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制衡.docx
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制衡之道河南省林州市第九学校焦兵书邮编:456550一涉及到管理,自然就避不开各种利益的安排问题。班级管理也是如此,我们努力探究的自主化管理境界尤其要留意这个问题,不然,一旦管理系统中的某个利益方由于利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或是干脆利益受损,必定会给班级管理带来难以预料的阻力。这就需要我们动用制衡的手段来平衡各方利益,弥合梯级管理系统、利益安排带来的心理失衡现象,从而理顺群体成员的心情,使之保持进取动力。在平衡、失衡、再平衡交替进行的基础上,这个群体才能布满生气地得到进一步进展。制衡是班级管理的动身点,更是实现民主治班的落脚点。假如说班级管理离不开制衡,那么,制衡则更无异于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生命。由于既然是自主化管理,就必定意味着班主任要将部分权力让渡给同学管理层,这些特殊的利益方本就应当采用制衡手段调控利益,才能充分调动其乐观因素,使其聪慧才智统一到班集体的建设上来;班主任让渡出更多的权力后,这些权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更是需要相互制约重新得到某种平衡状态,才有利于自主化管理的实施,或者说自主化管理才有实施下去的可能。那么,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制衡途径有哪些呢?我认为有四种:、权力制衡只要是讲究法制管理的管理者,都留意权力制衡。就我国管理来说,三权分立、民主竞选、弹劾制度、监督制度等等,就都是为了实现对权力的制衡,从而保障民众的权利和自由,班级管理也是一理,一方面要通过肯定手段鼓舞有人乐于接近权力;另一方面还必需对权力加以牵制或制约,不至于使同学个人主义膨胀,在班里为所欲为。我主要实行五种形式:1、组建一支管理队伍我的这支管理队伍一般设有十个主要职位,班长照规定职数自行组阁,副班长任命组长,学习委员任命课代表,体育委员任命路领队,平安委员任命平安文明信息员,还规定:班长一届一学期,届满后重新选举,然后再由新班长自行组阁。这样一来,管理队伍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相互制约的网络。其中的每位成员,既制约人,又受制于人,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为配套机制的正常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规定:全部参加管理工作的同学,在其余管理者发挥职能作用的时候,都必需以一般同学的身份按制度接受管理,不允许有“权大于法”的现象消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相互制约的网络中,班主任确定不能私自剥夺和干涉管理者的任免权,当然也包括全班同学对班长的任免权,以免打破各环节相互间的制衡;负责管理工作的同学最好别身兼数职。2、建立一个管理系统实行民主竞选自行组阁制度:班长每学期竞选一次,然后按规定职数自行组阁,副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平安委员等人也要按规定自主任命自己的管理团队,任命人对被任命人享有独立的任免权;实行“五好小明星”评比制度:分管班委按规定分别对各组进行“五好小明星”评比;实行“积分竞赛制”:实行量化积分,学期末积分最高的组,组长可在下一学期直接出任班委(2004届同学王靖宇就是从这个途径进入班委并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长的);实行“小组育人制”:若是“五好小明星”评比连续落后两周该组要强行解散,原组长要找出相关责任人,放入当周积分最高的两个组试验一周,试验组排名有明显波动,说明的确是相关责任人的缘由,相关班委要依据班规予以适当惩戒,排名无明显波动,说明组长应担当管理责任,必需停职反省;实行“双轨班会制”:即常规班会和主题班会两种形式,常规班会每周一次,主要解决班级常务管理及抱负价值观的引导问题,主题班会视需要而开。3、批判与自我批判(监督机制)常规班会特地设置有批判与自我批判的环节,这也是必要的监督措施之一。先是班委的工作总结和表扬与批判,接着是班委带头的自我检讨,最终是相互间的公开批判。本环节揭露出来的问题,相关班委要酌情予以准时处理,该追究责任的要追究责任。在我们班的常规班会上,常常有班委批判班长、两名班委互批、一般同学批判班委的“民告官”等好玩现象;也有像担当副班长的董蕾和担当组长的王伟会在班会上针锋相对,吵得不行开交,课下却好得像亲姐妹样的惊奇现象。这样的班会,不仅他们自己喜爱,而且也常常惹得别班前去观摩学习。将公权力置于这样的舆论状态之下,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制衡方式。