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3年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固化稳定化.docx

    • 资源ID:565866       资源大小:104.83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固化稳定化.docx

    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固化/稳定化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contaminatedsoilremediationSolidiflcationZstabilization2023-02-01 发布2023-05-01实施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污染物与污染负荷25总体要求36工艺设计47主要工艺设备78检测与过程控制89主要辅助工程910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911施工912运行和维护10附录A(资料性附录)固化/稳定化技术设计所需信息12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用胶凝材料优缺点13附录C(资料性附录)重金属污染土壤常用稳定化药剂14附录D(资料性附录)典型原位固化/稳定化搅拌柱布局及设计图15附录E(资料性附录)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常用浸出测试方法16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污染地块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固化/稳定化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固化/稳定化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工程的污染物与污染负荷、总体要求、工艺设计、主要工艺设备、检测与过程控制、主要辅助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施工、运行与维护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可作为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的参考依据。本标准不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和放射性污染土壤,以及农用地污染土壤。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T3196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HJ/T299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300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HJ55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JGJ311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固化/稳定化solidification/stabiIization将污染土壤与水泥等胶凝材料或稳定化药剂相混合,通过形成晶格结构或化学键等,将土壤中污染物捕获或者固定在固体结构中,从而降低有害组分的移动性或浸出性的过程。固化通过采用结构完整性的整块固体将污染物密封起来以降低其物理有效性,而稳定化则降低了污染物的化学有效性。3.1 2原位固化/稳定化in-situsolidification/stabiIization不移动土壤,直接在发生污染的位置进行固化/稳定化的过程。3.3异位固化/稳定化e-situsolidification/stabiIization将受污染的土壤从发生污染的位置挖掘出来,搬运或转移到其它位置或场所进行固化/稳定化的过程。3.4浸出测试Ieachingtest按照规定的浸出程序和方法,采用液态物质对土壤进行浸取,并测定浸出液中污染物浓度或浸出总量的过程。3.5无侧限抗压强度unconfinedcompressionstrength,UCS固化块在无侧向压力条件下,抵抗轴向压力的极限强度.3. 6渗透系数Permeabilitycoefficient饱和土壤或固化/稳定化体在单位水压梯度下,水分通过垂直于水流方向单位截面的速度。4污染物与污染负荷4. 1一般规定4. 1.1固化/稳定化技术适用于半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无机物导致的土壤污染治理。4 .1.2重金属主要包括铅、锌、铜、镉、铭、汞、珅、银等:半挥发性有机物主要包括多环芳荒、多氯联苯、长链润滑油(C28)和二嗯英等;其它无机物主要包括氟化物和石棉等。