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docx
-
资源ID:555566
资源大小:371.99KB
全文页数:7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docx
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二。一七年五月一、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背景与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主要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范围和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编制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六)与相关规划的衔接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海洋经济基础与发展条件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区位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海洋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海洋生态环境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海洋经济社会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十二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十二五”海洋经济目标完成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十二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十二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规划定位与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构建加工、贸易、养殖一体化海洋渔业示范区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打造钢铁、石化、造纸驱动的循环经济示范区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建设服务产业和地区发展的区域国际物流中心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形成规模化、品牌化、差异化滨海旅游度假区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发展壮大独特、浑厚、标杆性的海洋文化创意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培育技术高、潜力大、实力强的新兴海洋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六、优化海洋经济区域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一核引领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两翼统筹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三圈联动错误!未定义书签。七、加强涉海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海洋能源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加速实现港口、公路、铁路的无缝对接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日臻完善海洋通讯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调整优化传统能源与海洋新能源的比重错误!未定义书签。八、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与蓝色生态文明构建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完善污染应急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谋划港湾综合整治,聚力岸线资源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着眼于生物多样性,突出海洋生态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提高预警预报能力,重视渔业安全监管错误!未定义书签。九、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深化改革,创新综合管理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完善协调机制,提升工作合力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出台配套政策,改善投资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平台支撑,推进科技要素集聚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发展蓝色金融,拓宽融资渠道错误!未定义书签。(六)依法行政,提升海洋法治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湛江市海洋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重大项目一览表.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湛江市主要海洋产业布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刖百(一)背景与意义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当代人类社会获取新能源、新资源、新空间的战略重点。随着人们对海洋认识的逐步加深,世界各国政府都意识到了海洋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增加海洋财富、保护海洋环境、保证海上安全、推动海洋科技发展成为海洋国家发展的共同目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对海洋开发的热潮逐渐开始涌动。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后,世界范围内的海洋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制定海洋发展战略来指导本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挪威等国家均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出新的海洋发展战略,以促进海洋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利用,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事业的建设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对世界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有利,同时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伴随着中国海洋科技的快速发展,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步伐加快,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海洋产业布局与海洋功能出现错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时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促进蓝色经济提质增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海洋经济发展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为深化国际海洋合作、促进海洋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方向。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确立“陆海统筹、尊重自然、优化结构、集约开发”的原则,将海洋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这为科学谋划海洋开发,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能力和效率,构建陆海协调、人海和谐的海洋空间开发格局,提供了基本依据和重要遵循。