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docx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对现代组织在实施企业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企业内部审计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改善企业管理、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组织规模不断扩大,集团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外部竞争日趋激烈,外部条件变化日益加快,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在这种环境下,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指令得到及时有效地贯彻执行,给经营管理者提供正确决策所需的建议、咨询、资料,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已成为分当务之急。一、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一)审计人员素质较低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普遍缺乏足够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知识面比较单一,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对现代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如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学历层次较低。尽管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多年或从其他工作岗位转为内部审计工作,但会计理论、审计理论、业务技能很一般,在行使职责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往往不能切中要害,使内部审计工作失去威慑力。2、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构成单一。内部审计人员中财务会计专业出身的占绝对的统治地位,缺少工程技术、计算机等专业人员。只适应开展财务审计和其他以企业会计资料为基础的审计咨询服务,不适应审计日益发展和扩大的工作范围,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全面发挥。3、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个别内审人员不能慎重的保守因履行职责而获得的相关内部审计资料,反而为了个人或其他经济利益,收受部正当利益,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了审计职能与作用的发挥,败坏了内审人员的职业形象,助长了腐败的滋生。4、专业职称评定不通畅。内部审计人员的职称基本都属于会计和统计系列或审计系列,很少有经济师、工程师、律师等系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效果和权威。5、与社会审计缺乏必要的交流。企业每年都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但是相当部分的内审人员未能和社会审计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学习社会审计的先进经验。6、缺乏系统的培训。由于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又没有及时接受培训所以知识陈旧,不利于新形势下审计的需要。审计方法落后、审计手段单一。很多企业为适应发展的需要,相续开发应用了财务管理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等企业信息化系统,给审计的方式、对象、内容都带来了变化。由于审计人员电算化内部审计知识贫乏,在审计工作中没有能够充分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审计,同时,由于审计基数手段掌握不够,极大影响了审计的效率、效果。(一)内部审计范围窄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内部审计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但是企业开展的内部审计主要是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离任审计开展的较少,基本建设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营管理审计根本未开展。而开展内部审计的单位,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围绕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来展开,属于事后审计,未能起到预防风险、降低风险或规避风险的作用。问题的根源在于单位各级领导的知识储备中普遍缺乏审计业务知识,因此对内部审计的职责、方法、重要性认识有偏差。企业管理层没有把内部审计看作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必要途径和手段,而是把内部审计当成是给自已挑毛病、找麻烦,个别人员甚至认为企业每年已经聘请了会计师事务所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有没有内部审计无所谓。因此,对内部审计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及对内部审计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了审计面窄,内部审计人员难以拓宽审计领域。(三)内部审计独立性差由于企业没有完全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设置内审部门,致使内部审计一般都隶属于审计科,工作上向董事会负责,行政上却属于企业管理层领导,即“双重领导”,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难以有效发挥,表现在以下方面:1、在人事关系和物质利益的关联性方面,难以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审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其个人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及岗位评定是由企业的管理层决定,审计人员在对基层单位(不涉及关键领导)进行审计是还能履行还能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但是对企业本部或基层单位(涉及关键领导)进行审计时,面对企业领导授权、批准的经营行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者不符合经济效益原则时,审查出的问题越多就越容易得罪人,部分审计人员不愿意得罪管理层、担心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从而影响了内审人员的独立性。2、“双重”领导导致内部审计的权利有时难以行使,这种“双重领导”的企业架构,内审人员往往两头都不愿意得罪,也不能轻易得罪,受到决策层或经营层的控制,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由于大多数企业的前身为国有企业,改制变成股份制企业后,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监事、总经理、也都是原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他们相互之间存在这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表面上企业为股份制企业,但经营权实际上控制在企业的决策层和经营层手中。