5 .1.3原位固化/稳定化适用于不宜进行土壤挖掘、缺乏储存和作业空间的地块,或污染区域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施工的地块,一般用于深层(5m)污染土壤的处理。6 .1.4异位固化/稳定化适用于固化/稳定化质量控制要求高的地块,或污染区域需要开发利用或施工的地块,一般用于浅层(W5m)污染土壤的处理。4.2原位固化/稳定化技术应用条件4. 2.1场地条件和地层结构满足原位药剂注入或搅拌混合施工。5. 2.2质量控制难度不大的地块。4.3异位固化/稳定化技术应用条件4.3.1具备土壤开挖和基坑支护条件及地下水止水和降水条件。4. 3.2处理后的土壤有安全可靠的处置和利用途径。4.4固化/稳定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4. 4.1原位固化/稳定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主要包括:a)废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等;b)废水:场地排水及设备和车辆清洗废水等;c)固体废物:场地清理出来的石块和渣土,药剂注入和混合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溢流泥浆等:d)噪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等。5. 4.2异位固化/稳定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主要包括:a)废气:预处理车间产生的含尘废气和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等;b)废水:清洗废水和基坑降水等;c)固体废物:挖掘或场地清理出来的废渣、渣土和混凝土块,污染土壤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和除尘器的粉尘等;d)噪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等。5总体要求5.1一般规定5.1.1 应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场地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等作为固化/稳定化工程设计的基础,固化/稳定化技术设计所需信息参见附录A。信息不足时,应按照HJ25.1等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5.1.2 异位固化/稳定化处理宜采用筛分、淋洗等技术进行减量化。5. 1.3固化/稳定化处理后土壤中目标污染物的浸出浓度和固化体渗透系数等应满足场地修复和风险管控目标的要求,并按HJ25.5进行地块修复和风险管控效果评估。6. 1.4固化/稳定化处理后的土壤在保证人体健康风险和环境风险可以控制的前提下宜优先考虑资源化利用:需要送一般工业固废等填埋场处置的,应符合该类填埋场的污染控制要求。5. 1.5应按照HJ25.2、HJ25.5以及其它国家、地方、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对固化/稳定化处理后土壤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长期监测。长期环境监测发现影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浸出量明显升高及风险控制工程措施损毁等风险,经评估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5. 1.6应对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进行妥善处理,并达到GB8978、GB16297等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噪声控制应符合GB12348的要求。5.1.7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除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相关规定。5.2工程构成5.2.1 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配套设施组成。5.2.2 原位固化/稳定化主体工程主要包括药剂配置、搅拌/注入和养护等。5.2.3 异位固化/稳定化主体工程主要包括筛分等预处理、药剂配置、搅拌混合和养护等。5.2.4 辅助工程主要包括给排水和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配电室、控制室、检测分析室、处置车间、化学品仓库、围墙、道路、磅秤和周边绿化工程等。5.2.5 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浴室、更衣室及其它生活设施等。5. 3总图布置5.1.1 总平面布置应满足GB50187的要求。应根据工艺和施工流程、场地内运输、安全和二次污染防控等的要求合理布置.,保证工艺流程顺畅,物料运送便捷,施工、维护和检修方便。处置设施应与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隔离建设,化学品库应单独布置。