4、责任追究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凡是由于失职导致工作损失的,肯定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该引咎辞职的要引咎辞职,该留职察看的要留职查看,该解除职务的要解除职务(平安委员杨少华,就曾由于班内续消失大面积上网问题,而他又缺乏必要的防范措施,被进行责任追究,不得不引咎辞职)。有制衡,才能有公权力的道德情怀。5、应急处理机制假如由于班委管理失策或其他突发缘由,造成班集体大多数同学意见很大又不能调和的,班主任有权利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对管理队伍实行必要的改组。班长原野,因自恃聪慧陷入孤傲,又苦于没有治班良策,竞争胜利班长后不久,支持率就大幅度下降。班级管理很快就进入低谷状态,同学意见很大。鉴于此,我依据规定快速启动了应急处理机制对班委进行改组:再增设一位副班长,牛帧、靳安琪两名副班长各管理一半班委,班长只用管理两名副班长就行了。如此一来,能干的两名副班长很快就将班级管理推入了正轨。实际上,这时即便班长一点作用也不发挥,也不会再有负面影响了。其次学期,再次改选班委时,第一副班长牛帧凭借自己过硬的“政绩”竞选班长胜利,和副班长靳安琪精诚合作,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就夺取了“市级先进班集体”的荣誉。准时制衡,不仅能摆脱管理失策的沼泽,还能很快就带来黎明的曙光。(二)、利益制衡班级内部,由于力量差异、职责区分、职位差异等因素,确定会带来利益安排不全都的问题。那么,利益制衡无疑是理顺心情的重要手段,利益调控得当,确定会带来相应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假如失当,会埋下或是直接激发利益攸关方的冲突。对于班级内部的利益调控,我遵循以下原则:1、让利于“民”班主任要学会让出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权力给同学,这些权力相伴生的利益能使班干部易于树立威信,也能使同学简单找到仆人翁的骄傲感(比如,我将组内调整座位的权力让给了组长;将管理团队的任命权完全下放给了同学;将树立典型的权力交给了宣扬委员;将课堂上抽人提问的权力让给同学,让他们轮番负责等等)。这一段读郑立平老师的书,发觉他也有类似的做法,比如他设立“表情监督员”,让同学监督他的表情,促使他自己迟早处于微笑状态等等。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同学实现自我价值的热忱,当然都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优质的润滑剂。班主任不要采用临时代课的机会“霸占”任课老师的课上自己的课,要让他们按课表有任务地学习,甚至可以趁机搞一些同学喜闻乐见的班队活动;还可以实行“免责机制”,只要不是大的、原则性的问题,同学在规定期限内又有很好的表现来悔过,可以免责。这些都叫让利于“民”,这能够为班主任赢得很高的支持率的。2、机会均等肯定要牢记机会均等的原则。班长不要靠班主任任命,把这个机会拿出来让每一组共享,各组先选出本组的候选人,全部的候选人要公正竞争。这样胜者不仅能从别人身上学得一些自己欠缺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历练了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样的公开竞争,也能使输者输得心服口服,至少使他没有机会给老师扣“偏心”的帽子。排座位可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以组为单位周期性地轮换,机会均等了,让爱走后门的家长就没有了可趁之机,自己就感到没有必要去和老师打招呼了,这样,老师就可避开陷入无谓的座位之争。荣誉依靠平常积分(成果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第一学期拿得荣誉了积分清零,第一学期没有拿得荣誉的,积分在其次学期按二分之一计算,先进和后进获得荣誉的机会从理论上说就已经很接近了,有效呵护了每一位同学的进取心。3、权利互补要遵循权利互补的原则。还是拿座位说话,我将组长的位置固定到每一组(横排设组)的靠墙位置,不管是谁,只要坐到组长位置上,自然就成了组长;副班长任命了的组长,必需坐到相应位置上履行职责。也就是说,当组长和占好位置不能兼顾,有“权”了就得让利,让权利互补。每到放假时,我还习惯于让班委留到最终搞卫生;班会上还特地设计了给管理者的工作挑刺的环节,这个环节上每一位同学都可以诘难班集体内的全部管理者,这都是权利互补的需要。4、责权利全都还必需重视责权利的全都的原则。负什么责任就得赐予相应的权利,就得赐予相应的利益,这才能使同学对所负责的工作保持长久的热忱,才乐于制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也是理顺心情的必要途径。