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院系医学与护理学院2020年7月.docx

    • 资源ID:554693       资源大小:129.22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院系医学与护理学院2020年7月.docx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院系:医学与护理学院2020年7月编制说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用于叁年全日制高职专业,由医护学院(院系)护理教研室与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共同制订,于2020年7月5日,经助产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评审论证后提报给教务处。2020年7月10日校两委会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提出了评审及修改意见,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了修改,形成此稿。主要编制人:单位姓名职务/职称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黄海燕医护学院助产专业负责人/副教授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赖明霞医护学院教学办副主任/讲师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于浩医护学院院长/教授三明市第一医院陈玉禧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肺三明市第一医院邱小雪护理部副主任/主任护师三明市台江医院刘梅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审核人:审核人职务姓名(签名)于浩医护学院院长陈春花工会主席兼护理部主任邱小雪护理部副主任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助产【专业代码】620202【学制】全日制,叁年【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等【简史与特色】助产专业从2010年起开始招生,是我校重点专业。贯彻实施“校院结合工学交替六位融通”的培养模式,形成了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建成了融教学、培训I、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示范性实训中心。一、【专业介绍与人才培养方案说明】(一)专业背景1、社会需求方面助产专业是一门传统的、发展前景非常好的医学相关类专业,在美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助产专业是科技移民紧俏专业。国际标准助产士与生育妇女比例为6:1000,而我国这一比例为0.03:1000,随着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及阳0要求降低剖宫产率以及孕妇学校、亲子活动、月嫂中心等社区家政服务机构孕育而生,给助产人才带来了新的就业岗位。新的岗位推动着高级助产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也给助产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培养目标。我市现有从事妇幼卫生保健、妇产科临床护理、助产技术、计划生育技术等方面服务的专业人员,大多是中等职业学校助产专业或妇幼卫生专业毕业,她们中较少具有专科以上的助产学历,以致助产等相关专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母婴死亡率、伤残率仍偏高,这与人们健康需求的增长极不协调。为了适应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助产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助产护士总量不足、专业队伍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方向单一的状况,尽快实现助产队伍学历从中专为主向大专为主的转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高等助产教育,加快紧缺助产人才的培养步伐。2、我国护理助产人力资源配备状况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大力培养与培训护理专业人才,落实护士配备相关标准,加强基层护士人力配备,优化护士队伍结构,提高护士队伍服务能力。根据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在护士数量与配置上: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要从目前的324万增加到445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2.36增至3.14;三级综合医院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8:1,二级综合医院不低于0.7:1。进一步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力量,到2020年,在基层从事工作的护士达到100万人。3、三明区域人才需求分析根据三明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三明市现有医院、卫生院等卫生机构床位13522张,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5.34张、执业(助理)医师2.01人、注册护士2.56人,床护比为1:0.48;医护比为1:L12,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2.9人,医护比达到1:1.26。由此可见,我市高等护理助产教育将有较大的发展。(二)专业发展历程与特色助产专业设置于2009年,学制三年,于2010年秋季招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己成为学院重点专业。校内专任教师57人,具有双师素质38人,占总人数67%。在职称上,副高及以上职称有16人,占26.66%,中级职称18人,占30%;在学历上,硕士21人,本科36人,占专任教师队伍的100%;在年龄分布上,20-35岁37人,36-45岁9人,46-55岁13人,56-60岁1人,呈现一条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曲线。现有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38个,校内拥有护理助产实训和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各实训、实验室功能齐全,管理制度规范。(三)人才培养方案说明助产专业设计了调研问卷,对十余家医疗单位进行了调研,通过社会需求、岗位需求的调查和在校生座谈、毕业生跟踪反馈等,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助产专业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的现状,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了广泛讨论并提出合理建议;依据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要求,优化课程结构;院校合作,采用“工学交替六位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据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经助产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务处审核并修订形成此稿。(四)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时期,是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也是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推进我院改革与发展进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福建省、三明市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等精神,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和我院改革与发展实际,结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按照“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本着“以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行业用人标准和岗位能力标准”为尺度的建设理念,遵循“体现先进性、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拓展创新性、兼顾适宜性”的建设原则,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特色意识、创新意识、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水平提高,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助产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今年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今年全面展开,学生毕业一专多能,参照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