5.1.2 异位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应按照污染土壤挖掘区、储存区、搅拌混合区、养护待检区、药剂储存区、运输道路及办公区等功能区划进行布置。异位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宜在污染地块内进行,需要转运异地处理的,场址应尽量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点。5.1.3 原位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应按照施工区、药剂储存区、道路及办公区等功能区划进行布置。5.1.4 当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为地块修复方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其平面布置应作为总体工程的一部分纳入总体工程平面布置。6工艺设计6. 1一般规定6.1.1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的工艺设计应遵循技术可靠、经济适用和环境安全的原则。6.1.2当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为地块修复方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其设计和实施应同其它修复工程协同考虑。6.1.3宜通过调研、小试和中试等方式确定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的工艺技术参数和设计内容。6.1.4工艺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预处理或场地清理、药剂配置和给料、搅拌混合、养护和二次污染控制等。6.1.5选用的固化/稳定化材料和药剂对污染物的固定应长期有效、绿色环保。6.1.6 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检测主要包括处理后土壤的浸出测试、固化体的物理测试及运行工艺参数监测,检测不达标的固化/稳定化土壤需重新处理达标或采取额外补救措施。6.1.7 固化/稳定化后土壤需资源化利用的,还应满足资源化利用的要求。6.2工艺选择6.2.1 固化/稳定化工艺包括原位固化/稳定化和异位固化/稳定化工艺,工艺流程分别见图1和图2。6.2.2 应根据地块状况、地层结构、污染分布和土地利用等适用条件选择固化/稳定化工艺。处理后土壤图1原位固化/稳定化工艺流程图污染土壤f挖运A暂存一=*筛平卜计量-处理后土壤搅拌)-b启入f养护I*混合J材料和药剂f计量图2异位固化/稳定化工艺流程图6.3工艺设计要求6. 3.1固化/稳定化材料和药剂的选择6.3. 1.1固化/稳定化材料和药剂的选择应根据土壤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确定。6.3.1.2固化技术以筛选胶凝材料为主,辅以稳定化药剂和外加剂的选择。稳定化技术以选择适合的稳定化药剂为主。固化/稳定化材料和药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a)达到设定的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处理目标;b)满足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处理后利用和处置的要求;c)使用过程和使用后产生的环境影响和风险可以接受或可以控制;d)材料和药剂用量少、高效、价格适宜。6.3.1.3固化胶凝材料可以采用水泥、粉煤灰、高炉矿渣和石灰等,常用胶凝材料的优缺点参见附录Bo6.3.1.4稳定化药剂可以采用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氧化镁等碱性材料,零价铁、铁盐和铁氧化物等含铁材料,磷酸盐、胃炭、磷矿石等含磷材料,粘土、沸石、活性炭和生物炭等吸附剂。常见重金属污染土壤适用的稳定化药剂参见附录Co6.3,1.5六价珞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一般采用还原稳定化技术,还原剂可采用二价铁盐、零价铁、多硫化钙、还原糖和生物制剂等,具体参见附录Co6.3.1.6多环芳妙等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一般宜添加活性炭、膨润土、有机改性膨润土等吸附材料来增强固化/稳定化效果。6.3.2小试6.3.2.1可根据文献和已有工程经验,选择多种固化/稳定化备选材料和药剂,考虑药剂配比、水土比、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等因素,进行固化/稳定化小试研究。6.3.2.2结合不同养护条件和时间,采用固化/稳定化土壤的污染物浸出水平及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等参数进行小试效果评估,同时考虑处理后土壤的增容比率。6.3.3中试1.1.1.1 1应根据小试的结果进行中试设计,确定和优化材料和药剂配比、混合搅拌方式和工艺、预处理技术和工艺、养护方式和时间及费用,评估固化/稳定化效果和二次污染防控措施的有效性。