每年召开的股东大会流于形式,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决策、执行、监督三权没有相互之间的制约,使得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四)内部审计程序不健全在审计程序方面,内部审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化的审计程序开展业务,审计计划简单甚至没有;所编制的工作底稿不完整、不规范,不能如实记录所执行的审计程序及发现的全部问题;内审程序没有工作底稿;审计报告没有单位负责人签发。产生审计程序不健全的原因是:缺乏外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内审工作职责只针对固定资产牵扯、现金盘点、账目核对、档案管理等方面,内容很窄,没有制定具体的内身工作制度、业务操作程序及项目审计实务指南;二、企业内部审计的改进措施蒋彦娥企业内部审计是独立客观地监督和评价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是为企业优化生产经营决策、防范经营风险、改进经营管理及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因而也是企业监督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暴露出诸多问题,就此,笔者谈点初浅的看法。一、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重要性1.内部审计的有效执行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深刻的检查与评价,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2.内部审计的有效执行有利于提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内部审计并非局限于对单位财务真实性、合规性的事后审查,而是为单位以经济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服务,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全过程审计。在监督单位依法经营的同时,重点审计和评价单位经营的效益性,为单位领导者经营决策提供帮助,改善单位经营管理,从而提高单位经济效益。3.内部审计的有效执行有利于反腐倡廉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财务审计、工程项目审计、干部离任审计等,及时发现问题,为惩治腐败提高法律事实材料。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1.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淡化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中得不到重视,形同虚设,走过场,是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普遍存在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领导对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观意识淡薄。不少企业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敷衍了事,形式主义严重,致使许多企业内部审计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内部审计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弱化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制约性在企业中,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都受本企业负责人的领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待遇、住房、学习进修等方面的利益,也受制于本企业的支配和约束,这必然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监督职能时,有很多的顾虑,工作中表现为:对问题视而不见,或避重就轻,甚至丧失原则,颠倒黑白。不能依法审计,缺乏应有的独立,从而也弱化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制约性。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弱化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企业仅有会计师没有配备审计师、律师等,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只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方面查找表面问题,很难从工作的深层次上把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审计出来,因而提出的建议或为领导提供的决策依据缺乏现实性,没有价值,弱化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三、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措施1.努力完善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和要求为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抓紧制定内部审计的相关法规制度,用法律形式明确内审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尽快制定相应的审计工作实施细则,使内部审计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用法律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工作实践中,要以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文件为依据,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全面梳理原有管理制度,在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着眼于管理创新、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推行全面管理,提倡全员参与,建立彼此牵制、彼此连接、彼此制约的内控制度。因此,只有完善了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内部审计部门才能很好地依法开展工作,发挥其对单位经济管理活动的监督评价作用。2.努力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工作规范目前,股份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是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也是发展的方向。我国原有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目前,内部审计模式有以下几种类型:受本单位董事会的直接领导;受本单位最高管理者直接领导受本单位总审计师的领导;受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审计师的双重领导。一般来讲,内部审计机构直属领导的层次越高,其独立性就越强,权威性也越高,工作也就越容易开展。当然,以上几种组织模式各有利弊,但第一种内部审计模式的领导层次较少,独立性相对最强。所以,这种模式应是最佳选择,应当大力提倡和普及发展。2.努力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的内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的,有些内部审计人员也是由会计或物资管理等人员兼任,缺乏专职的审计人员。这种情况造成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制约,牵制太多,顾虑也多,很难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充分实现其监督职能,就必须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并制定相关制度和职责任何部门不得干涉其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参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只承担对其进行评价和建议的审计责任,并建立内部审计人员的定期轮换岗位制度。