依据l+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19年9月试行)1+X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19年9月试行)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19年9月试行)制定培养方案,确保输出人才的能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使学生既具备反应学校教育培养质量的学历证书,又具备社会承认的,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3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专业之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医药卫生大类(62)护理类(6202)卫生(84)临床助产土(2-05)临床护士(2-05)医疗卫生辅助服务人员(4-06)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助产士资格证书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面向主要如下:1、初始岗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护理助产岗位2、相近岗位基层健康教育管理者、卫生保健管理者,妇幼保健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家庭等从事母婴保健服务及健康指导岗位3、发展岗位各三级医院专科护士、助产士(一)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序号就业岗位岗位描述职业能力要求相应课程或教学环节1各级医院护理助产岗位产前检查、正常接生、产后处理、新生儿处理,难产及产科危重病人的识别和应急处理,母婴保健护理工作,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观察和初步处理、护理的能力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的基本知识和和预防保健知识。掌握必备的临床助产、母婴保健护理工作的知识。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在职业素质方面应该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热爱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助产技术、妇科护理学、危急重症护理学等2各级妇幼保健的护理岗位优生优育工作、围产期保健、婴幼儿成长监护。社区妇幼卫生保健、卫生宣教及指导育龄夫妇计划生育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和预防保健知识。掌握必备的母婴保健护理工作的知识。在职业素质方面应该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热爱自己的工作。母婴保健、中医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临床营养学等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家庭等从事母婴保健服务及健康指导岗位。.围产期保健、社区妇幼卫生保健、婴幼儿喂养、围产期妇女营养与膳食指导、计划生育指导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和预防保健知识。掌握公众营养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职业素质方面应该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热爱自己的工作。母婴保健、中医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临床营养学等(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培养方案框架(三)证书要求1、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或以上)证书2、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及以上证书(四)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证书项目发证部门建议考证时间备注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福建省卫生厅第六学期5月必考助产技术资格证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毕业后必考H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指定机构根据培训计划选考中级育婴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培训计划选考中级营养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培训计划选考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与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熟练掌握助产和护理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母婴保健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1 .思想政治人文素质(I)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志向和责任感;(2)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3)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精神;(4)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5)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 .业务素质(1)具有从事护理专业的业务能力;(2)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3)具有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创新精神。3 .身体与心理素质(1)具有健康的体魄;(2)具有健全的心理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3)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2、知识要求1 .具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2 .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法律的基本知识;3 .掌握助产专业所需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4 .掌握专业方向的相关医学和护理知识;5 .掌握妇幼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知识;6 .熟悉遗传、优生优育以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3、能力要求1.通用职业能力(1)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坚定的爱国信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沟通、协调、合作能力;(3)具有一定的英文应用能力;(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开拓创业精神。7 .专项职业能力(1)具有整体护理能力;(2)具有分析解决临床妇科及产科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3)具有规范地进行基础护理和妇科、产科护理的基本能力;(4)掌握产前检查,熟悉正常分娩的产程、产程图和顺产接生、肛门检查、阴道检查、胎心监护、会阴切开缝合术;(5)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具有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公共基础课程1、军事理论课(36学时/2学分)普通高等学校通过军事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2、形势与政策(30学时/1学分)通过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和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理解政策的途径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党和政府的基本治国方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形势,理解和执行政策。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2学时/4学分)旨在从整体上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又体现这些理论成果的理论逻辑;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又体现各个理论成果的重点和难点,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3学分)旨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好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5、大学生健康教育(16学时/1学分)提高全体学生的健康素质,优化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发展中的各种困惑及问题,增强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开发个体心理潜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6、劳动教育(32学时/2学分)劳动教育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为学生以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以及自主创业等职业生涯奠定基础。