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模块化实施方案——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docx
-
资源ID:56564
资源大小:15.4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课程模块化实施方案——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docx
课程模块化实施方案一一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一、问题的提出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迫切需要实施模块化课程改革。一是课程模式的陈10,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就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感觉学不到实用的东西。二是从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基础,致使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大部分时间只好在课堂上睡觉。以致于造成学生“学不懂,用不上,留不住”。教师感觉“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劳动得不到认同。”因此要结合实际探索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实用、够用”为依据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重组课程结构。二、组织机构成立模块化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三、基本要求课程模块化是在分析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任职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编排出合理的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化,使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就能掌握一项职业岗位能力。课程教学模块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实施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组成一组内容相关和循序渐进的单元技能;教学模块中应有实训环节或仿真模拟操作,与学生技能竞赛标准相融合,与职业资格标准(考证)相融合。教学内容的筛选应遵循四个依据:一是以用人单位对一线岗位从业者素质的现实需要为依据;二是以中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知识、技能需要为依据;三是以中职学生入学文化水平起点和学习能力特点为依据;四是以学科特点为依据。课程模块应根据划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使教学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更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更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1)每个模块相对独立,每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项技能、知识或能力;(2)模块的内容依据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确定,实用性、应用性强;(3)强调能力培养,围绕能力形成组织教学内容;(4)每个模块内容不多,讲究“必须、够用“,针对性强;(5)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每个模块组合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和具体要求;(6)课程模块更新效率高,可以及时反映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手段。四、建设目标1 .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进行整合,结合综合实训、技能竞赛和岗位考核,初步形成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以学生能真正得到收益为落脚点,以就业为导向,教学贴近就业,贴近生产实际的专业课教学模块。2 .树立为专业服务的理念,逐步形成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为各相关专业配套服务的文化课教学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3 .改革现有的单一的以书面试卷闭卷考试为主的课程考试体系,完善学业评价体系,形成以综合全过程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技能技术资格证书(考证)、水平考试、技能竞赛为支撑的学生评价标准。五、具体措施1 .模块化课程建设以计算机平面设计教研组主体,在学校教科室指导下进行。平面设计教研组长要积极动员本组教师收集资料、信息,加强学习,投入模块化课程建设实践中。2 .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平面设计教研组要根据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定人、定任务、定目标、定时间编排出合理的课程模块,形成专业课程教学模块结构表按时交教科室归档。模块的设计暂时不成熟没关系,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步完善。关键是行动起来,投入到研究之中。3 .在研究进行过程中遇到与传统体系相矛盾,或与常规管理要求相冲突的地方,由教务处、教科室、专业部会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