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567778       资源大小:92.56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规程.docx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GB/T14158-931: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规范ZB/D140031:25000-1:50000工程地质调查规范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B50/5005-1998重庆市工程地质勘察规范3术语、定义和符号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术语和定义3.1.1地质灾害GeologicalDisaster由自然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3.1.2地质灾害不易发区InactiveZoneofGeologicalDisasterb5E2RGbCAP不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地区。3.1.3地质灾害易发区ActiveZoneofGeologicalDisasterplEanqFDPw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地区。3.1.4地质灾害危险区DangerZoneofGeologicalDisasterDXDiTa9E3d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3.1.5地质灾害危险性FatalnessofGeologicalDisaster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3.1.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RiskAppraisalofGeologicalDisasterRTCrpUDGiT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估量。3.1.7滑坡LandSIide斜坡岩土体沿贯通的剪切面滑移破坏的地质现象。3.1.8危岩DangerousRock斜坡岩体被陡倾结构面切割、在外营力作用下松动变形的块体。3.1.9崩塌Collapse危岩体失稳发生快速倾倒、滑塌、坠落的地质现象。在大量水的作用下,发生于沟谷或斜坡上的挟带大量泥沙、石块、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3.1.11地面塌陷SubsideoftheGround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由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称开采沉陷。5PCzVD7HxA3.1.12塌岸CollapseoftheBank岸坡在水的冲浸)蚀作用下产生变形破坏、坍塌失稳的现象。3.1.13岩溶Karst可溶性岩石在水的溶蚀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和现象的总称。3.1.14规划用地LandofProgramming控制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的用地。3.1.15建设工程用地LandofBuildingEngineering实施建设工程的用地。3.1.16可建区ZoneofAbleBuild可以实施建设工程的地区。3.1.17慎建区ZoneofCarefulBuild实施建设工程需慎重的地区。3.1.18禁建区ZoneofForbiddingBuild不应实施建设工程的地区。3.1.19地质环境GeologicalEnvironment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与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存相关的现状自然地质条件。3. 1.20矿山地质环境GeologicalEnvironmentofMine受矿山采矿及相关活动影响的地质环境,在本规程中,主要指地表地质环境。3.2符号3. 2.1计算参数B不良地质体稳定程度指数C采动影响程度指数D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指数R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指数S成灾后的可能损失指数W矿山受采动影响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Y地质灾害易发程度指数3. 2.2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代号I地质灾害不易发区IIA地质灾害低易发区IIB地质灾害中易发区IIC地质灾害高易发区III地质灾害危险区4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3.1 一般规定3.1.1 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应对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在着重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种类、分布范围、规模及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并对规划提出建议。JLBHrnAILg3.1.2 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一调查区内存在的不良地质现象种类、分布范围、规模、成因类型、稳定状态、危险性及影响因素。一一调查区内存在的与地质环境有关的人类工程活动类型、强度、范围、历史、已造成的危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工程建设活动破坏地质环境的方式和诱发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和危害性。xIIQX74J0X了解和定性预测水库、江河岸坡的稳定性、岸坡再造的类型、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4. 