1.1.1.2 中试应反映实际工程状况,一般中试处理量不少于100m3污染土壤。原位固化/稳定化要达到既定的最大深度,需要3个以上搅拌混合单元。1.1.1.3 中试阶段使用的设备要与工程实施阶段保持一致,不能降低要求。1.1.1.4 中试完成后要进行实施效果的评估,选择测定土壤污染物浸出水平、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等参数评估中试效果。6.3.4原位固化/稳定化6.3.4.1场地清理宜满足以下规定:a)原位固化/稳定化施工前应探测和清除地上和地下影响施工的混凝土块、石块和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b)清理出的建筑垃圾和石块等应清洗后再进行处置。6.3.4.2药剂配置宜满足以下规定:a)应设置药剂储存库、料仓、配药站和泵送系统,并配备液位监控和溢流液收集系统;b)制备好的水泥浆储存不宜超过2ho6.3.4.3搅拌/注入宜满足以下规定:a)应根据中试结果确定搅拌和注入设备可达深度、搅拌/注入单元、注药速率及搅拌杆移动速度和搅拌时间等参数;b)宜根据修复深度选择合适的原位固化/稳定化施工设备。一般5m以内的浅层污染可采用挖掘机、旋耕机和专用浅层搅拌机等设备混合,可以使用液体、浆状或粉末状材料和药剂,混合搅拌与药剂添加宜同步进行;c)大于5m的深层原位固化/稳定化一般采用高压注入和螺旋搅拌的方式把材料和药剂与污染土壤混合,深层搅拌一般宜采用液体或浆状药剂进行注入或混合;d)液体材料和药剂的注入宜采用固定式注入井和压力喷射注入装置,水泥浆等浆状材料宜选择压力喷射注入;e)搅拌/注入单元数量及其平面布置应根据搅拌混合的面积和注入影响半径确定,单元之间应相互重叠,确保药剂覆盖污染区域,可参考附录D;0药剂注入或搅拌混合应精准合理,不宜过度投加,以免影响周边水环境质量;g)施工过程中遇到地层和污染状况与调查报告差异较大时,应根据现场测试结果调整药剂注入影响半径、注入压力和注入量等工艺参数。6. 3.4.4养护及管理宜满足以下规定:a)原位固化/稳定化处理后的土壤或固化体应进行养护,对表层等裸露部分进行覆盖,保持水分;b)原位固化/稳定化处理后,宜考虑土壤增容膨胀的影响,并根据地形、土地利用等进行整形;c)原位固化/稳定化处理后宜适当采取高密度聚乙烯、膨润土、沥青和粘土等进行封盖,减少降水等对固化/稳定化后土壤的淋溶及裸露表面的风化和侵蚀。7. 3.5异位固化/稳定化8. 3,5.1挖掘宜满足以下规定:a)污染土壤挖掘应有支护方案,深基坑开挖应满足JGJ311的要求;b)对地下水位以下的污染土壤进行开挖时应进行降水设计。9. 3.5.2暂存宜满足以下规定:a)挖掘出来的污染土壤宜按土壤类别、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程度分类储存于封闭大棚、车间或苫盖的堆场里:b)污染土壤暂存区应设计防扬尘、防渗等二次污染防控设施。6.3,5.3预处理宜满足以下规定:a)应把土壤中直径大于50mm的石块和建筑垃圾等进行筛分,清洗后进行资源化利用,清洗废水处理后宜优先回用;b)土壤中砂粒和砾粒含量较多时,宜采用减量化措施。可以采用多级筛等设备按粒径分级除去0.5mm以上的砂粒和砾粒,或2mm以上的砾粒;c)处理的土壤量不大时,可简化筛分流程,采用筛分斗分批筛分或直接采用搅拌混合设备自带的筛分装置;d)含有挥发性物质的土壤应先除去挥发性物质至修复目标值后再进行异位固化/稳定化处理。6.3.5.4搅拌混合宜满足以下规定:a)根据小试和中试优化的参数,对污染土壤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确保材料和药剂投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b)采用双轴搅拌机和土壤改良机等专用设备混合污染土壤和固化/稳定化材料和药剂,并配备土壤输送机、干粉料仓、浆状药剂及液体药剂的储存槽及药剂制备、计量和投加装置,搅拌混合系统应具备安全联锁和自动计量投加装置;c)污染土壤处理规模较小时,可以采用挖掘机、翻抛机、旋耕机、浅层搅拌设备等分批次进行材料和药剂混合,并设计搅拌作业区或搅拌池(箱),做好防渗和抑尘设计;d)正式运行前应进行搅拌设备试运行及搅拌效果测试,确定不同类型土壤与材料和药剂适宜的混合时间和处理量,并根据药剂配比和使用量,调整土壤输送量及材料和药剂的投加量,确保药剂与土壤充分混合。6.3.5.5养护宜满足以下规定:a)固化后的土壤应在初凝前完成成型,一般宜在8h内。可采用制砖机、造粒机等设备制成块状、粒状固化块,或直接浇注成型,振动压实;b)固化初凝成型完成后应进行养护,将固化体用薄膜、草席等覆盖,保持表面潮湿。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14d,具体养护时间根据胶凝材料、外加剂和环境湿度等确定。当昼夜平均气温小于5C或最低气温小于-3C,可采用蒸汽等养护方式;c)采用稳定化技术时不需要成型,搅拌完成后堆成条垛状,保持水分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确保药剂有足够时间与污染物接触和反应。6.3.6二次污染防控措施6. 3.6.1异位固化/稳定化施工宜在处理车间内进行,施工产生的扬尘应采取洒水等抑尘措施,干粉材料不应露天堆放,料仓应设置除尘装置。7. 