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全].docx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总则1.1 目的为深入开展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全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健康发展,特制订本制度。1.2 适用范围本公司的全部基础设施及车辆、人员。1.3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88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19)第18号);深圳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308号);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DB4403/T52019)o1.4 隐患排查范围隐患管理工作项目包括:检查中发现或举报中反映出来的可能危及公司经营生产安全和造成公司财产损失等的问题。事故隐患排查范围涵盖公司所有生产和生活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场所、车队、宿舍、仓库、食堂等。各部门和基层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事故隐患管理的范围。IAl办公场所(1)有无乱拉乱接电源及电插座,电源线路有无按规定套管或走线槽;(2)防火报警是否有效;(3)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关闭,有无损坏;(4)应急灯是否有效;(5)消防器材设施的完好,防火防盗巡查制度落实良好,档案记录健全;(6)逃生通道的畅通及出口指示标志的完好。1.4.2车队(1)排查驾驶员危险驾驶行为;(2)驾驶员危险驾驶行为的数据排序;(3)排查车辆存在电路、外观、轮胎等隐患;(4)车辆存在隐患数据排序;(5)车队办公室存在的消防隐患。1.4.3集体宿舍(1)有无乱拉乱接电源及电插座,电源线路有无按规定套管或走线槽;(2)床上禁止吸烟、使用电器、电热器及房内用火;(3)有无使用煤气生火煮食;(4)有无人员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带入宿舍;(5)消防器材设施的完好,防火防盗巡查制度落实良好,档案记录健全;(6)逃生通道的畅通及出口指示标志的完好。1.4.4仓库(1)按规定执行用火用电制度;(2)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安全使用和储存易燃危险物品(天那水、油漆、油类等);(4)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和完好;(5)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禁止员工在作业场所吸烟;(6)保修设备、特种设备管理(责任人、保养计划、作业记录、定期检测等);(7)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上墙明示;(8)车辆保修作业的生产现场安全和车辆安全技术状况。1.4.5食堂(1)燃气设备设施的使用以及煤气罐(瓶)的储存场所和数量(机动量不超过2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2)从业人员是否掌握消防基本常识;(3)消防设施器材完好齐全、疏散通道是否畅通;(4)炉具是否符合安全标准;(5)食品卫生安全。1.5隐患排查方式和频次1.5.1 隐患排查方式事故隐患排查可与日常巡查和专项安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隐患排查的内容、组织形式,企业隐患排查一般包括综合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日常检查、事故类比检查六种方式。1.5.2 隐患排查频次及分工(1)综合性检查分别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基层单位组织人员实施。公司级的由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其它部门配合并组织本单位、本专业的检查。公司级综合检查每半年组织一次;(2)公司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专业隐患排查;(3)根据季节性特征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每季度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季节性隐患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可结合专业性检查共同开展;(4)组织车队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开展日常性安全检查。日常安全检查根据自身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检查周期;(5)当获知同行业企业发生事故时,应举一反三,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对于岗位人员、设施设备等不经常发生变化的,可依据实际变化情况确定排查周期,如果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隐患排查;(6)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及时组织进行隐患排查: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的;配备新设备、电气、仪表或车型配备等发生重大改变的,应按变更管理要求进行风险评估;外部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2 .事故隐患等级认定2.1 等级划分公司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依据事故隐患的定义,按事故隐患风险程度(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进行隐患等级认定。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2.2 事故隐患等级划分标准对重大事故隐患应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采用风险评估、评价方法对事故隐患后果进行定性分析,并根据风险等级标准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事故隐患所对应的风险等级。具有重大风险对应的事故隐患,应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具有危险驾驶等行为的较大风险对应的事故隐患,比照重大事故隐患处理。3 .隐患排查的职责3.1 隐患治理责任主体公司安全委员会全面负责事故隐患治理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检查和监督整改事故隐患。公司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制订公司层面的事故隐患管理制度、流程,建立事故隐患管理标准,落实事故隐患管理岗位和责任人,建立事故隐患的识别方法,以及所辖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验收、建档等管理工作。各部门的负责人是事故隐患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根据公司隐患治理部署,结合隐患管理的具体要求,进行事故隐患的预防和整改工作。3.2 隐患排查治理资金财务部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使用资金,建立资金使用台账。3.3 隐患排查3.3.1 各单位负责对其所管辖的经营项目、场站等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并对承租、承包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3.3.2 各单位每季度自行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活动,对照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标准,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尤其要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监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结果需上报公司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3.3.3 公司根据上级主管单位部署,不定期的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活动,认真贯彻不定期活动的特殊时期的特殊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要求、指导方针等。3.3.4 排查出的隐患应定按照隐患等级进行登记,并落实事故隐患的整改责任人,按职责分工明确三级责任人。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公司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有关部门专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符合重大事故登记表的要求,如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等。3.3.5 每次排查时,排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且必须有安全知识和排查能力的人担任。3.3.6 在排查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能下结论的问题应请有关部门、专业的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进行鉴定,以防事故发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有经验的安全专家或注册安全工程师指导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3.4 举报奖励制度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3.5 相关方管理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公司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3.6 定期上报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上报。