为彰显。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从全国生态日出发,共同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凝心聚力,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油助威,我们必能牢牢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主动,让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共十三篇第十二篇】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为契机,切实肩负起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和使命,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绿色答卷二永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信念,为美丽中国建设打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生态和民生的和谐发展。重庆是一个重要的山地城市,石漠化问题曾一度对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重庆因地制宜探索出多种造林模式,培育特色经济林产业,实现石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境内石漠化面积得到全面治理,也为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安全感。坚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执念,为美丽中国建设提成色。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每一分绿色都来之不易。24年前,海南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生态省,在当时那个“生态”尚属新名词的年代,绿色种子开始扎根琼州大地。近年来,海南把生态环境保护贯穿自由贸易港建设全过程,以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禁塑”“六水共治”等标志性工程为抓手,蹬出一条宽阔的绿色发展之路。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需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保持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恒心和耐力,坚持一棒一棒接着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