1.3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应以搜集已有资料和地质调查为主,对于地质环境复杂而一般调查难以了解的地段可采用少量的井、槽探及人力钻探等手段。LDAYtRyKfE5. 1.4地质调查的精度可参照1: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规范GB/T1415893)、1:25000-1:50000工程地质调查规范<ZBD14003)有关规定执行。Zzz6ZB2Ltk6. 1.5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可按调查面积分别采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底图。调查面积大于IoknI2,宜采用1:50001:10000;调查面积210km2,宜采用1:2000-1:5000;调查面积小于2km2,宜采用1:10001:2000。环境地质剖面图比例尺宜为1:5001:2000,用于反映结构面与斜坡关系的剖面纵横比例尺应一致且不应小于1:500。dvzfvkwM117. 1.6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应初步评价调查区地质灾害体的稳定程度并对影响规划用地的重大地质灾害体的治理经费进行概略估算。rqynl4ZNXI4. 1.7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程序可按图1所示进行。图1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程序框图4.2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规划用地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可分为复杂、中等复杂及简单三级,并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判定因素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复杂中等复杂简单地形地貌±M7E有两种以卜地貌有两种地貌单地貌单兀单地形坡用单元10匹35<10沟床纵坡度>251025<10沟河切割深度>201020<10地质构造>451045<10断裂构造三三f以上裂隙,间距Ji0岩体结构类型碎裂、散体结构m薄厚层状结构整体状结构”结而质其组合与斜X不利基本不利有利岩特性加岩土界IUH呗角>251025<10土层厚度m>128-12<8岩(土>性差大中等小殳及水西地下翻褊程度大中小地表设确工程度大中小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0.05<0.05不良地质现象占调查区>205-20<5岩溶占调查区Braml枳r>305-30<5帔人类土质边坡高度>158-15<8岩质边坡高度>3015-30<15填土边坡高度In>858<5洞顶围岩厘度<1倍洞SI-R僖洞睦>3倍洞第×J碉用Ln>351035<10活%注:表中岩溶系指已发生和可能发生塌陷的垂直或水平岩溶现象。>不良地质现象、岩溶、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主由复杂向简单推定,其中任一小项为复杂即为复杂,任一小项为中等复杂即为中等复杂。b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是由复杂向简单推定,除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程度、岩溶、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三项外,首先满足8项者即为该等级。c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应从水的类型、水位埋深、水量及水质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4.3分区评价4.3.1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可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参照表2将规划用地分为地质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地质灾害不易发区。EmxvxOtOco表2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主要特征分区I主要特征地质灾害危险区有稳定性差、危险性大?雕于治理的地面灾害体或潜地质灾害易发区,_一溟更胤里圣及丕荏城,区的特征质灾害不易发药露头区地形坡角小十层厚度小层地区地地形平坦小于反I4.3.2地质灾害易发区应根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和降雨量按下式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中等易发区和地质灾害低易发区:SixE2yXPq5Y=0.618D÷0.382R(1>式中:Y地质灾害易发程度指数;D一一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指数,地质环境复杂中有坡角大于35°、岩层倾角大于45。、结构面及其组合与斜边)坡的关系不利、岩土界面倾角大于25。、土层厚度大于12In四项者取LO0;有其中三项者取0.90;有其中两项者取O.80;有其中一项者取O.70;无其中任何一项者取0.65;地质环境中等复杂中有坡角1(35°、岩层倾角1045。、结构面及其组合与斜V边)坡的关系基本不利、岩土界面倾角1025。、土层厚度812m四项者取0.65;有其中三项者取0.55;有其中两项者取0.45;有其中一项者取0.35;无其中任何一项者取0.30;地质环境简单取O.30o6ewMyirQFLR一一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指数,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大于IOomm取1.00;50100mIn取0.67;小于50mm取0.330kavU42VRUs当YNo.80时为高易发区;Y=O.800.60时为中易发区;YWO.60时为低易发区。4. 3.3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可参照表3对用地规划提出建议。表3用地规划建议可建性分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IV/,.