3.6.2应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水及基坑降水进行收集、处理和回用,排放废水应符合GB8978、GB/T31962及相关行业和地方标准要求。8. 3.6.3施工和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地方和相关行业规定,经鉴别属于危险废物的,应按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9. 3.6.4污染土壤暂存、养护区应采取防渗、防冲刷措施并进行覆盖。6. 3.6.5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控制各项活动产生的噪声。7. 3.6.6应建立监测计划对二次污染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质量实施监测。7主要工艺设备8. 1固化/稳定化设备的选择应遵循适用、先进和可靠的原则,优先选用自动化程度高的专用设备。8.2 固化/稳定化工程设备包括挖掘、转运、预处理、药剂制备和投加装置及搅拌混合设备等。机械设备的材质应具有耐腐蚀性、耐磨损性和较高机械强度。8.3 固化/稳定化工程各单元主体设备的规格应根据污染土壤处理规模合理配置,并具有可移动和易组装的性能。工艺设备应根据工艺设计和参数选择,满足工艺设计预期效果。8.4 原位固化/稳定化的搅拌混合可采用大尺寸螺旋搅拌、转筒搅拌机、高压旋喷机等设备,并具备水、液体、浆状物料等的投加和混合能力。8.5 异位固化/稳定化预处理可采用圆筒筛、振动筛、筛分斗和固定格栅等进行筛分减量化。8.6 异位固化/稳定化的搅拌混合可采用双轴搅拌、土壤改良机等设备,并具备水、液体、浆状和粉状等物料的投加和混合能力。8检测与过程控制8. 1检则8. 1.1应对固化/稳定化处理后的污染土壤采样进行浸出测试和物理测试,样品采集可参考HJ25.2和HJ25.5,一般500的处理单元或土壤采集1个样品。9. 1.2原位固化/稳定化应加强重污染区及单元重叠区等药剂混合薄弱区的采样。10. .3浸出测试宜符合以下规定:a)采用浸出测试方法评估固化/稳定化效果,可根据固化/稳定化后土壤的处置和利用情景选择相应的浸出方法;污染物浸出浓度应达到GB/T14848地下水质量IV类及IV类以上的标准限值要求,并满足地下水用途要求,或满足HJ25.5有关风险管控效果评估的规定。常用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浸出测试方法参考附录E;b)若固化/稳定化后土壤进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处置,应按GB18599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规定进行浸出测试和判断;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则应按照HJ/T300进行浸出测试,并满足GB16889中相应限值要求。11. .4物理测试宜符合以下规定:a)采用固化技术时需要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等指标,测定方法参考GB/T50123;b)应根据固化体实际处置或利用的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合理确定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一般不宜超过1X107cms,最大不应超过IX106cnVso12. 1.5运行工艺参数监测内容包括:a)原位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1)灌浆注射压力和速率;2)搅拌头速率及压力;3)搅拌头垂直方向的移动速度;4)搅拌时长;5)搅拌深度;6)土柱的数量和重叠度等。b)异位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1)污染土壤的给料速率;2)材料和药剂入料速率;3)加水速率;4)搅拌速度等;5) 土壤在搅拌机中的停留时间等。8. 2.1根据需要配备可反映运行状态的参数监测和控制设施。8.2.2各单元应设置运行控制、运行管理所需的检测仪表,能实时在线显示运行工况。8. 2.3原位固化/稳定化应根据设计参数采用计量泵等投加设备精确控制药剂投加量,异位连续固化/稳定化应采用自动控制系统确保土壤投加速率和药剂投加量精确配合。9主要辅助工程9. 1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052、GB50054等的规定。施工临时用电满足JGJ46的规定。9. 2给排水设计应符合GB50015的规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宜优先考虑用于生产过程。9. 3消防设计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9.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应符合GB50019的规定。9.5土壤储存封闭大棚、预处理车间、混合搅拌车间和养护厂房等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通风设施。9.6寒冷地区的操作间、化验室和配药间等应设置采暖设施,相关管线应采取防冻措施。