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人兽共患病棘球蚴病的诊治要点.docx
宠物人兽共患病棘球坳病的诊治要点棘球坳病(echinococcusis),又名包虫病(Hydatidosis),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棘球绦虫(Echinococcus)中绦期棘球坳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棘球坳寄生于牛、羊、猪、马、骆驼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由于坳体生长力强,体积大,不仅压迫周围组织使之萎缩和功能障碍,还易造成继发感染,如果坳体包囊破裂,可引起过敏反应,往往给人畜造成严重的病症,甚至死亡。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是人畜棘球坳病高发国家之一,主要由细粒棘球绦虫引起,自1905年我国青岛市首次报道人体棘球坳病以来,现已在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发现原发的人动物棘球坳病,其中,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和西藏等省(区)呈严重的地方性流行,为我国棘球坳病高发区。棘球坳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lE)列为B类动物疾病,农业部则将其列为多种动物共患的二类动物疫病,卫生部将其作为规划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一、病原(一)分类地位棘球绦虫在分类上隶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圆叶目,带科,棘球属。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棘球绦虫有4种: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福氏棘球绦虫。后两种绦虫主要分布于南美洲,我国只有前两种,又以细粒棘球绦虫为多见。(二)形态学基本特征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为小型绦虫,长仅27mm,由头节和34个节片组成。顶突上有3640个小钩。成节内有睾丸3555个,生殖孔位于节片侧缘的后半部。孕节的长度远大于宽度,约占虫体长度的1/2,子宫侧支1215Mo虫卵大小为(3236UnI)X(25-30)Hm。中绦期为细粒棘球蝴,囊状构造,内含液体,其大小为黄豆大到20cm以上,一般直径为510cmo生发层上可生成许多原头坳,原头蝌上有小钩和吸盘。由生发层上亦可长出子囊,子囊亦可生长出孙囊,子囊和孙囊内亦可生出许多原头坳。含有原头坳的囊称为育囊或生发囊(broodcapsule)。有的棘球坳还能向外衍生子囊。游离于囊液中的育囊、原头坳和子囊统称为棘球砂(Hydatidsand)o有的生发层上不能长出原头坳,无原头坳的囊称为不育囊。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的小肠内,坳寄生于羊、牛、猪、骆驼和马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的成虫与细粒棘球绦虫相似,虫体更小,长仅1.245mm,顶突上有1434个小钩。成节有1435个睾丸,生殖孔位于节片侧缘的前半部。孕节内子宫呈袋状,无侧支。虫卵大小为(3038)Umx(2934)mo中绦期为多房棘球坳,又称泡球坳(Alveococcus),为圆形或卵圆形的小囊泡,大小由豌豆到核桃大,囊内含有许多原头坳。实际上,多房棘球蝌是由许多小囊泡聚集而成的。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的小肠内,坳寄生于啮齿类包括田鼠、黄鼠、沙鼠、小白鼠等的肝脏。在牛、绵羊和猪的肝脏亦可发现有坳体寄生,但不能发育至感染性阶段。人也能感染坳体。细粒棘球绦虫虫卵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3040um,内为六钩坳,虫卵结构从外层开始有四层膜,被膜、卵壳、胚膜和六钩坳膜。虫卵对低温和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在高温和干燥环境能很快死亡。(三)生活史棘球绦虫生活史需要经过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才能完成。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小肠,一般数量很多。虫卵和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羊、牛、马、骆驼、耗牛以及人等中间宿主吃了虫卵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虫卵内的六钩蝌在消化道内孵出,钻入肠壁,随血流进入肝脏,通常多停留在该处,也有越过肝脏血管而入肺脏,甚至抵达其他器官的,经612个月的生长可成为具有感染性棘球蝌,但此后棘球坳仍然继续生长达数年之久。