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现状调查.docx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现状调查主要问题1 .内控制度不完善一是少数单位没有结合单位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来制定内控制度,只是生搬硬套内控制度条文。调查发现没有内控制度的单位占12%,有完善的内控制度但执行情况一般的单位占16%,由此可见单位内控制度“水土不服”。二是部分单位完全用财经纪律来替代内控制度,造成覆盖面狭隘。调查发现覆盖内部所有人的单位只占46%,覆盖各业务环节的单位只占22%,内控制度存在“生理缺陷”。三是较多单位内控制度不能与时俱进。调查发现78%的单位内控制度还是在5年前制定的,只有22%的单位近5年做过修改,导致内控制度“停滞不前”。2 .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一是各单位基本上都成立了内控工作领导小组,但有些单位内控工作领导小组级别过低。调查发现内控领导小组负责人是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只占62汕分管纪检的领导占8%,财务部门负责人占30%,内控领导小组负责人的级别过低,影响了内控的有效性。二是少数单位虽有内控制度,但没有强力推行。调查发现单位风险评估一年0次的占20%,风险评估一年1次的占50%,风险评估一年2次的占6%,对单位是否进行了风险评估回答不清楚的占24机内控措施变成“纸上谈兵”,奖惩机制变成“纸老虎”。三是一些单位虽有内控职能部门,但这些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的不多。调查发现内控牵头部门是财务部门的占70%,是办公室的占22%,未设牵头部门的占8%;因内控牵头部门不是强力部门,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整改“有心无力”。3 .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是设置会计机构不合理。调查发现没有独立设置会计机构的单位占36%,会计和审计机构合署办公的占12%,会计机构没有按工作需要设置,兼任份外任务较多,机构职责不明。二是没有规范任用财务人员。调查发现设专职出纳的单位占62%、兼职出纳的占38%,单位设专职会计的占70%、兼职会计的占30%,会计兼出纳的占6%,财务人员的使用没有执行内部牵制制度,没有建立财务人员轮岗制度。三是单位预算工作不精细。(1)单位财务预算制定不规范。调查发现各股室报计划、财务科汇总、领导集体研究的单位占34%,财务科草拟、领导集体研究的占48%,财务科直接报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占18%,降低了单位财务计划与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2)预算不全面的现象普遍。调查发现有收支预算管理的单位占96%,有采购预算管理的占96%,有资产预算管理的占84%,有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占12%,有财务预算报告的占84%,列入预算编制的内容不完整、项目不全面。四是缺乏规范的财务收支管理。(1)没有规范单位财务审批手续和顺序。根据廉政建设需要,行政单位主要领导不分管财务,但调查发现有高达76%行政单位违反了该规定;有64%的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审是在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签批之后,甚至有12%的单位不经会计人员审核,达不到会计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作用。(2)没有强力推进单位公务消费使用公务卡。调查发现公务消费全部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单位占28%,部分支出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占64%,只有公务接待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占8虬与上级规定单位公务消费必须使用公务卡结算的规定差距很大。(3)没有规范单位重大的资金调度与使用。调查发现由主要领导说了算的单位占16%,由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商讨决定的占22%,由集体决策的占62虬对重大的资金调度与使用是存在高风险的。(4)调查发现有的单位没有严格执行三公经费的范围和标准,有的单位领导甚至要求财务人员改变资金的用途,有的单位虚开发票报销,财务违纪现象普遍存在。五是固定资产管理不完善。调查发现固定资产没有具体落实管理人的单位占6%,没有领用手续的占22队报废处置报请国资部门批准的占52%,有的报废了,还在账上未作处理,固定资产在领用、保管、使用、处置等环节均有问题存在。六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调查发现制定了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单位占48%,制定了财务工作人员奖惩制度的占6%,没有建立任何财务管理制度的占16%,对于违反会计制度行为没有制止或制止无效后没有及时向负责人报告的占6%,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就无法保证财务管理规范和完善。4 .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一是监督考核部门设置不合规。调查发现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占22%,内控牵头部门为审计部门的占0%,内控领导小组负责人是审计部门负责人的占0%;内控领导小组负责人是分管纪检的领导的单位占10%;事业单位没有设立纪检监察部门。二是内控评价考核制度不健全。调查发现28%的单位没有建立评价和考核制度,有6%的单位对是否建立了评价考核制度表示不清楚。三是单位很少进行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少数单位开展内部审计也是“走过场”,行政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担当精神不足,对内控工作的监督缺乏有效性,影响了内控职能的发挥。四是内控评价结果分析利用弱化。调查发现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奖惩措施相挂钩的单位占60%,4成单位的内控制度与考核结果、激励机制不相关。内控评价结果与执行效果分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影响了内控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5 .内控信息化水平不高内控的信息化是内控工作的常规手段。调查发现没有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单位占46虬经济活动与内控流程不挂勾的占6%,多数单位内控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内控工作主要还是靠人力完成,无法将内控主要工作交由计算机软件系统操作,从而减少人为操纵风险,实现内控信息固定化、标准化、规范化。内控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1 .对内控工作意义认识不足基层预算单位“一把手”的内控意识相对薄弱,对建立健全单位内控制度有重大影响。调查发现进行内控方面的宣传和学习次数为O的单位占34%,未设置内控职能部门的占100%,重要岗位长期不轮岗的占64%,行政单位由分管财务领导审批的占24机对内控工作意义认识不足,导致单位对内控制度建设动力不足,使内控制度流于表面形式,阻碍了单位内控工作与管理水平的提高。2 .缺乏内控建设人才内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支撑,并且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因此,需要掌握多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来担当此任。调查发现单位内控工作小组成员中内控专家占0队一般管理人员占60%,普通员工占27%,缺乏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导致内控制度建设有缺陷,内控工作措施不丰富,内控效果评价不到位。3 .没有健全内控问责机制国家出台的内控制度强调,单位应当单独设置内控职能机构或确定牵头部门,负责内控日常工作。调查发现,单独设置内控职能机构的单位占0%,指定财务机构、单位综合办公室为内控牵头部门的单位占90%,建立内控关键岗位责任制的单位占15机实施内控制度之后,对单位内部管理权力未重新合理分配,更没有健全内控问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