另外,内部组织机构在人员、待遇、经费等方面应相对独立于被审计单位,能够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本单位干预。只有赋予内部审计真正的独立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从而提供内部审计的权威性。3.努力开展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职业化管理目前,我国还缺乏比较完整的内部审计法律保障相关制度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标准的制定、责任落实及审计质量的监督等还没有规范化,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评价体系。不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和工作的开展。因此,应尽快建立我国的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进行职业化、规范化、统一化管理。职业管理的内容要全面、细化和具体,尽量包括:职业道德、工作程序、技术规范、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人员培训等方面,全面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体系建设和职业化管理。4.努力开展企业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培训,进一步加快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就是要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内部审计工作涉及范围广、知识面宽、技术性高、政策性强,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精通审计、会计、财务、税收、法律、金融等诸多知识。因此,应将企业那些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还要定期开展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交流活动,尽快建立起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化、专业技能标准化、职业道德规范化的企业内部审计队伍。(作者单位:山东万佳置业有限公司)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企业层级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加强、完善各业务环节、企业各层级之间内控制度的建设,而公司内部审计则适应这一要求。目前规范的内部审计工作已成为国内企业上市成功重要条件之-,这充分说明了内部审计在企业内控部中的重要性地位。根据内部审计在企业不同环节发挥的重性层度,及结合我国国内企业实际情况,展开分析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总题,及相应对策。【关键词】内部审计;监督;对策一、内部审计的重要性1 .内部审计促进企业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涉及销售及收款、采购及付款、生产、存货、研发、固定资产、资金、会计税务等各个环节。要做好内控的工作,除了明确规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规定外,还需要通过建立内部审计机制来降低内控的风险,从而不断提炼、完善内控制度,防患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如,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一些内部控制系统控制点进行测试,分析各控制点是否存在薄弱点,是否需要整改,以及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在实际业务活动中运行情况,同时审查各项管理制度在执行中落实情况。2 .内部审计有利企业良性运作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对战略管理的影响作用是渗透在每一个阶段的每一个步骤中的,甚至可以渗透到每位员工身上,是企业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为了让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企业的价值观,则需要借助内部审计规范企业经营活动每个环节的经济秩序,发挥内部审计最基本的经济督导职能。通过监督手段,推动、灌输全体员工坚守诚实、守信等价值观,可以帮助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降低、防患舞弊行为,从而提高企业良性运作。3 .内部审计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内部审计贯穿企业整个经济活动过程,对关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评价经营业绩,总结经济活动效益,提出改进观点,从而推动企业内部人员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和经营水平。内部审计除了发挥服务与监督两机制外,同时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反馈,并积级主?庸娣镀笠的诳«贫攘靳獭7.阑嘉蠢捶缰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二、企业内部审计的存在的问题1 .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视度不高很多企业认为外部聘请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可以完成本企业的审计职能认为设置内部审计人员或机构不但增加人力成本,而且没有外部审计机构的水平专业,发挥不了外部审计机构的专业水准。如,有些企业在发展初期未设置内部审计人员,在发展中期就算设置内部审计人员或内部审计机构,但往往在企业组织架构中不突显、不重视其机构的职能,导致业务部门在经营运作过程中,存在不相容职务未分离,最终产生贪污、行贿等舞弊行为,从而腐败企业。2 .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素质相对低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和能力大小直接关系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和成败。如企业价值观的践行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团队进行推动,而往往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人员本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较差,往往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心理素质、沟通协调能力及法律、预算、信息技术等综合专业背景的知识。在企业内部展开经济审计时,若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做到自觉抵御经济利益的诱惑,且内心缺少强烈政治思想博弈时,往往因为一步之差的念头做出违背内部审计客观、公正的原则,不但无法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而且失去自我正确的价值观,让自己走上错误的人生。3 .内部审计缺少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机制企业若不授予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则将无法发挥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的价值,而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是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企业在发展的经营中,往往误将审计人员或审计机构设置在财务或职业执行总经理下,如将负责全国销售审计工作的机构,设置在销售总经理下等,因销售审计团队的绩效KP1由销售总经理点评,销售审计团队担心个人经济利益的影响,从而使销售审计团队在业务执行过程中无法客观、独立、公正的工作,从而无法发挥销售审计的价值,甚至失去销售审计机构真正存在的意义。