用地规划建议禁建区地质灾害危险区不应规划建设工程慎建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可规划一般建设工程,不应形成高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可规划一般建设工程或较重要工可建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规划基本不受限制,不宜形成高边地质灾害不易发区规划不受限制注:表中高边坡系指高度大于15m的岩质边坡,高度大于8m的土质边坡含填土边坡)。5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4.1 一般规定4.1.1 本章规定只适用于拟建工程,不适用于在建工程和已建工程,也不适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4.1.2 下列建设工程用地经行政主管部门认可后可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一应急抢险救灾工程。土建费用低于50万元、地质环境简单、周边建设工程重要性相对较高且其用地已经评估定为适宜的建设工程。y6V3ALoS89经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属于地质灾害不易发区的用地上的较重要及一般建设工程和属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的用地上的一般建设工程。M2ub6VSTnP4.1.3 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之前进行。不应用工程地质勘察代替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OYujCfmUCw5.1.4进行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应取得附有拟建物平面布置及整平高程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建设工程投资规模等资料。eUts8ZQVRd4.1.5 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应根据建设工程及地质环境特点确定,宜大于建设工程用地范围。sQsAEJkW5T4.1.6 6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程序可按图2进行。接受评估委托签订评估G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初定评估级别编写评估纲要地质环境调查分析建设工程分析现状评估确定评估级别地质灾害调查分析预测评估综合评估防治措施建议编制评估报告评估报告送评审机构评审图2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程序框图5. 2评估分级5.2.1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根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与建设工程重要性按表4分级。表4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建设工程重要性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复杂中等复杂简单重要一级一级二级较重要一级二级三级一般二级三级三级5.2.2建设工程重要性可按表5确定。表5建设工程重要性分类实苦2不£代表性建设工程面积大于2km2开发区或城镇建设新区,面积大于lkm2的工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高度大于15m的土质边坡工程,高度大于30m的岩质边坡工程,年输油能力大于600X104t或长度大于12Okln的输油管道,年输气能力大于2.5X108m3或长度大于12Okm的输气管道;互通式立交桥,总长大于1000m,水深大于15m、单孔跨径大于或等于25OnI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结构公路桥,主跨大于或等于25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式公路桥,长度大于或等于40Onl的斜拉公路桥,长度大于或重等于800In的悬索公路桥,多孔跨径总长大于或等于100n)或单孔跨径大于或等于40m的市政桥梁;要放射性设施,核电站,机场,库容大于或等于IXlO8m3的水库,单机建容量大于或等于125MW的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大于或等于250MW的水电厂,50OkV的变电站或送电工程,日供水量大于或等于20X104m3的给设水工程,日处理能力大于或等于IOXlO43的排水工程,日处理能力大功于或等于8000kN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总容积大于或等于80000m3、或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20000m3的原油成品油油库,总容积大于或等于目15000m3或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5000m3的天然气库;31层及以上高层建筑,高度大于100rn的高耸构筑物,座位达到或超过1500个的大型影剧院礼堂),座位达到或超过5000个的体育场馆,容量达到或超过1000人的娱乐场所,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5000m2的商场或市场,床位达到或超过300个的医院疗养院),跨度大于15m长度大于100Orn的地下嗣室及地下建筑物,吊车吨位大于30t或跨度大于24m的单层工业厂房,跨度大于12m或7层及以上多层工业厂房续表5蔑工程重而代表性建设工程要较重要建设项面积O.52km2开发区或城镇建设新区,面积0.5lkm2的工厂;二级公路,高度1015m的土质边坡工程,高度1530m的岩质边坡工程,年输油能力小于或等于600X104t或长度小于或等于12Okm的输油管道,年输气能力小于或等于2.5X108m3或长度小于或等于12Oknl的输气管道;总长小于或等于IoOOm或水深小于或等于15m或单孔跨径小于250m的预应力混7凝土连续结构公路桥,主跨小于25O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