现阶段,全民海洋意识逐渐提高,一些沿海省(市)正努力建设海洋强省(市、自治区),海洋经济总量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海洋产业链趋向于多样化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逐年增加对海洋产业的投入力度,这为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7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为广东探索海洋开发新途径和海洋综合管理新模式,争当全国海洋事业发展排头兵创造了新的机遇。2015年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推动粤港澳合作升级,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随后出台的广东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将广东定位为“战略枢纽、经贸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广东以切实行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湛江东面南海,西邻北部湾,南望海南岛,北靠大西南,拥有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遗址,是一个海洋资源丰富、后发优势明显的海洋大市。它被纳入粤西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在建设海洋强国和广东实施“振兴粤东西北”战略中,湛江被赋予了建设“对接东盟的先行区、南海战略的桥头堡”和“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市”的重任。湛江市委市政府紧抓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永久落户湛江和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的历史机遇,高水平建设海洋产业创新中心,将其打造为湛江主导产业动力区、海洋科技要素集聚地、研发与成果转化中心、特色鲜明的中国硅谷,为湛江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湛江逐步加大对海洋产业的投入力度,强化海岛群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利用南海大后方、出海大通道、深水大港口、临港大工业、海洋大城市的突出优势,全力争取实现蓝色崛起的宏伟目标。(二)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2009)(4)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3)(6)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规定(国海发(2007)18号)(7)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9)(8)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IO)海洋领域“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11)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2007)(12)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粤发(2013)9号)(13)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粤发(2012)13号)(14)广东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15)中共湛江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决定(湛发(2013)6号)(16)湛江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粤办函2007)344号2、相关区划与规划(1)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5)42号)(3)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4)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20112020)(5)广东省海洋综合开发规划(2010年一2020年)(6)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7)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8)广东省海岛保护规划(20112020年)(9)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10)湛江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42030)(11)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12)湛江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52020)(13)湛江市海洋功能区划(14)湛江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15)湛江港总体规划(2008-2020)(16)湛江市滨海城市旅游规划(20152030)(17)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8)湛江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年)(19)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20092050)(20)广东省湛江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规划(20162020)(21)海洋产业创新中心智慧城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22)湛江市外海深水网箱养殖发展规划(20152020年)(23)雷州半岛生态修复规划(20162035年)(24)湛江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5)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三)主要内容规划主要包括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评价、“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产业体系、空间布局、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等九大部分。规划从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的区位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突显湛江海洋资源优势,突出海洋经济特色,重点发展海洋战略性产业,同时扶持具有潜力的产业,支持支柱性产业的发展,使海洋经济从经济、生态、人文方面继续引领湛江经济社会发展,并逐渐成为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市。力争到2020年,湛江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现代海洋主导产业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海洋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现代化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确立区域性海洋经济中心地位。