其体积,3个月时直径约为5mm,5个月IOnIn1,数年后可达数十厘米。在人体内生长可延续1013ao动物内脏中成熟的棘球坳如被终宿主所吞食,则每一个原头坳在理论上约经7周均可发育为一个成虫,而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只有一部分原头坳发育为成虫,唯因棘球坳内的原头坳一般数目极为众多,所以在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的数目仍然是很多的,上千的数目甚为普遍,多者有达4万的记载。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犬,狼和狐狸是野生动物的传染源。(二)传播途径犬是细粒棘球绦虫的主要终末宿主,犬吃了含有细粒棘球绦虫幼虫的哺乳动物脏器后,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细粒棘球坳在狗的小肠中发育为成虫,并产生成熟虫卵。成熟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并污染牧草、水源等环境,同时,也因犬的舔肛动作污染犬的皮毛,如果中间宿主羊、牛、马、骆驼、耗牛等吃了污染的牧草,或人接触了有虫卵污染的狗的皮毛,虫卵就会进入羊或人体内并在肠道内孵化成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细粒棘球坳,幼虫穿过血管随血液循环移行、寄生于肝肺等脏器内并形成包囊,导致机能障碍,导致包虫病。其中,以绵羊感染率最高,分布面最广。造成绵羊感染率最高的原因,除羊本身是细粒棘球绦虫最适宜的中间宿主外,还由于放牧的羊群与犬有密切关系,牧区放羊常有放牧犬跟随护卫,绵羊在牧场吃到被犬粪污染的牧草而发病,而当杀羊时,又常将不宜食用的内脏(内常含棘球坳)就地喂犬,由此造成了该病在犬与绵羊间的循环感染。(三)易感动物绵羊、山羊、牛、猪、骆驼和鹿等多种家畜或野生动物都是较敏感的中间宿主,其中绵羊最为易感,人也是敏感的中间宿主。寄生于动物内脏器官和全身脏器中,尤其多寄生于肝和肺。犬和犬科的多种动物都是其终末宿主,寄生于小肠。(四)流行特征细粒棘球坳病为世界性分布,广泛流行于亚洲、南欧、拉丁美洲、大洋洲及冰岛等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尤以放牧地区为多。我国有23个省、市、自治区有报道,新疆、青海、西藏、宁夏、内蒙古5省和四川省西部流行严重,其中,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为严重。在西北5省流行区中,人群患病率在06%4.5%,个别地区达到12.2%,其中牧民患病率最高。最易感染者是学龄前儿童,15岁以下占32.1%。据新疆、青海、西藏、宁夏等省(区)调查,绵羊感染率为5.36%62.4%,家犬感染率在7%71%,因此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兽包虫病发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部地区的包虫病在我国的危害最严重。绵羊感染率最高,受威胁最大。其他动物,如山羊、牛、马、骆驼、野生反刍兽亦可感染。犬、狼、狐狸是散布虫卵的主要来源,尤其是牧区的牧羊犬。绵羊感染率最高,受威胁最大。其他动物,如山羊、牛、马、猪、骆驼、野生反刍兽亦可感染。犬、狼、狐狸是散布虫卵的主要来源,尤其是牧区的牧羊犬。多房棘球坳在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四川和西藏等地亦有发生,以宁夏为多发区。国内已证实的终末宿主有沙狐、红狐、狼及犬等,中间宿主有布氏田鼠、长爪沙鼠、黄鼠和中华盼鼠等啃齿类。在牛、绵羊和猪的肝脏亦可发现有多房棘球蝴寄生,但不能发育至感染阶段。两种棘球坳都可感染人,人的感染多因直接接触犬、狐狸,致使虫卵沾在手上而经口感染,或因吞食被虫卵污染的水、蔬菜等而感染,猎人在处理和加工狐狸、狼等的皮毛过程中,易遭受感染。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可以耐低温和高温,对化学物质亦有相当的抵抗力,但直射阳光易使之致死。三、对动物与人的致病性棘球蝌对人和动物的致病作用为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及过敏反应等。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棘球坳的大小、寄生的部位及数量。棘球坳多寄生于动物的肝脏,其次为肺脏,机械性压迫可使寄生部位周围组织发生萎缩和功能严重障碍,代谢产物被吸收后,使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和全身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致死。(一)对动物的致病性绵羊对细粒棘球坳敏感,死亡率较高,病重时表现被毛逆立、脱毛、咳嗽、倒地不起。牛严重感染时常见消瘦、衰弱、呼吸困难或轻度咳嗽,剧烈运动时症状加重,产奶量下降。