式公路桥,长度小于40Onl的斜拉公路桥,长度小于800In的悬索公路桥,多孔跨径总长30-100m或单孔跨径300m的市政桥梁;库容(0.1DX108m3的水库,单机容量25125MW'的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25250MW的水电厂,22Okv的变电站或送电工程,日供水量(5-20)X104m3的给水工程,日处理能力(4-10)X104m3的排水工程,日处理能力30008000kN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总容积300080000m3或单罐容积100Oo20000m3的原油成品油油库,总容积小于15000m3或单罐容积小于5000m3的天然气库;830层建筑,高度30100m的高耸构筑物,座位5001500个的影剧院礼堂),座位100O5000个的体育场馆,容量5001000人的娱乐场所,面积1000000m2的商场或市场,床位100300个的医院疗养院),跨度815m长度1001000m的地下胴室及地下建筑物,吊车吨位1530t或跨度1824m的单层工业厂房,跨度小于或等于12m或6层及以下的多层工业厂房面积小于O.5km2开发区或城镇建设新区,面积小于0.5km2的工厂;三级或四级公路,高度小于或IOm的土质边坡工程,高度小于或等于15m的岩质边坡工程;多孔跨径总长小于30m或单孔跨径小于30m的市政桥梁;般库容小于0.1X108m3的水库,单机容量小于25MW的火力发电厂,建装机容量小于25MW的水电厂,11OkV的变电站或送电工程,日供水量小于5X104m3的给水工程,日处理能力小于4X104m3的排水工程,日处理设能力小于300OkN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总容积小于30000m3或单项罐容积小于10000m3的原油成品油油库;7层及以下的建筑,高度小于30m的高耸构筑物,座位少于500个的目影剧院礼堂),座位少于100O个的体育场馆,容量小于500人的娱乐场所,建筑面积小于1000m2的商场或市场,床位少于100个的医院疗养院),跨度小于8m长度小于100In的地下胴室及地下建筑物,吊车吨位小于或等于15t或跨度小于或等于18m的单层工业厂房a>采石场重要性应根据采石形成的边坡高度按表中岩质边坡工程划分。b>5.2.3在表5之外的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可根据相应行业建设工程设计规模划分表确定,大型为重要,中型为较重要,小型为一般;未列入相应行业建设工程用地设计规模划分表的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可根据其破坏后果的严重性确定,很严重为重要,严重为较重要,不严重为一般。GMsIasNXkA5.2.4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可按本规程第5.2.1条的规定确定。5.3评估要求5.3.1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手段应以搜集资料和地质测绘与调查为主,一级评估尚应辅以简易勘探手段。一、二级评估地质测绘应满足简测要求,三级评估地质测绘应满足草测要求。对建设工程用地适宜性评价有重大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当采用地质测绘与调查手段难以正确作出建设工程适宜性结论时,二、三级评估也应辅以适当简易勘探手段。TIrRGchYzg5.3.2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图比例尺可根据评估范围的大小确定,但比例尺不得小于1:1000。TEqZcWLZNX5.3.3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在了解地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应以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现象的调查分析为主要内容。lzq7IGfO2E5.3.4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对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塌岸、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的调查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Zvpgeqjlhk一一对滑坡应调查滑坡要素及变形空间组合特征、滑带土性状,分析滑坡规模、类型、主要诱发因素、受拟建工程影响情况、滑坡影响范围及对拟建工程的危害程度,定性评价其稳定性。NrpoJacSvl一一对危岩崩塌应调查陡崖的形态、岩性组合、岩体结构、结构面性状、降水情况、植被情况、人类活动情况、危岩体被裂隙切割的程度、基座变形情况,分析危岩的形态、类型、规模、受拟建工程影响情况、崩塌影响范围及对拟建工程的危害程度,定性评价其稳定性。lnowfTG4KI对泥石流应调查泥石流形成的物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水文条件、植被发育状况、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规模、类型、活动特征、侵蚀方式、破坏方式、受拟建工程影响情况、泥石流影响范围及对拟建工程的危害程度,预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fjnFLDa5Zo一一对地面塌陷应调查形成塌陷的地质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确定塌陷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危害特征,分析重力和荷载作用、地震与震动作用、地下水及地表水作用、人类工程活动对塌陷形成的影响、塌陷影响范围及对拟建工程的危害程度。tfnNhnE6e5对塌岸应全面收集气象与水文资料,调查岸坡的地形地貌、岩性、地质构造、岸坡结构、地下水、水下和水上稳定坡角等情况,分析岸坡稳定性、塌岸类型、塌岸影响范围及对拟建工程的危害程度。HbmVN777sL对挖方边坡应调查边坡长度、高度及坡度,边坡物质组成和状态、结构面组合情况及其与边坡的关系以及基岩面性状,分析边坡可能破坏方式、边坡岩体类型和因减载作用造成滑坡发生或复活的可能性、边坡受拟建工程影响情况、边坡破坏或滑坡的影响范围及对拟建工程的危害程度,定性评价其稳定性。