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老年人群睡眠障碍现状及治疗.docx
2023老年人群睡眠障碍现状及治疗表5-1全国人口年龄构成单位:人、年龄人口数比重3计1411778724100.00014岁25338393817.9515-59岁894376020633560岁及以上2640187661S.70箕中:65岁及以上19063528013.50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老年人口比例睡眠障碍是人类常见疾病,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为18.70%。老年人口占比上升快,老龄化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老年人群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睡眠障碍作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症状之一,不仅会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认知功能下降,还可能增加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如抑郁、焦虑等。止匕外,睡眠障碍还可能加重慢性病老年人群对痛苦及疼痛的感知。2022年国内一项涵盖91篇研究,样本量为81354例Meta分析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睡眠障碍整体患病率高达46.0%,亚组数据表明,女性睡眠障碍患病率(49.4%)高于男性(40.0%)z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受教育程度越高,睡眠障碍患病率越低。影响因素生理因素随年纪增大,人大脑功能逐渐衰退,一些神经、血管性疾病也会引起睡眠紊乱。严重的,如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梗塞或者出血引起的血管性痴呆等都可以表现出包括睡眠紊乱在内的精神症状。有研究报道,老年群体尿液中6-硫氧褪黑素浓度明显低于青年人群的含量,提示器官功能性下降是导致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药物因素老年人因多患有躯体疾病,因此亦常服用各类药物,其中有些药物可影响睡眠,如拟交感神经药、类固醇、甲状腺片、精神安定剂、-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物、利尿剂和甲基多巴。此外,过量饮用浓茶、咖啡和酒类,由于这些制品的兴奋和利尿作用,也可诱发睡眠紊乱。心理因素老年人群睡眠质量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离开原有工作岗位后,社交活动减少,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加之人生已进入慢性病多发阶段,身边配偶、老友和同事的患病和死亡等负性事件增多,个人就医,诊疗费用支出增加,经济收入减少,这些都易给老人造成不良刺激并引起心理生理性失眠,成为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直接原因。环境因素老年人群对环境因素改变,如噪声、光线等不良睡眠环境较年轻人敏感。大部分老年人生病住院后,打破完整的睡眠周期,昼夜睡眠节律颠倒,导致睡眠紊乱。治疗方式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治疗目标包括:改善睡眠质量和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恢复期间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防止短期失眠转化成慢性失眠,减少与躯体疾病或与精神疾病共病的风险,尽可能避免包括药物在内的各种干预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常见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多数情况下,非药物治疗应作为睡眠质量治疗的首选,短期睡眠障碍患者应该积极寻找并消除可能的诱发因素,给予非药物治疗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对长期慢性睡眠障碍的患者,非药物治疗也行之有效。多种行为治疗可有效治疗失眠,如: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控制刺激、睡眠限制等。控制刺激治疗包括限制睡前过度兴奋、过度思考问题等。睡眠限制是避免过度卧床,再结合白天活动、日光暴露等可稳定和启动时间节律系统而改善睡眠。良好的睡眠卫生包括避免烟酒、咖啡及其他影响睡眠药物的应用,也包括正常的饮食结构、生活规律、适当的体育锻炼等,都是预防失眠的重要方法。此外,光疗、认知治疗也都能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药物治疗对老年人而言,最理想的治疗药物应该具有起效快、对正常睡眠结构无不良影响、没有明显的宿醉效应、对呼吸和心脏病患者安全、对记忆的影响小、不影响功能、没有耐受或反弹风险、过量服用仍安全、没有滥用或依赖的可能,但目前为止仍没有理想的催眠药物。对老年人失眠症进行合理药物治疗的基本规则包括开出最低有效剂量、最短应用时间、间歇给药、使用量小、消除半衰期短和白天镇静弱,并可逐渐停止而不引起失眠反弹的药物。目前临床治疗失眠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激动剂和抗精神病药物及具有催眠效应的抗抑郁药物。处方药加巴喷丁、Ie硫平、奥氮平治疗失眠的临床证据薄弱,不推荐作为失眠治疗的常规用药。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普通褪黑素以及缴草提取物等非处方药虽然有催眠作用,但是现有的临床证据不足,不宜作为失眠的常规用药。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EB/OL.(2021-05-21)2021-10-12.2 .董淑慧,秦虹云,胡承平.老年人睡眠障碍相关研究进展几医药论坛杂志,2019,40(10):5.3 .田园,李立明.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7):5.4 .张燕筠.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治疗J.职业与健康,2008(19):99-100.5 .路惠文,杨莎.浅谈老年人睡眠障碍几健康大视野,2018(4):2.6 .翟书涛.前言重视老年人睡眠障碍J.实用老年医学,2007z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