具体到产业发展愿景,规划提出:构建多元化、现代化、高科技含量的渔业产业体系,推广和发展海洋生态增养殖业及特色渔港经济,建立起捕捞渔业协会、渔委会、捕捞专业合作社等相关的海洋基层组织;积极发展布局科学、集约发展技术先进、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端临海产业,构筑以临海钢铁工业、临海石化工业和临海造纸业为核心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港口物流业发展方向为港口专业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高,技术装备、管理体制与服务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着力打造蓝色旅游精品,建设海洋旅游黄金海岸和集旅游集散、旅游观光、商贸购物于一体的休闲区;海洋生物产业、海洋高端装备产业、海水利用产业、海洋能源等新兴海洋产业成为引领海洋经济新动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四)范围和期限湛江市海洋经济“十三五”工作范围为湛江市人民政府管理海域,东起吴川市王村港镇与茂名市海域交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域交界,南至琼州海峡中心分界线,北止英罗港和五里山港。海域面积为2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2043公里(含岛屿岸线)。(五)编制过程本次规划编制工作自2016年5月正式启动,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K组织落实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开展海洋经济“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为此,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委托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为规划编制单位,开展规划成果编制。研究中心遴选专家教授组建了规划编制组,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智力保障。期间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领导和研究中心课题组成员就海洋经济“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重点进行了充分的沟通,2016年5月正式拟定湛江市海洋经济“十三五”规划编制大纲,并签订服务合同。研究中心据该合同制定了规划分工方案,为区划编制工作提供了实施保障。2、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自2016年5月下旬起,研究中心对湛江市海域海岸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对湛江的海岸开发利用现状、生态环境概况等进行了现场勘察,走访湛江市涉海企业和深入调查渔民、渔村、渔港情况,切实做好做实前期调查与研究工作。同时重点搜集了湛江市“十二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数据以及摸清“十三五”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等。多次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市海洋与渔业局及下属单位有关部门进行需求调研,全面系统地收集了湛江市海域、海岛、海岸带和海洋产业的有关资料,以及各地各部门的相关规划等。3、初步成果编制在对资料整理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规划编制原则与要求,结合湛江市自然地理、经济社会特点,本着突出岸线管理、生态发展、海陆统筹等原则,进行海洋空间布局和产业选择。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导,结合湛江市海洋经济的实际情况,并经多次专题研讨修改,于2016年6月形成规划(初稿)。4、征求意见2016年6月中旬,与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进行座谈交流,就初稿向各科室负责人征求意见。在前期的基础上,充分吸收意见与建议,6月下旬形成征求意见稿。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发文,就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海洋与渔业局、市直相关部门、中央和省驻湛部门等单位的意见。根据上述单位反馈意见,课题组成员对意见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进一步收集和补充规划材料,于2016年7月形成规划(送审稿)。5、报送与发布报市政府后,按照王中丙市长提出“结合申报国家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城市的要求,重点突出发展海洋经济包括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海洋能源等。”的批示意见修改完善,报市政府常务会审批。根据市政务常务会议纪要要求,重点增加和完善了现代渔业、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市建设、海洋文化创意产业等内容。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会,根据专家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并按市发展和改革局的审核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报市政府审批。报市政府审批后,又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重大涉海项目作出修改,如乌石油田项目按实际推进情况由“争取2017年建成”修改为“争取2017年启动”,按市委、市政府的最新决策部署增加了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建设、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和沿海景观公路建设等内容。规划经召集有关单位专题研究,通过并发布。(六)与相关规划的衔接Iv与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相衔接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报送的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文中指出“以北海、湛江、海口等城市为支撑的环北部湾沿海地区,并延伸至近海海域。坚持生态优先,控制开发强度,瞄准世界一流品质,统筹岸线开发、港口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布局,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着力实现特色城镇串珠分布、开发岸线有序镶嵌,打造环北部湾沿海经济带,建设蓝色宜居宜业海湾”。本规划也指出湛江要推进水陆联运、河海联运,培植壮大港口物流业。鼓励湛江港航企业与国内大型航运公司合作,增强远洋航运能力,开辟东南亚近洋班轮航线和更多国内外条集装箱联运快线,密切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联系。同时加大港区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启动湛江港、渔人码头等海岸专项整治修复项目,恢复和改善海岸带生态环境。规划与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具有很好的衔接。2、与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相衔接2011年7月,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指出“湛江市着力发展东海岛高端临海现代制造业集群,建设技术先进、节能环保、装备一流、效益良好的循环经济园区,打造粤西中心城市和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充分发挥湛江港作为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作用,增强对北部湾地区的服务功能”。规划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提出“打造钢铁、石化、造纸驱动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在产业布局中划定港口物流圈,可以推进湛江高端临海制造业集群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海洋经济的总体实力,促进海洋运输业的蓬勃发展,规划与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具有很好的衔接。3、与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相衔接本次规划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均与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进行紧密衔接,并对主要目标进行了分解落实。