各种动物都会因囊泡破裂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突然死亡。剖检可见肝肺等器官有粟粒至足球大小,甚至更大的棘球坳寄生。成虫对犬等致病作用不明显,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一)对人的致病性人棘球坳:对人的危害尤为明显,多房棘球坳比细粒棘球坳危害更大。人体棘球坳病以慢性消耗为主,往往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级医院有记载的年棘球坳病手术病例为10002000例。因此,棘球虫幼的为害表现为疾苦和贫困的恶性循环。四、诊断要点(一)动物棘球坳病的临床诊断要点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症状,参照动物棘球蝌病诊断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进行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IH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对动物尸体剖检时,在肝、肺等处发现棘球蝴可以确诊。此外,还可借助X射线和超声波诊断本病。犬棘球绦虫病通过粪便检查,检出孕节及虫卵即可做出诊断。(二)人棘球坳病的临床诊断要点应先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史,例如,是否在流行区居住、工作、旅游或狩猎等;或与犬、羊、牛等家养动物或狐、狼等野生动物及其皮毛接触史:在非流行区有从事流行区家畜运输、屠宰和产品皮毛加工等接触史。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如囊形包虫病和泡形包虫病症状进行初步判断,结合X射线、B超、CT或MRl等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PVC薄膜快速ELISA等方法,对人的棘球坳病有较高的检出率。五、防治措施(一)策略和措施1.策略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结合健康教育、牲畜屠宰管理和病人治疗等的综合性防治策略。2.措施在包虫病流行区采取下列措施。(1)传染源管理和驱虫。在流行区对所有的犬进行登记管理,减少和消除无主犬。在半农半牧区以村为单位,在纯牧区以牧业组或草场为单位,设置驱虫督导员督促犬驱虫工作,广泛动员疫区群众参与和配合犬驱虫工作;在存在动物疫源地的区域,采集狼、狐等动物的粪便,了解其感染和分布情况,对存在感染的区域,在其经常出没的区域投放驱虫药物,以降低或消除其感染。(2)中间宿主的管理。家畜动物屠宰的管理,加强对动物的检疫和含病灶内脏的处理,避免犬食入生的动物脏器;在泡型包虫病流行区,查明主要中间宿主,开展中间宿主监测工作,对密度较大、感染率较高的区域,结合草原鼠害防治采取灭鼠措施。(3)病人的查治。在包虫病流行区具备B超检查能力的各级医疗部门开设包虫病免费门诊,并管理和治疗发现的病人;在人群患病率高和泡型包虫病流行区,通过派出查病工作队的方式,进行包虫病的普查。(一)监测对其他区域采取以下措施。(1)以屠宰牲畜检疫为主,对屠宰的牲畜进行检疫登记,对发现牲畜内脏存在棘球坳病灶的区域,进行犬感染情况的调查及人群检查。(2)对确认的疫点,采取防治措施。(三)防治1 .早治要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尽早用药,方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绵羊棘球坳病可用丙硫咪嗖治疗,剂量为每千克体重90mg,连服2次,对原头坳的杀虫率为82%IO0%,叱喳酮也有较好的疗效,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530mg(总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25150mg),每天服1次,连用5d。对人的棘球坳病可用外科手术摘除,也可用叱喳酮和丙硫咪嗖等治疗。2 .预防关键是禁止用感染棘球坳的动物肝、肺等组织器官喂犬;消灭牧场上的野犬、狼、狐狸,对犬应定期驱虫,可用此喳酮每千克体重5mg、甲苯咪嗖每千克体重8mg或氢溟酸槟榔碱每千克体重2mg,一次口服,以根除感染源,驱虫后的犬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杀灭其中的虫卵;保持畜舍、饲草、饲料和饮水卫生,防止犬粪污染;人与犬等动物接触或加工狼、狐狸等毛皮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严防感染。六、对公共卫生的危害和影响棘球坳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人兽共患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该病被列入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