V714jRB8Hs对填方边坡应调查原地面形态、物质组成及状态,填土的物质组成和状态,填方高度、长度及坡度,分析边坡沿填土层内部弱面滑动、沿原地面滑动和因加载作用造成滑坡发生或复活的可能性,边坡受拟建工程影响情况,边坡破坏或滑坡的影响范围及对拟建工程的危害程度,定性评价其稳定性。831cP59W9一级评估对滑坡、崩塌、挖方边坡、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应参照国家或地方有关标准进行定量或半定量评价,对泥石流应估算运动冲击速度和冲击力。二、三级评估有条件时也应进行定量或半定量评价,对泥石流有条件时应估算运动冲击速度和冲击力。mZkklkzaaP5.3.5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对不在第5.3.4条之列的其它不良地质现象的调查分析可参照国家或地方有关标准进行,并应提出防治措施建议。AVktR43bpw5.4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5.4.1 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依次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5.4.2 现状评估应确定评估区已有不良地质体的类型、规模、分布范围,评价其稳定性,并对已有不良地质体发生灾害后对拟建工程的危害作出估计。ORjBnOwcEd5.4.3 预测评估应根据拟建工程类型、规模及特性预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及影响,评价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对灾害发生后造成的危害作出估计。预测评估应考虑工程建设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对建设工程以外建构)筑物及设施的危害,必要时尚应考虑建设工程以外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对拟建工程的危害。2MiJTy0dTT5.4.4 综合评估应综合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估算地质灾害防治费用,对建设工程用地的适宜性作出结论,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gliSpiue7A5.4.5 对面积较大的建设工程用地和长度较长的线状工程用地宜分区、分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估算地质灾害防治费用,分别作出建设工程用地适宜性结论。UEhOUlYfmh5.4.6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可根据不良地质体的稳定程度和发生灾害后可能造成的损失按表6分级。IAg9qLsgBX表6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不良地质体的稳定程度灾害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损失大损失中等损失小不稳定危险性大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欠稳定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危险性小基本稳定危险性中等危险性小危险性小当不良地质体稳定时,应定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5.4.7不良地质体发生灾害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可根据受威胁人数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按表7分级。表7不良地质体发生灾害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分级.一I济总投二埔二%受威胁人数人直接可能造成的经万元价总投负端程%损失大小分级大于或等于300>1000>35损失大小于300但大于100-10005-35损失中等小于50<100<5损失小a损失大小的3直接经济损失、可中有一项为损失大h不白f括4%"旬断由损失大向损失小推定,受威胁人数、可能造成的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建设工程总投资的比例三因素即为损失大,有一项为损失中等即为损失中等。力笳央匚T价3告插4尖.应舁不力+出孟彳木公布布国5.4.8建设工程用地适宜性可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防治费用按表8作出评价。表8建设工程用地适宜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天舌防治费用百建我-L程忠我负Hg比例%>3030-10<10大不适宜不适宜基本适宜中等不适宜基本适宜适宜小基本适宜适宜适宜防治费用系才指专门用于防治地质灾害的费用,不包括因地基性能(承载5.4.9地质灾害防治费用可采用工程类比法估算。5.4.10当在用地范围内调整平面布置或整平标高可以降低地质灾害危险性,减少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而又可能不影响拟建物功能时,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提出调整平面布置或整平高程的建议,当这种调整将改变用地的适宜性结论时,也应对调整平面布置或整平高程后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WwghWvVhPE6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6.4一般规定6.1.1本章规定适用于规划矿山、在建矿山、生产矿山的地质环境调查评价。闭坑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可参照执行。asfpsfpi妹6.1.2矿山范围应包括矿山开采设计范围和矿山生产生活设施分布范围。6.1.3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范围应包括矿山范围和采矿影响范围以及危及此范围的地质灾害体。采矿影响范围应到达充分采动形成的最终地表移动边界。OoeyYZTjjl6.1.4 矿山范围内的保护对象应包括常住人口、建V构)筑物、交通工程、地表水体、风景名胜、文化古迹、地质遗迹、农业科技园区、商品粮基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BkeGuInkxI6.1.