统计分析表应当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字。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公司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主管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三)隐患的治理方案。4 .隐患整改4.1 公司对每月排查出的所有隐患进行汇总,按照风险等级对应的隐患行为进行隐患排序,对可能造成责任事故的隐患由公司级进行隐患整改,对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对应的事故隐患由部门级和岗位级进行隐患整改,落实事故整改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定期完成所有隐患整改,确保整改的有效性,从而减少类似隐患行为,达到降低风险等级的效果。4.2 在落实整改项目时必须做到计划、安排、时间、要求的落实,力争将隐患彻底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一时不能整改的隐患,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安全监控,并逐步落实整改计划,限定整改期限并按期整改,确保安全生产。4.3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公司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4.4 对检查中发现或群众举报的隐患,按单位管辖范围及责权去落实整改,凡单位或部门自身能解决整改的由其自行落实整改;凡单位或部门若超责权而无法去落实整改的,要在做好安全防范各项措施确保隐患未落实整改前的安全,并及时用书面形式报告公司安委会办公室,以便对隐患情况全面了解后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协调治理。4.5 在公司组织的安全大检查或抽查中发现事故隐患,由公司营运安全部签发整改通知书,根据隐患性质,作出整改要求,并负责跟踪检查整改落实情况。4.6 接到隐患管理通知书的单位或部门应按要求及时有效地无条件落实整改,在整改完成后应向公司营运安全部反馈整改结果;公司营运安全部负责查验整改结果是否符合要求。4.7 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后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相关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测监控,防止事故发生。4.8 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驾驶员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5 .隐患验收5.1 事故隐患验收遵循谁排查、谁签字,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事故隐患管理的重点隐患责任机制。5.2 事故隐患整治验收的五项要求具体为a.事故隐患现场已整改完毕,b.事故隐患管理已落实责任人,c.事故隐患管理已有相关制度和流程,d.事故隐患管理已建立安全标准,e.事故隐患管理已建立自身识别方法。5.3 事故隐患整治验收工作分为三级,一级是各基层单位组织的自行验收,每项事故隐患治理验收需填列验收表格,验收后需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单位报告;二级是公司营运安全部组织的的全面复查验收,验收后需上报书面材料到公司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三级是公司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联合验收,主要针对下发的整改通知书项目和重大事故隐患项目,以及各单位的事故隐患整治验收情况的监督。5.4 在规定的事故隐患整改期限内,要组织有关人员对隐患整改情况和各基层单位自行验收情况进行复查验收。要根据掌握的复查情况,向责任人员发复查验收表,责任人员要在复查验收表上签名。5.5 通过复查验收的,按要求填列事故隐患治理验收表,验收人员要报安全委员会批准予以销案,停止责任人员对该事故隐患履行排除的责任。一般事故隐患销案由各单位安全委员会批准予以销案,重大事故隐患销案必须报公司安全委员会批准予以销案。对没通过复查验收的,复查人员要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责成并监督责任人员继续对该隐患进行整改,直到通过复查验收、销案为止。5.6 各单位要将复查验收的情况定期向公司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送,以确保公司安全委员会统筹掌握事故隐患整治的整体情况。特别是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进度和验收计划需及时上报。6 .隐患评估6.1 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由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特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特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6.2 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公司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恢复生产书面申请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整改情况和相应的评估或评价报告。7 .隐患台账建立7事故隐患管理档案的建立要符合安全档案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7.1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7.2 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档案,将隐患源数量、类型、所在单位、具体位置和部位、危险程度、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监控措施、管理责任人、监控责任人、检查时间、检查情况等详细登记造册。7.3 每次排查结束,要由专人如实填写事故隐患排查情况,并及时上报公司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各单位填报的事故隐患排查情况要包括隐患的排查、整改、复查、销案及建档等内容。7.4 各基层单位负责所辖范围内每项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的基础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将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当日完成建档登记。台帐、档案中要注明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具体的责任人、采取的何种整改措施和隐患的复查时间、复查人员、复查意见及隐患销除时间。7.5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记录机制,将群众举报、检查发现、上报等各类事故隐患的发现、隐患具体情况、采取的措施、监管责任人、整改结果、复查时间等进行详细记录。7.6 公司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事故隐患排查的企业外来文件、各单位提交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资料汇总备案、公司重大隐患档案编号以及整治协调资料备案、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的考核汇总备案等的档案管理工作。8 .隐患信息通报8.1 信息上报各级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8.2 举报安全管理部门或有相应职能的部门,负责受理各类安全问题的举报,接到举报后立即核实并予以查处,或移交其他相关部门处理,并做好记录备查。对举报者要进行奖励。8.3 统计分析公司各基层单位应当每月对本公司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评审、分级和统计分析,定期逐级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情况、事故隐患等级评审记录和事故隐患整改台账。统计分析情况应当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或盖章。8.4 隐患通报公司每月向全体人员通报上月隐患排查及治理情况,对危险驾驶行为及重点违法驾驶人员进行通报。9 .事故隐患管理的监督9.1 主要责任人要将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根据类别,分类筛选。在筛选的隐患中,要确定隐患治理重点,采取主要负责人挂牌督办措施。9.2 在隐患整治阶段,要集中力量,设立专项基金,在规定的期限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治理。整改完毕的,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复查验收,通过的要及时做销案处理,并报公司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9.3 公司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各单位的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督查结果记入管理评审中安全管理项目考核,并及时汇总向公司安全委员会汇报。9.4 对事故隐患未按照职责进行认真监管或未按规定上报或隐瞒的各类隐患和发生问题的,要按相关规定和有关法规严肃处理。10 .附则10.1 本制度由公司安委办负责解释。10.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