(一)专业基础课1、人体形态与结构(56学时/4学分)人体形态与结构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发生发展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属生物学科中的形态学范畴,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人体形态与结构与医学其他各学科关系极为密切,所研究的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其主要任务是探讨和阐明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发生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等,并为后续基础医学课和临床医学课的学习奠定基础。2、病理学(32学时/2分)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学习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来认识和掌握及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病原生物学包括医学微生物与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生活史、分布、遗传变异等)、致病、实验室诊断、传染流行规律和防治原则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学习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学习充分了解和掌握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相关知识,从而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免疫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由于学时分配较少,所以只能了解免疫学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学习目的是通过免疫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与免疫学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了解免疫学防治及诊断的基本原理,从而为临床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4、药理学(48学时/3分)药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由职业基本素质模块向专业技能模块过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由护理基础课向临床护理专业课过渡的一门桥梁课,在己有的解剖生理等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用药护理能力的培养,这门课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起桥梁作用;在学生护理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中起关键性作用;在护理专业后续课程学习中起支撑作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懂得怎样执行医嘱或处方,执行医嘱或处方后该怎样进行用药护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5、正常人体功能(44学时/3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系统掌握人体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三大物质代谢及其调控、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等核心内容,掌握基本生理机能的发生、发生原理、发展、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以及人体机能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够应用基本的正常人体功能知识体系从整体、系统器官和分子水平上解释基本的生命现象,能够为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对相关执业考试起重要的支撑作用。(三)专业核心课1、基础护理学(128学时/7学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具有能识别和处理日常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冲突的能力,与工作伙伴和谐合作的能力。通过真实任务的项目实践,热爱专业、热爱服务对象、有服务意识、有奉献精神、有慎独品行、有团队合作精神、有较高人文修养。养成遵守操作规程,工作整洁、有序,珍惜实训设备、用物的良好实验习惯。能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一丝不苟地依据标准进行项目学习活动,并在工作实践中能遵守劳动纪律、注意安全、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2、内科护理学(120学时/7学分)学生通过学习熟悉内科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有关检查、诊断要点、防治原则等知识;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并进行评价;掌握内科常见急救方法、临床操作、心肺监护、机械通气等临床知识。通过讲课、实习,使学生不但掌握内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与临床操作技能,掌握内科常见急救方法、临床操作、心肺监护、机械通气等临床技能。能够熟练将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贯穿到护理实践中,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整体护理.3、外科护理学(IOo学时/6学分)主要向学生教授基于整体护理的外科护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及急危重症病人的处理原则和方法,熟悉手术室的基本工作内容。让学生了解针对外科疾患进行整体护理的重要性。通过外科护理学习能够具有外科护理专业技能,具有对外科常见病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进行分析的能力。熟悉手术室里配合常见手术的操作技术4、助产技术(112学时/6学分)本课程体现现代产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与现代护理的新理念、新知识及新技术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卫生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和理念,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着重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使之符合卫生职业教育生源的特点和就业需求。特别注重与助产专业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和临床新知识、新技术紧密联系。还兼顾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知识,较好地体现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并解决以往助产专业学生专科护理知识和心理、社会知识的欠缺。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临床助产,具有规范地进行产前检查、正常接生、产后处理、新生儿处理的操作能力;具有对难产及产科危重病人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5、母婴保健(32学时/1.5学分)本课程以生命周期为轴线,从健康到亚健康到疾病课程分为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年护理、老年护理。实施对人生命周期各期的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对孕妇、产妇、胎儿、新生儿、产褥期妇女及其家庭实施整体护理。突出强调以人的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对母、婴这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及其家庭的护理进行课程的建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母婴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开展围产期保健、社区妇幼卫生保健、卫生宣教及指导育龄夫妇计划生育的专业知识。