在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中,全省海洋开发利用目标为“以大力提升传统优势海洋产业为基础,以加快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为支撑,以集约发展高端临海产业为重点,统筹安排各地、各行业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突出保障国家和省重大项目以及沿海新区建设用海,加快建设科技引领、产业高端、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规划通过对湛江市海域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开发利用现状、生态保护状况,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实现湛江市海洋经济“十三五”规划与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规划在海洋产业、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生态保护等管理政策和要求与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4、与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相衔接根据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湛江市实施“区域一体”、“陆海统筹”、“魅力引领”三大战略,推进海洋开发,整合湛江优势海洋资源,构建海洋发展新平台,加快海洋产业发展,打造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统筹港城关系,依托东海岛港区和宝满港区,大力发展钢铁、石化等临港工业,形成“港工互动”格局;积极发展面向港口经济的城市生产性服务职能,形成“港城互动”格局,彰显海湾城市风貌。城市发展总目标中提出“建成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适宜人居、创业、旅游的生态型海湾城市,更具集聚力、辐射力、引领力的粤西地区中心城市,代表广东参与环北部湾和东盟合作竞争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确定港口物流圈、临海工业圈、滨海旅游圈,有助于提高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业,提高湛江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湛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划与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具有很好的协调性。5、与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相衔接根据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湛江市土地利用按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优先布局基础性生态用地。提出“利用海洋资源和农业资源发展农海产品开发深加工产业,利用独特区位和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在用地指引部分提出:“利用海洋优势发展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装备制造业,形成加工业和制造业中心”,“开拓海洋产业,优化海洋经济结构,推动海陆统筹发展,把发展海洋产业作为节约集约陆域土地、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规划中渔港、临港工业、滨海旅游、海洋和海岸生态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充分考虑了各地的土地利用条件和发展需求,与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12020年)相衔接。6、与湛江港总体规划(2008-2020)相衔接根据湛江港总体规划(2008-2020)“湛江港规划调顺岛、霞海、霞山、宝满、东海岛、坡头、南三岛、徐闻、雷州、遂溪、廉江、吴川等12个港区”,“东海岛港区(含东头山岛)重点为腹地经济和大型工业发展服务,拓展物流功能,以大宗原材料、能源物资运输为主,兼顾杂货、集装箱运输功能”,“宝满港区发展现代物流业,装卸集装箱为主。服务于西南、中南、粤西地区和湛江市”,“调顺岛港区装卸散杂(件)货为主,特种物资和件杂货为辅”,“霞海港区装卸散杂货为主,主要承担内贸粮、钢材、核树片、内贸集装箱、食品、日用品运输,主要为湛江市生产生活服务”,“霞山港区装卸散杂货、石油化工品为主,承担西南、中南地区以及湛江市石油化工品、散装化肥、散装粮食、矿石等货物的进出口运输,集装箱运输业务逐步调整至宝满港区,同时承担客运业务和作为港作船停靠场所”。规划中海洋运输和港口物流充分考虑了湛江港总体规划(2008-2020)中各港区的功能定位,发挥各港区的独特优势,促进港口航运业的发展,与湛江港总体规划(2008-2020)相协调一致。7、与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相衔接根据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坚持海陆统筹、综合开发,实施港口带动战略,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深度挖掘海洋产业的后发潜力,推动蓝色崛起,打造广东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先行区、环北部湾港口物流中心和旅游度假中心,建设海洋强市”,提出“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近海滩涂养殖向深海网箱养殖转变”,“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海洋产业创新中心”,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市,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和全面拓宽合作领域。本规划立足湛江海洋经济发展实际,筛选出临海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主要海洋产业,着重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现代海洋服务业等海洋新兴产业,积极构建多元化、现代化、高科技含量的渔业产业体系。海洋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发展海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化工、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环保等产业,逐步构建起科技城、科技园、孵化器三个层级互动发展的框架体系。强化涉海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对接,与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进行了深度的衔接。二、海洋经济基础与发展条件评价(一)区位条件湛江处于连接中国西南与东部地区的结合部,是粤、桂、琼通衢的战略要地,大西南出海的主要出海口,也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距最短的重要口岸。“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战略位置使得湛江成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入世贸扩大开放、中国一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的理想立足点和结合点,在北部湾经济圈、亚太经济圈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脊陆面海、有天然深水良港湛江港为依托的湛江,是广东省东西两翼中的重要一翼。湛江为华南的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广东对接东盟的窗口和前沿。图21湛江在中国东盟的地理区位湛江市坐落于我国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三面环海,港湾岛屿众多。港口,是全国主枢纽港;铁路,与广州、深圳、韶关并列,为广东四大铁路枢纽,连接广州、海南和大西南的铁路干线在湛江交汇,黎湛线、三茂线及粤海铁路与国家铁路干线对接;公路,是全国45个枢纽之一,国道207线、325线纵横贯通,广湛、渝湛两条高速公路贯穿;航空,有粤西唯一的民用航空机场,湛江机场已开通多条国内航线和1条国际航线,形成了较为发达的海、陆、空和管道运输立体交通网络。