4 .民营企业审计定位局限,内部审计内容狭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往往偏向账务审计,如财务人员账务记账是否存在错误,发票报销审核是否严格按公司标准、流程、制度报销和审核等,而这块往往财务主管、经理等角色人员已做把关,审计人员对此进行二次复审不但难以再审查出问题,反而增加成本。而公司生产采购、营销渠道或终端的资源,是否真实投放、投放的金额大小是否真实等,审计人员却未介入监控审查,但往往这两块费用是占公司主要的成本费用,而且是构成账务处理的原始依据,审计人员不应仅对产生后的单据的数据简单的相加减复核。三、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1 .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给予充分的授权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在行政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置审计机构,这样有利于审计人员独立工作。如营销审计机构隶属集团董事长下,而非在销售部经理管辖下,以集团的角色充分授予销售审计机构权限,且其组织地位超然独立于企业的任何管理部门,发挥集团授权的权威性功能。这样有利于销售审计机构发挥独立性的作用,且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中各项所需资源得到充分的保证。2 .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培训内部审计人员是一支权威而独立审查的监查部队,他有区别于其他职能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职能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在执行同一政策,实现同一目标时,管理人员往往仅限管辖部门范围的局限,而审计人员可以无限地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工作领域非常广阔、甚至无界,那则必须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向多学科、多智能的方向发展,同时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强大的内心素质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水平。如营销审计人员在对营销渠道门店、经销商的费用投放进行审查时,不仅需要懂财务内控专业水平,而且懂营销的商业政策、渠道的操作模式等营销专业知识,同时时刻具备独立性思想,不受他人干扰、不受他人行贿等经济诱惑,必须具备财务、业务、法律等综合素质水平。而上述这些综合性强的营销审计人员,集团需要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从业资格考试和不定期政治素质教育及考核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梯队的后续教育培养,使内部审计计人员的知识随业务模式、政策制度的改变而提升,不断掌握新的内部审计手段、方法的新技能,让销售审计人员不仅懂财务知识、而且熟悉审计业务、又具备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且发挥审计机构的审查价值。3 .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加强内部审计管理办法任何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运行好坏,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重视度和所赋予的权力大小,也就是对企业给予内部审计部门的定位高度决定内部审计的质量。但给予的定位高度或权力大小必须从独立性的角色思考,即设置的内部审计部门在执行任何审计工作时,可以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和威胁,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和客观性。内部审计部门设置后,需要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即不仅有经济监督职能,还要有经效益和战略发展目标服务的作用。明确职能后,再梳理清楚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建立内部审计各项规章制度,跟进内部审计机构运行的情况,对审计人员审计输出的成果进行评估,是否真正有效发挥监督角色的功能,是否提升企业的整体内控管理水平等,即从全方位提升内部审计管理办法来提升和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4 .拓宽内部审计领域,积极实行营销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工作不应仅局限审查账务处理是否正确、财务报销审核是否符合内控等财务领域的事项,而应延伸业务的前端或终端。如耐用、快消品等行业往往在网络媒体、电视广告、市场渠道等不同方式,进行大量的营销宣传活动而费用投放,而这块资源投放的真实性,必须一支懂业务、审计两多角色内部销售审计机构进行监督审查。所以根据企业的特性,经济重要性角度评估必须拓宽内部审计的领域重视营销审计机构,积极充分发挥营销审计的价值,帮助企业提升营销内控管理水平。一家成功上市的企业或基业常青的企业,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审计人员的成长性,发挥内部审计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审计方法,更新审计内容。同时,内部审计未来必须朝着服务与监督方向发展,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反馈,并积级主动规范企业内控制度流程、防患未来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参考文献:1祁志刚.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西部财会,2017年(9):73-75.2马雁,邱兆学.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0):18-20.3王桂云.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商业,2015:102-103.4刘建丽.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会与金融,2013:69-70.根据现代内部控制理论,高校内部控制可以理解为高校为了提高经济管理效率、保证管理信息质量真实可靠、维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以及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高校内部控制不仅是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而且是整个高校管理体制和管理框架内的控制。可以说,在成本效益原则下,内部控制必须向管理的每个环节延伸和渗透,并将经济管理环节和资产管理环节作为控制重点,从根本上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但是,当前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与现代内部控制的要求差距比较大,一些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带有普遍性。认识这些缺陷,制定相关对策,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对于提高高校经济管理水平,保证高校资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一、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缺陷高校的内部控制环境是高校的管理制度与组织架构,影响高校经济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高校的组织文化氛围并影响内部控制参与者的控制意识,是实现具体内部控制的基础。