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科心脏病介入治疗病人健康教育.docx
医院内科心脏病介入治疗病人健康教育一、简述介入性心脏病学经过7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全球心血管专业应用最广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尤其是最近5年,这种以导管为手段的介入诊治方法除了自身的快速更新和发展外,还与药物治疗日新月异的发展逐步实现完美的结合,并持续接受了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药学、材料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的甘露,使其总体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使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后总的再狭窄率从20余年前PTCA术后的30%40%降至5%9%;急诊PCl围术期合理联合应用抗凝、抗血小板及溶栓药物也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肌保护及长期预后比单行急诊PCl得到进一步改善;PCI术后长期坚持服用调脂等药物治疗、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和坚持去除危险因素,可明显提高PCl术后病人的生存率和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盐水灌注射频导管行肺静脉电隔离术可明显提高心房颤动病人消融治疗的成功率,为心房颤动这一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对心力衰竭这一全球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近年诞生的超越药物的介入治疗手术也使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最终目的是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达到最佳健康状况,对临床各种诊疗起到增效作用。二、心脏病介入治疗特点1.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介于内外科之间的治疗手段,不需开胸和全麻,病人在清醒状态下完成,创伤极小,可反复多次行介入手术,具有治疗效果直观、确实、立竿见影的特点。2 .心脏起搏技术近年来的突出进步是埋藏式心脏自动起搏复律除颤器性能的改进,小型化和操作简便的经静脉置入技术,使其越来越多地成功应用于预防心脏性猝死,应用更方便、更可靠。3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介入心脏病学的又一里程碑,因为其具有根治性、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而使其成为心动过速首选治疗方法。三、心脏介入手术病人心理特点1 .由于冠心病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危重,疼痛持续不缓解,对疾病和介入诊疗知之甚少,住院后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老年患者常有濒死感,对手术成败也顾虑较多。2 .冠心病介入手术虽然不如外科手术创伤大,但它也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和治疗手段,几乎所有的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疾病需要用介入手术途径得以确诊和治疗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焦虑、紧张、恐惧、害怕是介入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3 .手术过程中的出血、疼痛、不适和病情突变的抢救对患者来说,都是比较严重的精神刺激。急诊患者因面临死亡的威胁和濒死的体验,患者往往出于尽快摆脱病痛的折磨和求生的强烈欲望,使其对手术的恐惧退居次要地位,以高度合作的态度和平静的心态去对待手术。当手术成功,闭塞血管的再通,使患者濒死的痛苦逐渐消失,患者则会产生起死回生的愉快心理。4.择期手术的患者,随着介入手术日期的逐渐临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可能会与日俱增,引起术前情绪反应的因素很多,常见五个方面:害怕手术创伤造成疼痛;担心术中出现意外,危及生命;对医院的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不信任,产生不安全感,表现为担心、害怕、敏感等;对介入手术围术期的医疗护理程序缺乏心理准备,产生心理负担;昂贵的手术费用,沉重的经济负担易使患者产生较强的心理压力,对手术期望过高,一旦发生并发症或症状改善不理想就会产生抱怨、后悔等心理,有的甚至要求取出置入的支架或起搏器。5,术中由于患者均清醒,因此对诊断结果和治疗措施十分关注,非常在意医生在台上对患者病情的分析,当获知排除冠心病的诊断信息后,患者会十分高兴,紧张心情也会随之放松。而对诊断明确需要进一步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假如术前没有患有冠心病的心理准备,则可使紧张心理加重,严重者出现心悸、气促,胸闷胸痛,血压升高,如果不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可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效果。6,术后在拔管前后需要限制体位,患者在卧床期间会因体位不适而产生急躁情绪。7 .有些患者由于对介入治疗技术了解甚少,即使康复出院仍对放入心脏血管内支架的稳定性心存疑虑,总担心支架会随着心脏的跳动发生变形老化、脱落或出现意外,整天忧心忡忡,谨小慎微,不敢做体力活动,生活质量明显下降。8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是近几年来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方法,患者在接受该项治疗时难免存在怀疑和恐惧的心理。9 .当患者被确认为需要安置永久起搏器时,情绪波动比较大,医护人员要积极调整患者情绪,防止原发病加重。