图2-2湛江在广东省的地理区位(二)海洋资源1、海域空间资源湛江市各县(市、区)均面临海洋,海岸线总长2043公里(含岛屿岸线),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6.7%,广东的36.4%。港湾密布,全市有港湾101处,较大的有湛江港湾,海域面积1419平方公里;雷州湾,海域面积900平方公里。全市滩涂面积99平方公里,沿海有岛屿134多个(不含沙洲、礁石),其中有居民住的12个,较大的岛屿均分布在市区沿海。最大的是东海岛,面积286平方公里,岸线长126公里,有水深26-40米的深水岸线7公里;还有南三岛,面积123平方公里,岸线94公里;砌洲岛,面积53平方公里,岸线44公里;东头山岛,面积4平方公里,岸线10公里;特呈岛,面积4平方公里,岸线7公里;调顺岛,面积4平方公里,已与陆地连成一片;此外,徐闻的新寮岛面积为39平方公里,岸线36公里。2、海洋生物资源湛江市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拥有全省乃至全国保存最完好的红树林、珊瑚礁和海底草场三大海洋生态系统。根据湛江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3),湛江可供常年捕捞的近海渔场面积15万平方公里,海养珍珠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养殖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目前,湛江市沿海已采集到的浮游植物(硅藻、甲藻、裸甲藻和绿藻)73种、浮游动物7类60种,常见鱼类173种、大型甲壳类118种、头足类30多种,经济贝类50多种,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富,是重要的天然种质资源库和药用生物资源宝库。潮间带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大,湛江港和雷州湾潮间带平均生物量为119.15gm2,栖息密度为110.4个/n?;北部湾潮间带平均生物量为172.45g?,栖息密度为263个/m?。湛江海域的初级生产力较高,大多数港湾盐度适中,风浪小,饵料生物丰富,为海洋生物产卵、孵化提供了天然场所。3、能源矿产和盐业资源湛江市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已探明的总储量高达525万吨,优势矿产有滨海稀有稀土砂矿、南海石油及天然气等。南海西部海域是我国海上石油天然气主要产区之一,目前北部湾已探明石油储量接近5000万吨,远景储量预计可超过1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IooO亿立方米。湛江市沿海已探明有生油、储油条件的构造超过400个,拥有9个油田和3个气田,中国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已进行开发。西南部海岸日照时间长,太阳总辐射量大,是全国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使得湛江的潮汐能与海风能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此外,拥有雷州盐场和徐闻盐场两家省属盐场和48家民营盐场,年产盐总量约为15万吨,占全省海盐产量的一半,是广东省海盐主要产区。4、滨海旅游资源湛江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且原生态特质保存良好,蓝天、碧海、沙滩、岩石、林带、鱼群、珊瑚等构成了迷人旖旎的南亚热带海滨风光,并形成了海洋气息浓厚的建筑、民俗样式和港口文化,发展潜力较大。湛江市有“五岛一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十里军港景观、东海岛、吉兆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天成台滨海旅游度假村等,众多沙质细软、海水清澈、阳光充足的优质海滩为优质度假区建设创造了优良条件。目前有以海洋海岸为主题的度假区5个,东海岛龙海天成新月形大型海湾,毗邻的硝洲岛是个火山岛,火山浆形成的玄武岩乌黑发亮,遍布全岛;岛上危崖壁立,怪石嶙峋;夹杂的细白砂滩,为其它海滩所不能媲美;还有建于1898年的硝洲古灯塔,该灯塔是目前世界仅有的两座水晶磨镜灯塔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灯塔之一。高桥红树林小区是中国连片面积最大、种类最丰富的红树林带,是著名的海上森林公园,徐闻珊瑚礁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大陆唯一的珊瑚保护区,观赏和开发价值较大。湛江徐闻古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在这里进行的商贸活动比福州早了足足I(X)O多年,海洋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结合红树林、墩岛、湖泊、渔村等自然生态风光的大汉三墩旅游区。(三)海洋生态环境评价湛江市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湛江湾湾外海域水质状况较好,各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雷州湾、流沙湾、雷州半岛西南近岸海域除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外,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洋功能区中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级为优良,旅游休闲娱乐区环境状况优良。近年来,湛江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建设人工鱼礁、休渔、增殖放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目前已建成人工鱼礁7座,在建3座,投入资金8513.5万元,建成人工鱼礁的礁区面积达3963.2公顷,制作礁体7564个,投放礁体7364个。2014年开展增殖放流4次,共投入资金429.52万元,放流海水鱼苗207.8507万尾、淡水鱼苗93万尾、对虾5514万尾、贝苗1200万粒、梭子蟹苗155万只、中国鲨32.5万只、海龟90只,有效促进海洋生态环境健康发展。近岸海域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加快,共建有22个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达74823.72公顷,数量和面积均居全省首位。目前拥有红树林面积7700公顷,是我国保护红树林湿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湛江市在海洋环境监管、污染整治、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等方面成绩突出。全市海域内实行全面退养,以沙滩、红树林及基岩等岸线为特色,以沙滩修复及湿地重构为重点,实施美丽海岸工程。伴随着赤坎江综合整治工程的深入,位于下游河海交汇处的滨湖公园,作为自然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逐渐凸显,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滨水游憩空间,并延伸了湛江湾西海岸的园林景观。湛江市历时半年多、耗资3亿元完成了湛江港湾整治,改善了水质和海洋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金沙湾、渔港公园浴场海滩修复整治工程,还海于民、还岸于民。徐闻获批准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同时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了大量的资源保护措施,海洋生态修复与整治效果明显。(四)海洋经济社会条件Iv海洋产业发展迅猛,发展潜力巨大湛江市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243.57亿元,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640亿元,占全市GDP的25.5%。经过多年发展,湛江已经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体系。2015年,以中海油西部石油公司为龙头的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基本形成,海洋油气业实现总产值162.96亿元,比上年减少31.4%;海洋化工业实现总产值202.75亿元,实现稳步发展;滨海旅游业产业规模持续增大,初步形成“五岛一湾”的滨海旅游新格局,全年实现产值271.56亿元,比上年增加34.56%;海水利用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现代海洋产业雏形基本形成。