当前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校整体风险意识比较淡漠。近几年,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各高校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但机遇与风险是一对李生姐妹,由于高校管理层不同于企业管理层,很少经历过市场经济的洗礼,风险意识比较淡漠,在决策上缺少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在追求'一流”的道路上过分强调大楼”等硬件建设。伴随着求大、求新、求洋高标准的往往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瓶颈,为此,许多高校以某项收费权作为抵押,通过向银行借贷的形式筹集资金,并由此背上沉重的利息负担。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对高校收费的政策稍有变动,看有可能给高校带来巨大的风险。同时,“高校合并”使许多高校的院系重新组合,内部空间布局发生调整,造成一部分校区资源紧张,另一部分校区资源闲置。所以,资金严重不足和资产严重闲置成为许多高校比较典型的现状。(二)决策机制有效性和决策制度的完备性等较薄弱。高校一般都是专家治校,但经济管理专家在高校管理层担任职务的并不多。虽然有的高校设有总会计师职位,但总会计师在决策中的影响力有限,在重大经济决策过程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高校主要领导兼任校内重要法人单位法人代表或董事长职务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必然会造成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有效执行,内部审计部门很难对该类校内法人单位进行真正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以致有些校内法人单位游离于高校内部控制机制之外。(三)决策机构权力和职责不明确。许多高校设有校(院)务会议、财经领导小组、基建委员会、收费领导小组等决策机构,这类机构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职责重叠、权力和职责分配不明确现象,集体决策只是形式,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无法体现。例如,很多高校为了建设新校区而成立“新校区建设指挥部”,但由于缺乏授权机制,对指挥部与校基建委员会、校务会议、财经领导小组、招投标领导小组、基建处等机构的权限没有合理划分。指挥部的总指挥一般为主要校领导之一,内部审计部门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容易在工程预算、招投标、工程变更、工程决算等控制环节上出问题。(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高校组织架构中地位偏低。高校资产基本上都是国有资产,高校的经济实体也都属于国有,但是,由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归属于财务部门,在人员编制、管理权限等方面都受财务部门影响,对国有资产安全的监控力度不强,对高校或其下属经济的投资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五)组织文化对内部控制影响不够。内部控制受高校管理层道德价值观、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组织文化方面的因素影响,如具有领导集体决策传统的高校,内部控制效果明显强于领导个人决策的高校。但是,当前高校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多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很少将内部控制提升到组织文化建设层面,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一般只局限于高校会计系统内,认为只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如此必然影响到内部控制在高校风险防范中的作用。二、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上的缺陷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上的缺陷主要有:(一)合同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缺陷。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体制的不断调整,高校内部职能管理部门、二级单位的自主性经济活动越来越多。这些经济活动涉及各类经济合同,许多高校对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及可能隐含的风险认识不足,对各类经济合同没有制订统一的规范。如某高校下属经济实体没有经过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对外签订了一份加盖系行政公章的技术协议,后因不能正常履行合同而使该校遭受五百多万元的经济损失。高校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没有建立订立合同和管理合同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没有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对合同实行归口管理,擅自对外签订合同;三是合同的文本不规范;四是印章的使用权限不明确,有的甚至未经批准私刻公章。(二)货币资金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缺陷。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会计系统货币资金的安全管理,包括财务部门及其下属经济实体的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的安全管理主要体现在防盗窃、防贪污、防诈骗等方面。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货币资金安全性的前提,特别是出纳与银行对账职能不能由同一个人担任。但有的院校由于会计人员编制不足,安排同一个人担任出纳和对账工作,为货币资金安全带来隐患。为了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教育部和财政部规定高校实行银行对账单“双签'制度,即高校财务部负责人必须对每月的银行对账单审核签字,然后再交由审计部门负责人复核签字,并报经主管财务工作的校(院)长或总会计师审核签字。“双签制度有利于明确货币资金安全责任,但很难真正执行到位,因为很多高校的货币资金流量非常大,有的一个月就有上万笔货币资金流进或流出,审核和复核工作量太大。(三)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缺陷。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主要在采购、日常管理、报废处置等环节。仪器设备是高校固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一些“211工程”、“985工程”院校,将经费主要投资在仪器设备上。由于许多高校盲目追求仪器的先进性,对仪器采购缺乏科学论证,造成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不高,甚至闲置。而且,由于设备采购工作量庞大,许多高校设备部门将主要精力投在采购工作环节上,很少关注设备的使用状况,使设备管理成为薄弱环节。在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时,只需报给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书面汇签,很少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到现场堪验和核实,内部控制漏洞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