10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10. 1劳动安全1.1.1 1.1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应符合GB/T12801的规定。1.1.2 岗位作业场所应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1.1.3 装置现场应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标识。10. 1.4岗位作业场所应保持通风并防火、防爆、防触电、防塌库。应采取支护等措施防止基坑坍塌和重型机械塌陷倾覆。地下坑、槽应设置护栏、盖板等安全设施和警示线。10. 1.5固化/稳定化处理场区应有安全警示线、设备启动警报、设备异常警报,在各种机械设备裸露的传动部分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10. 1.6电器设备应设有漏电和短路等保护装置。10.2职业卫生10. 2.1工程的职业安全卫生设计应符合GBZI的规定。10.2.2 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应采取除尘措施,扬尘点应设置抑尘或除尘设施。10.2.3 应定期对作业场所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10.2.4 现场人员应根据岗位的风险程度分级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及个人防护装备。在酸性和碱性等生产作业场所设置眼睛、皮肤等的清洗装置。10.2.5 选用噪声小的设备。对于噪声较大的设备,应采用减震、隔声等消音措施,使噪声符合国家标准规定。11施工11. 1一般要求11.2.2 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应具有国家相应的工程设计、施工资质。11.1.2工程施工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施工程序及管理文件的要求。1.1.3 3工程施工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进行。建筑、安装工程应符合施工设计文件、设备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1.1.4 4施工应满足铁路、地铁、河道、地下电缆、市政管线、建构筑物等的安全防护间距,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11.2 施工内容11.2.1 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施工组织方案编制、施工准备和工程实施。施工组织方案包括:工程管理目标、项目组织机构、主要工程量、施工分区、总体施工顺序、工期安排、施工机械和试验检测仪器配置、用电用水规划及劳动力需求计划等。此外还需明确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及所需的设备型号、安装和调试等内容。11.2.2 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包括:成立项目组织机构、场地平整、测量放线、临时设施建设、设备准备、水电准备和技术交底及安全培训等工作。11.3 工程施工11.3.1 原位固化/稳定化处理应对搅拌混合区的障碍物进行探测并清除。应按设计图纸准确定位搅拌/注入的位置,按设计的药剂注入量、速率和时间及搅拌速率等参数进行施工。11.3.2 异位固化/稳定化一般采用挖掘机开挖土壤,挖掘过程应做好扬尘和噪声控制,按照设计的药剂注入量、搅拌速率、停留时间和养护时间进行施工;检测达标后的土壤进行分层摊铺压实填埋或异地处置和利用。11.3.3 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车间、大棚和设备等的基础施工,满足建设安装要求,车间、大棚、±壤储存区和化学品库、药剂配制区等的地面防渗应满足设计要求。11.3.4 按设备安装说明和要求准确定位安装位置.,安装的设备应稳定可靠,符合允许的安装偏差。设备使用前应对设备的电控、自动控制和机械等部分进行调试,并做到电机无振动和异响,设备无堵塞、晃动和抖动,控制联锁正常等。11.3.5 工程安装完成后应首先对相关计量等设备进行校验,然后根据工艺流程进行分项调试和整体调试。12运行和维护12. 1一般规定12.1.1 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的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12.1.2 各工种、岗位应根据工艺特征和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质量管理文件并严格执行。12.1.3 建立污染土壤清挖、转运、暂存和处理的台账,内容包括土壤来源、数量、种类、处理方式、时间、药剂用量、检测结果和最终去向等内容。12.1.4 建立药剂购买、贮存、使用情况台账,内容包括药剂名称、品牌和厂家、购买时间及数量、每日投加数量和剩余库存数量等。