2、海运业快速发展,初步构建“南方大港”湛江港作为全国港口主枢纽之一,2015年完成货物吞吐量达2.2亿吨,成为环北部湾地区首个2亿吨大港,进一步彰显了“南方大港”的重要地位。在港口生产经营方面,各级港口行政主管部门及港口企业积极谋划,发挥优越的港口资源条件,港口生产及时止跌回升。随着30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和30万吨级深水航道“三大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湛江港“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现代化”优势突显。湛江港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石油进口大通道及油品储备、交易中心,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和南方大型粮食、化肥中转基地,初步具备构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南方大港的条件。3、产学研相结合,海洋科教实力雄厚湛江聚集了广东海洋大学等众多高校、涉海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基地,已成为各省海洋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集聚地。校企科研合作得到很好的加强,成立了以广东海洋大学为基础的湛江海洋产业产学联盟,其中有8家涉海企业与广东海洋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科技兴海成果显著,建设了一定规模的深水网箱产业园区,拥有多家国家级或省级珍珠贝良种场,形成了著名的南珠名牌。4、海洋综合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湛江近年来稳步推进海域与海岛使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海域权属管理和海域有偿使用三项基本制度。加强了海洋渔业设施改造,不断推动了渔民转产转业。强化了海洋与渔业执法工作,增强了海洋执法能力,积极探索与东盟海洋合作的体制机制。三、“十二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借助广东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的强劲东风,以及每年一次的海洋经济博览会,湛江借势大力推进海洋资源综合开发,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新路子,使海洋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湛江市海洋经济总量在全省仅次于广州、深圳,位居第三,临海重化工业发展迅速,海洋工业、海洋渔业、港口物流业等海洋支柱产业在广东省内位居前列。(一)“十二五”海洋经济目标完成情况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确立的总体发展目标是: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总量,优化海洋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湛江港口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以钢铁石化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发展临港重化工业、港口物流业、海洋运输业、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构建区域性航运中心与物流中心,科学研究与加工制造中心,合理布局和发展海洋产业区及功能区,基本形成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大海洋经济以及区域海洋经济中心地位得到确立。“十二五”规划的具体目标为: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实现产值1719亿元,海洋经济总量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2%。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5:47:38o减少陆源污染,降低养殖污染,争取工业废水达标率95%。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年达到70%以上,逐步形成比较发达的海洋科技研发与推广区域中心。从目前的执行情况看,“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大部分基本实现或提前实现,而建成“南中国海洋休闲度假中心”等目标没有实现,海洋渔业转型升级进展较为缓慢,海洋产业布局尚未得到很好的优化。表3-1“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类别预期目标2015年实际完成情况海洋经济年均增速15%基本完成海洋经济总产值1719亿元基本完成三次产业结构15:47:38基本完成工业废水达标率95%基本完成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70%基本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5亿吨2.2亿吨省级以上水产良种20家基本完成年接待游客>4300万人次3300万旅游总收入160亿元271亿元(二)“十二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1、海洋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2010年湛江市海洋经济总产值854.8亿元,增加值431.1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31.7%和38.3%,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5.5%。至2015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1243.57亿元,增加值640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为25%。“十二五”期间,湛江市海洋经济总产值和增加值实现了持续增长,海洋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长10.5%;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4%。海洋经济已逐步成为了湛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日益合理湛江市2010年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3.7亿元、231.8亿元、82.5亿元,海洋三次产业比重为9.73:74.19:16.08;至2015年海洋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15:47:38。总体来讲,海洋第一、三产业略有提升,海洋第二产业占比有所下降,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正在持续优化当中。同时,湛江市不断进行资源整合,对港口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养殖资源等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将重心转移到东海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宝钢湛江钢铁集团、中科炼化、京信电力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带动海湾、海岛协同发展,打造湛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洋产业空间布局持续优化。3、海洋渔业发展势头良好,产量增长迅速湛江市海水养殖业发展态势良好,海洋渔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继续保持全省渔业经济排头兵地位。2015年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442.06亿元,水产品总产量126.2万吨,总产值182.75亿元。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将湛江市列入了国家首批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水产种苗繁育和健康养殖)示范基地试点。特呈岛东南、流沙湾外海、乌石3个深水网箱养殖基地逐步完善,现有深水网箱200组(800个),基本形成深水网箱养殖、网箱及配套设施、饲料、加工和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