四、健康教育要点(一)介入治疗术前教育1.目的帮助病人尽快进入病人角色,了解介入检查及治疗的相关知识,掌握手术过程及术中、术后配合要点,解除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2.内容(1)耐心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提供疾病治疗的相关信息,说明介入治疗的迫切性、必要性及安全性,简要介绍手术方法并告知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缓解心理压力,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2)术前教会患者卧床期间的肢体活动操,指导患者进行手术适应能力训练,内容包括有效咳嗽、咳痰训练、床上排泄训练及术中配合手术的技巧等。(3)讲解介入治疗前后用药的目的、作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说明介入治疗的特点、程序及手术费用,使之在经济方面做好准备。交代介入手术前、中、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并发症,使之有承担治疗风险的心理准备。(一)术后教育1.目的了解心脏介入手术后的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术后配合治疗的能力,使之顺利度过围术期。2 .内容(1)教会患者及家属配合护士观察患者的呕吐物、尿液、大便、皮肤、牙龈、注射针眼等,及时发现有无早期出血倾向。(2)教会患者根据卧位情况做下肢活动操,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教会家属给患者做下肢被动按摩,次数不限,有静脉曲张者切勿过力捏挤下肢。向患者讲解各种介入治疗术后的卧位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做放松训练。(3)讲解术后饮食的基本原则,指导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制定清淡、低盐、低脂饮食,讲解合理饮食,进食不可过饱等饮食注意事项。(4)告知患者术后预防便秘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卧床消化功能减退及不习惯床上排便所造成的排便困难,可反射性影响心率和动脉血流量,而引起意外,因此,术后对于便秘者常规应用缓泻剂。(三)出院教育1.目的了解心脏病的防治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3 .内容(1)服药指导:说明在医生指导下继续药物治疗对巩因心脏病介入治疗疗效的意义,介绍观察药物副作用的方法及应对措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服药行为。(2)饮食指导:讲解心脏病饮食的基本原则,强调合理饮食,科学配餐,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低盐、禁烟、限酒、不喝浓茶。(3)生活习惯指导:保持精神愉快,保证足够睡眠,减少精神刺激和紧张,勿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康复指导:说明术后休养与锻炼的关系,强调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和适当的活动对康复的意义,指导患者选择可耐受的锻炼方式,循序渐进,促进机体早日康复。(5)定期复查指导:讲清术后复查对判断治疗效果和调整用药的意义,交代术后46个月门诊随访的方法和注意事项。(6)特殊注意事项指导:支架术后最好不做核磁共振,以防支架移位,术后23个月抗凝治疗期间,不拔牙,不做较大外科手术,必须时向医生申明。起搏器患者注意远离磁场。五、健康教育个案(一)病历摘要王某,男,55岁,中专文化,退休。诊断: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阵发性胸闷、心前区疼痛2年,加重Id入院。入院3d后行PCl介入治疗。术后情况良好。护理体检:有心绞痛发作,无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一般状况佳,血压:13085mmHg,心率:84次min,体重偏肥胖。入院阳性资料:发病前情绪激动,出现心前区疼痛,呈针刺样向背部放射,休息后有所缓解。病人有吸烟史,每日10支,吸18年。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心脏超声示左心室肥大。实验室检查示甘油三酯偏高。性格特征:A型性格,得知需介入治疗后,情绪紧张,入睡困难。治疗:术前用药生理盐水25Oml加硝酸甘油IOIng静滴1次d,消心痛IOnIg口服3次d,阿司匹林300mg口服1次d,波立维75mg口服1次/d。二级护理,普食。教育需求评估:病人有学习能力,对冠心病有一定的认识,愿意接受介入治疗,迫切希望了解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一)术前教育计划【教育目标】提高患者对介入治疗的适应能力,减轻术前焦虑。【学习目标】1.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做好接受手术的心理准备。2,了解介入治疗程序及手术过程,熟悉导管室环境。4 .明确术前准备项目及配合准备要点。5 .掌握术前训练技巧。【教育内容】1.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重点说明手术目的、意义、方法、术式、操作特点、麻醉、术后疗效、术者执业背景及导管室环境等,消除患者因知识缺乏引起的紧张、焦虑心理。2 .说明术前准备的项目、配合准备的要点和注意事项。3 .指导进行手术适应行为训练,重点教会保持体位的方法及床上排泄、活动、放松的技巧。4.说明术前用药与合理饮食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教育方法】1.发放专科教育手册,指导阅读术前准备相关知识,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4 .演示手术适应行为训练的技巧。5 .利用术前访视机会介绍导管室环境和手术配合人员情况。6 .观看心脏介入手术宣传录像。【效果评价】1 .口头提问能复述知识要点。2 ,正确演示行为训练方法。3 .主动配合术前准备。4 .术前情绪稳定,不用药物可自行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