12.1.5 制定应急预案,有效应对意外事故。12.2人员与运行管理12.2.1 在处理工程启用前,企业应对管理和运行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工艺流程、专业技术、安全防护、紧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并定期对运行人员进行继续培训及考核。12.2.2 运行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如实填写筛分和搅拌混合等设备的运行状况及设施维护和生产活动等各项记录,并妥善保存。12.2.3 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场区内应安装视频监控系统。12. 3维护12.1.1 制定设备和装置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仪表。12.1.2 维护人员应做好相关记录。12.4应急处理措施12.4.1 当出现紧急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影响,包括主体工程运行安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等。12.4.2 事故处理时应做好记录,分析原因,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附录A(资料性附录)固化/稳定化技术设计所需信息表A.1给出了固化/稳定化技术设计所需信息。表A.1固化/稳定化技术设计所需信息信息目的场地和土壤特性土壤粒径和塑性确定预处理工艺和混合搅拌方式等含水量确定预处理工艺和水分控制PH值判断材料和药剂反应环境及其对浸出特性的影响地下水埋深、流向及其季节性变化判断降水和环境影响地层结构基坑支护和原位固化/稳定化分区设计地层渗透性原位注入方式选择和工艺设计敏感点环境影响和安全分析地下障碍物判断对施工的影响污染物和污染分布污染物种类材料和药剂配方选择污染物浸出判断污染并提供基础数据污染分布判断材料和药剂用量抑制成分确定材料和药剂配方的兼容性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用胶凝材料优缺点表B.1给出了常用胶凝材料优缺点。表B.1常用胶凝材料优缺点材料优点缺点或需要关注的问题水泥 随添加量变化可获得不同强度和渗透性的固化块,成品可以再利用 能承受低PH值和氧化剂 加入稳定化药剂可以降低污染物浸出 水化反应放热,增加污染物的挥发 增容 受土壤成分和污染物干扰,影响强度和凝结时间生石灰 酸中和能力强,能承受低PH值和氧化剂 激发粉煤灰、高炉矿渣和粘土产生水化反应,形成胶凝物质,产品可再利用 可干化潮湿上壤 水化反应放热,增加污染物的挥发 增容 水化反应需水量大熟石灰酸中和能力强激发粉煤灰、高炉矿渣和粘土发生水化反应,形成胶凝物质,产品可再利用需水量小,不发生放热反应一般用生石灰消化生成熟石灰高炉矿渣 废物综合利用,减少水泥用量 水化放热低 承受硫酸盐和氯化物的侵蚀,抗冻融 需要水泥、石灰和碱性硅酸盐激发形成胶凝物质 水化反应时间长,固化块形成强度慢 增容粉煤灰 废物综合利用,减少水泥用量 水化放热低 残炭可以作为污染物吸附剂 需要水泥、石灰和碱性硅酸盐激发形成胶凝物质,反应取决于粉煤灰玻璃相的性质和比例 水化反应时间长,固化块形成强度慢 增容 影响氧化还原环境附录C(资料性附录)重金属污染土壤常用稳定化药剂表C.1给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常用稳定化药剂。表C.1重金属污染土壤常用稳定化药剂污染物稳定化药剂铅、铜、锌、镐、银等阳离子重金属 氧化钙、氧化镁、氢氧化钙、石灰石、粉煤灰等碱性材料 磷酸盐、骨炭、磷矿石等含磷材料 蒙脱石、沸石、海泡石、活性炭、生物炭等吸附材料六价格 零价铁、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等还原铁 亚硫酸氢钠、连二亚硫酸钠和焦亚硫酸钠 硫化钠、多硫化钙、硫铁矿 还原糖、生物制剂神 零价铁 铁盐 铁氧化物、铝氧化物、镒氧化物 硫化亚铁 高炉矿渣附和其它阳离子金属复合污染 铁氧化合物、铁盐、铁盐与磷酸盐第配 高炉矿渣 生物炭附录D(资料性附录)典型原位固化/稳定化搅拌柱布局及设计图图D.1给出了典型原位固化/稳定化搅拌柱布局及设计参考。图D.1典型原位固化/稳定化搅拌柱布局及设计附录E(资料性附录)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常用浸出测试方法表E.1给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常用浸出测试方法。表E.1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常用漫出测试方法浸出方法适用对象HJ/T299重金屈污染土壤原位或异位固化/稳定化HJ557碎等阴离子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或异位固化/稳定化柱浸出或块状体槽浸出有金属污染土壤原位固化/稔定化长期风险评估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固化稳定化.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