比如我们班就规定:劳动委员可以不担当详细的劳动任务。这有两个理由:一是众所周知,劳动委员原来就是很辛苦的,不让他劳动他才能集中精力安排好任务、督促好任务的完成状况;二是他不劳动就可以避开在劳动中授人以把柄,给自己的安排任务和监督检查带来阻力,间或关心了一下值日生还能落个好名声,会更有利于自己开展工作。班委和组长、课代表等人,为班级管理付出了大量心血与劳动,期末表彰的时候,要特地给他们划出肯定比例的名额,按管理工作积分选出等等。实行这些措施时,将其中的道理给同学说透了,操作又公开、公正,同学还是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的。、心理制衡可以借助心理手段使同学自我平衡心理,提高自控力量。魏书生老师让同学脑子里的“两个小人互斗”就是典型的心里制衡;kl2班坛网友“一个人的素养教育”老师给孩子在脑子里“装”红色的警示灯(原文:我给你在头脑里安一个警示灯,就是红灯,平常的时候,它是白的,可是有人跟你讲话的时候,它就变得又红又亮了,提示你不要讲话。),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心里制衡案例。以上是自控类型,还有他控类型的:上午其次节课后,刘姿兰递给我一张纸条:“老师,我恳求您给我调调座位。李浩龙和王锌琪上课老是和我说话,我都快烦死了。刘姿兰二还没作处理吧,下午第一节讲自然之道一课,我发觉李浩龙和王铳琪隔着刘姿兰又说得津津有味,甚至我的讲解有意停了停,以期引起他们的留意,他们都没有察觉。我先让他们自我回顾这一段的表现后,对他们说:“你们平常表现总体来说还不算太差,都处理于理不公,不处理又不合乎情理,这样吧,给你们一次机会,咱们只处理一个人。我用一周的时间来考验你们,这一周假如你能够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你比另一个人改进得快、改进得更有效果,你就可以免责,那么,另一个人就得担当全部责任并按规定接受处分了J结果一周下来,他们表现都特别地好,最终竟然被全部免责。这种做法,很有点像古时的“二桃杀三士”,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例,我都照方抓药,真是屡试不爽。、有意失衡一池水无风无波太久了,就简单腐臭,这就是长期处于平衡状态的结果。必需让它保持流淌状态,才能转变这个结果。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班级管理要切忌长时间处于平衡状态,这样的状态一久,同学很简单变“油”,对什么都无所谓了,班集体就简单滋生“腐臭”,有可能物极必反,向乱班方向进展;或是另一种结果:班集体也如一潭死水,缺乏必要的热忱与活力,似乎新陈代谢停止了一般,呈现未老先衰的局面。由此看来,当通过肯定的制衡手段达到临时平衡之后,班级管理还要人为地掀起一点小波澜,打破这个平衡,从而带来新的制衡机会,当然也是给利益攸关方带来了新的进取机会。他们的血管内经过短暂的休整后,被重新灌注了滚烫的热血,他们必将会再次迎来一个全新的进展局面。2004届王靖宇、郭子庆,2022届郝文方、刘鑫等同学就都患病过这样的历练:王靖宇在五班级以前,一次都没有进入过班委。升入五班级到我们班后,他被任命组长。他快速就在“积分竞赛制”的轨道上快速奔跑起来,所带领的组屡创佳绩,五班级下学期就进入了班委,升入六班级后,最终在民主竞选中一举夺魁,成为了班长。王靖宇同学的成长,就打破了组长管理中的某种平衡,给其他组长的成长形成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所以,那一届的组长都干得非常精彩,他们和班委默契协作,齐心协力拿回两次林州市优秀班集体荣誉。以下就属于反面例子了:班长郝文方是由于连续违反班规,遭到以纪律委员为首的多数同学的弹劾被解职;副班长刘鑫则是由于上网被以平安委员为首的很多同学遭弹劾,也被同时解职。这场班级“官场地震”带来的临时失衡,给全班尤其是班委带来了极大震惊,代理班长邓林瑞、代理副班长杨阳都借机脱颖而出,最终又顺当通过民主竞选,并在这个职务上始终很努力地干到毕业,还联袂制造了我的教育生涯中最精彩的同学毕业典礼仪式纪录。郝文方、刘鑫也通过这次制衡的历练,最终在再一次的班委改选时,又重新进入了班委,分别担当了学习委员和平安委员之职,踏踏实实帮助、支持新班长的工作。最终特殊要强调的是,班主任的权力也必需纳入制衡的范畴统筹考虑。有了制衡,班主任就简单在工作中保持糊涂,就能够避开陷入专制的沼泽;同时,此举必定会赢得大多数同学发自肺腑的敬重,从而使班级管理多了帮手,班级管理就简单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总之,制衡是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灵魂,没有了灵魂,自主化管理只能是一个光荣夺目、外强中干的空壳,也只能止步于漂亮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