6、妇科护理学(64学时/3学分)本课程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及专业知识与技能,能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妇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能对个体、家庭、社区进行保健指导与健康教育。通过妇科护理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妇科护理的概念、范畴、发展趋势,掌握妇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常见病病人的护理措施,具有对妇科常见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医院抢救的能力,能够正确的进行妇科主要护理技术操作。7、儿科护理学(64学时/3学分)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小儿生长发展的概念、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知识,掌握小儿各年龄阶段的营养与喂养、儿童教育、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熟悉住院儿童护理的新概念、儿科护士的角色与责任、儿科临床常见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危重患儿的抢救与监护的知识。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个案研究和临床实习,使学生能掌握对儿科常见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和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儿科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主要诊断检查及治疗要点。(四)学分、学时分配说明本专业规定学生修满154学分准予毕业.(其中必修课程最低学分为146.5学分,选修课程为5.5学分(课程超市中学生必须选修2个学分以上)。本专业总学时共计2894学时。实践教学总学时1767学时,其中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共1092学时。(五)大学生德育课程学生德育课程成绩由团学处具体负责考评办法的制定、完善和实施指导。德育课程成绩由团学处负责考核评定,学生德育课程以学期为单位,每学期测评一次,学生德育课程满分为100分,及格分为60分。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劳动工作量。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附件)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1.校内专职教师课程名称配备教师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历是否双师型毕业院校及专业基础护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管理护理研究于浩女1960.11教授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自考)护理学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余国华女1967.7主任医师本科否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医疗系内科护理健康评估传染病护理游崇进男1970.11副教授本科否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健康评估妇产科护理黄海燕女1971.11副教授本科是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儿科护理健康评估刘永忠男1971.01副主任医师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外科护理唐健宏男1966.01副教授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学妇科护理黄海燕女1971.11副教授本科否福建中医药大学医疗专业内科护理健康评估传染病护理中医护理罗萍女1979.08副教授医学硕上否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儿科护理徐宇华女1980.07副教授本科否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内科护理健康评估传染病护理卢旭东男1965.09讲师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苏秀梅女1975.06副主任医师本科是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正常人体结构顾良红女1967.11副教授医学硕士否福建医科大学解剖与组胚专业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功能李玉宇女1968.05副教授医学硕士否福建医科大学解剖与组胚专业病原微生物与免疫遗传与优生林群女1969.08讲师医学硕士否福建医科大学免疫学中医护理病理学谢晓平女1979.10副教授医学硕上否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功能张永胜男1968.07讲师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专升本)临床医学社区护理临床营养赵连柱男1971.09讲师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预防医学药理学柯晓燕女1983.04副教授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药学专业药理学陈靓雯女1990.09助教硕士学位否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药学专业药理学陈注男1989.11助教医学硕士否福建中医药大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谢秋情女1992.04助教硕士否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药理学范佐旺男1988.4助教硕士否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功能王芳兵男1990.12讲师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内科护理健康评估传染病护理郭泊辰男1994.6助教本科否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医学学士病原微生物与免疫郭海婷女1991.03助教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基础护理护理学导论陈琴女1970.01副教授医学硕士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基础护理护理管理护理学导论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赖明霞女1982.06讲师学士医硕否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外科护理高莉铮女1979.05讲师本科是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外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高腊梅女1973.09副主任护师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基础护理护理学导论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钟志晖女1986.01讲师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研究老年护理谢丽霞女1989.04助教医学硕士否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外科护理急救护理吴晶女1985.11讲师本科否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内科护理健康评估传染病护理基础护理廖丽平女1989.01讲师本科否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妇产科护理护理心理精神科护理黄凤香女1989.02讲师本科否大连医科大学护理学基础护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急救护理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张璐女1988.11助教本科否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老年护理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张莉莉女1985.08助教本科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护理学护理心理基础护理儿科护理吴晓燕女1988.04讲师本科否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基础护理护理学导论邱晓景女1990.09助教本科否江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基础护理李玉妹女1990.10助教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护理心理中医护理基础护理杨秀妹女1990.09助教本科否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实训外科护理实训儿科护理实训母婴保健实训廖丽珍女1973.09高级实验师本科是北京大学(网络)护理学外科护理实训急救护理实训内科护理实训健康评估实训唐敏女1968.10实验师本科否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护理学急救护理实训内科护理实训健康评估实训外科护理实训钟雨倩女1990.06助理实验师本科否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实训急救护埋实训内科护理实训健康评估实训熊佳卉女1991.02助理实验师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实训内科护理实训陈喜凤女1990.09助理实验师本科否甭田学院护理学(助产)基础护理实训内科护理实训应玲萍女1989.06助理实验师本科否江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解剖学实训组织胚胎学实训病理学实训羊云虎男1963.01助理实验师中专否福清卫生职业中专学校解剖学药理学实训病原微生物。