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程序可按图3进行。接受调查评价委托、签订调置评价合同收集资料、现场踏勘、初定调查评价级用编写调查评价纲要矿山范围保护对象调杳分析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分析矿山规划(开采)情况调杳分析确定调查评价级别地质灾害调查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价保护措施建议编制调查评价报告调查评价报告送评审机构评审图3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程序框图6.2调查评价分级6.2.1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应根据矿山地面保护对象重要性和采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按表9进行分级。PgdOOsRlMo表9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分级保护对象重要性米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程度影响强烈较强烈不强烈重要一级一级二级较重要一级二级三级一般二级三级三级6.2.2矿山范围内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可根据本规程第5.2.2条及第5.2.3条的规定确定。6.2.3采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应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山采动影响因素综合评定,并应符合表10的规定。3cdXwckml5表10采矿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划分判定因素采矿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强烈较强烈不强烈矿山地质环境地形地貌地貌单元有两种以上有两种单一摘彩吸>351035<10沟河床纵>251025<10沟谷发育发育较发育不发育覆LJLl石地质>451045<10断裂构造撒嘴层推乳裂隙,间距小于偶见断层或破碎交U喈'1占1BR夕4-f一岩类结构碎裂、散体结榭溥厚层状结郴其岩结合与及V/边)坡的关系不利基本不利有利覆岩岩性特征岩甯黑倾>251025<10土层厚度m>1510-15<10岩(土)性差异大中等小'廿文及水文地复杂中等复杂简单地震动峰值加葆鹿>0.05g0.05g<0.05g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中等发育不发育右轴的区>305-30<5续表10判定因素采矿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强烈较强烈不强烈生产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开米厚度m>2.01.0-2.0<1.0豫宽深翳*趋允分。1.4)/冗TrU.Z1.47非允分r开采深厚比小KI4。1中等/4A/八八八、,人、ObUui顶板管理方法自然全陷落局部充填全充填琲时道)M104t7a>3030-5<5W巩水琲取重m3d>15001500-500<500地斜率i/miN103<i<10iW3表-7Ar-*形值曲率k103/mkN0.60.2<k<0.6kWO.2屈平变形£nmm£三6.02,0<£<6.0£W2.0注:g为重力加速度。划分影响程度时由复杂向简单推定,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程度、开采深厚比及地表变形值三项中任一项为强烈即为强烈,任一项为较强烈即为较强烈;其余对规划矿山首先满足10小项者(其中矿山采动影响因素不少于4小项),对在建矿山首先满足11小项者(其中矿山采动影响因素不少于5小项),对生产矿山首先满足12小项者(其中矿山采动影响因素不少于6小项)即为该等级。6.3调查评价要求6.3.1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应将影响矿山范围主要保护对象的地质灾害作为评价重点,应了解矿山地质环境并对采动影响范围和程度作出分析评价。h8c52W0ngM6.3.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应在全面搜集地质勘探、矿山设计、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矿山开采及监测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各级调查评价手段的采用和测绘精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3.1条及第5.3.2条的规定。v4bdyGious6. 3.3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一一调查区的主要保护对象。调查区的地质环境、地表变形及地质灾害现状。矿山范围内矿床V井田)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矿层体)赋存条件,覆岩岩性、厚度及透水性等。一一矿山开采层位、厚度、采空面积、深厚比,顶板管理方法,砰渣)排放量及堆场,矿坑水排放量及水质。一一矿山对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情况。6.4现状评价、预测评价与综合评价6. 4.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应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地表变形及地质灾害特征,评价地质灾害对保护对象的危害,判断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圈定危害对象,估算损失情况。J0bm4qMpJ97. 4.2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价应包含下列内容:根据矿山基岩裸露程度、矿层体)赋存条件、开采方式等因素,预计充分采动角、最大下沉角、覆岩破坏高度、地表移动边界、地表倾斜、曲率、水平变形等移动变形参数。XVauA9grYP根据地表移动变形参数,进行矿山采动环境地质效应分析,分析主要的破坏模式,触发、加剧已有地质灾害或诱发新的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与危险性。bR9c6TJscw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抗变形能力及采动预计的变形参数,预测评价主要保护对象可能遭受破坏的程度和损失情况。pN9LBDdtrd6.4.3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应综合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结果,评价矿山地质环境受采动影响的破坏程度,地质灾害对保护对象造成的危险性及危害性,估计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对矿山开采的适宜性作出结论,并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建议。DJ8T7nHuGT6.4.4矿山受采动影响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可根据不良地质体的稳定程度、灾害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和采动影响程度由下式确定。QF81D7bvUAW=O.50S+0.25C+0.25B<2)式中:W一一矿山受采动影响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S成灾后的可能损失指数,大取1.00、中取0.67、小取0.33;C一一采动影响程度指数,强烈取LO0、较强烈取0.67、不强烈取0.33;B不良地质体稳定程度指数,不稳定取1.00、欠稳定取0.67、基本稳定取。330当W0.80时为矿山受采动影响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大;W=O.600.80时为矿山受采动影响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W<0.60时为矿山受采动影响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4B7a9QFw9h6.4.5不良地质体发生灾害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可根据受威胁人数、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矿山工程总投资的比例按表11分级。ix6iFA8xoX表11不良地质体发生灾害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分级受威胁人数人万根经可兀的耨关篇T例用山比平林曲济损失大小分级大于或等于300>1000>35损失大小于300但大于或100-10005-35损失中等小于50<100<5损失小损失大小的判断应由损失大向损失小用比_Hr台生人的吉坟以汶用土上推定,受威胁人数、可能造成的经济下广山-T用白班次的L"加二用才山右4、'4OCi/H1I->l.1J)工/、ty-t-.,IC/H4L-iIZU,|,刁Sl6.4.6矿山开采适宜性可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防治费用按表12作出评价。表12矿山开采适宜性评价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旬山地质灭IS阴消资用日年午目售收:人比例%>301030<10危险性大不适宜不适宜基本适宜危险性中等不适宜基本适宜适宜危险性小基本适宜适宜适宜7评估V评价)成果整理7.1一般规定1.1.1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成果应以调查评价报告方式提交,建设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对一、二级评估应以评估报告方式提交,对三级评估可以评估说明书方式提交。wt6qbkCyDE1. 1.2评估V评价)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样时,应编制综合性分区说明表。说明表应反映评估V评价)分区、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发育程度、危险性及防治措施建议等内容。Kp5zH46zRk1.1. 3评估评价)报告对主要不良地质体宜附照片。1.1. 4评估V评价)单位资质证书、评估V评价)委托书、评估V评价)合同书、评估V评价)人员评估V评价)资格证书、评估评价)工作纲要、评估评价)单位自审意见书应随评估评价)报告一并提交。Y14HdOAA611.1.5评估V评价)报告的文字、术语、代号、符号、数字、计量单位和标准均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标准的规定。ch4PJx4B117.2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7. 2.1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一序言目的、任务、任务由来、工程简况、以往的地质工作程度、本次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评述等)。qd3YfhxCzo一一调查区的气象、水文条件及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确定。一一地质灾害分布现状、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及稳定性分析(重大地质灾害的稳定性评价应含有关图表)。E836L11DO5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V含分区原则、分区标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V应针对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原则性建议)。 地块功能布局合理性评价及用地规划建议。 结论与建议。7.2.2规划用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应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及相应剖面图

    注意事项

    本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