免疫实训冯晓女1990.02助理实验师本科否天津帅范大学生物科学药理学实训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实训林璐女1991.02大专否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2.校外兼职教师课程名称配备教师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学历双师型毕业院校及专业就业指导护理管理护理学导论陈玉蒂女1975.11副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一医院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就业指导护理管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邱小雪女1965.11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一医院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自考)外科护理陈萍女1962.12副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一医院大专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自考)护理管理护理学导论林小珍女1982.09主管护师三明市第一医院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黄秋仙女1960.06副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一医院1I1专否三明卫校妇产科护理梁翠瑛女1969.12副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一医院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外科护理护理管理杨晖女1965.10副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一医院大专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自考)内科护理潘玲芳女1980.12主管护师三明市第一医院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护理学导论曾道女1984.02主管护师三明市第一医院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儿科护理卜文萍女1961.11副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一医院大专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儿科护理陈水燕女1981.06主管护师三明市第一医院本科否福建中医学院护理学眼耳鼻咽喉科护理包著妍女1964.12副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一医院大专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眼耳鼻咽喉科护理林淑霞女1969.10副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一医院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就业指导护理管理护理学导论陈春花女1964.02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三医院大专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护理管理就业指导邱荷花女1964.07副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三医院大专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护理管理就业指导赖有莲女1969.10副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三医院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外科护理付丽明女1974.10主管护师三明市第三医院大专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外科护理林燕玉女1977.10主管护师三明市第三医院大专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儿科护理徐定华女1979.10主管护师三明市第三医院本科否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儿科护理郑丽群女1967.01副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三医院大专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游春妹女1982.03主管护师三明市第三医院大专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张平华女1986.05护师三明市第三医院大专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妇产科护理林冰月女1973.11主管护师三明市第三医院大专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精神科护理刘梅女1963.05主任护师三明市台江医院本JL否北京大学(网络)护理学精神科护理江桃红女1971.03副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三医院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函授)急危重症护理黄冬丽女1974.08主管护师三明市第三医院专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函授)外科护理王智伟女1973.08副主任护师三明市第三医院本科否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二)教学设施1、校内实9纵实训设施名称建筑面积(平方米)仪器设备值(万元)实验设施主要服务专业主要实训内容临床技能实训中心1500290仿真病房、模拟仿真病人、CPR模型、重症监护室等临床、护理、助产、药学、康穿刺术、急救术、换药清创、无菌术、手术基本技能、手术室基本技能等临床技能实训中心22500469.21仿真病房、模拟仿真病人、CPR模型、健康评估模型、心电监护仪、置胃管模型、仿真手术室、洗手设备、手术床、无影灯临床、护理、助产、药学、康基础护理学操作、健康评估、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等临床技能实训中心330054仿真产房、模拟仿真病人、产床、骨盆模型、计划生育模型、临床、护理、助产、药学、康复妇产科护理技术(正常分娩、会阴擦洗、产前检查、四部触诊等)临床技能实训中心4150073.82仿真病房、操作台及柜子、输液架及病床、各种输液手臂、男女导尿模型、注射模型、电动吸引器、中心供氧、氧气筒等护巴康亦加笑临理药复人文修养与礼仪实训、基础护理学操作技能(无菌技术、留置导尿术、穿脱隔离衣、大量不保留灌肠、吸氧法、吸痰法等)基础医学实训中心60001603各种解剖模型、标本、显微镜、各种病理切片、标本、无菌操作台、恒温箱、各种培养基、信息采集仪等临床、护理、助产、药学、解剖、生理、病原微生物与免疫、药理、病理药学实验实训中心1010188.6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酸碱滴定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电热套、磁力搅拌器、崩解仪、溶出仪、旋转蒸发仪、高效液相色谱仪、酶标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等临床、护理、助产、药学、康U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康复实训中心1200300物理因子模拟治疗训练系统、着装式老年行动模拟装置、平衡训练测试系统、三维步态分析评定训练系统、多功能关节活动测量表、多体位手法床、上下肢主被动训练器、医用慢跑台、颈腰椎牵引床、空气波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仪、神经肌肉刺激器、可调式沙磨板及附件、套彩盘、吞咽障碍治疗仪、言语障碍诊治仪等康复物理因子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康复疗法2、校外实i川基地专业类别序号基地名称依托单位建立时间(年月)主要实习实训项目助产专业001三明医学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助产实训基地三明市第一医院2005-09教学、课间见习、跟岗实习002三明医学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助产实训基地三明市第二医院200

    注意事项

    本文(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院系医学与护理学院2020年7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